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新课标背景下的思考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敖娴

【内容提要】:

新课标的实施引起了教师们在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一次大变革,也带来一定的畏惧与困惑。新老教材的差异必须要求老师特别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再创造思想穿插其中;课堂上教学也有原来的教例题变成了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教师一起实践做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随之变化最大的是教师的角色由“教”转为“导”者,是和学生平等、共同学习;在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上讲究小组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参与消化知识,加深理解知识;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多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具,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总之,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的提高,从几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关系,需协调,补充,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角色转变和谐有效活动体验合作交流艺术化提问

《数学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改革的浪潮。它全面推广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传统的数学教师也随之成了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数学课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体验、引导发现的教学。数学课程核心也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既突出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更主要的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数学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一、在教学中转变角色,使课堂和谐有效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韩愈的《师说》中一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形象的名典。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不再是居高临下地与学生同居一室学习。而是摇身一变,扮演着学生活动组织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在适当的时候,适时去点拨、引导那些由疑问的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新课标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和谐关系,要求教师弯下腰面,对学生的教也是共同探讨。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认识数学活动,在必要时给予引导。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但不只是简单的模仿。《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是“以人为本”,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每一个数学教师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师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随时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加以针

对性引导,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具有创新的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应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中,在新课开始就抛出一个例题:32×13=?未做任何铺垫准备,直接让学生着手独立思考、尝试。在学生独立冥思苦想,小组合作交流数次,经未能解决之后,教师始终袖手旁观,直至即将侠客之际,教师才与学生一起,采纳一个学生的32×10=320;32×3=96;320+96=416的成果就定论32×13=416,然后就草草结束。试想一下,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能以一个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导学生当中去,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呢?从这个角度上讲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当教练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成就千差万别的学生,进而实现互动学习。

二、巧妙处理教材,获得“再创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这种思想下,要求老师不仅仅是对教材合理加工整理了,明确表示在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上要有创新。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数学课目标定位在以围绕例题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染缸”,采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数学就是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教学目标也定位也向“全面性”发展的趋势―――既重视生活实际,工作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还重视学生自我个性能力的发展的培养。这就提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不能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一定“忠实于教材”严格地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

其实,教材的确是教学的基本的材料,尊重教材没错,但并不是意味着唯教材是宠。新课标下提出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钻研教材,而且学会发掘教材所包蕴的创新理念,精心加工组织,设计教学中实施新理念的知识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个性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既提高其全面素质水平,又努力发展个性差异作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他对学习者再创造充分肯定与重视,强调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真正理解,灵活运用。如:“两位数除法笔算”的新课传授学习时,可以把教材进行循序渐进的处理:“整十数笔算、接近整十数、中间数试商、商中间和末尾有0”各一课时,其中穿插一定的练习课加以巩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数学综合体验数学活动。

新课标作为一个新的事物,对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都充满不同程度的挑战,或多或少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因此,对于落实新课标的状况归纳为:一老迎三新。也就是一张老教师的老面孔,迎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谈何容易。觉得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是完全脱节,风马牛不相

及的事。对于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去粗取精是新课改的本义。只是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去继承精华,发展创新。钻研教材,自主学习数学目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跃思维

传统数学课教学,非常重视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体现教学亮点,多多少少地作为教师表现的教育机智。如今,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聪明才智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个教学片段或者环节设计好一种或几种教学预案。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十分重视教师的智慧,只是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而已。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日的教师的智慧亮点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仰仗教师的瞬时智慧。对于课堂教学中一种临场应变何驾驭课堂的能力的随机应变是传统教师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今的教师则强调更多在备课环节多下苦功。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课堂教学中的一变或者多变,从而体现教师的亮点与风采。

正是因为这样,从本质上看,更多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强调顺应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动力,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能有利于让学生动脑筋思索,动手操作,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与学都以“做”为主体。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与做合而为一”的观点。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教学的。”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强调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了解学会”。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动手实践,恰到好处地激发教学中的出发点―――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例如:复习平面图形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一个开放型练习,给学生一根长62.8厘米棉线,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等不同平面图形。你认为它们哪个图形的周长谁长?哪个图形的面积谁最大?学生对此问题展开“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大大改善了“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会出现教师解释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后脑。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自己的猜测,圆面积最大,成就感写在脸上,满脸春风。林崇德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数学概念中的变换叙述方式,多项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填,简化环节,简便运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估算能力,初级几何学会观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多求变化,知识运用、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运用比较、补充练习,拼拆练习,括缩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各种形式,都是创新思维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形式。”所以现代课堂由教学问转变为教“思维方式”了。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整理,自己概括,因此设计问题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程度,轻松学知识,活跃思维。

四、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参与建构知识

作为新课标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