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晋代越窑青瓷酒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埭上的黄元寿也是一个才子,字同 寿,他有一组《萧山八景》,其中第五首是 《渔浦烟光》:
桐江尽处泊渔舣,市散归来酒一罂; 闲煞渔翁三弄笛,焱烟凫出数峰青。 这首诗则写出了一派田园牧歌式的 风光,只见江边上一排排归来的渔船泊在 那里,而游人归来则买了一罂酒,邀几个 老翁一起喝酒、吹乐,看看远方的风景,村 庄里凫凫炊烟飘来,拂过了山峦,多么宁 静而优美的场景。了了数语,真是心旷神 怡,让人羡慕不已,怪不得古人都喜欢渔 浦这个美丽的地方。
湘湖云雾茶
■文/周新华
湘湖有山有水,山珍湖鲜甚多。 这其中,湘湖茶也可以说早享盛名。
旧 志 载 ,“ 湘 湖 诸 山 ,俱 产 茶 叶”。湖西北有山名茗山,早在宋代 就以“山多茗”而著称。元人赵子渐 在《萧 山 赋》中 就 有“ 谷 雨 采 茗 山 之 芽 ”之 记 载 。 湖 东 南 石 岩 山 出 产 的 “云雾茶”,更是湘湖一宝。
清 明 时 节 ,山 温 水 软 ,春 茶 吐 芽。旧时,湘湖四周的茶山上,到处 是提篮负篓的采茶女。清朝诗人王 瑞履《湘湖竹枝词》中记录了其时茶 农采摘湘湖茶的生动情景:“里湖深 处即山家,山骨玲珑一径斜。竹筘插 腰垂似橐,满山儿女采新茶。”湘湖民 歌云: “桃花未红茶芽嫩,姑嫂双双入 茶丛。青衫粉臂衬老绿,茶香那及粉 香浓。”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时期,
救赎是为了获得重生。小说里每个 人都在寻找出口,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 了。白丽的父亲天生是个侏儒,在这个凉 薄的世间,他走得很孤独,那条长满杂草、 堆着废铜烂铁的路,就是他的人生之路。 父亲一直明确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在完 全不对等的与情敌的较量下,显示出了非 凡的毅力与魄力。虽然结局悲惨,但他在 拯救自我的过程中完成了人格的升华,传 递给白丽和母亲一种坚实的救赎之力。 白丽的母亲,她爱的两个男人阿宝和小木 头,也许给过她幻想和短暂的欢愉,但是 最后都毫不留恋地抛弃了她,而她一次次 把感情托付在这样的人身上,试图拯救自 我。结果,只有被母亲嫌弃的父亲不离不 弃地呵护着她。最后,父亲的遗像躺在母
“ 面 具 ”是 边 缘 人 群 辨 认 身 份 的 暗 码。这副面具反复出现在主人公白丽的 记忆中。小说中的“面具女郎”是从事特 殊职业的女性的代码。为了守护她爱的 人,白丽不自觉地为自己带上了一副隐形 的面具。“面具”也是小说中边缘人群的一 种特殊身份代码,俞梁波细致描摹了主人 公白丽串联起来的边缘人物群像的尴尬 境遇,他们在悲凉的人生底色上倔强地活 着 :外 貌 上 奇 丑 被 社 会 边 缘 化 的 侏 儒 父 亲,情感上放荡而被视为异类的母亲、还 有被迫沦落风尘的小米,甚至车间主任的 傻儿子。冷静地诉说着边缘人如何在夹 缝中生存,在挣扎中做选择。
时代洪流中小人物沉浮如萍。第一到 第三宿舍区构成了一个微缩的社会生态。 就在宿舍区的这些人为各自命运奔忙的时 候,曾蓬勃的大集体企业在 1990 年逐渐瓦 解,小小的厂区生态和其裹挟的各色小人物 即刻便被淹没在时代大潮的滚滚洪流中。
梦境和现实的交替折射主人公内心的 挣扎。现实和梦境在不断融合与碰撞,每 一个梦境中,她都像一个溺亡者,当十七个 梦终结的时候,白丽浮游上岸。如果说白 丽在现实世界中感到无助,那么梦就像是 她灵魂短暂栖息的江心屿。梦中“我”是颓 丧的,坐在墙上怕摔下去粉身碎骨,深陷泥 地想自救而不能,一直在哭……无止境重 复着这种惧怕,潜意识里她想求助,哪怕是 一盆肮脏的污水;现实世界在她梦里是冷 漠的、可怕的。当然,梦里也有她熟悉的地 方和人物。梦十二中的炉子和蝴蝶,焚烧 意味着自我净化,更意味着化蝶重生,熊熊 燃烧的锅炉竟比冰冷的世界更亲切。梦里 的那个伫立在河边白发苍苍的女子,是母 亲、是妹妹,或者是我,她们融为一体指引 着主人公的梦或者说思想走向。
情。“检束担中书,忙捉船中橹”,这两句十 分形象,看看行囊中的书卷,又是行程繁 忙,只能催船家快点把船撑。而他最后的 那两句“击缆富春滩,清眠候天曙”,让人 感觉到了诗人坐着船在富春江中击缆而 行,仰望朗朗天空,一抹暑天帆影的好景 象,在这个宽阔的渔浦江天中,可以感受 到 诗 人 走 南 闯 北 ,那 一 份 漂 泊 无 定 的 心 致。这首诗既写景,又有思念情,而且也 写出了内心的那份旅途思绪,真是很有情 怀。
萧山北干山出土的耳杯,其容量应在 500 克左右。故而时常有人问及,古代人 的酒量怎么会有那么大?而事实上古代 酿制的酒的酒精度远比现代的常见白酒 和黄酒要低,所以喝酒用的耳杯有那么大
也不足为奇了。这套晋代的越窑青瓷酒 具虽素面无纹,但烧制工艺极佳。从其工 艺特征判断,应该属于东晋早期产品,距 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且是墓主人生 前使用的实用器,并非随葬所用。这也与 东晋时期流行薄葬制度相吻合。
湘湖茶,旧称湘湖旗枪、湘湖龙 井。湘湖山明水秀,气候湿润,雨水 充沛,是产佳茶的好地方。云雾茶采 摘于清明前后,干茶扁平形,色泽翠 绿光润,具清香,茶汤清澈鲜绿,因形 美、色翠、香郁、味醇和报时早,被称 为“五绝”。民国时期,湘湖师范校刊 《锄声》第一卷第三期上曾刊张履薄 《湘 湖 茶 叶》一 文 ,对 湘 湖 茶 评 价 甚 高:“湘湖的茶叶,为真正的中国种, 然而因长久的关系,有各种的变种, 阔 叶 种 、细 叶 种 和 高 种 、短 种 之 别 。 以高短适宜的阔叶种茶品种为最好, 一 产 量 丰 ,二 茶 质 厚 ,三 气 味 幽 香 ……湘湖茶叶里的成分,与杭州之龙 井,绍兴之平水差不多,如若对中耕、 排水、施肥、驱除病虫害多肯讲求,当 能与龙井、平水等名茶互相媲美。”
白丽觉得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 也是在锅炉房外吧,一些马尾草从煤缝中 钻出,接纳阳光承受雨露。这一刻,尽管 旧事物垂垂老矣,但新生的力量柔嫩而向 上,生动而美好,从未消逝……
我在读
埭上黄先人三首珍贵的渔浦咏诗
■文/黄坚毅
黄氏是萧山望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处 有四十六册《萧山黄氏宗谱》,十分珍贵。这 套黄氏宗谱里,有四卷《词翰录》,收集了黄 氏族人、以及历史名人撰写的诗歌文集。在 古代,埭上黄是一个读书人云集的地方,被 人称为“十里埭上黄,旗杆多如讨饭棒”,说 是埭上黄一地获得进士、举人的读书人特别 多,仅仅是埭上黄的甲科济美牌坊上,就刻 有三十余位中进士的功名榜。
百度文库
亲的胸前,他们心与心交融了,母亲在那 一刻与命运和解,拯救了自我。对白丽来 说何尝又不是一种释然,她仿佛看到自己 重生的一道亮光从罅隙中闪了进来。
不难看出一开始主人公白丽的自救 是怯懦的、不彻底的,这种怯懦既来自于 原生家庭和社会的伤害,也来自主人公内 心世界的软弱。所以,开头从噩梦中惊醒 的白丽,面对父亲一遍遍逼问,这种灵魂 的拷问更像是自我盘问。即使面对爱情 她也是自卑的,曾有一度在刘原的温情感 化下试图接受这份爱,却因为再次误解而 重新堕落。一边是险恶的生存环境,一边 是无数交织的温情,它们在白丽的心中升 腾发酵,静待时机破土而出。
纯洁、善良、勇敢的妹妹,是白丽渴望的 另一面,也是白丽的精神寄托。小米于白丽 而言是妹妹的象征,她的出现就让白丽感到 一丝尚存的温暖,保护好她似乎弥补了内心 对妹妹的亏欠,也完成了父亲的夙愿。所 以,最后小米因毒品而死,让白丽最后的寄 托化为泡影,她幡然醒悟,举报了毒贩昆虫, 也完成了自我的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是中 国古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酒在 祭祀礼仪、社交和宴席等场合乃至百姓的 日常生活都是不可或缺内容,所以古代人 对酒具的制作也十分讲究。夏商周时期, 在北方流行青铜酒具,而江南一带是以瓷 器或漆器做酒具,只是漆器在南方强酸性 的土壤中很难保存,所以我们能见到的酒 具多是以瓷器为主。北干山这套晋代越窑 青瓷酒具的面世,为我们研究萧山古代的 酒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证据。
二耳杯的造型与尺寸基本一致,高 9 厘 米,长 17 厘米,宽 12 厘米。两头上翘,平 底,内外施青黄色釉。俯视耳杯,形同人脸, 两侧的执手处又似人的双耳,故称耳杯。
勺子长 11 厘米,头部为三角形,锅状 底,把呈弯曲状。在不使用时可将勺子挂 在盆子口沿上,以防掉入盆中,设计巧妙。
晋代瓷器中,如此大型的盛酒盆与耳 杯勺子成套的酒具,目前在国内还是唯一 的一套。1995 年 6 月,国家文物局一级文 物认定专家组将其确定为国家一级文 物。成为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逢淫雨期间,山水奔腾而下,严重威胁着 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黄九皋经实地调 查考察,撰写了一篇“论西江塘五害”,此 文在萧山县志中也予以记载,给后人治水 也指明了方向。
黄九皋在这首诗里,对渔浦的秀丽风 景进行了赞美。并且把渔浦与四周的龙 门、历山、云峰、西江等风景点结合起来, 用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风景画,后半 段则是写出了诗人当时的由衷赞叹,看到 鸥鹭等鸟儿也来船沿停靠,人们打捞起鱼 虾 当 成 了 佳 肴 ,这 是 多 么 的 惬 意 与 有 趣 呀,诗人构画出一幅渔乡美景,让人留恋 忘返。
2
文化·悦读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徐益欣 校对:杨君
XIAOSHAN DAILY
独一无二的晋代越窑青瓷酒具
■文/图 施加农
上世纪 70 年代在萧山的北干山出土 了一套晋代越窑青瓷酒具。整套酒具有 盛酒大盆、两只耳杯和勺子组成。大盆高 8.5 厘米,口径 33.2 厘米。平底,竖口,卷 唇。内外满釉,釉色青中闪黄。为了防止 大面积平底在焙烧时塌陷,底部用了两圈 的窑具垫烧支撑。器型十分规整,胎釉结 合良好,是晋代越窑青瓷上品。
另一首是黄九皋的《渔浦叙钱起句》: 渔浦浪花摇素壁,历山松盖擎危石; 龙门玉立双青童,云峰觅出如遗直。 西江四景绝佳处,天兴山人助诗癖。 扁舟早踏巫山津,乘潮直抵桐江泽。 风帆烟树揖笑迎,莲渚兰汀随意适, 鸥鹭忘机狎书樯,鱼虾人馔充珍席, 雷夏水与姚江通,禹迹茫茫皆舜泽。 黄九皋是埭上一个官当得最大的先 人。他字汝鸣,号竹山,萧山本地尊称他 “竹山公”,黄竹山是纪念他而命名的。明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后授工部主事, 著有《竹山集》。黄九皋虽在京为官,但对 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萧 山地处东南沿海,北有钱塘江,西有富春 江,南有浦阳江,地势低洼,常受水害,每
《萧山黄氏宗谱·词翰录》是一本质量 比较高的文集,里面有许多关于埭上黄先 人吟诵渔浦的诗歌,这让我十分惊叹,这 也是萧山籍诗人吟诵渔浦的新发现。
先看看黄懿的《发渔浦》: 西风晚潮平,孤舟发渔浦; 匆匆辞故亲,行行重乡土; 检束担中书,忙捉船中橹; 沙鸥惊避人,飞沫乱如雨; 击缆富春滩,清眠候天曙。 黄懿字时美,号南溪公,明正德进士, 后官至山东莱芜知县,《萧山黄氏宗谱》存 有诗集《南溪公诗集》。黄懿这一首关于 咏渔浦的诗,主要是写诗人出门旅行,“匆 匆辞故亲,行行重乡土”,这两句表明他的 心 里 有 多 不 舍 ,写 出 了 一 个 书 生 思 乡 之
江南一带流行的耳杯,源于战国时期 的楚国。战国中后期,越国被楚国所灭, 越国所在地大部分并入楚国版图。这给 楚文化东渐提供了机会,因此,在楚国十 分流行的漆耳杯在战国时期便传入了江 南。而江南一带是以制作瓷器见长,故瓷 耳杯很快就在江南流行,汉代就有成套的 耳杯酒具出现。萧山博物馆收藏的一套 东汉时期褐釉瓷酒具,便是早期耳杯酒具 的物证。以圆形承盘,托八个耳杯,配有 当时盛行的盛酒用的焦斗,有些底下还有 一个火盆,可以温酒。
晋代越窑青瓷酒具(萧山博物馆藏)
东汉褐釉瓷酒具(萧山博物馆藏)
博物志
《面具女郎》 世俗沉浮中的自我救赎
■文/朱华丽
作家俞梁波的长篇小说《面具女郎》 贯穿着十七个梦,在现实和梦境的交融中 讲述了一个屈辱和泪水,温暖和希望的故 事。白丽是一个在奇葩家庭成长的孩子, 敏感、倔强,内心深深渴望着亲情、爱情和 别人的尊重。她亲眼见证父母的不幸婚 姻,经历了父亲的死亡、母亲发疯的变故, 以及被车间主任儿子侵犯失去贞洁等等, 慢慢堕入风尘。她的成长饱受世俗的伤 害,生活的残酷和冷漠像利刃一次次割破 辛苦搭建的希望之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