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涉入理论研究综述1

合集下载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要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的参考资料。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现状,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 部分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部分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 部分三:发展趋势分析 4. 部分四: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论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内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某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这种物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该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项目二这个项目探索了某个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这项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3 项目三该项目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者在国内某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步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外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国内涉入理论研究综述1

国内涉入理论研究综述1

国内消费领域与旅游领域涉入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1997年以来消费领域涉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发现涉入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涉入度对广告的影响,涉入度对商品信息搜寻影响,涉入度对品牌选择和忠诚的影响,涉入度在网络情境下的作用,不同生活范式或人口统计特征对涉入度的影响,休闲涉入的发展。

文章又对旅游涉入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两个领域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旅游涉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消费,涉入度,旅游涉入AbstractThere are six primary aspects in the consumptive area after引言涉入理论最早是在1947年Sherif和Cantril在研究社会判断理论时提出来的,用于研究“社会事件中个人态度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自我涉入程度越深,则其接受相反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此乃反比效应;相反,对于与自己相同的意见,自我涉入程度深的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还会予与支持,此为同比效应。

[1]涉入程度(涉入度)概念很早就受到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涉入程度的重要性开始普遍受到营销学者重视。

最早进行涉入度研究的是Krugman(1965),他认为在某一个产品类别下,消费者产品的自我涉入度受媒体、产品、广告内容和这些效果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此后,“涉入度”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

学者们开始(Mitchell,1981;Zaiehkowsky,1985;Celsi和Olson,1988;Andrews,1990)对涉入程度的定义作了相关界定。

但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涉入程度为个人认知该产品与其内在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攸关程度(Zaiehkowsky,1986)[2]。

涉入代表了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变量,它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个人在面对涉入对象时依据自身需求、价值观及欲达成的目标所产生的兴趣程度,意向心境,并由此而产生的消费行为。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国内研究状况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一、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投入情况:国内科学研究项目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

各类研究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项目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投入科研经费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等方式来支持科学研究。

二、科学研究领域和方向:国内的科学研究领域和方向非常广泛,呈现出多元化、前沿化和应用化的特点。

在自然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研究方向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各个层面。

在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向多样,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热点。

在人文科学领域,包括历史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等,研究方向涵盖了文化、艺术、人类学等多个方面。

三、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国内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健全。

包括中科院、各大高校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研发部门。

这些机构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丰富,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此外,国内也有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四、科研成果和应用转化:国内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同时,一些科研成果也逐渐实现了应用转化,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国内也有了一些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团队。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前沿化和应用化的特点,研究项目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健全,科研成果和应用转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究质量,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大力度。

《2024年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研究》范文

《2024年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研究》范文

《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涉入度成为影响品牌联合评价的重要因素。

产品涉入度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程度和参与度,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作用,以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营销策略建议。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品牌忠诚度以及口碑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涉入度高的消费者更可能关注产品的特性、性能和价格,对品牌有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而品牌联合则是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或服务,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一种策略。

现有研究多关注品牌联合的动机、效果及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探讨产品涉入度在品牌联合评价中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包括产品涉入度、品牌联合评价及相关控制变量等方面。

样本选取上,我们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消费者,以保证研究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1. 产品涉入度与品牌联合评价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具有显著影响。

涉入度高的消费者更可能对品牌联合产品产生积极评价,认为其具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品质和更合理的价格。

相反,涉入度低的消费者对品牌联合产品的评价相对较低。

2. 产品涉入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品涉入度在品牌联合评价中具有调节作用。

当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涉入度较高时,品牌联合的效果更为显著,消费者更可能因为品牌联合而增加购买意愿。

反之,当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涉入度较低时,品牌联合的效果相对较弱。

五、讨论与结论本研究表明,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联合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涉入度高的消费者更可能对品牌联合产品产生积极评价,且涉入度在品牌联合评价中具有调节作用。

这为企业提供了有益的营销策略启示:1. 提高产品涉入度:企业应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涉入度,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外观等方面的吸引力,增加消费者的涉入度。

实践教学国内研究综述(3篇)

实践教学国内研究综述(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对国内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梳理实践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实习、实训等途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1.实践教学理论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关注实践教学,提出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

这一时期,实践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探讨实践教学的内涵、特征、地位等。

2.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

这些模式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者们关注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技术、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

三、实践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尽管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受到重视,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2.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设备、场地等,我国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一、引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本文将就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背景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进展在国内,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某一领域为例,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该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建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针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第三,开展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国外研究进展在国外,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四、国内外研究比较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方面,而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又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激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综述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特点、进展与现状,认为其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语用学、翻译、二语教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然而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有待学者继续完善和发展创新。

标签:关联理论;研究评述;特点;研究进展;局限性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首次在《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的。

1995年又出版了第二版对该理论进行修正,主要涉及认知关联原则(最大关联)和交际关联原则(最佳关联)。

该理论弥补了Grice会话含义理论的缺陷,将认知科学与语用学结合,使其重点从话语产出转移到话语理解上来,可用以解决诸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影响深远。

一、国内关联理论研究进展与现状1、国内研究特点国内对关联理论的研究从理论引进介绍逐渐发展到应用创新阶段,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大致可分为如下领域:语用学,翻译,第二语言教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

虽然我国对关联理论的研究比国外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研究思路日益丰富,研究领域更加宽广,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2、国内研究成果进展与现状关联理论自提出就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国际知名刊物和互联网站都可以找到关联理论相关文献。

中国学者也陆续对该理论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姜望琪将关联理论的发展归为成长期、成熟期和修订期三阶段。

本文据此并结合当今现状,将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论引入阶段(1988-1993),发展成熟阶段(1993-1997),修正完善阶段(1997-2005),创新繁荣阶段(2005-)。

(1)理论引入阶段。

在我国,沈家煊最早对关联理论中“交际”,“关联性”等问题做了介绍。

另外,张亚非、曲卫国也相继较为全面的对该理论做了相关评述,此后,该理论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学者重视。

(2)发展成熟阶段。

这期间,学者对关联理论基本内容和关键性术语研究较为熟悉,并作了多方面论述。

201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201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201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综述作者:暂无来源:《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4期陈界亭杨奎提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率领中国人民开启“两个一百年”奋斗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理论界直面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者陈界亭,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杨奎,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北京 100101)。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年,更是凝心聚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之年。

理论界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展开深入研究,成为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界研究的亮点问题。

检索2019年度“中国知网”收录文章,篇名中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章就高达3000余篇,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70年的理论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理论界从“历史逻辑—时代精神—理论基础—现实逻辑”的角度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新篇章。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绘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宏伟蓝图。

理论界总结新中国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深入探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其给予高度评价,把它描述为一种互利的安排,认为它既符合欧洲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也有助于南地中海国家加快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卡代尔,1995)。

这些观点实际上都否定了中东非洲地区实行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张中东非洲国家直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去。

二、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

有的学者把中东非洲国家的经济调整与参与全球化联系起来,将其看做是一个统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认为经济调整在经历宏观经济稳定化阶段和经济体制调整阶段之后,第三个阶段就是融入世界主要经济集团和加入新的世界贸易体系阶段(杨光,1997a )。

还认为正在形成的包括欧盟和南地中海国家在内的环地中海经济圈,是欧盟和中东非洲国家为应对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杨光,1997b )。

有的中国学者认为,阿拉伯国家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合作成功的范例并不多见,阻碍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形势动荡多变以及政治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机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陈建民,1998)。

参考文献:博拉姆巴特和达杜什(1996):《全球一体化中的差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季刊《金融与发展》,1996年9月号。

世界银行(1995):《争取未来——选择中东北非的繁荣》,华盛顿,1995年。

席拉格尔丁(1998):《全球化、地区化和最近的贸易协定对阿拉伯经济的影响》,[埃及]《经济研究论坛未定稿》,1998年第9817期。

阿明访谈录(1997):《非洲与发展》,[法国]《青年非洲经济》,1997年总第234期。

齐奈尔丁(1998):《全球化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因特网,1998年第四届北欧中东学大会,挪威,奥斯陆。

普拉莫(1998):《全球化、地区化与经济改革》,[埃及]《经济研究论坛未定稿》,1998年第9808期。

经济研究论坛(1998):《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趋势》,开罗,1998年。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综述说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综述,咱们可真得好好聊聊。

研究这东西就像烹饪,得有材料、火候、调味。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就像大锅饭,各种味道混在一起,有的香喷喷,有的却味同嚼蜡。

要说国内的研究,这些年真是突飞猛进。

学者们像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来,争着在各个领域大展拳脚。

有人做社科,有人搞自然科学,甚至还有人专门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哎呀,研究的范围真是广得让人咋舌。

再说国外,那可是个大舞台,真是百花齐放。

美国的研究可谓是先锋中的先锋,什么前沿科技、创新思维都不在话下。

欧洲也是有一套,尤其是那些经典的理论,像哲学、心理学,听着都让人倍感厚重。

别看这些国家的研究形态各异,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探求真理,解开未知的谜团。

像是科学家们在夜空下寻找星星,教授们在书堆里翻找智慧,真的是努力不懈。

可是,研究这条路可不是平坦的。

经费、设备、时间,都是紧缺的资源。

国内外的研究者有时就像走在荆棘丛中,得小心翼翼。

学者们常常得啃老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研究者,简直就是饿得叮当响。

许多人为了项目申请拼尽全力,熬夜、赶稿,就像打仗一样。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研究不仅要有脑子,还得有毅力。

真是“刀山火海,亦无所惧”呀。

对于研究综述,大家都知道,这可是个大工程。

像是搭积木,一块块拼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研究综述不仅仅是罗列文献,更重要的是要提炼出精华,发现研究中的空白点。

这就需要作者们有超强的综合能力,像个侦探一样,寻找蛛丝马迹。

你看那些牛人,真的是拿捏得死死的,把复杂的问题分析得透透的,让人拍案叫绝。

再聊聊研究现状吧,感觉这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谁也不想掉队。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兴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国际上,大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各种研究也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而展开。

不得不说,这种趋势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大家都想为地球出一份力,真心可嘉。

消费者涉入度研究综述

消费者涉入度研究综述

消费者涉入度研究综述涉入度作为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以及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涉入度研究出现以来国外学者对涉入度的定义和分类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涉入度的影响因素及衡量方法,以为更深入的研究涉入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消费者涉入度定义分类影响因素随着国内市场营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消费者涉入度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凸显。

涉入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市场营销,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涉入度。

国外对涉入度的研究已有70余年,并且许多观点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和推崇;目前国内对涉入度的专门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从涉入度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大致整理了国外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此做出简要评价,为国内学者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涉入度的定义涉入度研究起源于1947 年Sherif 和Cantril在其文章中所提的“自我涉入”——用以预测一个人因其地位或角色对于说服(或相反意见)的态度。

第一位将涉入的概念导入营销领域的学者是Krugman,他在1965年以“低涉入”的概念来解释电视广告的效果。

国外关于涉入度的定义大致有如下三种:(一)根据方法来定义以Mittal(1983)和Zaichkowsky(1985)为主要代表的学者们主张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来定义,他们倾向于从个人的主观感受出发,强调产品与个人的相关程度或产品引发的个人心理感觉和行为,认为涉入度是一种受到刺激所激发的心理活动,也包含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内心感受的吻合程度。

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见表1)。

(二)根据属性或者特征来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了涉入的强度和方向及作用等具体属性和表现特征。

Lastovicka and Gardner(1978)认为涉入度主要由对于消费者的重要价值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两个部分组成;Cohen(1983)则认为涉入度是一种属于消费者心理范畴内的活动力,Andrews、Durvasula和Akhter(1990)也将涉入度定义为一种个人内在的激起状态;Solomon(2004)和Josiam,Kinley和Kim(2005)等认为涉入度是一种连续的、变化的心理活动。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中,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研究领域的发展日益成熟,各个学科和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当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2.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是国内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在教育科学领域,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国内教育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分支。

在教育心理学方面,中国的研究者倾向于探索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发展、教育实践等领域的关系,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

中国研究者还致力于将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教育管理学是国内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研究者关注教育领域的管理和领导问题。

他们探索了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目标管理、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领导力发展等问题,并在实际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教育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者主要关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产出效率等问题。

他们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教育资源投入和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3. 科学技术研究国内的科学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国内的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们发表了大量的科研论文,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他们推动了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应用研究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工程技术、医学健康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世界高铁技术的领军者。

4.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是国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

在这些学科中,中国的研究者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或主要支撑理论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或主要支撑理论

1.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或主要支撑理论网络订餐是网络购物中的一种形式,本人通过收集资料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是比较单纯的关于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与行业结合的网络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和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的学者们从2006年开始,利用这些模型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进行研究,孙建军(2007)研究了TAM模型的演化过程,TAM模型是由Davis 提出,之后利用该模型的研究出现大量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研究中发现原始TAM模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增加TAM模型的解释能力, Davis 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模型。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比较,更多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的信任、风险等领域和TAM模型的结合。

李桂华等(2010)研究了大学生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指出大学生网上购物意向主要受网上交易的便利性、网上产品的性价比、网上购物的交易成本、网上购物的乐趣、网上购物的时尚性等因素的影响;王崇(2007)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态度通过对感知利益、感知风险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刘迎春发表的基于TAM模型的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利用网上购物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影响消费者购物意向的因素的种类及影响程度;李沁芳(2008)发表的基于TAM的在线信任模型及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用户对网站的易用性感知将影响网站的有用性感知和在线信任信念,感知的有用性和信任信念对用户的在线信任行为意向产生影响。

2.研究内容,结构框架,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创新点:对“网上订餐”项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市场分析到财务分析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阐述。

本文通过对普通餐饮行业的调查发现,把餐饮和网络应用结合起来并不多,由此提出了餐饮电子商务的想法。

为了更好的让消费者利用网络订餐,分析区域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为网络订餐项目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1)区域性餐饮行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市场特点,进一步分析区域网络消费者行为。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嵌入性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嵌入性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综述,以期深入理解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

我们将对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阐述,明确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嵌入性理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其理论发展和演变的轨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嵌入性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对嵌入性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嵌入性理论研究视角,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源于社会学领域,由波兰尼(Polanyi)首次提出,后经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等人的发展,形成了现今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经济行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中。

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在嵌入性理论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嵌入类型: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关系性嵌入强调的是个体间的直接关系,如信任、信息共享、合作等,这些关系会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

结构性嵌入则关注的是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和结构,如网络密度、中心性等,这些结构特征同样会对个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嵌入性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网络的普遍联系性。

在普遍联系的视角下,社会网络被视为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个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其直接联系人的影响,还受到整个网络结构的影响。

这种普遍联系性使得嵌入性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能够更全面地揭示经济行为的社会性。

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强调了经济行为的社会性,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综述

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综述

就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关系,学者们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西方全球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明显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两极分化”原因认识的区别;二是对世界未来发展途径认识的区别。因此,要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辩证地看待西方的全球化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反对全盘吸收西方全球化理论的观点;坚持世界历史结构理论的正确观点,批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确立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观点,批判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也有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批驳史学领域中右的或“左”的思想倾向。这两种思想倾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割裂开来,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述变成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他们的表现虽然不一,但都应当大力克服。这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导致一些青年史学工作者对唯物史观产生误解。当前,亟须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工作,在坚持历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向的同时,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形态,阐释马克思主义史学原理的新体系,推进历史研究健康发展。
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一些学者主张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挖掘和整理。他们认为,马克思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入手,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为特点,对世界历史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依据,探索了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机制。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以及两者之间的能动关系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并非是完全自然的历史进程,人们可以在尊重客观历史演化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选择自身发展道路。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进程非常重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融入全球化,但同时更应该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

本综述将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以便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

国内方面,针对某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研究者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观点和假设。

其次,针对这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的模拟和实地调查,分析该领域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为实践应用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

再次,对于该领域的政策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政策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调研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国外方面,与国内相比,该领域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首先,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上更为深入。

他们通过不断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该领域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些理论和观点的有效性。

其次,国外学者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此外,在政策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也展开了一些研究。

他们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效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借鉴。

总的来说,国内外针对某个领域的研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
势。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而国外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涵盖了理论、应用和政策研究。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从而推动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本文旨在对某一特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研究方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体而言,该研究方向旨在解决某些现实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该研究方向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该研究方向起步较早,研究历史较长。

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方面,如数学模型、算法设计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研究方向逐渐拓展到实际应用领域,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目前,该研究方向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

(二)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该研究方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该研究方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应用方面,如数据挖掘、智能控制等。

同时,国内的研究也在逐渐加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该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数学建模、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其中,数学建模是该研究方向的基础工具之一,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

统计分析则主要用于数据挖掘和处理方面,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计算机模拟则主要用于实际系统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是该研究方向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来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学者将国外学者对移民研究所取得的社会融合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国内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说。

第一,再社会化理论,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主要集中于经济、心理、社会和文化层面上。

第二,是马西恒提出的新二元关系学说,主张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逐步从隔离排斥走向兼容合作的关系。

第三,是学者张文宏和雷开春在学者田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融合递进说,主张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涉及多个层面,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各个层面之间的递进关系。

最后,是学者杨菊华所提出的一个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经济、文化、行为及身份四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通过定量分析,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从经济、心理或文化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展开。

首先,在经济层面上。

流动人口和城市原著居民相比,作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但从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上看,其在城市的经济融入还远未实现,和城市原著居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部分学者认为,流动人口的待遇较差,比如低工资收入、长工作时间、恶劣的劳动环境、缺失的社保及就业歧视等问题,对其经济融入方面造成进一步的阻碍。

与此同时,其在流入城市的消费情况也进一步反应了其经济融入情况。

他们在流入地的消费结构单一且消费水平较低,除去日常开支,多数人的收入都转换为储蓄并通过汇款等方式流入农村家乡。

流动人口收入高回流这一情况,表面了其和亨氏社会消费模式存在较大差别,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部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在社会层面上。

流动人口在城市交流交往的对象,依然集中于和其有亲缘或血缘关系的老乡上,他们很少与城市社会主流法伤持续的沟通互动,对社会团体的参与度较低,在社区选举等政治性活动中也较少出现。

而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团体的参与是其社会融入情况的重要体现。

理论研讨进展情况汇报

理论研讨进展情况汇报

理论研讨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理论研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汇报这些进展情况,我们特意进行了一次理论研讨进展情况的汇报。

以下是我们的汇报内容:首先,我们对我国理论研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研讨工作不断深化,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学术论文。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理论研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国理论研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

其次,我们着重介绍了我国理论研讨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

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我国理论研讨工作都有着丰富的成果和深刻的思想。

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方面,我国学者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此外,我们对我国理论研讨工作的创新成果和突破进行了重点介绍。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治理理论等方面,我国学者们不断深化理论研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和突破,为我国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最后,我们对未来我国理论研讨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展望和部署。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理论研讨工作应当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深化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

综上所述,我国理论研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任务。

我们将继续深化理论研讨,不断创新,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

希望各位学者和同仁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理论研讨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消费领域与旅游领域涉入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1997年以来消费领域涉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发现涉入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涉入度对广告的影响,涉入度对商品信息搜寻影响,涉入度对品牌选择和忠诚的影响,涉入度在网络情境下的作用,不同生活范式或人口统计特征对涉入度的影响,休闲涉入的发展。

文章又对旅游涉入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两个领域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旅游涉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消费,涉入度,旅游涉入AbstractThere are six primary aspects in the consumptive area after引言涉入理论最早是在1947年Sherif和Cantril在研究社会判断理论时提出来的,用于研究“社会事件中个人态度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自我涉入程度越深,则其接受相反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此乃反比效应;相反,对于与自己相同的意见,自我涉入程度深的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还会予与支持,此为同比效应。

[1]涉入程度(涉入度)概念很早就受到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涉入程度的重要性开始普遍受到营销学者重视。

最早进行涉入度研究的是Krugman(1965),他认为在某一个产品类别下,消费者产品的自我涉入度受媒体、产品、广告内容和这些效果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此后,“涉入度”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

学者们开始(Mitchell,1981;Zaiehkowsky,1985;Celsi和Olson,1988;Andrews,1990)对涉入程度的定义作了相关界定。

但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涉入程度为个人认知该产品与其内在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攸关程度(Zaiehkowsky,1986)[2]。

涉入代表了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变量,它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个人在面对涉入对象时依据自身需求、价值观及欲达成的目标所产生的兴趣程度,意向心境,并由此而产生的消费行为。

Zaiehkowsky(1985)依据涉入对象的不同,将涉入分为广告涉(involvement with advertisement)、产品涉入(involvement with product)、购买涉入(involvement with purchase)三大类,此种分类方法强调个人在处理对象时的行为表现,不是以涉入的本质基础为中心。

[3]Houston & Rothchild(1978)以涉入的本质为依据,将涉入分为情境涉入(Situation involvement)、持续性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及反应涉入(response involvement)三类。

研究者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涉入程度量表:“个人涉入集”和“消费者涉入轮廓”。

Zaiehkowsky(1985)以事物(产品、广告、购买决策)与个人内在需求、兴趣和价值观的攸关程度作为涉入的定义.发展出个人涉入集量表(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Scale ;PII)。

PII为单维度量表,它所衡量的对象可以是广告、产品或购买决。

Laurent和Kapferer(1985)认为应该使用一个多重维度的“涉入程度轮廓”来更加全面描述一个消费者与一个产品类别之间的关系的本质,据此他们提出消费者轮廓量表(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 Seale;CIP)与PII不同的是,PII直接衡量攸关性的认知状态,而CIP则通过衡量涉入的五个原因变量来决定消费者涉入程度。

这五个原因变量是:产品的感知重要性(Perceived Importance),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感知可能性(Perceived Probablity),象征价值(Symbolic Value)或符号价值(Sign Value),产品的享受价值(Hedonic Value)。

[4]但Hwang等在台湾国家公园游客涉入、地方依恋和解说系统满意度关系的研究中,使用重要性和娱乐、自我表达和象征价值、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后果4个维度来测量游客涉入,内在一致性检验表明游客涉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α=0.9026)。

McIntyre和Pigram在将CIP量表用于休闲研究时,只发现了3个休闲涉入维度:吸引力、自我表达、核心的生活方式,而没有出现风险重要性和风险可能性两个维度。

1国内学者在衡量游客涉入程度时有学者采用Gursoy和Gavcar在土耳其国际休闲旅游研究中的三维度量表:娱乐/兴趣、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后果。

也有学者(江宁,陈建明,2006;钟志平,王秀娟,2009)直接采用CIP量表衡量游客涉入度。

西方学者还探讨了涉入程度的决定因素,经研究发现,涉入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商品因素和情境因素所交织形成的特定状态。

研究发现,涉入程度的不同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利用简单二分法,将消费者行为分为低涉入的消费行为和高涉入的消费行为。

不同层面的涉入度对信息搜集、购买决策模式、产品态度、品牌忠诚等方面产生显著差异或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涉入理论在营销领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理论内容日益丰富和充实,并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效地策略。

但对这一理论涉入对象的研究多限定在实体产品上,在服务业领域运用还比较少。

旅游作为服务业中的一大综合性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理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引起了旅游学者对涉入理论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寻找涉入理论和旅游的切合点,并尝试将其引入到旅游领域。

一、国内消费领域涉入理论研究综述涉入理论在国外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在消费领域的发展在七十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发展至今也有30年,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证分析,发展的比较完善和成熟。

国内涉入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97年,1McIntyre N, Pigram J J.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reexamined: The case of vehicle-based campers .LeisureResearch,1992,14(1):3-15.韩兆林对国外涉入理论在消费领域运用做了研究综述,并将国外研究结论进行了描述,主要有7个方面:广告信息的学习方式,商品信息的搜集,广告的认知反应,态度的改变,新商品的采用过程,品牌的选择以及品牌忠诚等。

国内学者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之上,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作者以此为框架对国内涉入理论在消费领域研究进行整理,发现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涉入度对广告的影响,涉入度对商品信息搜寻影响,涉入度对品牌选择和忠诚的影响,涉入度在网络情境下的作用,不同生活范式或人口统计特征对涉入度的影响,休闲涉入的发展。

1.涉入程度对广告的影响Krugman(1965)最早将涉入理论引入到电视广告效果的探讨上。

他认为涉入在广告设计和安排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往往对广告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于涉入与广告信息关系的研究现有文献四篇。

周晓平(2004)以在校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从大脑机制获取信息方式的角度发现:青少年对于不同的产品的广告效果都会因为感性的诉求方式而改变,但低涉入产品较高涉入产品改变程度更高,在有促销的情景下表现更为突出。

高涉入程度产品的感性广告对青少年同样产生影响,但在促销的情景下高涉入产品的广告效果变化不够显著。

[5]张蕾和高登第(2007)以银行潜在客户为研究对象,发现涉入度与时间压力共同作用不仅可以影响客户接受信息的模式而且对广告信息的说服力产生影响。

即高涉入程度的人们在高时间压力下,正面框架的信息比负面更有说服力,反之负面框架信息更有说服力;当处于低涉入状态时,无论时间的压力有多大,正负面框架的信息都没有说服力。

[6]梁良(2009)将湖南大学的消费者分成四种不同的生活消费群,在不同涉入度产品中对产品广告代言人信源感知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区隔集群在不同涉入程度产品的广告效果上皆有显著的差异。

涉入程度的高低会使消费者对具有说服力的商品、广告产生不同的认知反应,这与社会判断理论的主张相似。

代祺,梁樑等(2010)将信息分为单面信息和双面信息,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Petty)为框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单面信息广告相比,双面信息广告对高涉入者的说服效果明显增强;但对低涉入者,二者的说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7]2.涉入度对商品信息搜寻的影响多年的研究证明,涉入程度对一系列的行为结果具有影响力,包括搜寻行为和信息处理。

但其对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与行为的促动性影响还不确定。

应爱玲和朱金福(2007)以Laurent和Kapferer的消费者涉入轮廓(CIP)作为理论基础和测量依据,针对高端教育产品市场,探究高端教育产品涉入程度的各原因变量对消费者持久性信息搜寻行为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他们之间正向作用存在差异,其中产品的象征价值是影响消费者持久性信息搜寻行为最显著的因素。

[8]口碑传播在消费者信息收集、评价及购买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品的涉入度对消费者行为在信息搜集和加工方面产生影响。

基于这样的研究成果,杨学成等(2009)对口碑信息、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

[9]邹宏霞等(2010)以旅游信息传播为视角,分析了行前信息涉入差异对旅游目的地行前形象影响。

3.涉入度对品牌选择和忠诚的影响冉宁(2007)以涉入度两个维度规范的重要性和品牌承诺为坐标,通过分析不同维度下顾客忠诚的行为,建立一个产品涉入度矩阵,并将顾客忠诚分为行为忠诚、态度行为忠诚、态度忠诚和不忠诚。

研究发现在顾客的自我涉入过程中,产品涉入度越低,越不易产生忠诚;产品涉入度越高,越易产生忠诚。

而仅有单维度的强品牌承诺只可形成态度忠诚,仅有单维度的强规范重要性只可形成行为忠诚,如果既有强品牌承诺又有强规范的重要性,那么就可形成态度与行为统一的忠诚。

[10]郭晓凌(2007)采用持久性涉入概念测量品牌质量差异和产品涉入度对消费者品牌敏感的影响,建立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品质量的各维度和产品涉入程度的两个维度(相关和吸引)对于品牌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对于不同产品类别,质量差异和产品涉入程度对于品牌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

[11]杨学成等(2009)研究发现负面口碑信息作用于产品涉入的不同构面对品牌转换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吴雨(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将涉入度作为品牌联想类型和品牌延伸效果的调节变量,发现在对高涉入的产品进行品牌延伸时,引发被试的硬性品牌联想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其对延伸效果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