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生生殖内分泌变化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35de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0.png)
生殖系统
乳腺 代谢作用 调节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修复;
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
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对缩宫
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 素的敏感性;
增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变黏稠;
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分化、成熟及角化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
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相互调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
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调节,相互影响 性腺轴,主要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其内分泌活动受到大脑高级中枢调节(如脑细胞分泌NE能和胆
早期 5-7日, 腺上皮呈立方或 低柱状;间质致 密;间质小动脉 直、壁薄
中期 8-10日, 腺细胞呈柱状, 腺体增多、增长; 间质水肿明显
晚期 11-14日, 腺上皮呈高柱状; 间质细胞呈星状, 相互吻合成网状; 小动脉弯曲,管 腔增大
分泌期(secretive phase)
早期 15-19日,腺 上皮细胞核下出现含 糖原的小泡;间质水 肿,螺旋小动脉增生
其他内分泌腺体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 为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
过多
抑制卵巢功能,出现闭经和男性化如PCOS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 CAH ) 酶缺乏(如
酶) 皮质激素合成不足
ACTH增加
泌增多
女性假两性畸形或女性男性化表现
21-羟化 雄激素分
小结
1.女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 2.女性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 3.月经的概念。 4.卵巢的功能。 5.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调节。
女性生理健康知识
![女性生理健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cefe854693daef5ef73ddf.png)
女性生理生殖健康之生理周期女性一生中不同的时期,生殖内分泌功能不同,所以按其变化可分为六期:第一期为胎儿期:十月怀胎,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度过。
在胎儿6—8周时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已有脉冲式分泌。
在10—20周时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这时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比较有限。
可以看出,在胎儿时期,下丘脑—垂体—卵巢的调节机制就已经建立,这个像轴一样的调节机制就是女性的性腺轴,有人把它形象地称为女性的生命轴。
第二期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此期性腺轴基本促于抑制状态,发育不完善。
第三期为青春期:青春期发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一种复杂生理现象,一般要受到遗传、种族、气候、营养、环境、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
每个少女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及相持续的时间并不都一样。
即使条件相似、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也可能有所差异。
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青春期应该出现在人生的十年期间。
即10一20岁之间。
我国医学界将青春期年龄定为13—18岁之间,有些少女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使整个发育过程提前或推后一至二年,有的甚至推后三至四年,都属正常现象。
青春期为性和生殖功能发育成熟的时期,是由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时期。
出现身高增长、第二性征出现,最终月经来潮。
此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的成熟,下丘脑的抑制解除,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在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卵巢功能启动,卵泡生长发育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直接作用下月经初潮来临,此时月经来临,但没有排卵,称无排卵月经,大约经过1—5年的时间,卵巢有规律的周期性地排出成熟卵泡,具备生殖能力。
第四期是成人期,具备有周期性排卵功能,每一个月经周期排出成熟卵子,具受精能力,故又称生育期。
一般历时约30年。
第五期是围绝经期,绝经前期:绝经前的整个生育期。
绝经过渡期:月经开始变化到绝经前的时期。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2cba583c1ec5da50e27030.png)
卵巢分泌的激素
1.雌激素 E:卵泡内膜、颗粒细胞、黄体 颗粒细胞产生。(13d、22d、两个峰) 2.孕激素 P:黄体颗粒细胞产生。(22d) 3.雄激素A:少量,卵巢门细胞产生,是 E 的前体,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
相互关系:
HPO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到大脑高级中枢调 控。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控 制下,腺垂体分泌FSH和LH,卵巢性激素依赖于 FSH和LH的作用,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又受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调控。卵巢所产生的性激素对 下丘脑-垂分泌活动又具有调节作用(反馈性调 节作用)
羊齿状结晶。 椭圆体。 输卵 • 加强节律性收缩的振 • 抑制节律性收缩的振 管 幅(蠕动增强) 幅(蠕动减弱)
阴道 • 上皮增生、角化。 外阴 • 阴唇发育、丰满。 卵巢 • 促卵泡发育、成熟。 乳腺 • 乳腺管增生,乳头、 • 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 上皮脱落,加快
乳晕着色,促第二性 征发育
下丘脑 • 正负反馈
2.催乳素抑制素(PIH):抑制垂体合成、 分泌催乳素。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 垂体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催乳素。
垂体分泌的激素
多种,与月经调节有关的有2种。 1.促性腺激素(Gn): (1)卵泡刺激素(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 成熟。 (2)黄体生成素(LH):促使成熟卵泡排卵,黄 体形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2.催乳素(PRL):促使乳房发育,乳汁的分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孙力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胎儿期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
23对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胚胎6周后原 始性腺开始分化.8-10周出现卵巢结构. 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生殖道.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精)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精)](https://img.taocdn.com/s3/m/1d65d562a76e58fafbb0031c.png)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 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 而排出。
•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雌激素的作用。 •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
四、月经的临床表现
定义:随着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 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
月
经
月
月
经
经
围绝经期
老年期
二、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 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及性激素 即功能 和 生殖 功能。内分泌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 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黄体退化--黄体平均寿命14日。
协
雌激素
孕激素
同 作 子宫内膜
增生期
涂片见椭圆体结晶
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下丘脑 垂体 卵巢
分泌FSH-RH LH-RH
分泌F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H
分泌雌激素 孕激素
促使垂体产生 促性腺激素
促使卵巢中卵泡 发育、排卵、形成黄体
分泌性激素
对下丘脑、垂体产生 反馈作用;雌激素有正、
负反馈,孕激素只有 负反馈
——
下 丘 脑 垂 体 卵 巢 轴
三峡大学
甘绪琼 主讲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
点
新生儿期
幼年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开身有是1少青月始0均体周生岁1出量短春经卵生卵生发生0为和期育绝以岁生阴期第期不巢殖巢殖育殖正生性功经前起时道内二开规功器功器,器常殖排能月;身乳乳出自性始则能官能官女官生器卵最经体房房血然征的、逐开衰萎性幼理官与旺来持和增 或消形重直渐始退 缩特稚现发月盛潮续生大白失成要至衰萎;征。型象育经的发殖,带。;标绝退缩呈;,迅来时育器,志经;。现速潮期,);;;。。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临床意义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激素测定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12aab771eb91a37f1115c86.png)
性激素的代谢(1)
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 其代谢速率与SHBG结合容量成反比 雌二醇的代谢产物为雌酮及其硫酸盐 (E1S)、雌三醇(E3) E3为不可逆的代谢产物 部分E1S可转变为雌二醇 由肠肝循环再吸收
性激素的代谢(2)
孕激素代谢为孕二醇(P2),经肾排出
睾酮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盐的形式经尿排出 双氢睾酮(DHT)在细胞内代谢为3α、3β雄 烷二醇及其葡萄糖醛酸盐,经肾排出
绝经后
>40
0.02-0.08 0.11 0.54 0.7-2.2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1)
雌激素受体分布广泛:生殖道及乳腺肝、 皮肤黏膜、脂肪、骨骼、肾、脑、心血管 等 雌激素能诱导ER的生成, 孕激素却抑制ER生成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2)-生殖系统
子宫:增加子宫的血液供应使肌层增厚,子宫 增大,提高肌层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及增殖 持续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增生 使子宫颈管腺体分泌黏液增多内含的 水份、盐类及糖蛋白增加,拉丝度好, 涂片有羊齿状结晶,有利于精子的存活 及穿透
卵巢的自分泌和旁分泌
E, Inhibin, IGF, GHRH, GF, IL-1, PGFα-2, ……
E, P, T, ……
血 流
Autocrine
Paracrine
Endocrine
性激素的转运
E2、T与双氢睾酮(DHT)在血中大部分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或白蛋白结合 游离部分仅占1-3%,孕激素则与白蛋白及皮质 甾类结合球蛋白(CBG)结合 游离及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为发挥生物效 能的部分 雌激素及甲状腺素促进SHBG的合成, 雄激素则起相反的作用
胆固醇
Δ5-3β羟化途径
孕烯醇酮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e84dc749649b6648d74780.png)
雌孕激素峰
(1)雌激素 二个峰: 第一峰:排卵前 第二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较第一峰平坦 . (2)孕激素 一个峰:排卵后7-8天.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2
雌激素的变化(E)
排卵前高峰 排卵后7~8d 月经前最低
孕激素的变化(P)
排卵后7 ~ 8d 高峰 月经前最低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 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 。此外,它还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 代谢的调节。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 (LH)
雌激素
孕激素
性腺轴的反馈性调节
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一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 性调节作用。 正反馈:使下丘脑兴奋 GnRH 负反馈:使下丘脑抑制 GnRH 抑制 下丘脑 FSH-RH -----负反馈 E 月经 兴奋 下丘脑 LH-RH ------正反馈 月经 P 抑制 下丘脑 LH-RH ------负反馈 卵巢激素 负反馈 GnRH Gn E/P GnRH Gn
儿童期
出生4周-12岁
儿童期早期:(8岁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处于 抑制状态,卵泡无雌激素。生殖器官呈幼稚型阴道 狭长,上皮薄,糖原缺乏,PH低---炎症;宫颈:宫体 =2:1卵泡自主生长至窦前卵泡闭锁。子宫附件--腹腔内 儿童期后期:(8岁之后),GnRH抑制状态解除,垂体 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卵泡有一定的发育并分泌性激素, 但达不到成熟阶段。子宫附件逐渐向骨盆腔内下降。皮下 脂肪开始在胸、髋、肩部及外阴部堆积。--向青春期过渡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2014-05-28 - 副本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2014-05-28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02d6edc8d376eeaeaa3142.png)
李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生殖遗传一科
问题1:女性 为什么会来月 经?是谁控制 着它的规律性?
问题2:是什 么力量支持女 性生育,并且 把女性的生育 能力控制在有 限的时间里?
内容提要
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 二. 月经周期的调节 三. 女性一生主要阶段的生殖内分泌特点
四种激素
问题1:女性 为什么会来月 经?是谁控制 着它的规律性? 问题2:是什 么力量支持女 性生育,并且 把女性的生育 能力控制在有 限的时间里?
子宫
下丘脑-垂体-卵巢 轴
案例2:患者,女,30岁,因“停经40余天”就诊。
FSH mIU/ml
4.5
LH mIU/ml
3.4
E pg/ml
135
P ng/ml
15.4
印象:排卵期; 治疗方案: • 观察7-10天,如 月经仍未来潮则复 诊;
雌激素 孕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案例分析
案例3:患者,女,47岁,因“停经40余天”就诊。
四. 临床案例分析
(Hypothalam-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
一 、 下 丘 脑 垂 体 卵 巢 轴 -
二、月经周期的调节
月经(menstruation):定义:伴随卵巢周期性变 化而出 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周期被划分3个阶段:
卵泡期:一批新卵泡被征集、生长最后发育成为成熟卵泡;
排卵期:卵母细胞最后发育成熟并发生排卵;
黄体期:黄体形成,并分泌雌、孕性激素为着床做准备;
正常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
• 周期平均为28天,范围21~35天; • 经期平均为5天,范围为3~7天; • 失血量,平均约35ml,范围为30~ 50ml;大于80ml为月经过多; • 经血颜色暗红,粘稠而不易凝固; • 成分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 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女性生理卫生课件
![女性生理卫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92e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a.png)
男人不长胡子有些是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雄性激素低, 因为睾丸产生雄激素的水平去除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少见, 而更多的情况有些男性, 他其他的发育都正常, 像睾丸的大小, 勃起射精都正常。但是长胡子的受体缺乏, 他有这个介质, 有雄激素, 缺乏这种受体就会导致不长胡子。就像有些人不长阴毛, 不长腋毛或者不长胡子, 体毛比较少, 但是他其他的都正常。这个也算是正常现象。 只要他其他的第二性征正常, 比如喉结高, 乳房不发育, 阴毛呈菱形分布, 这个都是正常的。
2.妇女更年期
妇女从有生殖能力过渡到无生殖能力的时期称为更年期。此时期身体各部分、内分泌腺体、心理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月经的终止则是更年期最明显的标志。 一般以月经停止为中心,更年期分为经绝前期、经绝期、经绝后期。经绝前期,卵巢逐渐失去排卵功能,虽有月经,但多属于排卵月经;经绝期是完全断绝月经的时期;经绝后期是月经起至卵巢完全停止其分泌功能的时期。 整个更年期一般长达数年. 或长达20余年也有的仅数月。
输卵管
子宫是壁厚、腔小的肌性器官,是胎儿发育成长的部位 成年人子宫似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长约7~8cm,宽4cm,厚2~3cm 子宫呈倒置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底、体、颈三部。上端向上隆凸的部分叫子宫底。下部变细部分叫子的内腔叫子宫颈管,上口叫子宫内口,通子宫腔;下口叫子宫外口,通阴道 子宫壁分为三层 -外层: 浆膜层,是腹膜的脏层 中层: 平滑肌层,较厚 内层: 粘膜层,称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变化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2ca05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f.png)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变化妇女一生各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其中以生殖系统的变化最为显著。
《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J这是以七岁为律,按女性各年龄阶段生理变化分期的最早记载,指出肾气的盛与衰,天癸的至与竭,主宰着女子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过程;还指出了“阳明脉衰”“三阳脉衰于上“在衰老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突出的是从“二七”至“七七”之年这35年左右的生殖生理活动时期所表现的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
由于古代和现代生活条件不同,分期的时间划分上略有差异,结合现代认识将女性一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老年期,并按此七期论述其生理变化。
(一)胎儿期父母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是妊娠的开始。
《灵枢•决气》日“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从受精后及受精卵在子宫内种植、生长、发育、成熟的时期为胎儿期。
需10个妊娠月,即280天。
胎儿期为人生之始,中医有“慎始”“胎教”理论,是胎儿期的早期教育。
(二)新生儿期婴儿出生后4周内称为新生儿期。
女婴在母体内受性腺和胎盘所产生的性激素影响,有的女婴出生时乳房可略呈隆起或有少许泌乳,外阴较丰满;出生后脱离胎盘,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极少数女婴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这是生理现象,短期内会自然消失。
(三)儿童期出生4周以后至12岁左右为儿童期。
儿童期又可分为儿童前期和后期。
儿童前期即7岁之前,是肾气始盛的时期,齿更发茂,身体持续增长和发育,但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在儿童后期,约8~12岁始,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逐渐呈现女性体态特征。
(四)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
女性生殖生理
![女性生殖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b5ac8a284ac850ad024298.png)
女性生殖生理根据妇女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将其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
1.胎儿期: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23对(46条)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XX合子为女性,性腺分化缓慢,至胚胎8-10周性腺组织才出现卵巢的结构。
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2.新生儿期:(1)时期:出生后4周之内。
(2)特点:①生理性少许泌乳。
②生理性阴道流血。
③生理性黄疸3、儿童期:(1)时期: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称为儿童期。
(2)特点:体格生长较快而生殖系统的发育较慢。
4.青春期:(1)时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称为青春期。
(2)特点:①第一性征进一步发育:生殖器官由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小阴唇变肥厚并有色素沉着,阴道长度及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并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尤其宫体明显增大,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卵巢皮质内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致使卵巢表面稍显凹凸不平。
此时虽已初步具有生育能力,但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②第二性征出现: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腋毛及阴毛,骨盆发育,胸、肩、髋部皮下脂肪增多,乳房发育,形成女性特有的体态。
③生长加速。
④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2~3年建立规律性周期性排卵后,月经逐渐正常。
5、性成熟期:(1)时期:又称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2)特点:①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
②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6、绝经过渡期:(1)时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一般始于40岁以后,历时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
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d411d84a58da0116c1749c9.png)
诊断
病史 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
1.FSH及E2测定 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能力 下降;FSH>40U/L且E2<10~20pg/ml,提示卵巢 功能衰竭。
2.氯米芬兴奋试验 从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CC,每日 50mg,连续5日,停药1日后测定血FSH,如FSH>
12U/L,提示卵巢储备能力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故激两素者比值大于1。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的分泌增加 抑制素
Hale Waihona Puke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长期用药 防治骨质疏松,HRT至少 持续5~10年以上。
副作用及危险性
性激素副作用 ①雌激素 :乳房胀痛、头痛、 白带多、水肿、色素沉着等;②孕激素 :抑郁、 易怒、乳房痛和浮肿,患者常不易耐受;③雄 激素: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大量应用时出现体重增 加、多毛及痤疮,口服可影响肝功能。
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不呈下降趋势,而
只是在卵泡停止生长发育时,其水平才下降。
促性腺激素
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主放要激为雌素酮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 但卵泡期长,黄体功能不全,
雄激素 故孕酮分泌减少。
促性腺激素 绝经后无孕酮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8c387ef46527d3240ce069.png)
1、卵泡发育成熟(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作用)
2、排卵 卵子进入腹腔 *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
血体 3、 黄体形成 卵泡塌陷,卵泡内血管破裂。 血被吸收,在促黄体素作用 下,*黄体细胞形成,分泌孕 激素,黄体增大至23cm分泌
激素达高峰 = 排卵后78天。
卵细胞未受精,黄体退化分泌功能
排 卵
血LH和FSH峰后约34-36小时发生排卵。 排卵与纤溶酶激活,前列腺素、组织胺的
作用以及平滑肌纤维收缩有关。
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与完成,形成次级
卵母细胞;开始第二次减数分裂,并中止 于中期(MⅡ)阶段。
排卵后(卵子的归宿)
受精:MⅡ期卵细胞受精子的激活,完成第二
次减数分裂,卵精原核相互融合,染色体重组, 形成新的个体。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目的与要求
掌握:卵巢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性激
素生理功能 熟悉:雌孕激素代谢及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绝经过渡期 绝经后期
胎儿期:
XX——发育为女性
绝经后期 :
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老化 骨质疏松 中国妇女平均期望寿命:78岁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月经: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
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13-14岁; 经血的特征:暗红,有一定成分,不凝;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21-35天;平均28天 经期:2-8天;平均4-6天,通常第2—3天出血量多。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恢复)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恢复)](https://img.taocdn.com/s3/m/f7ba55c88bd63186bcebbc88.png)
2、雌激素、孕激素生理功能
雌激素
子宫平滑肌
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乳腺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水钠潴留 代谢影响
孕激素
松弛
分泌期改变 闭合,分泌减少, 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肥大增生,收缩
增生期改变 松弛,分泌增加, 变稀 加强收缩 增生角化变厚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维持和促进骨代谢,降低脂 代谢
四)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2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量多,长、10cm, –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短、1~2cm –浑浊粘稠 –椭圆体结晶
三、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月经
• • • • •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 1、周期性变化 2、重要标志:月经-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标志 3、青春期成熟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建立。 4、内生殖器发育成熟的指标。
• 4、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和保持大小便通畅 • 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四、性周期的调节
• • • • 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称性周期。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HPOA)又称性腺轴 主要生理功能: 控制女性发育、 • 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 参与体内环境 • 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4)垂体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Gn) 卵泡刺激素(FSH): 促使卵泡生长、发育、成熟。 黄体生成素(LH): 促使成熟卵泡排卵,黄体形成,并分泌E(雌 激素)P(孕激素)。 催乳素(PRL): 促使乳房发育,乳汁的分泌。
• • • • • •
1、LH 高峰 (排卵前一日) 2、E 达高峰(增殖期) 排卵前、后7-8天分别达高峰 3、P 达高峰 (分泌期) 排卵后7-8天达高峰 4、E、P 速降 (月经期)
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
![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81fa58a417866fb84a8edf.png)
围绝经期是妇女性功能从成熟到期衰退的过渡时 期,生殖系统均可发生较大的变化,若无良好的 保健,可使妇女提前衰老或影响妇女的健康。
自然绝经: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
人工绝经: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损坏 所致绝经。
绝经过渡期
绝经: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
绝经后期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
时代,也是人类对健康需求向更高层次 不断发展的阶段。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 事业的迅速发展,2015年“人人享有生 殖保健服务”已成为全球的行动目标。
生殖健康 是指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
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虚弱。---WHO 1994-04。
阴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
葡萄球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支 原体、假丝酵母菌等。
阴道正常内环境:雌激素 上皮增生富含 糖原
阴
乳酸杆菌
乳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
催乳激素 过度期升高,绝经后下降。
月经紊乱 半数以上出现2~8年无排卵月经,
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多。
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
绝经年龄45-55岁,平均50岁(49.5岁)。
雌激素下降相关症状
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抑郁、紧张等。 精神神经症状 情绪、记忆力及认知功能症状 。 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消退 尿路感染、压力性尿失禁。 心血管疾病 易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卵泡对FSH敏感性下降,对促性腺激 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强。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早期 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FSH 卵 巢过度刺激 E ,卵泡停止发育 E ;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 P ;LH T 。
生殖内分泌
![生殖内分泌](https://img.taocdn.com/s3/m/01e2284a2b160b4e767fcfc0.png)
2、肾上腺:分泌及合成糖、盐皮质激素,是 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肾上腺皮质是女 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若雄激素过多可抑 制下丘脑分泌GnRH,并对抗雌激素,出 现闭经,甚至男性化表现,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病因之一。临床因雄激素升高可见肾 上腺皮质增生(CAH)
3、胰腺: 分泌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对维持 正常卵巢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出现在胰岛 素拮抗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卵巢产生过多 雄激素导致月经失调。
雄激素(T): 主要有睾酮和雄烯二酮,排卵前在LH峰作 用下,合成雄激素增多,其大部分来自肾 上腺细胞,小部分来自卵巢,可促进非优 质卵泡闭锁并提高性欲作用。临床应用: 如过高可考虑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皮 质增生或肿瘤、两性畸形鉴别、多囊卵巢 综合征、诊疗后评价治疗效果等。应用含 雄激素药物:如达那唑,需血测T水平。
2、月经来潮及月经周期的调节:
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青春期 重要标志)说明卵巢产生的激素足以使子 宫内膜增殖,达到内膜脱落出现月经,但 此时由于中枢神经对卵巢产生雌激素正
反馈不健全,从而可产生不排卵或引起青 春期功血,经2~4年阴道规律性的排卵后, 月经逐渐正常。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复杂的 过程,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相互 调节、相互影响,此种调节属于神经内分 泌调节。
二、下面介绍几种激素作用:
A、下丘脑激素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是一种神经激素,为十肽结构,产生于下丘 脑的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通过垂体门脉系 统运送至腺垂体,分泌呈脉冲式,其生理作 用是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特别是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 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 正反馈(起促进作用)和负反馈(起抑制 作用)。路径分长反馈,是卵巢分泌到循 环中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短 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 反馈,超短反馈是指GnRH本身的合成及分 泌的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创造了女人 ?
我所知道的妇科内分泌(专业) 女性一生有哪些改变? 从女性一生的6个阶段看妇科内分泌变化? ‘谁’创造了女人的辉煌? 卵巢的一生与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哪几件事?
estrogen
5.
从出生至老年的女性生殖内分泌
下丘脑 新生儿期 老年期 儿童期 更年期 垂体
卵巢-妇科内分泌的‘核心人物’
z
女性一生的6个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卵巢从静止的幼稚状态, 逐渐走向成熟,稳定,到衰退的过程。
妇科内分泌从青春期开 始变 经历了育龄期 始变,经历了育龄期, 到更年期终止。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开始被称为女人的阶段是卵巢从幼稚走向成熟, 真正成为女人的阶段是卵巢已经发育成熟, 而伴随卵巢衰退而来的是女性特征的逐渐丧失。
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
—— 女性一生妇科内分泌的改变
女性一生妇科内分泌的改变
1. 2. 3. 4. 5.
我所知道的妇科内分泌(专业) 女性一生有哪些改变? 从女性一生的6个阶段看妇科内分泌变化? ‘谁’创造了女人的辉煌? 卵巢的一生与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哪几件事?
什么是‘妇科内分泌’
限于各个地区、医院、科别的分工不同,
女人为什么会来 月经?
一个发育正常的女人有了雌激素 与孕激素后才会来月经
因为雌激素 让女人有了标志 -月经与乳房发育Βιβλιοθήκη 女孩子的身材与 雌激素有关吗?
雌激素与骨骼
骨组织 雌激素
骨细胞系
骨骼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
我在哪儿?
雌激素 素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均来源于骨外膜内层和骨内膜的原始间叶组织细 胞,两种细胞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化。
比黄体中期约高 13 倍
去氢表雄酮
孕酮:199.2 ng/ml,
雌二醇
卵泡数
出生后月数
正常孕妇各孕周血清E2、P的平均值
[1]
[1] 贾利婷等,郑州市正常孕妇血清雌二醇、游离雌三 醇、孕酮和垂体泌乳素测定. 河南医学研究. 1994.
出生后年数
基于 20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的研究(国外):
这就是女人的一生!
青春期 育龄期 婴幼儿期 及儿童期 新生儿期 更年期 老年期
女性一生变化最大的 是哪个阶段?
从女人一生的变化来看
我们更应该重视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 妇科内分泌变化
长大了 青春期来了
更年期到了 变老了
女性一生妇科内分泌的改变
1. 2. 3. 4. 5.
新生儿期
我所知道的妇科内分泌(专业) 女性一生有哪些改变? 从女性一生的6个阶段看妇科内分泌变化? ‘谁’创造了女人的辉煌? 卵巢的一生与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哪几件事?
在理解与定义上有很多差别; 由于妇科内分泌医生常用雌、
通常妇科内分泌专业问题划归到普通妇科 妇科或归属于某个不被重视的角落;
孕、雄激素,几乎成了‘性激 门诊,计划生育科,辅助生育中心,普通 素’医生
女 人 的 标 志
核心:性激素
月 经
4
妇科‘内分泌’的涉及哪些问题?
物 种 繁 衍 依 赖 于 生 殖
妇科内分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鉴于妇科内分泌的范畴已扩大的妇产科的各个领域 ;并且与内分泌科的疾病亦有交叉,重叠,与其 它学科,例如心内科,骨科,免疫科,泌尿科的 诸多学科的相互影响,注定妇科内分泌在未来的 10-20年将成为在基础研究、发病机制、疾病诊断 、治疗等方面的焦点。
涉及的范畴广泛
深入妇科各个角落
Sauerbronn AVD, et al. Int J Gynecol Obstet. 2000;68:35-41.
50
雌激素是女人体内最重 要的激素 没有雌激素 要的激素,没有雌激素 就没有女人!
女人变化最大阶段的 关键因素是:
雌激素
从懵懂女孩到魅力女人 ?
女性一生妇科内分泌的改变
1. 2. 3. 4.
青春期
青春前期 阴毛初期
从发育到成熟的过程有:
z 性征发育 z 月经来潮
阴毛
盾型阴毛
z 躯体生长发育 z 认知、心理、行为改变
临床:发育提前或者延迟、速度、次序
48
绝经后随着时间延长皮肤胶原含量下 降; HRT有保护作用,能对抗胶原丢失
大腿胶原含量 量 (μg/mm2)
HRT 增加绝经后妇女上臂皮肤胶原含量
研究
Mean collagen fibers s (m2)
41位绝经后妇女使用戊酸雌二醇2 mg/d 21天/月+ 醋酸环丙孕 酮1 mg/d 10天/月或安慰剂共6月 用药前和6月后进行左上臂皮肤活检
年龄
乳晕隆起
成人型
Tanner(1969) 观察: 阴毛分布面积 阴唇、阴阜、大腿内侧 形状 毛的特点 粗细 黑度
Variations in pattern of pubertal changes in girls W. A. Marshall and J. M. Tanner Arch. Dis. Child .1969;44;291-303 doi:10.1136/adc.44.235.291
指出生至生后4周
卵巢处于幼稚状态
母体及胎盘性激素可造成女婴乳房稍隆
起,少量阴道分泌物及假月经等,多在 一周内消失
儿童期
青春期
是卵巢功能从幼稚状态向成熟期过渡的阶 段
指生后4周至8~10岁
卵巢仍处于幼稚状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稳定,反馈调控机 制不成熟(至成熟平均至少需5年)
易发生无排卵型功血等妇科内分泌疾病
研究
妇女 (平均 年龄, 50.5 50 5 岁) 使用 ET/HT 210 年与对 照组 皮肤活检 P < .001
ET/HT (n = 52) 安慰剂 (n = 77)
*
+6.49%
绝经后时间
Brincat M, et al. Br J Obstet Gynaecol 1985;92:256.
*P < .05 versus baseline and placebo.
种疾病的发病,病理机制,治疗策略密切相关。
未来的医学 热点、焦点 前景广阔!
妇科内分泌专业的内容
1.
目前我们的工作范畴
疾病
不能按照正常生理程序发育则会导致多种疾病:
青春发育异常:性早熟、青春发育迟缓 绝经过渡期衰退问题:绝经后相关的各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泌尿 生殖道的萎缩性改变 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内分泌因素导致的不育,
P (nmol/L)
雌二醇(E2)是体内发挥雌激素活性的主要雌激素 从青春前期起,首先有肾上腺合成雄激素增加 而后卵巢合成与分泌 E2 量逐渐增加在达到 20pg /ml左右 启动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
pg/ml,比黄体中期约高 50 倍
雌二醇:10899.2
可以得到什么提示? 胎儿是在巨量雌孕激 素的环境中长大的!
雌 激 素
从小到老,上述方面都在逐渐变化
雄激素的作用
其实,妇科内分泌变化 从女人外表的改变 就可以了解到
Before treatment
林青霞:曾在80年代,演琼瑶电影出道的她,红透整个大江南北。其后, 又相继出演过东方不败\白发魔女传等等,影中那婀娜的造型与妩媚的气质, 确实让人大饱眼福。可惜岁月已过,貌似再也看不见青霞当年的潇洒秀气风范 了,如今皱纹已爬满脸庞~~
卵巢功能终止
医生认为内在变化更重要,外表的变化 全身各器官发生老年性改变(退行性变) 是由于内在变化引起的,例如性激素等 妇科内分泌改变。
问题:什么因素决定了女人有 这6个阶段的变化?
因素众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女性的外表与哪些因素关系最密切?
皮肤 身材 女性特征(第二性征) 等等
就是性激素(妇科内分泌)的变化!
育龄期
更年期
约始于18岁,历时约30年
围绝经及绝经早、中期
卵巢周期性排卵,分泌性激素
妇女具有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直至终止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终止
年龄约40~60(65)岁
老年期
老百姓心里:女性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外
绝经晚期(60~65岁以后)
表,包括皮肤、女性特征、身材等等。
妇科内分泌的疾病主要 卵巢产生卵子(卵巢的生殖功能) 涉及到女性生殖功能
• 生殖轴系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发展突飞猛进 日新月异!
所有过程都需要性激素 相关的各种问题 的作用
5
妇科内分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由于多种妇科疾病与妇科内分泌紧密相关,例如性激素与妇 科肿瘤问题,性激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与治 疗,性激素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治疗地位。诸如此类的问 题显示妇科内分泌目前已经深入到妇科的各个领域,与各
正常生理衰退过程中发生的疾病 涵盖了: 性激素
2.
月经疾病 不育 绝经相关疾病 性发育异常
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内分泌因素>50% 性激素缺乏
因遗传异常导致的性激素 合成代谢作用的异常
10
3.
性腺轴的正常功能无法完成导致的疾病
• 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 性激素异常导致的疾病
4.
W
高雄激素血症,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17-α羟化酶缺乏
卵巢决定了性激素的合成、分泌、产量 性激素决定了所有与女人相关的特征 卵巢的规律性变化造就了女人躯体、情绪 等各个方面的生理活动
青春期 孕期 育龄期 卵泡期 黄体期
z
周期性是女人生理活动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