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
一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兴起的背景
自从英美等殖民者的足迹踏上这片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洗礼了五千年的神舟大地开始,这片土地上渐渐地发生的变化,而使之一步一步更加接近世界。
外交,已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而中国外交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便是北洋政府时期。
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点:
内部因素。
“清末新政”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培养了高素质的外交人才,之后大部分便形成了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
如顾维钧,他早年受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学,这为其以后从事废约外交活动做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而且,日益加重的侵略压迫,使国内民族主义意识觉醒,并迅速而壮大地活动起来。
中国民族主义在北洋政府时期体现为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生存,而其最迫切者则为解除中华民族所遭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求得独立、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外部因素。
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已使国内上下有志之士达到了容忍极限,他们迫切地需要找寻除战争以外的其他路径,以摆脱这种困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结束,恰恰给了中国一次机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阵营发生了松动,这为中国争取平等与自主的斗争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概况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规模的国民外交运动贯穿了其整个统治时期,外交运动作为直接的政治参与的手段,它可以满足国民参与政治的愿望,增强国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国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同,有利于形成政治服从与政治权威方面的平衡与一致,是强化政治权威的政治地位所不可缺少的。
关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的阶段划分,根据不同的参照,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比如,以国共合作为分界点,可分为国共合作前的国民外交运动和国共合作以后的国民外交活动。
以下,我们以从民国建立开始,依据五四运动及国共合作为分界点,直至南京政府建立来划分,来了解一下,各个时期阶段的内容。
第一阶段(1912一1919年)——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之前
这一阶段的国民外交运动包括抵制二十一条、反对参战、反对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等运动,其中抵制二十一条运动是第一阶段的高潮。
第二阶段(1919一1924年)——五四运动到国共合作之前
这阶段包括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时期民众运动和收回旅顺、大连日租借地、收回威海卫英租借地及反对“金法郎案”运动等,这阶段开始于一个高潮(五四运动),到华盛顿会议时期再次形成国民外交运动的高潮。
第三阶段(1924一1927年)——从国共合作建立到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为止其中包括五拼运动、收回汉口、九英租界的民众运动、大沽口事件引发的“反日倒段”运动等,五拼运动是这一阶段的高潮。
三“外交系”及其“外交救国”思想
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上,王正廷、顾维钧、王宠惠、陆徵祥等人为国内外所知。
他们作为一个外交家群体,也引起当时社会舆论的注意,时人称其为“外交系”。
王正廷、顾维钧、王宠惠等人先后回国,参与国内的政治活动,并在北京政府中多次担任要职,而且一度成为左右中国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虽然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但他们的爱国精神与随之做出的努力是值得世人所肯定的。
他们想以“外交救国”的思想便是其努力的佐证。
自从华盛顿会议结束,外交系诸人纷纷归国以后,他们都怀着一种在国内一展其政治理想的宏图。
颜惠庆在华盛顿会议结束不久,就设想组织一个“外交系内阁”,以便实现其通过外交努力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抱负。
而达到这一理想的途径,就是改变以前的外交家只在国外任职的局面,力求通过直接参与国内中央政府的政治决策来实现其外交理想,并进而通过外交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尽管,“外交救国”思想并未能真正贯彻实施,以求国家励志图强,但这种救国方式的创新与努力,为今后的外交家提供了经验与精神。
四顾维钧及其“废约”理想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英文名惠灵顿(Wellington),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顾维钧早年受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学,这为其以后从事废约外交活动做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其间,他确立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志向,废约成为其投身外交的原动力。
所以后人称之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
顾维钧先后参加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中苏及中比修约谈判等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维护了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成为“经由外交途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首创者”。
他经历了民国废约的全过程,是北洋政府时期废约的主角。
究其“废约”理想的产生,有一位人是不得不提到的。
那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在顾维钧留美期间,顾维钧经人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毕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而奋斗,他始终强烈反对不平等条约,并把它视为谋求祖国独立和统一斗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
他们两人曾在顾维钧的寝室里彻夜长谈,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与魅力深深地震撼了顾维钧,并使之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废除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心。
民国初创,顾维钧学成归国,任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和唐绍仪的私人秘书,旋兼任外交部秘书。
1915年7月,顾维钧被任命为驻墨西哥公使,10月调任驻美国公使,成为各国驻美公使中最年轻的一位,时年仅27岁。
北洋政府时期,顾维钧从事的废约活动始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此后,他参加了华盛顿会议、中苏复交谈判、中比修约谈判等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成为这一时期废约外交的主角。
五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
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活动中,尽管有像顾维钧这样的爱国人士积极争取国家权力,但其最终的结果与影响还是掌控在当权者的手中。
北洋政府其对内残酷镇压进步分子,对外一再妥协退让的丑陋嘴脸,最终抵消了外交活动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而直接导致了民心的失散和最终的灭亡。
1915年伊始,日本向袁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在中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广大民众很快行动起来,掀起了抵制运动,形成了民国建立以后的第一次国民外交运动的高潮。
而在之后的1918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节节败退,使得人民旧愁新恨如火上喷发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
于是,爆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通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各种各样的新思潮、刊物、社团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势——这就是后来的“新文化运动”。
正是以上两个重要事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随着广大民众对北洋政府的反动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共两党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并最终实现了国共合作。
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首先在南方地区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这预示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而历次国民外交运动正是促成这一认识加深的媒介和催化剂。
北洋政府,最终在国共两党的合作努力下,消隐在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