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高效作业 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跟踪检测含解析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5届宿州期末)大、小鲈鱼混养,大小两种草履虫混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渐渐充溢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坏,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A.种内竞争、种内竞争、共生B.种内竞争、捕食、寄生C.捕食、竞争、共生D.种内竞争、竞争、寄生解析:选D 大、小鲈鱼属于同种生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种内斗争,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为寄生关系。
2.(2025届杭州期末)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
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B.动物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D.该群落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A正确;植物的垂直结构也确定了动物存在着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因为它影响植物的光照,C正确;由于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D正确。
3.(2025届博望区期中)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C.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选C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于浮游动物也捕食浮游藻类,因此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可知,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生命观念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 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B 项正确。
【真题例证·体验】
(2018·高考海南卷)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
同水层。下列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解析:选 D。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题图所示甲、乙、丙、丁四 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所 以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下降;由于甲是以丙为食,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 数量减少其数量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 量增加。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分析 科学思维
3.(2020·江苏南京六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ab 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
一轮基础精讲-30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4)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2.食物链和食物网(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8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4)图中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
(5)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温馨提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丙:次级消费者.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据图补充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
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1)图解(2)析图①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②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③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2.四种成分的判断(1)图示(见右图)(2)析图①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B、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②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营腐生生活的动物。
③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生物。
考点/易错点2 食物链(网)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草),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鹰),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网) 中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 坐对身体不好哦~
题型2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 [技法归纳]
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1)根据图1构建食物链,分析图1可得到:①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往往越多;营 养级较低者,先出现波峰。 ②食物链:丁→乙→丙→甲。 (2)根据图2构建食物网,分析图2可得到:①能量逐级递减;若两种生物能量差距 过小(不在10%~20%区间内),则很可能位于同一营养级。②食物网如图所示:
复习课件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2021/4/17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1
能量流动课件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栏目 导航
考点1 考点2 [随堂巩固 • 达标检测]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 Ⅰ 2.生态系统中能 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及应用Ⅱ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解析:根据三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关系,以及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 递减),分析出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A正确。种群B在第 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捕食者数量的增加、C食物来源的减少,B正 确。B和A这些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一定自然区 域内,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答案:D
[练后总结] 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 物都会减少,简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 增加后趋于稳定,简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生物环境综合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环境因子共同构成的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有机体组织和生态位,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层次结构: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态位-种群-个体。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中,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群体。
非生物因子包括环境因子和无机物质。
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等,而无机物质包括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等。
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时,经历着能量转化的损失。
约90%的能量在各个层次之间转化时被损失,只有约10%传递给下一个层次。
这是因为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能量,而且只有部分有机物质能够被消化吸收利用。
这种能量转化的损失也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和复杂性。
除了能量流动,物质的循环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物质的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等。
物质的循环通过生物的代谢活动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来完成。
例如,水循环中,水分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通过大气运动和降水重新回到地表,不断循环往复。
总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过程。
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而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对于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K12课件
2
(2)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方式
__自___养____
异养
异养
a.光合自养生物:绿__色__植__物__和蓝藻等 大多__动__物___,寄生 _腐__生__细___菌__和__真__菌__,
K12课件
11
教材 VS 高考
1.(2015·全国卷Ⅱ,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 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 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时,其 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 ,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 甲 种 植 物 → 乙 种 动 物 → 丙 种 动 物 这 一 食 物 链 中 , 乙 种 动 物 同 化 的 能 量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K12课件
5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___相__互__交__错____连接成的复杂营 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___吃__多__种__植__物____,也可能__被__多__种__肉__食__性__动__物__所食。 ③功能:是生态系统___能__量__流__动__和__物__质__循__环___的渠道。 ④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0
人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答案:(1)6 (4)小于
(2)捕食和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考向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 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 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项正确。
生物圈 。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组成成分 和________ 营养 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3)结构: 由__________ 物质循环 、__________ 能量流动 、__________ 信息传递 。 (4)功能:进行__________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 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种联系。
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 ②特点: __________ 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5 个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____
③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间的关系[连一连]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 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精讲)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2/9/2021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 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 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 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 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 物所食。
③功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的渠道。
12/9/2021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即学即练】(2017·河南郑州一检)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 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 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 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12/9/2021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试例析)
关注生态系统成分必须明确的几个“未必”和“一定”
(1)几个“未必”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 (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 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 (2)两个“一定” 生产者一定为“自养型”,“自养型”一定为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 为分解者。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共86张PPT)
4.生态金字塔 (1)金字塔类型
数目
生物个体的数量
上窄下宽 上宽下窄
小
生物个体的 大
上窄下宽
所得到的能量
上窄下宽
(2)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统
称为生态金字塔。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 总能量
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最有效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 × ) (2)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 (3)研究能量流动,可帮助人们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 率。( × )
长句应答
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
。
提示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图中的生物类群分别是:① 生产者 ,② 初级消费者
,
③ 次级消费者
,⑤ 分解者 。④表示的生理过程
是 呼吸作用
。
(2)图示中的E2/E1表示
第二、三营养级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①单向流动的原因
自然选择
②逐级递减的原因
呼吸作用 分解者
③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 上一 一营 营养 养级 级同 同化 化量 量×100%
。
(3)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
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
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 海洋生态系统、 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1)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0“概念图内容”:判断以下生物属于生 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①菟丝子 ②硝化细菌 ③玉米 ④噬菌体 ⑤秃鹫 ⑥蜣螂 ⑦蓝细菌 ⑧结核杆菌 ⑨蘑菇 生产者: ②③⑦ ;消费者: ①④⑧ ;分解者: ⑤⑥⑨ 。
SzLwh
易错
提醒 1.辨析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误区
SzLwh
(1)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SzLwh
由此可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一定是 生产者 ;
消费者的营养级级别=其消费者级别 +1
。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易错 提醒
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先根据双向箭头“ ”确定“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 “3”个指出箭头的A为生产者,有“3”个指 入箭头的B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最后根据 A→D→C,A→C,确定C为分解者,D为 消费者。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新教材 新高考 高三一轮复习 名师精品铸造
消费者 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
(consumer) 动物和寄生动物等(获取有机物)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 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SzLwh
新教材 新高考 高三一轮复习 名师精品铸造
SzLwh
(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 方式
___自__养__
异养
2.(2022·珠海二模)厨余垃圾主要包括餐前食品加工时产生的残余物和餐后 废弃的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经过破碎后再通过食腐动物、微生物等降解处理, 可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