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在油脂水解反应上的应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酶在油脂水解反应上的应用

作者:彭成银班级:10食品科学与工程班学号:1002061004

摘要: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反应,实现豆油脱臭馏份中甘油酯的水解分离,以利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其中,选择的脂肪酶为解脂假丝酵母,本文对脂肪酶用量、油水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并论述目前国内应用量最大、发展最迅速的碱性脂肪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脂肪酶油脂水解碱性脂肪酶脱臭馏份

引言:脂肪酶作为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基础原料,需求量很大。通常采用的生产路线有Col-gate-Emery优质高温蒸汽裂解法,中压皂化及化学催化法,但效率较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是提取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宝贵资源。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从40年代就开始探索天然维生素E与植物甾醇的提取工艺。植物油脱臭馏份(Deodorized distillate)主要含有游离脂肪酸、甘油酯、甾醇、维生素E及烃类物质等天然成分。其中,甘油酯的分离极为关键,因为甘油脂的大量存在会给其后的高真空蒸馏或分子蒸馏带来困难,同时也影响甾醇的结晶分离及产品质量。国外多采用皂化法和酯交换法来分解并除去甘油酯。然而,皂化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的,酯交换也必须加碱催化,而维生素E在强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分解,从而降低了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收率,也给工艺设计和生产操作带来困难。

正文:1 、脂肪酶在油脂水解上的应用

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反应分解甘油酯,是一种简捷而又比较经济的方法。酶反应温度不高,专一性强,有助于减少副反应,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脂肪酶是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具有对油水界面的亲和力,并能在油水界面上以高催化速率水解不溶于水的油脂。脂肪酶的天然产物(催化对象)是油脂,它必需与底物结合才能起催化作用。但是,这种酶—底物复合体中是不会存在亲脂结合的,因为酶是水溶性的,而底物(油脂)不溶于水。因此,脂肪酶水解反应只能发生在油水界面上。为了是脂肪酶充分利用,需要利用搅拌或振荡来产生足够大的界面,有时甚至需要加入乳化剂,以利于两相的分散。

利用脂肪酶进行油脂水解是脂肪酶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脂肪酸多种类型的衍生物可广泛用作洗涤剂、药品、化妆品、塑料润滑剂、防霉剂、静电防止剂、造纸工业脱墨剂、脱树脂剂、印刷油墨、染料、纺织工业精炼洗净剂、柔软剂、防水剂、食品乳化剂、农用乳剂和消泡剂等的原料。工业上脂肪酸的生产有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及以油脂为原料进行水解两条途径。虽然前一条途径所需成本低,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随着食品洗涤剂、食品乳化剂、化妆品、药品等方面应用的发展,需要天然脂肪酸作为中问原料。同时,由于油脂是农副业产品,易于再生,我国素有农业大国之称,近年来油料作物生产飞速发展,利用油脂生产脂肪酸是有广泛基础的酯法油脂水解有以下方面:

1.1通过添加某些试剂来提高油脂水解率

在水不溶性二价以上的金属氢氧化物存在的情况下,酶法水解油脂的速度可以加快,如油脂量13%的Ca(OH) 存在可使牛脂48小时内的水解率达100%。无机盐类也可提高油脂水解率。0.01%-0.1%的多种无机盐均能提高油脂的水解率,如添加0.01%的CaC12,在48小时内油脂水解率达94.1%。

1.2 改变工艺条件,提高水解率

减少酶消耗将水解反应分为几段,套用甘油水,即第三段的甘油水供下次第二段水解时用,第二段的供第一段套用,从而使每一段水解与甘油浓度达到平衡,而酶随甘油水相移动活性几乎不损失。水解结束时中间乳化层集中了90%的酶,取出乳化层回用可节省酶用量。尤其是采用分隔式或固定化酶的方法进行水解,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课题,利用醋酸纤维反渗透膜隔开脂肪酶油相悬浮液和甘油水相,进行连续循环水解。用亲油亲水两种膜隔开油相与水相,酶处于两膜之间,油水分别穿过膜后在酶相中反应,产物分别返回原相进行循环水解。

1.3 针对特殊底物的水解

鱼油及海生哺乳动物的油脂富含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作药物治疗和预防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症,并可作为原料制备前列腺素,酶法水解鱼油是生产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好方法。牛油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但酶法水解牛油的关键难点是牛油的熔点高于脂肪酶的作用温度。针对这一情况.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提出如使牛油融化后与预低温的酶液一起乳化.形成正常温度下凝固的但已成为分散液滴的底物,可达到较高水解率。油脂精炼副产物油脚的数量也相当大.用脂肪酶水解法从油脚中生产脂肪酸也获得了成功,水解率达88%。

2.影响脂肪酶水解的因素

2.1 脂肪酸性质与脂解反应

脂肪酸的性质是脂解反应的内在影响因素。多数油脂的水解情况非常符合下列规律(见表1):①脂肪酸链越短,脂解速度越快;②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脂解速度快;③不饱和键数目多的脂肪酸脂解速度慢。

2.2酶用量与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称取200g油样5份,分别加入40、10、5、4、2g解脂假丝酵母脂肪酶(已活化1h),各加入300g去离子水,反应温度均控制在39℃,让水解反应持续14h。反应期间,每隔1 h取样分析一次,计算出不同时刻油样中甘油酯的含量及甘油水解率。

由计算观察可知,当脂肪酶用量为5g,即脂肪酶与原料油的重量比为1/40时,水解反应的效果最好,反应4 h后,产物中甘油脂含量即可低于3%。脂肪

酶用量太少或太多,水解效果都不好,甚至难以使产物中甘油酯含量达到要求。当脂肪酶用量太少时,酶的活力不足以使甘油酯水解到所要求的程度;但此时若适当提高脂肪酶的用量,水解效率则会显著提高。当脂肪酶用量较大时,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等不利因素在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使水解产率降低。在工业生产中,须参考具体反应体系、操作条件及酶的价格等诸多因素,选择适宜的脂肪酶用量,以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例如:酶用量较低时,可以采取加强搅拌、延长水解反应时间等方法加以弥补。

反应时间长是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反应的缺点之一。在理论上,反应时间越长,甘油酯水解会越彻底。但是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总是希望反应时间越短越好。由实验可知,选择水解反应的时间为7~9 h较适宜。

2.3油水比对酶促水解反应的影响

原料油加入量为200g,脂肪酶用量为5g,水解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g,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8h,进行系列水解实验,考察油水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油水比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根据油脂水解反应理论,反应中加入油中7%~10%的水已足够,但酶水解油脂的反应是可逆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相中甘油浓度会增加,逆合成作用也逐渐加强,至甘油浓度达到30%,酯解反应就严重受阻。实际使用的水量要远大于计算值,在测酶活性时,为使反应充分进行,油水比通常达到1:7~1:10.根据对油脂水解率要求的不同(90%~98%),油水比可以在一较宽的范围内变动,这样兼顾水解反应速度、最终水解率和反应器的设计加工。

由表2可知,当用水量为300 g,即油水比为1:1.5时,产物中甘油酯含量已低于3%,水解率也已超过90%。因为实验目的是要使水解产物中甘油酯含量尽可能低,所以为了提高水解率,选取油水比1:1.5较合适。

2.4 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原料油加入量为200 g,脂肪酶用量为5 g,水用量为300 g,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取一组不同的值,进行水解实验。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