TJ-CL 328-2014_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铁路专用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目录(铁总科技〔2015〕98号 )汇总

铁路专用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目录(铁总科技〔2015〕98号 )汇总
运装客车〔2002〕168号
运输局车辆部
90
TJ/CL013-2002
铁路客车用防腐地板供货技术条件(试行)
运装客车〔2002〕168号14-2003
铁路客车音视系统技术条件
运装客车〔2003〕121号
运输局车辆部
92
TJ/CL015-2004
铁路客车用客车餐车电气化厨房设备技术条件
铁总运〔2014〕 265 号
运输局营运部
车辆(386个)
82
TJ/CL001-2006
时速200和300公里动车组主要技术条件
铁运函〔2006〕462号
运输局车辆部
83
TJ/CL002-2010
时速35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技术条件
运装客车〔2010〕253号
运输局车辆部
84
TJ/CL003-2010
87
TJ/CL006-2007
CRH2型时速200~250公里长编组座车和卧车动车组总体技术方案
铁运〔2007〕255号
运输局车辆部
88
TJ/CL007-2008
高速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
铁运〔2008〕28号
运输局车辆部
89
TJ/CL012-2002
铁路客车用阻燃改进型PVC地板布供货技术条件(试行)
电力机车辅助滤波柜
铁总运〔2014〕66号
运输局机务部
22
TJ/JW019-2014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对外电气接口技术要求
铁总运〔2014〕 66号
运输局机务部
23
TJ/JW020-2014
机车变流器控制单元
铁总运〔2014〕 66号
运输局机务部
24
TJ/JW021-2014

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标准看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

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标准看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
导线形成一个载流的滑动摩擦副袁通过 滑动载流摩擦袁将外部电流由滑板引入 机车内袁从而实现列车的牵引动力遥 受电弓滑板除了受到 机械磨损外袁还要受到频繁的电弧烧蚀袁是列车的关键零 部件和重要消耗件袁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与成本遥 要求 滑板[1]院一是电组率小尧导电性好遥以提高弓网受流性能袁抑 制离线电弧产生袁减少滑板电弧烧蚀曰二是减磨性尧耐磨性 好遥 以减少滑板对接触网导线的磨损袁同时保持滑板本身 的磨耗寿命曰三是强度尧韧性适当高遥 以保证滑板不异常破 坏袁同时在弓网受到异常冲击时袁能通过滑板损裂而释放 冲击袁 实现气道自动降弓保护 渊 受电弓和接触网导线冤 功 能曰四是密度小尧质量轻遥 以减少滑板对受电弓的重量负载 损耗曰五是价格适中遥 以保证滑板的性价比遥
关键词院受电弓滑板曰滑板材料曰技术条件与标准
0 引言
现代轨道交通袁 包括高铁动车组尧 城轨地铁尧 普通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袁 都是电力牵引的袁即通过电力牵引机车 上的弓网关系来获得牵引动力遥弓网关 系是由架在列车上空的接触网导线尧列 车顶上的受电弓及受电弓顶部的受电
弓滑板三部分组成遥 见图 1遥 列车运行时袁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
滑板暂行技术条件曳 曰 虞原铁道部 TJ/JW 054-2014叶 交流传动电机受电弓浸
金属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曳 曰 愚铁路总公司 TJ/C L 328-2014叶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
术条件曳 袁包括纯碳材料滑板尧浸金属碳材料滑板和 M C C 材料滑板三类遥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渊 C R C C冤 是实施受电弓滑板产品认 证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袁有叶 C R C C 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要要 铁路产品认证通用要求曳 指导文件袁并配有受电弓滑板认 证实施规则遥 见表 1遥 从表 1 可知袁目前我国电力机车用受 电弓滑板包括粉末冶金滑板尧 纯碳滑板尧 浸金属碳滑板尧 M C C 滑板尧碳纤维材料滑板等五种遥

TJ-CL 327-2014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暂行技术条件_CRCC认证中心给规范

TJ-CL 327-2014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暂行技术条件_CRCC认证中心给规范

附录 A(规范性附录)CRH1 系列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技术要求......................... 1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CRH2 系列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技术要求......................... 2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CRH3 系列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技术要求......................... 3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CRH5 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技术要求............................. 38
5.3.1 司机控制器应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3.2 司机控制器布线应满足 TB/T 1391-2007,TB/T 3153-2007 的要求。 5.3.3 同型号司机控制器的产品和易损件应有互换性。
5.4 动作性能
5.4.1 司机控制器触头动作灵活,接触良好。 5.4.2 各触头闭合、断开及接线应符合闭合表、接线图的规定。 5.4.3 编码器或电位器的输出值应符合规定。 5.4.4 机械联锁及定位应符合规定。 5.4.5 手柄应操作灵活,操作力应符合规定。一般位置的操作力最大值不大于 49N。紧急、 快速(制动)位置的操作力应比一般位置的操作力要大,一般应大于 10N。
2
4.1
总则
本技术条件规定动车组司机控制器通用使用条件,对于特殊用途和使用条件的司机控制 器根据供需双方签订的技术文件执行。 4.2 环境条件
4.2.1 海拔 海拔不超过1500m。 4.2.2 环境温度 使用环境温度: -25℃~40℃。 特殊使用环境温度:-40℃~+40℃。 4.2.3 相对湿度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 4.2.4 最大风速 通常情况下15m/s,偶有33m/s。 4.2.5 运行环境 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4.3 线路条件 4.3.1 供电制式 单相交流 频率 4.3.2 供电方式 AT 直接 4.3.3 接触网电压 标称电压 长期电压 短时(不大于5min)最高电压 瞬时(不大于5s)最高电压 最低工作电压 瞬时(不大于1min)最低电压 4.3.4 接触网结构 分相供电区长度 相分段上的中性段总长度 无电区长度 4.3.5 轨道条件 23~58 km ≤200 m ≥220 m 25 kV 27.5 kV 29 kV 31 kV 19 kV 17.5 kV 2×25 kV 1×25 kV

铁道客车非装饰性防腐地板暂行技术条件(内装)

铁道客车非装饰性防腐地板暂行技术条件(内装)

附件24TJ/CL433-2014铁道客车非装饰性防腐地板暂行技术条件2014年12月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使用条件 (1)4 技术要求 (1)4.1 基本组成及要求 (1)4.2 外形、尺寸要求 (2)4.3 性能要求 (2)4.4 重量要求 (2)4.5 寿命要求 (3)5 检验方法 (3)5.1 外观检查 (3)5.2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 (3)5.3 防火性能检验 (4)5.4 环保性能检验 (4)5.5 重量检验 (4)6 检验规则 (4)6.1 检验分类 (4)6.2 型式检验 (4)6.3 例行检验 (4)6.4 检验项目 (4)7 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5)7.1 包装与标志 (5)7.2 运输 (5)7.3 贮存 (6)前 言本技术条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安小平、张建敏、柴国利、王照杰、吕文俊、荚利宏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铁路总公司。

TJ/CL433-2014铁道客车非装饰性防腐地板暂行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铁道客车非装饰性防腐地板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运行速度不大于160km/h的铁道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4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 104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163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GB/T 2406.2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2411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 8323.2 塑料 烟生成 第2部分 单室法测定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9341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17657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的试验方法GB/T 21563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TB/T 3138-2006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TB/T 3139-2006 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3 使用条件3.1 环境温度:-40℃~+45℃。

国铁集团召开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

国铁集团召开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

铁道技术监督第49卷第2期规格型号:直接用于作防水层,质量比:A∶B=1∶1;用于粘贴防水卷材,质量比:A∶B=1∶1.5标准和技术要求:TB/T2965—2018撤销日期:2020年12月4日005.延续证书委托人名称:湖北远程铁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名称:PanTrac GmbH制造地址:Vulkanstr.13,10367Berlin,Germany1.证书编号:CRCC10216P12118R0M产品名称:动车组碳滑板规格型号:RH84(07.16.0049.14.117)(DSA380)CRH380A (统)/AL;RH84(07.16.0035.81.117)(SSS400+/TSG19A)CRH380A(统)、CRH2C-1/2C-2;RH84(07.16.0035.84.117)(DSA250BSP/DSA250)CRH1A/1B/1E、CRH2A(统)/2B/ 2E、CRH6A标准和技术要求:TJ/CL328—2014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2.证书编号:CRCC10217P12118R0M-1产品名称:动车组浸金属碳滑板规格型号:RH84M8(07.16.0035.84.138)(DSA250)CRH 5A/5G/5E标准和技术要求:TJ/CL328—2014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2试用证书01.变更及扩项001.扩大认证单元委托人名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生产厂名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制造地址:场所1: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三段394号;场所2: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二段199号府河路苑1栋商用房底层1.证书编号:CRCC10220P11577R2MSYZ-001产品名称:双模货列尾机车电台规格型号:CP-3ⅢS-JCT标准和技术要求:TJ/DW179—2015;TJ/DW180—2015有效期:2020年12月3日至2023年7月30日CRCC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编:100081电话:************,51849324传真:************(编辑范庆平)国铁集团召开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2020年1月1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

CRCC 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_V1.3版

CRCC 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_V1.3版
3) 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总公司标准或标准性技术文件要求,且关键零部件 和材料应受控(详见附件2)。
4)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验手段(详见附件3); 5) 对申请认证的产品具备研发、设计能力,具备可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技术人 员、生产操作人员和产品检验人员,相应人员培训、人员资质等需满足认证产品质量保证 需求;具备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技术人员;具有材料、机电类及相关专业技术 人员5人以上,具有大学本科、3年及以上专业工作经历或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 于3人; 6) 初次申请认证的产品应按下列顺序满足条件之一:
2
时间或公里数、运用/试用情况、运用/试用评价意见及结论等); (3)行业或主管单位有其他规定的,提供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证据。 (4)当申证企业需办理产品试用证书时,应同时提供试装车运用考核试验大纲建议,
考核期间的安全及质量承诺。 9)企业关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近3年内无因该产品质量造成铁路运输一般B类及以
---并随附以下文件各1份: 1) 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副本或登记注册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2) 企业情况调查表; 3) 申请认证的产品(按单元)与认证用标准或标准性技术条件符合性型式试验报告 (按产品标准规定时限); 4) 质量手册(受控文本)及程序文件清单; 5)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若已获得); 6) 有关技术资料(认证产品的企业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使用说明书,装配图、 技术转让文件[适用时]等); 7) 同一申请单元内申请的各规格或型号产品之间差异的技术说明; 8) 应提交下列文件之一: (1)生产资质证明文件; (2)铁路总公司/机车车辆主机厂/铁路局(集团公司)的铁路动车组装车运用/试用 证明文件(内容包括运用/试用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装车的车型和台数、运行

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TJJL307-2014

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TJJL307-2014
3 术语和定义
本技术条件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瞬时摩擦系数
在任意给定制动瞬间切向力与闸片总压力之比,符号为 µa。
3.2
平均摩擦系数
瞬时摩擦系数在制动距离 S2 上的积分,符号为 µm,即:
m
1 s2
s2
a dS
全部制动力的 95%时起到停车时止的距离,符号为 S2。
4 通用要求
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 TJ/CL 307-2014
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通用要求.................................................................................................................................1 5 结构与性能.............................................................................................................................2 6 技术要求.................................................................................................................................2 7 检验方法.................................................................................................................................4 8 检验规则.................................................................................................................................5 9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CRH系列动车组闸片接口结构及材料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动车组闸片摩擦系数要求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动车组闸片 1:1 制动动力试验程序 ......................................................1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摩擦体剪切强度及粘接面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3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喷水装置 ...............................................................................................34

20140504_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20140504_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7.5 硬度试验
4
摩擦体硬度试验按照 GB/T 231.1-2009 执行。
7.6 摩擦体元素含量试验
摩擦体元素含量试验采用按 GB/T 5121-2008 及 GB/T 223-2008 执行。
7.7 摩擦磨耗性能试验 7.7.1 7.7.2 7.7.3 7.7.4 E。 7.7.5
8
闸片摩擦磨耗性能试验应在 1:1 制动动力试验台上进行。 试验程序及方法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用于试验的闸片应是实物,不允许使用缩小比例的试样进行试验。 合成闸片潮湿状态摩擦磨耗试验应采用喷水装置进行,喷水装置可参照附录
8.2.3
进行摩擦磨耗试验时,对于燕尾通用型闸片和非燕尾粉末冶金闸片随机抽样
不少于 1 副。试样应从例行试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如果闸片摩擦系数超出要求的 累计制动次数不高于 3 次,摩擦磨耗试验完成后允许用原闸片对每个不合格项进行 5 次复验。若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可视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进行摩擦磨耗试验时,对于燕尾非通用型闸片一套试验程序需要 6 副闸片。随机 抽样不少于 6 副,试样应从例行试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如果闸片摩擦系数超出要
GB/T 1033.1-2008 GB/T 1184-1996 GB/T 1804-2000 GB/T 5121.1-2008 GB/T 10421-2002 TB/T 3005-2008
TB/T 3118-2005 铁道车辆用合成闸片 UIC 541-3-2010 制动装置-盘形制动装置及其应用-闸片许可的一般规定
5.2 钢背、燕尾部件材料 5.2.1 合成闸片
闸片钢背及燕尾应采用厚度 1.5mm 冷轧钢板制造,其性能应不低于 GB/T 700-2006 中的 Q235-A 钢种的材料性能,并应进行防腐处理。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铁总运[2014]190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机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办法》的通知
CRCC中铁认证中心受电弓获证企业,
(2),技术要求:抗压强度≥40Mpa;抗折强度:≥30Mpa;冲击韧性:≥0.1j/cm²;碳条密度:≤1.8g/cm²;电阻率:≤40µΩm;肖氏硬度:60-100HS。
(3),依据标准:动车组碳滑板标准性技术文件TJ/CL328-2013
已完成
评价解剖分析的结果
技术中心
王志辉
2014年12月
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
收集相关技术标准
技术中心
王萌
2015年1月
已完成
编写设计任务书
技术中心
王志辉
2015年2月
已完成
设计任务书评审
技术中心
王志辉
2015年2月
已完成
设计阶段
初步技术设计
设备部/技术中心
郭志宏/王志辉
2015年3月
已完成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
技术中心
王志辉
(受电弓滑板)
设计开发计划书
文件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放号:
受控状态:(受控)
使用部门:技术中心
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设计开发计划书
NO:1
项目名称
高速列车用受电弓滑板
项目来源
自主研发
开发周期
2年半
项目总负责人
武建军
开发成本
约四千万
设计人员组成
设计人员
职位
设计人员
职位
设计人员
职位
王志辉
技术部副部长
贾晓鹏
2015年3月
未完成
图纸设计

CL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CL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TJ/CL 328-2014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目 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通用条款 (1)5 技术要求 (3)6 检验方法 (5)7 检验规则 (10)8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11)附录 A(规范性附录)CRH1\CRH2\CRH3C\CRH5\CRH380A动车组碳滑板技术要求 (13)附录 B(规范性附录)CRH380B\CRH380CL\CRH380D动车组碳滑板技术要求 (15)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CRH系列动车组用碳滑板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寿命要求、标识、运输与储存要求等。

用于指导CRH系列动车组用碳滑板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和认证。

本技术条件不能涵盖的内容,应参见供需双方技术协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条件引用下列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561.1—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 第1部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TB/T 1842.2—2002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浸金属碳滑板TB/T 1842.3—2008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第3部分:碳滑板TB/T 2809—2005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 3271—2011 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准则JB/T 8133.1-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试样加工技术规定JB/T 8133.4-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肖氏硬度IEC 60413:1972 决定电器电刷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程序EN 50405:2006 铁路应用-受流系统-受电弓碳滑板的试验方法DIN 5510-2:2009 轨道车辆防火措施 第2部分: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并发现象NF F 16-101:1999 铁路车辆 防火性能材料的选择3 术语和定义TB/T 1842.3—2008 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14.10.30•【文号】国铁科法〔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国铁科法〔2014〕55号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以下13项铁道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编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 TB/T 3352-201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谱20141030 201505012 TB/T 3353-2014 铁路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20141030 201505013 TB/T 1632.1-2014 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1-2005 20141030 201505014 TB/T 1632.2-2014 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 1632.2-2005 20141030 201505015 TB/T 1632.3-2014 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3-2005 20141030 201505016 TB/T 1632.4-2014 钢轨焊接第4部分:气压焊接TB/T 1632.4-2005 20141030 201505017 TB/T 3354-2014 铁路隧道排水板20141030 201505018 TB/T 3355-2014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20141030 201505019 TB/T 3356-2014 预应力中空锚杆20141030 2015050110 TB/T 3360.1-201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第1部分:防水板20141030 2015050111 TB/T 3360.2-201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20141030 2015050112 TB/T 3181-2014 铁路运输过程中货物惯性力力值计算TB/T 3181-2007 20141030 2015050113 TB/T 1932-2014 旅客列车卫生及检测技术规定TB/T 1932-2009 20141030 20150501国家铁路局2014年10月30日。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正文:----------------------------------------------------------------------------------------------------------------------------------------------------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按照原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铁科技[2012]95号)、《关于公布<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第二批)>的通知》(铁科技[2012]187号)规定,为做好动车组零部件的认证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制定了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现予印发,请按照执行。

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见附件1。

附件1: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附件2:动车组转向架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3:动车组车体及车上部件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4:动车组制动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5:动车组电气类技术条件(上)(另发)附件6:动车组电气类技术条件(下)(另发)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6月8日附件1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序号产品类别技术条件名称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1转向架类动车组车轮(暂行)TJ/CL 275-20132动车组车轴(暂行)TJ/CL 276-20133动车组齿轮箱组成(暂行)TJ/CL 277-20134动车组抗侧滚扭杆(暂行)TJ/CL 278-20135动车组空气弹簧(暂行)TJ/CL 279-20136动车组联轴节(鼓形齿式)(暂行)TJ/CL 280-20137动车组轮对组成(暂行)TJ/CL 281-20138动车组牵引拉杆组成(暂行)TJ/CL 282-20139动车组万向轴(暂行)TJ/CL 283-201310动车组油压减振器(暂行)TJ/CL 284-201311动车组轴箱弹簧(暂行)TJ/CL 285-201312动车组轴箱体及端盖(暂行)TJ/CL 286-201313动车组轴箱轴承(暂行)TJ/CL 287-201314动车组转向架(暂行)TJ/CL 288-201315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组成(暂行)TJ/CL 289-201316动车组轴箱定位节点(暂行)TJ/CL 290-201317车体及车上部件类动车组餐车上货门(暂行)TJ/CL 291-201318动车组车钩及缓冲装置(暂行)TJ/CL 292-201319动车组车体(暂行)TJ/CL 293-201320动车组空调废排装置(暂行)TJ/CL 294-201321动车组空调换气装置(暂行)TJ/CL 295-201322动车组空调机组(暂行)TJ/CL 296-201323动车组空调控制装置(暂行)TJ/CL 297-201324动车组内风挡(暂行)TJ/CL 298-201325动车组内置式侧拉门(暂行)TJ/CL 299-201326动车组前端开闭机构(暂行)TJ/CL 300-201327动车组塞拉门(暂行)TJ/CL 301-201328动车组司机登车门(暂行)TJ/CL 302-201329动车组外风挡(暂行)TJ/CL 303-201330制动类动车组差压阀(暂行)TJ/CL 304-201331动车组高度阀(暂行)TJ/CL 305-201332动车组供风单元(暂行)TJ/CL 306-201333动车组闸片(暂行)TJ/CL 307-201334动车组制动夹钳单元(暂行)TJ/CL 308-201335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暂行)TJ/CL 309-201336动车组制动盘(暂行)TJ/CL 310-201337电气类动车组避雷器(暂行)TJ/CL 311-201338动车组充电机(暂行)TJ/CL 312-201339动车组电线电缆(暂行)TJ/CL 313-201340动车组电阻制动装置(暂行)TJ/CL 314-201341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暂行)TJ/CL 315-201342动车组高压电流互感器(暂行)TJ/CL 316-201343动车组高压电器箱(暂行)TJ/CL 317-201344动车组高压电压互感器(暂行)TJ/CL 318-201345动车组隔离开关(暂行)TJ/CL 319-201346动车组牵引变流器(暂行)TJ/CL 320-201347动车组牵引变压器(暂行)TJ/CL 321-201348动车组牵引电机(暂行)TJ/CL 322-201349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暂行)TJ/CL 323-201350动车组牵引系统地面组合试验(暂行)TJ/CL 324-201351动车组前照灯(暂行)TJ/CL 325-201352动车组受电弓(暂行)TJ/CL 326-201353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暂行)TJ/CL 327-201354动车组碳滑板(暂行)TJ/CL 328-201355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暂行)TJ/CL 329-201356动车组真空断路器(暂行)TJ/CL 330-201357动车组轴温报警装置(暂行)TJ/CL 331-201358动车组自动过分相装置(暂行)TJ/CL 332-201359动车组电器柜、控制柜(暂行)TJ/CL 333-2013——结束——。

郑州地铁2号线碳滑板磨耗分析及选型

郑州地铁2号线碳滑板磨耗分析及选型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23·2019年第10期郑州地铁2号线碳滑板磨耗分析及选型赵慧阳(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碳滑板对地铁列车而言属于高价值消耗性部件,常用碳滑板基本为进口件,不但采购价格高,采购周期也较长。

为降低经济成本和扩大供货渠道,郑州地铁2号线选用不同品牌碳滑板进行试验,通过磨耗率、使用情况、经济性等因素对郑州地铁2号线各类型碳滑板磨耗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找寻更适合2号线线路使用的碳滑板。

文章介绍了受电弓滑板作用及材质;对比了4种碳滑板在郑州地铁2号线路上不同运营里程的磨耗情况及碳滑板的磨耗形态,选出了更适合2号线线路使用的碳滑板,以供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碳滑板;磨耗数据;分析;选型中图分类号:U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0-0223-02作者简介:赵慧阳(1988—),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

1 受电弓滑板作用及材质1.1 受电弓滑板作用碳滑板是地铁车辆重要的受流部件,通过碳滑板的作用将接触网上的电能源源不断地“流入”地铁车辆,经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1.2 受电弓滑板材质发展过程随着加工工艺的提升,滑板的制作材质不断更新,以期满足速度不断提升的机车。

从滑板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分为纯铜、石墨材料、粉末冶金滑板、浸金属碳滑板等阶段,各材质碳滑板电阻率如表1所示。

纯铜具有机械强度高、电阻率低、导电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但对接触导线磨损严重,更换难度大。

石墨材料解决了对接触导线磨损严重的问题,但存在电阻率高、不耐冲击易掉块的问题,同时滑板磨耗率过大。

粉末冶金滑板电阻率比石墨滑板低,并且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但依然会导致接触导线的磨耗严重。

随着速度的提高,粉末冶金滑板弱点越来越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开发出来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该材料是在压力作用下利用金属液将碳质压块中的气孔填满而形成的,组织致密。

TJ-CL 328-2014_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TJ-CL 328-2014_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碳滑板性能技术要求项目名称单位浸金属碳mcc碳条密度gcm184038抗折强度mpa305060抗压强度mpa40100冲击韧性jcm0101502碳条性能20电阻率4012肖氏硬度hs601007080洛氏硬度外观见53尺寸mm见5440室温1035剪切强度150mpa01重量kg满足附录ab要求mcc重量同纯碳要求流动连续性lmin2005mpa密封完整性压力的下降比率1mpa无过热无变形尺寸满足附录ab要求托架伸长量mm满足设计要求150碳条竖直偏移mm满足设计要求托架收缩量mm满足设计要求40碳条竖直偏移mm满足设计要求弯曲特性kn07自动降弓传感装置冲击特性add启动冲击功机械疲劳性能静载荷70n动载荷35n正弦无破损无漏气无永久性变形对接触线的磨耗比磨耗接触线面mm万弓架次00150012滑板的高度磨耗比mm万机车公里15滑板的重量磨耗比g万机车公里350330注1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 CRH 系列动车组用碳滑板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寿命要 求、标识、运输与储存要求等。用于指导 CRH 系列动车组用碳滑板的设计、制造、检验、试 验和认证。 本技术条件不能涵盖的内容,应参见供需双方技术协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条件引用下列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561.1—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 第 1 部分:干线机车车辆 受电弓 TB/T 1842.2—2002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浸金属碳滑板 TB/T 1842.3—2008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第 3 部分:碳滑板 TB/T 2809—2005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TB/T 3271—2011 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准则 JB/T 8133.1-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试样加工技术规定 JB/T 8133.4-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肖氏硬度 IEC 60413:1972 决定电器电刷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程序 EN 50405:2006 铁路应用-受流系统-受电弓碳滑板的试验方法 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并发现 DIN 5510-2:2009 轨道车辆防火措施 第 2 部分: 象 NF F 16-101:1999 铁路车辆 防火性能材料的选择 3 术语和定义 TB/T 1842.3—2008 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3.1 碳滑板 碳材料滑条通过粘接方式永久地附着在支撑结构上(托架) ,安装在受电弓弓头上,其 表面直接与接触线接触 3.2 碳材料 碳材料是指成型后的生制品经焙烧碳化的材料, 或经焙烧碳化后又浸渍过金属材料的材 料。 4 通用条款

铁路专用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目录 2019.12版

铁路专用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目录 2019.12版
TJ/JW056-2014
交流传动机车粉末冶金闸瓦暂行技术条件
铁总运[2014]367号
机辆部
91
TJ/JW057-2015
HXD1D型电力机车总体暂行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5]20号
机辆部
92
TJ/JW058-2015
HXD3D型电力机车总体暂行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5]20号
机辆部
93
TJ/JW059-2015
HXD1C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4]66号
机辆部
42
TJ/JW008-2014
HXD2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4]66号
机辆部
43
TJ/JW009-2014
HXD2B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4]66号
机辆部
44
TJ/JW010-2014
HXD2C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
交流传动机车TCN网络互联互通暂行技术条件
铁总运[2015]20号
机辆部
94
TJ/JW060-2015
交流传动机车空气后备制动暂行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5]20号
机辆部
95
TJ/JW061-2015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电力机车安装暂行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5]20号
机辆部
96
TJ/JW062-2015
机辆部
84
TJ/JW050-2014
DC600V列车直供电试验设备暂行技术条件
铁总运[2014]296号
机辆部
85
TJ/JW051-2014
便携式受电弓检测设备暂行技术条件
铁总运[2014]296号

TJ CL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TJ CL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GB/T 21561.1—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 第 1 部分:干线机车车辆 受电弓
TB/T 1842.2—2002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浸金属碳滑板 TB/T 1842.3—2008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第 3 部分:碳滑板 TB/T 2809—2005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TB/T 3271—2011 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准则 JB/T 8133.1-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试样加工技术规定 JB/T 8133.4-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肖氏硬度 IEC 60413:1972 决定电器电刷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程序 EN 50405:2006 铁路应用-受流系统-受电弓碳滑板的试验方法 DIN 5510-2:2009 轨道车辆防火措施 第 2 部分: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并发现 象 NF F 16-101:1999 铁路车辆 防火性能材料的选择
图 1 测试碳滑板剪切强度适用设备示例
F
1
2
1‐托架;2‐碳滑板;F‐力
图 2 剪切强度测试配置示例
剪切强度不应小于 5MPa。
6.5 粘接电阻
用直流电流电压法进行测量,测量电流从托架输入,从同一垂直面的碳条上输出并形成 回路,电压测试点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一端为托架,另一端为碳条,距粘接面分别为 5mm, 试验电流不应小于 10A,计算电阻值。粘接电阻按下式计算:
试验后,试样无过热、无变形,尺寸满足附录要求。
试验参照图 1、2,试验时将试样装在夹具上,保证剪切力直接加载到托架和碳之间的 接触面上,直至有相对位移或材料损坏为止,剪切强度按下式计算:
其中 F——剪切力,单位为牛顿(N); A——粘接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σ——剪切强度 单位为兆帕(MPa)

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标准看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

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标准看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

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标准看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作者:陈飞雄颜君毅王铁军来源:《内燃机与配件》2020年第04期摘要:受电弓滑板是电力牵引机车的关键零部件和主要消耗件,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与成本。

做为铁路专用产品,受电弓滑板有严格的产品技术条件与标准。

随着电气化铁路高速化发展,受电弓滑板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我国受电弓滑板标准出发,系统阐述了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高端受电弓滑板发展方向。

关键词:受电弓滑板;滑板材料;技术条件与标准0; 引言现代轨道交通,包括高铁动车组、城轨地铁、普通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都是电力牵引的,即通过电力牵引机车上的弓网关系来获得牵引动力。

弓网关系是由架在列车上空的接触网导线、列车顶上的受电弓及受电弓顶部的受电弓滑板三部分组成。

见图1。

列车运行时,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形成一个载流的滑动摩擦副,通过滑动载流摩擦,将外部电流由滑板引入机车内,从而实现列车的牵引动力。

受电弓滑板除了受到机械磨损外,还要受到频繁的电弧烧蚀,是列车的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消耗件,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与成本。

要求滑板[1]:一是电组率小、导电性好。

以提高弓网受流性能,抑制离线电弧产生,减少滑板电弧烧蚀;二是减磨性、耐磨性好。

以减少滑板对接触网导线的磨损,同时保持滑板本身的磨耗寿命;三是强度、韧性适当高。

以保证滑板不异常破坏,同时在弓网受到异常冲击时,能通过滑板损裂而释放冲击,实现气道自动降弓保护(受电弓和接触网导线)功能;四是密度小、质量轻。

以减少滑板对受电弓的重量负载损耗;五是价格适中。

以保证滑板的性价比。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和运行负载电流的不断增加,受电弓滑板材料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2][3]。

第一代金属材料滑板已被淘汰,第二代粉末冶金材料滑板也用得越来越少,正面临淘汰。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三代纯碳材料滑板和第四代浸金属碳材料滑板。

第五代MCC 多元碳化物材料滑板、碳纤维材料滑板处在开发试用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m mm mm mm kN
1.2×106 次 mm²/万弓架次 mm/万机车公里 g/万机车公里
无破损、无漏气、无永久性变形 ≤0.015 ≤15 ≤350
≤0.012 ≤5 ≤330
注1:碳滑板性能参数是对现行使用滑板性能测试的极限值。 注2:机车公里是指动车组运行的里程。 注3:表1与附录A、附录B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以表1要求为准。
其中 F——剪切力,单位为牛顿(N) ; A——粘接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 σ——剪切强度 单位为兆帕(MPa)
F A
5
1
2 3 1 2 3 测试样本; 金属栓; 滑架。
图 1 测试碳滑板剪切强度适用设备示例
F
1
2
1‐托架;2‐碳滑板;F‐力
图 2 剪切强度测试配置示例 剪切强度不应小于 5MPa。 6.5 粘接电阻
1
4.1
总则
本文件规定通用使用条件, 对于特殊用途和使用条件的碳滑板根据供需双方签订的技术 文件执行。 4.2 4.2.1 环境条件 海拔
海拔不超过 1500m。 4.2.2 环境温度
使用环境温度:-40℃~+40℃。 4.2.3 相对湿度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 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5℃) 。 4.2.4 最大风速
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 TJ/CL 328-2014
动车组碳滑板暂行技术条件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通用条款 ..................................................................... 1 5 技术要求 ..................................................................... 3 6 检验方法 ..................................................................... 5 7 检验规则 .................................................................... 10 8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CRH1\CRH2\CRH3C\CRH5\CRH380A动车组碳滑板技术要求 ...........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CRH380B\CRH380CL\CRH380D动车组碳滑板技术要求 ............... 15
2
或无电区长度 4.3.5 轨道条件
≥220 m
轨距 4.4 适用速度
35 mmm
适用速度根据供需双方签订的技术文件执行。 5 技术要求 组成
5.1
碳滑板主要由碳材料滑条(以下简称碳条) 、托架、紧固件及 ADD 气道和 ADD 气道接口 组成。 5.2 材料 碳条材料分为纯碳、浸金属碳和 MCC 三种。 碳条应进行防火阻燃测试。 托架应选用质量轻、导电性能好、结构强度高的铝合金型材。 紧固件应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 5.3 外观 外观满足以下要求: a) 碳滑板工作面光滑、平整、不应变形、不应有掉块、以及被外力破坏的明显缺陷; b) 碳滑板工作部位,中心线左右各 500mm 区域碳条应为一个整体,不得拼接; c) 碳滑板应粘接牢固,不应有离壳现象。金属托架不应有变形,安装螺栓、自动降弓 装置用进、出气孔应固定牢固。 5.4 尺寸 碳滑板工作长度应不小于 1030mm。 主要尺寸见附录 A 及附录 B。 5.5 性能 碳滑板的性能要求见表 1。 表 1 碳滑板性能
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将滑板接入如图 3 所示的气路中, 输入压缩空气至规定压力 0.5MPa 和 1MPa,关闭进气阀,10 分钟后读取压力表压力并记录下来。 压力下降应在表 1 规定的范围内。 6.8.2 极限温度下密封完整性测试
(1)极限温度-40℃ 试验在极限温度-40℃下进行, 输入压缩空气至规定压力 0.5MPa 和 1MPa, 关闭进气阀, 10 分钟后读取压力表压力并记录下来。 (2)极限温度 150℃ 以下两种方法任选其一: 方法 1:试验在极限温度:150℃下进行,输入压缩空气至规定压力 0.5MPa 和 1MPa, 关闭进气阀,10 分钟后读取压力表压力并记录下来。 方法 2:在极限温度 150℃试验时,将滑板在极限温度 150℃的环境箱内保温 1 小时后, 取出待温度达到室温时再进行测试。 压力下降应在表 1 规定的范围内。
粘接电阻值不应大于 1 mΩ。 6.6 称重
6
碳滑板重量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称量,分辨力为 1g。 滑板重量应在表 1 规定的范围内。 6.7 流动连续性
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将滑板接入如图 3 所示的气路中, 从滑板一端充气, 压力至 0.5MPa, 将滑板另一端无眼旋塞拔掉。保持回路压力不变,并记录流量,其值不应小于 20L/min。 6.8 6.8.1 密封完整性 室温下密封完整性测试
1
2 3
4
5 6 7

1-压力表;2-夹持器(夹持于正常位置);3-碳滑板;4-气体导管(具有适当长度和尺寸);5-流量
表;6-通/断阀;7-气源
图 3 气源、滑板和监测设备配置示例 6.9 温度特性试验
7
滑板安装如图 4 所示。电路连接用适合碳条的卡具(见图 5) ,但不能与托架材料接触。 卡具及其安装要尽量确保因其引起的额外发热最小, 在紧邻接通电流处, 碳与托架接触面上 方 2mm 处监测温度。 在回路中通以动车组运行时滑板承受最大持续电流或标称电流, 直到监 测的温度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然后维持 30min 的时间。 试验后,试样无过热、无变形,尺寸满足附录要求。
5.6
磨耗性能 使用中的磨耗性能见表 2 表 2 使用中的磨耗性能
使用条件 磨耗后滑板剩余高度为 5mm(最低点) 使用寿命 ≥6 万机车公里
5.7
ADD 功能要求
4
滑板应配备自动降弓传感装置, 在滑板磨耗到限或受冲击失效时, 可启动受电弓快速降 弓功能。配备自动降弓传感装置的滑板,应安装有用于测定气流连续性的检测孔。 5.8 防火及环保要求 非金属材料应采用阻燃型材料。 5.9 其它 各车型受电弓碳滑板的补充技术要求见附录 A、附录 B。 6 检验方法 碳条性能 碳条性能检验按 TB/T1842.2 规定的方法进行。 性能检验用试样取自成品滑板,试样加工按照 JB/T 8133.1 规定的要求进行。 应在表 1 规定的范围内。 6.2 尺寸及外观检查
HS / mm
60~100
≥70 见 5.3 见 5.4
≤80 (洛氏 硬度)
MPa
≥5
mΩ kg L/min
≤1
≤0.1
满足附录 A、B 要求(MCC 重量同纯碳 要求)
≥20 ≤1
%
≤5 无过热、无变形,尺寸满足附录 A、B 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0.7 /
从整条滑板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截取 3 个 30mm 长的试样,三个试样在室温(10℃~ 35℃)下进行试验;三个试样放入-40℃低温箱保持 1 小时;三个试样放入 150℃高温箱保 持 1 小时;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试验参照图 1、2,试验时将试样装在夹具上,保证剪切力直接加载到托架和碳之间的 接触面上,直至有相对位移或材料损坏为止,剪切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用直流电流电压法进行测量, 测量电流从托架输入, 从同一垂直面的碳条上输出并形成 回路,电压测试点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一端为托架,另一端为碳条,距粘接面分别为 5mm, 试验电流不应小于 10A,计算电阻值。粘接电阻按下式计算: R= U I
其式中: U —— 测量电压,单位为毫伏(mV) ; I ——试验电流,单位为安培(A) R ——粘接电阻,单位为毫欧(mΩ)
通常情况下 15m/s,偶有 33m/s。 4.2.5 运行环境
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特殊使用环境:长期持续盐雾现象。 4.3 4.3.1 线路条件 供电制式 AC25 kV 50 Hz
单相交流 频率 4.3.2 供电方式
AT 直接 4.3.3 接触网电压
2×25 kV 1×25 kV
标称电压 长期电压 短时(不大于5min)最高电压 瞬时(不大于5s)最高电压 最低工作电压 瞬时(不大于1min)最低电压 4.3.4 接触网结构
25 kV 27.5 kV 29 kV 31 kV 19 kV 17.5 kV
接触线执行 TB/T 2809,接触线材料采用铜或铜合金导线。 分相供电区长度 23km~58 km 相分段上的中性段总长度 ≤200 m
项目名称 碳条密度 抗折强度 碳条性能 抗压强度 冲击韧性 20℃电阻率
单位 g/cm MPa MPa J/cm2 μΩ·m
3
技术要求 纯碳 ≤1.8 ≥30 ≥40 ≥0.1 ≤40 ≥0.15 ≤12 浸金属碳 ≤4.0 ≥50 ≥100 MCC
≤3.8 ≥60 ≥0.2 ≤2
3
肖氏硬度 外观 尺寸 -40℃ 剪切强度 室温(10~35℃) 150℃ 粘接电阻 重量 流动连续性 密封完整性 (压力的下降 比率) 温度特性试验 托架伸长量 挠 曲 试 验 150℃ 碳条竖直偏移 托架收缩量 -40℃ 碳条竖直偏移 弯曲特性 自动降弓传感 ADD 启动冲击功 装置冲击特性 机械疲劳性能 (静载荷 70N 动载荷±35N,正弦 波) 对接触线的磨耗比(磨耗接触线面 积) 滑板的高度磨耗比 滑板的重量磨耗比 J 0.5MPa 1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