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作业
1、名词解释 西原借款 善后大借款 京钞风潮 信交风潮 2、“京钞风潮”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金融侵略 的扩张。
18
13
四、证券市场的兴起和“信交风潮” 1905年,外商成立了上海众业公所,是外 商证券交易的场所。 1914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 所法》,随后又颁布《证券交易法实施细 则》,成立华商证券交易所。 信交风潮
14
第三节 混乱的货币流通
一、币制改革的争论 1912年秋,财政部特设币制委员会讨论币 制改革问题,最后决定采用银本位制。 1914年2月,颁布《国币条例》。 从本质上讲,这个条例只是清末《币制则 例》的修改和补充,并未触及到银两制度。 但是它毕竟对银元有关方面作出了统一规 定,起到了消除各省军阀滥铸劣币的作用。
9
京钞风潮 西原借款
10
二、民族资本银行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银行有了快速发展。 南三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 江兴业银行。 北四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 银行。属官僚资本银行。 1917年成立北京银行公会,职责是维持金融,对 北洋军阀的压迫采取对抗的态度,对有关金融的 制度、措施和市场上的重大事件,向政府有关部 门提出建议和意见,甚或采取联合行动。
8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一、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为北洋政府的国家中央 银行。设总行于北京。1913年4月,参议院通过 《中国银行则例》。 1914年,交通银行修改章程,增加股本,继续经 理轮、路、电、邮4政的收支,并代理国库、经付 公债本息、代收税款、发行钞票等业务。 两行成为国家银行,都为政府垫款,依靠发行钞 票。
5
二、外国银行势力的继续扩张 北洋政府时期,各帝国主义在华增设银行和分支 机构,通过银行对华输出资本。共计,44行125 个分支机构。 西原借款:1917年日本借给段祺瑞政府的款项, 总额达1.45亿日元。 从1914年到1926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共28 行75个分支机构。 日本在华创立的这些银行,打着各种各样的招牌, 担当对东北输出资本、掠夺资源、把东北营建成 日本殖民地的职能。
11
民族资本银行业在这一时期得以快速发展 的原因: 1、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给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一 定条件; 2、由于一战的爆发,外国银行的一部分存贷 款业务和国际汇兑业务逐渐转移到中国的 银行业; 3、北洋政府滥发公债刺激了银行业的发展。
12
三、钱庄的继续发展 钱庄得以继续发展,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工 商业的发展,需要钱庄的资金支持, 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如信托、储蓄会、 保险公司。
2
卿云歌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jiu,同纠)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於予论乐, 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 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chang,同 昌) 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 褰裳去之。(qian)
7
三、银行团的演变和“善后大借款” 1911年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币制实业借 款合同》,四国银行团变为六国银行团。1912年 6月,六国银行团正式成立。 银行团的演变,中途美国退出银行团。 善后大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五国银 行团签署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 善后大借款的特别条款规定 五国银行团控制了中国关税和盐税。关盐两税, 在中国岁入中占极大比重,帝国主义控制了这两 税,也就控制了中国财政。
6
美日在华利益冲突,1917年11月,美日签订《蓝 辛—石井协定》。 中外合办银行:外国资本都是来自合办国的垄断资 本银行;中国参加的资本,只有少数是商人,大 多数是政府、官僚、军阀和买办。中方无论在资 本方面,还是经验方面,都处于从属地位。 这些在华银行的任务是:掌握中国的借款,控制 中国的财政;投资于铁路和矿山;在中国吸收存 款,发行纸币,壮大自己的资本,削弱中国的资 本;操纵金融,独占外汇,控制中国的贸易和金 融。
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 期的金融
1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 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 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 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 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 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 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 和会。
4
第一节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一、汇丰银行夺取关税保管权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英国首先提出关税 交由汇丰银行独家保管,理由是以备关税的日常 开支和偿还外债。 成立银行国际委员会,监督1900年以前中国所欠 以关税为担保的外债的偿付,包括庚子赔款。 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为关税的保 管人。 一战后,中国对德宣战,德华银行于1917年被中 国接管;1926年11月,华俄道胜银行清理,这两 家银行原保管的关税都落入汇丰银行手中。
三、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1912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一起作为国家银行, 发行纸币。 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取缔纸币条例》。目的是 统一纸币发行。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兑换券一律流通,为垫付北 洋政府的军政开支而滥发钞票,酿成1916年的停 兑风潮。 地方银行、私营银行业发行纸币,币制更为混乱。 北洋政府时期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纸币,更是扰 乱金融,危害人民。
15
二、银元、铜元的铸造与流通 1914年,发行“袁头币”,成色银九铜一。 取代前清龙洋。 1919年6月11日,钱庄业决议只开国币行市, 取消鹰洋行市,银元行市完全统一,袁头 币成为主币。 铜元滥铸,致使劣质铜元充斥于市。北洋 政府末期,这些劣质铜元逐渐被镍币取代 而退出流通领域。
16
作业
1、名词解释 西原借款 善后大借款 京钞风潮 信交风潮 2、“京钞风潮”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金融侵略 的扩张。
18
13
四、证券市场的兴起和“信交风潮” 1905年,外商成立了上海众业公所,是外 商证券交易的场所。 1914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 所法》,随后又颁布《证券交易法实施细 则》,成立华商证券交易所。 信交风潮
14
第三节 混乱的货币流通
一、币制改革的争论 1912年秋,财政部特设币制委员会讨论币 制改革问题,最后决定采用银本位制。 1914年2月,颁布《国币条例》。 从本质上讲,这个条例只是清末《币制则 例》的修改和补充,并未触及到银两制度。 但是它毕竟对银元有关方面作出了统一规 定,起到了消除各省军阀滥铸劣币的作用。
9
京钞风潮 西原借款
10
二、民族资本银行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银行有了快速发展。 南三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 江兴业银行。 北四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 银行。属官僚资本银行。 1917年成立北京银行公会,职责是维持金融,对 北洋军阀的压迫采取对抗的态度,对有关金融的 制度、措施和市场上的重大事件,向政府有关部 门提出建议和意见,甚或采取联合行动。
8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一、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为北洋政府的国家中央 银行。设总行于北京。1913年4月,参议院通过 《中国银行则例》。 1914年,交通银行修改章程,增加股本,继续经 理轮、路、电、邮4政的收支,并代理国库、经付 公债本息、代收税款、发行钞票等业务。 两行成为国家银行,都为政府垫款,依靠发行钞 票。
5
二、外国银行势力的继续扩张 北洋政府时期,各帝国主义在华增设银行和分支 机构,通过银行对华输出资本。共计,44行125 个分支机构。 西原借款:1917年日本借给段祺瑞政府的款项, 总额达1.45亿日元。 从1914年到1926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共28 行75个分支机构。 日本在华创立的这些银行,打着各种各样的招牌, 担当对东北输出资本、掠夺资源、把东北营建成 日本殖民地的职能。
11
民族资本银行业在这一时期得以快速发展 的原因: 1、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给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一 定条件; 2、由于一战的爆发,外国银行的一部分存贷 款业务和国际汇兑业务逐渐转移到中国的 银行业; 3、北洋政府滥发公债刺激了银行业的发展。
12
三、钱庄的继续发展 钱庄得以继续发展,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工 商业的发展,需要钱庄的资金支持, 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如信托、储蓄会、 保险公司。
2
卿云歌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jiu,同纠)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於予论乐, 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 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chang,同 昌) 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 褰裳去之。(qian)
7
三、银行团的演变和“善后大借款” 1911年四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币制实业借 款合同》,四国银行团变为六国银行团。1912年 6月,六国银行团正式成立。 银行团的演变,中途美国退出银行团。 善后大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五国银 行团签署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 善后大借款的特别条款规定 五国银行团控制了中国关税和盐税。关盐两税, 在中国岁入中占极大比重,帝国主义控制了这两 税,也就控制了中国财政。
6
美日在华利益冲突,1917年11月,美日签订《蓝 辛—石井协定》。 中外合办银行:外国资本都是来自合办国的垄断资 本银行;中国参加的资本,只有少数是商人,大 多数是政府、官僚、军阀和买办。中方无论在资 本方面,还是经验方面,都处于从属地位。 这些在华银行的任务是:掌握中国的借款,控制 中国的财政;投资于铁路和矿山;在中国吸收存 款,发行纸币,壮大自己的资本,削弱中国的资 本;操纵金融,独占外汇,控制中国的贸易和金 融。
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 期的金融
1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 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 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 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 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 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 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 和会。
4
第一节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一、汇丰银行夺取关税保管权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英国首先提出关税 交由汇丰银行独家保管,理由是以备关税的日常 开支和偿还外债。 成立银行国际委员会,监督1900年以前中国所欠 以关税为担保的外债的偿付,包括庚子赔款。 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为关税的保 管人。 一战后,中国对德宣战,德华银行于1917年被中 国接管;1926年11月,华俄道胜银行清理,这两 家银行原保管的关税都落入汇丰银行手中。
三、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1912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一起作为国家银行, 发行纸币。 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取缔纸币条例》。目的是 统一纸币发行。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兑换券一律流通,为垫付北 洋政府的军政开支而滥发钞票,酿成1916年的停 兑风潮。 地方银行、私营银行业发行纸币,币制更为混乱。 北洋政府时期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纸币,更是扰 乱金融,危害人民。
15
二、银元、铜元的铸造与流通 1914年,发行“袁头币”,成色银九铜一。 取代前清龙洋。 1919年6月11日,钱庄业决议只开国币行市, 取消鹰洋行市,银元行市完全统一,袁头 币成为主币。 铜元滥铸,致使劣质铜元充斥于市。北洋 政府末期,这些劣质铜元逐渐被镍币取代 而退出流通领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