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1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1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餐后,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餐后.,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314页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 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他说他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 噢,他是劳动者,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有可能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足31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31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溃疡或坏疽。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占0.9%~1.7%,而60岁以上患者则占2.8%~14.5%,男女发病比例为3:1[1]。糖尿病足正在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寿命,所以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诊治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均符合《实用内分泌学》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2± 2.6)岁,仅1例<50岁,50~59岁7例,60~69岁13例,70~79岁6例,≥80岁4例。糖尿病病程平均(10.6± 3.8)年,<5年2例,5~10年10例,>10年19例。入院时检查结果示空腹血糖(1 4.5±6.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9.2±2.3)%,血压高,大多伴血脂异常及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不全。

1.2 临床分级按Wagner分级法:0级6例(19.4%),1级10例(3 2.2%),2级7例(22.6%),3级5例(16.1%),4级2例(6.5%),5级1例( 3.2%)。 1.3 发病诱因自发性水泡8例,烫伤2例,鞋子磨 伤3例,霉菌感染6例,抓伤3例,修甲不慎伤8例,不明原因1例。 1.4 治疗方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一般水平,餐后9.0mmol/L,空腹7.0mmol/L,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有霉菌者用派瑞松外擦。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治疗措施:静脉滴注血栓通、复方丹参等,同时静点654-Ⅱ,以改善血液循环,口服阿司匹林抗凝。脑梗及冠心病采取抗凝、扩管、对症处理,并行营养脑神经、补液、维持水电平衡等支持疗法。糖尿病足局部予以清创(蚕食法)、消炎等西医疗法及中药去腐生肌膏外敷等处理。有条件单位可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间12~180天。 1.5 疗效判定参照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有关指标[2]和疗效判断标准[3]综合评定。治愈:①足部溃疡面完全愈合;②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③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显效:①溃疡面缩小2/3以上;②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①足部溃疡面愈合生长达到原溃

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李霞 【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其带状疱疹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同时伴有神经及皮肤损害的病毒性疾病。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末梢神经及微循环病变,带状疱疹发病时其症状较一般患者更为严重,皮损更难愈合且多数合并有神经疼痛。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老年科共诊治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带状疱疹患者1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69.3岁;均经内科诊断为糖尿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6例,糖尿病肾病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带状疱疹病程3~11 d;皮损分布:头面部1例,胸肋间7例,腰骶及下肢部2例,上肢1例,均不超过体表

中线,皮损处存在糜烂感染者4例;均伴有神经痛,严重者彻夜难眠。 1.2 治疗 糖尿病基础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单服达美康片(法国施维雅药厂)或美迪康片(深圳中联制药厂),或二者联合应用,使血糖稳定在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在11.1 mmol/L以下;神经痛者口服神经营养类药物弥可保(每次500 mg,每日3次)及芬必得0.3 g(口服,每日2次),同时予VitB1注射剂100 mg及VitB12注射剂500mg混合肌注或甲钴胺针剂肌注,每日1次;存在微循环障碍者,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10~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 mL稀释后使用),每日1次。带状疱疹治疗:阿昔洛韦注射剂10 mg/kg,静脉滴注,每8 h1次。 1.3 护理 1.3.1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为防止水疱压破,可取健侧卧位。床单被褥要保持清洁,内衣应勤换,且应柔软,以防摩擦而使疼痛加剧。 1.3.2 皮损处护理 (1)水疱无糜烂渗液者,水疱不宜挑破,予炉甘石洗剂外涂,以减轻皮损瘙痒,防止感染;(2)水疱破溃糜烂渗液严重者,可予无菌纱布折叠6层后用利凡诺尔液浸泡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 min;(3)感染严重、脓液明显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必要时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

糖尿病足72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72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方法对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是血糖、血脂控制不良而导致的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管动脉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糖尿病患者只要规范治疗,注意足部护理,即可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此,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尤其重要。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8年6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32~76岁,平均6 2.1岁;糖尿病病程21天~30年,平均8.4年。按糖尿病足(DF)wangner的分级法:1级12例,2级39例,3级18例,4级3例。

其中1型糖尿病3例,其余均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1例,应用胰岛素治疗40例,未经治疗2例。 1.2 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10.3~2 2.4mmol/L 48例,餐后2h血糖12.3~30.7mmol/L 56例,糖化血红蛋白7.8%~15.3% 51例,甘油三酯1.7~4.1mmol/L ,胆固醇5.2~8.8mmol/L 35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1.0mmol/L 30例。 1.3 并发症72例患者中伴有冠心病18例,糖尿病肾病26例,高血压49例,白内障1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8例,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9例,脂肪肝16例。 1.4 足部情况足趾水泡伴渗出11例,足趾溃疡伴感染28例,足踝部溃疡7例,足跟部溃疡6例,足底部溃疡7例,足趾间溃疡3例,足背部溃疡5例,胫前及踝部抓伤感染5例,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显示胫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狭窄>50% 6例。 1.5 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逐渐使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辅以降血压、降血脂,有感染者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配合营养神经及扩血管药物治疗,局部消创后敷以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膏剂(龙珠软膏及康复新喷剂)。治愈65例,足部坏疽、X线显示骨质破坏后截肢4例,合并感染及继发心梗、脑血管疾病死亡3例。 2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报道约15%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 一、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蛇串疮(TCD 编码:BWP020)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ICD-10 编码:B02.901)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8-94)。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 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 2.证候诊断 。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串疮(带状疱疹)临床常见证候: 肝经郁热证 脾虚湿蕴证 气滞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蛇串疮(TCD 编码为:BWP020)和带状疱疹(ICD-10 编码为:B0 2.901)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 (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糖尿病足2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26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出了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性。 【关键词】糖尿病足;诊治;预防 现对我科2006-2009年收治的2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6例2型糖尿病足,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49 ±10)岁,病程(10 ±5)年,其中兼有神经病变16例,视网膜病变10 例,肾脏病变6例。平均血糖(15 ±!.6)mmol/L,平均糖化血糖蛋白(9.6 ±2.4)%。发生部位有足趾、足背、足跟、踝部、小腿;按Wegner 分级,1级11例,2级7例,3级4例,4级3例,5级1例;下肢彩色多普勒均有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硬化,血流缓慢,其中3例下肢动脉血管 闭塞。

1.2治疗方法(1)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mmol/L, 餐后2h血糖控制在6?10mmol/L;(2)控制感染。经验用药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保证足量足疗程;(3)创面局部处理。清洁创面去除脓液、结痂及坏死组织,深部溃疡及有窦道者刮除表面坏死物质,充分引流,彻底清创,每天换药1?2次,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根据病变性质可采用局部湿敷,湿敷液的配制:生理盐水20ml,胰岛素4?8 U,庆大霉素4?8万U,甲硝唑10ml,配合紫外线照射[1];(4)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可选用凯时注射液、丁咯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中药制剂如血塞通、川芎嗪等;(5)营养神经,调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控制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6)截肢。病变进展快,感染明显扩大,应及时采取截肢。 2疗效和转归 3例截肢,其余23例均血糖稳定,局部感染控制,痊愈出院。 3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是大、小、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2]。据报道,15%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 的足部溃疡[3]。在糖尿病病程中5?10年以上者更易发生。本组平 均病程(10拐)年,而最短的在诊断糖尿病3年后出现了糖尿病足。在下肢感染、溃疡、坏疽的病人中,糖尿病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4?5倍[4]。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胰岛素湿敷液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它可使创面水肿减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和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患者康复状况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对带状疱疹的痊愈有密切的关系,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及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带状疱疹;恶性肿瘤;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care of m alignant tumor patients combined with herpes zoster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s:Positive nursing cares a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development and outcome of the disease.Result:Strengthening our basic care,pain management,skin car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l,patients recovered well.Conlusion:Positive nursing care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patients recovery.It can avoid secondary infection,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reduce pain. Key wordsHerpes zoster;M alignant tumor;Nursing care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在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情况下感染的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多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疼痛为特征。而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经过化学治疗后免疫力急剧下降,更易诱发该病。恶性肿瘤病人并发带状疱疹表现为患者局部皮肤常有烧灼和刺痛感,1~3天后在疼痛的皮肤处出现片状排列的红斑,继而出现丘疹,迅速发展成如小米、绿豆大小样水疱,常伴有神经性疼痛,影响睡眠,可并发感染,通过对20例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现将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例病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7岁;带状疱疹并发于下肢内侧8例,胸部4例,腰部6例,头面部2例。全组病例均出现皮肤局部水泡、水疱,并逐渐日增多成簇,伴有明显烧灼痛。其中16例伴有发热,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乏力等,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6例,半个月14例。本组13例发生在化

糖尿病足2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26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出了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性。 【关键词】糖尿病足;诊治;预防 现对我科2006-2009年收治的2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6例2型糖尿病足,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49±10)岁,病程(10±8)年,其中兼有神经病变16例,视网膜病变10例,肾脏病变6例。平均血糖(15±4.6)mmol/L,平均糖化血糖蛋白(9.6± 2.4)%。发生部位有足趾、足背、足跟、踝部、小腿;按Wegner 分级,1级11例,2级7例,3级4例,4级3例,5级1例;下肢彩色多普勒均有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硬化,血流缓慢,其中3例下肢动脉血管闭塞。 1.2 治疗方法(1)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mmol/L,

餐后2h血糖控制在6~10mmol/L;(2)控制感染。经验用药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保证足量足疗程;(3)创面局部处理。清洁创面去除脓液、结痂及坏死组织,深部溃疡及有窦道者刮除表面坏死物质,充分引流,彻底清创,每天换药1~2次,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根据病变性质可采用局部湿敷,湿敷液的配制:生理盐水20ml ,胰岛素4~8 U,庆大霉素4~8万U,甲硝唑10ml,配合紫外线照射[1];(4)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可选用凯时注射液、丁咯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中药制剂如血塞通、川芎嗪等;(5)营养神经,调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控制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6)截肢。病变进展快,感染明显扩大,应及时采取截肢。 2 疗效和转归 3例截肢,其余23例均血糖稳定,局部感染控制,痊愈出院。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是大、小、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2]。据报道,15%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3]。在糖尿病病程中5~10年以上者更易发生。本组平均病程(10±8)年,而最短的在诊断糖尿病3年后出现了糖尿病足。在下肢感染、溃疡、坏疽的病人中,糖尿病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4~5倍[4]。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胰岛素湿敷液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它可使创面水肿减轻,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达到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促进局部组织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组织修复。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得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得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得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Word编辑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

浅析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浅析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 床效果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2.074 目的该文的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采用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剖析。方法在研究中将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选取的220例患者中对照组110例、治疗组110例。在对照组中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泛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辅助以专科护理干预,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过程,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威伐光照射,共需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7 d。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比较指标包括:疼痛基本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和平均止疱时间,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判。结果治疗组在上述多项指标中表现均较对照组更为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威伐光照射结合药物护理的治疗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标签: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带状疱疹;神经痛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无传染性。在2型糖尿病病例因素中,生物作用受损或分泌缺陷导致胰岛素不足是形成高血糖的主要原因。高血糖对机体免疫功能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使得机体极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1]。带状疱疹便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后产生的病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直接作用于神经根,使得周围神经产生同性病变,引起沿神经分布的疱疹性病变。带状疱疹的产生会使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神经疼痛感,从而致使患者恐惧、焦虑、烦躁或紧张,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又会更加影响机体免疫力,造成带状疱疹病症加重[2]。同时,带状疱疹的感染会受到血糖升高的影响而愈发严重,而血糖又因带状疱疹的产生而难以受控,两者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3]。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最新治疗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情况下,在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选取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220例,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124例,患者年龄分布完全随机。在所有患者病例中,带状疱疹分布区域各不相同,其中分布在四肢的29例、分布在腹背部的70例、分布在胸背部的90例、分布在头部的31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

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1) 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 (7) 3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14) 4、5、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 (20) 6白癜风临床路径 (27) 7淋病临床路径 (32) 8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 (37) 9荨麻疹临床路径 (44) 10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 (51) 11寻常痤疮临床路径 (59) 12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 (64) 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邹先彪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摘要】通过对12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在城市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并不罕见,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治疗时要加强降糖,同时使用抗病毒、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物,尤其要重视免疫增强药物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带状疱疹;复发性 带状疱疹是全科门诊常见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一般不会复发。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基础上,会出现复发性带状疱疹,其发病率并不罕见。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2009~2012年遇见12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现报告分析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12例,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男7人,女5人,年龄59~82岁,糖尿病病程6~26年,平均12年,带状疱疹初发至复发时间10~96个月,其中1例为第3次复发。视力模糊或下降者8例(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3例),有手足麻木症状者9例(其中糖尿病足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所有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6例,恶性肿瘤1例,多种药物及食物过敏史1例。复发与初发部位一致者9例,不一致者3例,皮损部位胸胁部4例,腰腹部3例,肩部、面部、手背、大腿各1例,多部位皮损1例。带状疱疹出疹前3~26 d前有灼痛,显著神经痛7例,2例年龄大于75岁患者疼痛较剧烈,2例有后遗神经痛。 1.2辅助检查查糖化血红蛋白均>6.5%,空腹血糖6.0~13.5 mmol/L,餐后血糖7.8~18.6 mmol/L,6例患者合并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增高。 2治疗 对于糖尿病,根据个体化方案,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联合口服降糖药物,调整胰岛素治疗剂量,使血糖控制良好。全部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20 mg/(kg·d),连续静脉滴注7 d,甲钴胺每天500~1000ug,静脉推注14 d,甘露聚糖肽每天10 mg,静脉滴注7 d,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3次/d。对于皮损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乳膏,对于神经痛根据程度不同,酌情使用双氯芬酸钠及新癀片治疗。所有患者3~9周痊愈或好转。 3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转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已成为我国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并发症除了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外,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常反复发生[1]。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及坏死,产生明显神经痛,本病痊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复发[2]。但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和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使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复发带状疱疹的机会[1]。

带状疱疹一旦出现至少提示此时你的免疫力非常低

带状疱疹一旦出现至少提示此时你的免疫力非常低 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对成年人是不传染的,因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年人绝大多数都有免疫力,所以一般不会传染,这种病也多是终身免疫,一生只得一次。带状疱疹就是俗称的“缠腰龙”,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人就会发生水痘,有的人可能没有发生,但已经被隐性感染了。 之后,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身体因为疲劳、衰老或者一般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会出来捣乱,侵蚀到神经,这时候就会沿着神经的分布走向出现疼痛和疱疹,有的人疱疹消失之后仍旧遗留很长时间的疼痛,就是因为这种病毒使神经发炎、坏死,神经功能损伤后总是错误地向大脑报警,这种错误的警报就是顽固的甚至难治的疼痛。 有研究者发现,带状疱疹如果发生在年过五十的人身上,很可能是癌症的预警。 日本学者在文献的报告中提出,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年老者更高,51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合并癌肿达18%,所合并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为最多,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等。特别是一些以前得带状疱疹的人,到了中老年,又第二次发作,这就

更有可能提示之后的癌症发生可能。 大多数病毒性疾病的发生都与身体的免疫下降有关,而肿瘤的发生也与免疫缺陷密切相关。 带状疱疹一旦出现,至少提示你,此时你的免疫力非常低,原来能与你和平共处的肿瘤细胞就可以趁此时集结起来,形成癌症。所以,如果你得了带状疱疹,即便不是癌症的前兆,也是提示你要尽快休息调养了。 一发病原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同属疱疹病毒herpesvirus亚科。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发病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性损害,易于复发为其共同特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直径大约150~200nm的球形病毒颗粒,外有双层类脂蛋白包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人类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的疱疹痂壳内很快就失去活性;但在疱疹液中,可贮于-65℃长期存活。病毒可用人胚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但不能在鸡胚等一般动物组织中生长。 二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流,到达白细胞内复制后大量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病毒散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引起全身病变。

最新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1 2 3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10.7餐后4 20.2,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5 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6 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7 餐后14.6.,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8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9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10 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11 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12 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13 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14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15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16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17 会去跳舞 18 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19 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20 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21 22 1.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23 24 糖尿病实战314页 25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26 27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 28 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1.0mg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 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8,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29 30 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 31 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 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 32 33 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34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 35 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36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 37 泌剂也比较敏感 38 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39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40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41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42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2.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20-02-25T10:04:29.25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期作者:齐俊蓉高瑾 [导读] 积极调整血糖指标,改善带状疱疹症状,避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探析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与预后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019年间诊疗确认存在复发性带状疱疹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归纳此类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思路。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43例患者复发1次,其余5例患者复发2次。在接受针对性治疗干预后病情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应该及时掌握病情,积极调整血糖指标,改善带状疱疹症状,避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复发性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040-02 Clinic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Qi Junrong, Gao Jin Red Star Hospital of the 13th Division of Xinjiang Corps,Hami Xinjiang 839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qual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confirmed b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9 were analyze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idea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Of all the patients, 43 had recurrence once, and the other 5 had recurrence twice. After receiving targeted treatment intervention, the condition was controlled and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should timely grasp the condition, actively adjust blood sugar indicators, improve herpes zoster, avoid complications of post-herpes zoster neuralgia,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Clinical analysis; Treatment 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体当中更为常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老年2型糖尿病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当前对糖尿病并无有效的根治手段,需要长期通过生活习惯和药物调整,糖尿病对患者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其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同时和其它类型疾病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其中带状疱疹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相对直接明显[2],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带状疱疹那么发生复发的概率会大幅提升,带状疱疹作为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水疱、疼痛,而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特殊性,水疱愈合时间延长,痛苦感更为明显[3]。为更加系统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判断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有效治疗措施,将本院近3年来收治此类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019年诊疗确认存在复发性带状疱疹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58~87岁,平均为(73.1±5.4)岁。所有患者均确认为2型糖尿病,病程最低2年,最高13年,平均(7.5±1.7)年。患者带状疱疹复发发作间隔时间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2±1.1)年。经询问确认患者在带状疱疹复发前均存在感冒、劳累等情况。 1.2 以往病史、合并疾病 患者均出现典型糖尿病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异常下降。有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9例患者存在手脚麻木,12例患者合并皮肤瘙痒,1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患者合并高血脂,7例患者合并冠心病。有5例患者因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 1.3 带状疱疹出现部位 在所有患者中有43例患者复发1次,其中有11例患者皮疹初发、复发位置一致,其余5例患者复发2次。 1.4 辅助检查 糖尿病辅助检查符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空腹血糖检测在6.0~13.5mmol/L间,餐后血糖检测在7.8~18.2mmol/L间[4]。 1.5 治疗手段 所有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并给予抗病毒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方案如下:应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方式下每次剂量0.25g,每天服用3次,直到皮疹消失;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口服维生素B1以及肌肉注射方式应用腺苷钴胺;通过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达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每天对皮疹位置进行红光照射,连续照射2~4周。如患者存在严重疼痛感,则通过口服方式应用小剂量泼尼松以缓解神经损伤症状,减少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如有感染情况的应用抗生素[5]。 糖尿病控制则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所用降糖药物包括阿卡波糖片,盐酸罗格列酮片、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等,对于血糖指标异常情况严重患者给予胰岛素,所有药物需要在每次随访时检测患者血糖并合理调整应用剂量。 1.6 血糖指标控制效果评价 血糖指标效果评价: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在4.4~6.1mmol/L间,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在4.4~8.0mmol/L间,判定为优;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在6.2~7.0mmol/L间,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在8.0~10.0mmol/L间,判定为良;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超过7.0mmol/L,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超过10.0mmol/L,判定为差。 2.结果 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治疗后皮疹均出现消退,所需时间为2~3周,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痛症状,而44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疼痛感消失,4例患者在疗程3个月内疼痛感消失。 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血糖指标均保持在一个平稳正常的范围内,其中43例患者血糖控制判定为优,5例患者血糖控制判定为良,优良率达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