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综合治疗常用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后休息 1 , 周 随后 的疗 程 均为 每 周 6 .0 P O03 , 18%,=. 3) 1年 生 存 率 为 部 灌 注 药 物 为 吉 西 他 滨 1 0 00
目前 动脉 灌 注 介入 治 疗作 为
生存期 口 国的一 项临床 研 究观 疗效 。 。美 试验 结果 显示 :e 组 肿瘤控 化疗 药优 于 吉西他滨 单用 m 。 Gm ]
察 了 3 0 3例 晚期胰 腺 癌 患者 , 2 吉 制率 (R P + D 为 2 . %(5 I C + R S ) 4 5 9 %C : 西 他 滨 的 治 疗 剂 量 为 每 周 10 1 . 5  ̄3 . 3 , = . 3 ) 1年 生 治 疗 胰 腺 癌 的 一 种 方 法 也 已在 临 00 24% 65% PO0 3 , -
DA合成 期 的肿瘤 细胞 ,即 S N 期细 术后 的辅 助 化疗 是可 行 有效 的, 其 疗 效 , 结果 显示 吉 西他 滨加 奥 沙利
胞 , 一定 条件 下 , 以 阻止 G 在 可 1期 不 良反应也 较小 。 向 S期 的进展 。是 迄今 为止唯 一被 吉西 他 滨 在 联 合 化疗 中 临床 上 对 于 吉 西 他 滨 联 合 其 他 化 疗 药
药物 , 无论全身化疗还是局部灌注 癌患者有效率达到 2% 1 ,中位生存 单用仍然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疗
临床 均有报 道 。 有研 究表 明 , 5F 与 一 u比较 , 吉 期 为 8 4个 月 , . 1年 生 存 率 为 3 % 法n]B r i 6 。 u r s等认 为虽然 吉西他 滨 。 。G S a h p u o . t t o o l s等 的I 期 随 联 合 奥 沙 利 铂 在 延 长 生 存 期 上 显 I I
胰腺癌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 , 第 1个被报道 用 于抗 胰腺癌 的化 疗药物 , 是 早期 常 与
丝 裂 霉 素组 成 联 合 化 疗 方 案 , F M、 M 如 A S F等 。 单 独 静 脉 给
予 5一F U的 反 应 率 , 于各 家 试 验 缺 乏 统 一 的 疗 效 评 价 标 由
0o 4 , 合 治 疗 组 不 良反 应 明显 增 加 ¨ , 方 案 没 有 证 实 .o ) 联 J此 联 合 化 疗 能 够 明显 提 高 临床 治 疗 效 果 。 由 以 上 资料 可 以 看 出, 氧 胸 苷 酸 合 成 酶 抑 制 剂 作 为 晚 期 胰 腺 癌 的 一 线 治 疗 药 脱 物 可 能性 不 大 , 非 有 新 的 临床 试 验 获 得 根 本 性 突破 。 除 13 胞 嘧 啶 类 似 物 吉 西 他 滨 , 名 双 氟脱 氧 胞 苷 , 一 种 . 别 是 细胞 周期 特 异 性 药 物 , 过 3种 作 用机 制 抗 肿 瘤 , 有 自增 通 具
・
2 2・ 5
广东医学
21 00年 1月 第 3 l卷第 2期
Gu n d n a g o gMe i l o r a Jn 0 0, o.3 , o dc u n l a .2 1 V 1 1 N .2 aJ
胰腺 癌 的化 疗 及靶 向治 疗 研 究 进 展
李志贵 ,关泉 林
兰 州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学 院 ( 州 70 0 ) 兰 州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肿 瘤 外 科 ( 州 70 0 ) 兰 300 ; 兰 3 0 0
的化疗和靶 向治疗作一总结 , 以供 I 临床参考 。
1 化 学 药 物治 疗
1 1 氟尿 嘧 啶及 其 衍 生 物 .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358-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年4月第20卷第4期Chin J Ml Inv Surg,April2020, Vol.20.No.4-文献综述-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马福林王新刚综述王琛$$审校(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兰州73003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6604(2020)04-0358-04doi:10.3969/j.issn.1009-6604.2020.04.017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侵袭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生存率低,是最为恶性的肿瘤之一⑴。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早期诊断胰腺癌十分困难-2]o胰腺癌患者诊断时多已达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约55%发生远处转移时才确诊为胰腺癌[1>2]。
预计到2030年,胰腺癌将成为西方国家第二大肿瘤致死性疾病[3]。
当前,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识别高危人群以进行筛查和预防,并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创新和新的肿瘤标志物的研发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4]。
本文对胰腺癌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1危险因素日本2016版胰腺导管腺癌(pane—civ ductal adenoca-inoma,PDAC)临床指南[5]指出,PDAC的危险因素包括胰腺癌家族史,遗传性胰腺癌综合征,胰腺并发症[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 eaducta epapi e a ey mucinou sneop ea sm,IPMN),胰腺囊肿,肥胖],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酒精摄入),职业因素。
Kanno等[6]的研究显示,在200例早期PDAC中,32%合并糖尿病,31%吸烟,26%合并IPMN,15%酒精摄入,13%有慢性胰腺炎,6.5%肥胖,4.5%有胰腺癌家族史。
11/0等[7]报道新发2型糖尿病胰腺癌发生率为2.78%(3/108)) Boseti等[8]分析国际胰腺癌病例对照联盟的12项研究,包括6507例胰腺癌和12890例正常对照,结果显示,与从未吸烟者相比,既往和目前吸烟者的OR值分别为 1.2(95%CI: 1.0- 1.3)、2.2 (95%CI:1.7-2.8),且胰腺癌发病风险随着吸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0.0001)。
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_丁雷

16Alzheimers'cation and training 2012[EB /OL ].Available from :http ://.au /south-australia /education--training-in-sa.aspx.17Brodaty H ,Cumming A.Dementia services in Australia 〔J 〕.Int J Ger Psych ,2010;25(9):887-95.18Goode B ,Booth G.Dementia care 〔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12:50-84.19Nasso J ,Celia L.Dementia care :inservice training modules for long-term care 〔M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2007:265-311.20Bradley S ,De Bellis AM ,Guerin PB ,et al .Re-enacted case scenarios demonstrate person-centred care in dementia for undergraduate health-care students 〔J 〕.Edu Gerontol :An Int J ,2010;36:1-15.21De Bellis A ,Bradley S ,Wotherspoon A ,et al .Come Into my world-how to Interact with a person who has dementia :an educational resource for undergraduate healthcare students on person-centred care 〔M 〕.Ade-laide :Flinders University ,Hyde Park Press ,2009:15-28.22Wang G ,Cheng Q ,Zhang S ,et al .Economic impact of dementi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valuation of Alzheimer-type dementia in Shang-hai ,China〔J 〕.J Alzheimer Dis ,2008;15(1):109-15.23Sousa RM ,Ferri CP ,Acosta D ,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to the prevalence of dependence among older people in Latin Ameri-ca ,China and India :a 10/66dementia research group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BMC Geriatrics ,2010;10:53-65.24Wei X ,Zakus D ,Liang H ,et al .The Shanghai case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reform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popu-lation ageing 〔J 〕.Int J Heal Plan Manage ,2005;20(3):269-86.25Hsueh KH ,Hu J ,Clarke-Ekong S.Acculturation in filial practices a-mong US Chinese caregivers 〔J 〕.Qualita Health Res ,2008;18(6):775-85.26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Ageing and aged care in Australia 〔R〕.Canberra ,2008.27Furlong KE ,Wuest J.Self-care behaviors of spouses caring for signifi-cant other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the emergence of self-care worthi-ness as a salient condition 〔J 〕.Qualitat Health Res ,2008;18(12):1662-72.〔2012-11-09收稿2013-07-10修回〕(编辑赵慧玲/张慧)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丁雷张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胰腺癌;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4)08-2298-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4.08.139通讯作者:张平(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肝胆脾胰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
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

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是衡量胰腺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常常在早期就出现远处转移,使得病情严重,难以治愈。
然而,通过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有了更加正面的期待。
一、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胰腺癌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病情进展到晚期,才会出现疼痛、黄疸、消瘦、乏力等症状。
正是由于这些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使得胰腺癌很难早期被发现,从而影响了治愈率的提高。
二、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对于胰腺癌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辅助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完整切除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辅助放疗和化疗是在手术后采取的补充治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三、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的意义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是新疗法在临床试验阶段的治愈效果指标。
由于胰腺癌的高度恶性和难以早期发现,使得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治愈效果。
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的提高,意味着新的治疗方法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整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的措施与进展为提高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研究者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试图通过基因疗法来治疗胰腺癌,通过干扰胰腺癌细胞的恶性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探索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策略,以期望能够提高胰腺癌的治愈效果。
然而,目前的临床实验结果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胰腺癌的异常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性等问题仍然是治疗的难点。
因此,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胰腺癌的病理机制,寻找到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
五、结论胰腺癌临床实验组一期治愈率的提高是医学界一直追求的目标。
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并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胰腺癌的治疗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胰腺癌的治愈率。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标签:胰腺癌;肿瘤标志物;进展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
由于其诊断困难,因而寻求早期的诊断方法,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
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1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是肿瘤组织所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正常组织中绝对不存在的肿瘤特异成分,故肿瘤标志物一般指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且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下面重点介绍对胰腺癌诊断敏感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
1.1 胰腺癌胚胎抗原(POA)和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POA是从胚胎期胰腺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1974年由Banwo首次报道。
Gelder等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也提取出了这种糖蛋白,并提出POA 可以作为胰腺癌较特异性的标志物。
部分肝癌、胃癌、胆管癌和肺癌患者血清中POA 亦可升高,与胰腺癌鉴别有一定困难,但良性胰腺疾病POA浓度大多偏低。
PCAA 是由胰腺癌腹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
胰腺癌、肺癌、乳癌都有一定阳性率,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正常人胃、十二指肠、大肠、肝胆上皮组织内均有PCAA 存在。
上述各组织中发生的癌肿,尤其是含有黏液的癌细胞PCAA含量特别高。
胰腺高分化腺癌内PCAA 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
目前这两类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理论上对胰腺癌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检验。
1.2 K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overexpressed in cancer (KOC)KOC是一类新的癌胚RNA连接蛋白。
研究显示该蛋白在97%胰腺癌中过度表达,79%PanIN3组织标本存在中~强蛋白染色,24%正常胰腺的标本存在微弱的腺泡细胞染色,而正常导管蛋白染色均为阴性,推测该蛋白是诊断胰腺癌及重度癌前病变的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1]。
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医学治疗的不断进步,胰腺癌是一种早期隐匿、生存时间短、死亡率高、无法根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中药与胰腺癌的各种常规治疗结合,作为一种强而有效的辅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减少肿瘤体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治疗;胰腺癌;临床应用;作用机1引言胰腺癌的预后极差,手术是可切除性胰腺癌的首选方式,胰腺癌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迄今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于是综合治疗逐渐成为胰腺癌治疗的共识。
近年来,围绕胰腺癌治疗开展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如火如荼,尤其是胰腺癌疫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激动的初步成果;中医药治疗作为胰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也展现出了令人期待的一面。
2简介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胰腺癌的发病与年龄相关,且与高脂饮食、吸烟饮酒史、肥胖、糖尿病史及慢性胰腺炎病史密切相关。
胰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腹部不适、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并发胆道梗阻时可能出现黄疸。
胰腺癌临床确诊时常已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
目前中晚期胰腺癌的传统治疗手段为静脉化疗或放疗,而对于梗阻性黄疸、肝转移、剧烈腰背部疼痛、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患者可以采用敏感药物动脉灌注化疗,研究表明靶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降低全身化疗不良反应,对于中晚期胰腺癌较单纯静脉化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药物选择中,吉西他滨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且吉西他滨所致的不良反应较轻,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一般不影响下一个疗程的进行。
同时近年来中医药在胰腺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中医理论中,胰腺癌属于“癥瘕积聚”“黄疸”“腹痛”等范畴,病因常责之过食肥甘厚味、情志抑郁或他病转归,患者常素体湿热,蕴结脾胃,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导致气机阻滞,痰瘀互结,而成癥瘕,积聚于腹,变生黄疸或腹痛等表现。
胰腺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席兆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手术治疗切除率低,传统放化疗不敏感,病死率高的特点,预后极差。
目前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支持治疗等,以细胞毒性药物为主的化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证实辅助化疗比最佳支持治疗延长了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时间。
吉西他滨是胰腺癌辅助化疗的标准治疗,疗效较传统化疗有所提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具有特异性的分子靶向治疗,给胰腺癌的辅助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胰腺癌;辅助化疗;靶向药物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识码A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病死率逾90%,无法切除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
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此病,胰腺癌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其病因考虑与大量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肥胖、基因突变等有关。
目前外科手术是能够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手段[1],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病至中晚期,可获根治性切除者仅10%~15%,术后5年生存率仅%l~3%。
局部复发是胰腺癌术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80%的患者在肿瘤切除后出现局部复发,因此只有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支持治疗等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以细胞毒性药物为主的化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具有特异性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现对胰腺癌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综述如下。
1胰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1.1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1.1.15-氟尿嘧啶(5-FU)5-F U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第1个被报道用于抗胰腺癌的化疗药物,早期常与丝裂霉素等组成联合化疗方案,如FA M、S MF等。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相比,以5FU为主的化疗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5F U是抗胰腺癌的基本化疗药物,改变给药方法和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 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胰腺癌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
传统的临床病理学已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我们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根据病理学特征,胰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IPMN)IPMN是一种胰腺原发性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胰腺导管的扩张和黏液性分泌物的堆积。
IPMN可以进展为癌症,因此对于有IPMN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定期随访。
2.2 浸润性导管癌(IDC)ID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70-80%。
IDC的特征是癌细胞浸润到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中,而且常见转移至淋巴结、肝脏和其他远处器官。
2.3 浸润性小管状腺癌(ITAC)ITA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约5-10%。
ITAC的特征是癌细胞形成小管状结构,并有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ITAC的预后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2.4 黑色素瘤少数胰腺癌是黑色素瘤的转移病灶,这种类型的胰腺癌很罕见,但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3. 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研究进展:3.1 KRAS 基因突变KRAS基因的突变是胰腺癌中最为常见的遗传变异。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因此,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治疗成为了胰腺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2 CDKN2A 基因突变CDKN2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
然而,CDKN2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异常,进而促进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与现状•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实践方法•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目•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前沿与展望录01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与现状1 2 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起始时间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已有关于胰腺癌治疗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古代文献记载从古代到现代,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发展历程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临床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和优势。
国际认可度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逐渐得到国际认可。
01020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具有整体调节、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优势。
优势中医药治疗胰腺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疗效不稳定、副作用不明确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不足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优势与不足02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理论基础整体观念中医药治疗胰腺癌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和舌脉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胰腺癌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扶正祛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扶正祛邪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西医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通过使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强调综合治疗,将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理论基础互补作用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是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具有互补作用,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提高治疗效果。
胰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摘要:胰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对其实施治疗时主要以手术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
本次研究详细的综述了胰腺癌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胰腺癌;生活质量;护理策略胰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中的一种,且致死率较高,有研究数据显示,以下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到9%[1]。
临床上将胰腺癌分成了多种类型,对于部分局部进展性和可切除性患者,对其实施根治术联合术后化疗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50%左右。
所以,对于胰腺癌患者,提高其生命周期的唯一方式就是手术切除联合化疗。
但是手术会导致患者消化道受损严重,生活质量降低。
临床上也将生活质量作为评估胰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对一些老年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较低的生活质量会导致手术治疗效果降低。
治疗医师应该定期对胰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1胰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1身体功能身体功能包括短距离行走、从事重体力活动等多种身体状态,与其他癌症患者相比较,胰腺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较弱,并且大多数患者这种身体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至基线水平。
另外,患者自身体质、所实施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质量等也会对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时间造成影响,有一些患者甚至在术后9个月时身体功能依然不能恢复至基线水平。
1.2社会及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包括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情绪功能等等,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期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大部分患者术后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在术后3~6个月内会逐渐恢复。
有学者认为,患者这种社会功能及心理的变化可能与术后饮食困难、体质量减轻以及疲乏等多种因素有关,除此之外,部分患者担心病情复发、病情恶化、畏惧死亡等因素有关。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进展

切除肿瘤 , 故如 何 早期 发 现 小胰 癌 成 为影 像诊 断 研究热点 。胰腺 癌 9 %为腺 癌 , 5 为少 血供 无包膜
实性肿瘤 , T 平 扫 多呈 略低 密 度 。 由于小 胰癌 C
一
1 影像 学 检 查
1 1 B超 .
般不 引起胰 腺 形 态轮 廓 的明显 改 变 , 同时 由于
1 2 CT .
诊 断是获得最佳 疗效 的关键 。 近年来 随着 检 验 水 平 及 外 科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胰腺癌 的诊 断取 得 了长 足进 步 。对 胰腺 癌 的 早期诊 断提出 了许 多新观 点 、 方法 , 逐步被 临 新 正
床医师所 认 识 和应 用 。于 2 0 0 4年 、 0 6年 2次 20
胰腺 癌是 一高 度 恶性 肿瘤 。临床 上 , 胰腺 癌 的主要症状 包括消化 不 良、 恶心 、 体重减 轻 、 黄疸 、
脂 肪泻 、 痛和抑郁 。实 际上黄疸 和腹痛 出现 时 , 疼
漫性增 大 , 边界 不整齐 或不 清晰 , 蟹足样 向周 围 呈
浸润 。肿块 多 为低 回声 , 部 回声欠 均 匀或 不均 内 匀 。当癌肿 有坏 死 、 出血 、 管 阻塞 时 , 胰 可呈 无 回 声改 变 。此 外 还 可 引起 胰 管 扩 张 , 管 受 压 、 血 移 位、 变窄 。借助 饮 水充 满 胃腔 的透 声 进行 观察 胰 腺病变 的部位及 浸润 范 围或压迫 血管 的程度 。因 胰腺 属 于腹 膜后脏 器 , 剖位 置深 , 方有 胃肠道 解 前
C 诊 断胰 腺 癌 的灵 敏 度 可 达 8% ~ T 9
9 7% l l 4
,
召开全 国胰腺外科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讨 论会 , 制订 了《 胰腺 癌诊
胰腺癌研究报告

胰腺癌研究报告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焦点。
本报告将介绍胰腺癌的研究进展,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
家族遗传肿瘤综合征如Lynch综合征和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
肥胖、膳食中高热量和高动物脂肪摄入与胰腺癌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此外,长期吸烟、饮酒及高血糖等因素也与胰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早期胰腺癌的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例被诊断为晚期胰腺癌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疗和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放疗可以用来控制疼痛和缓解症状,但对胰腺癌的治愈效果有限。
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多数胰腺癌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佳。
预后是胰腺癌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统计,大约80%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预后较差。
虽然发展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但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仅为5-10%。
目前,预后较好的因素包括早期诊断、手术切除、较小的肿瘤、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以及良好的身体状况。
虽然胰腺癌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例如,基因突变与胰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免疫治疗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来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总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限制,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胰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胰腺癌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癌 已成 为 美 国 男 性 第 四位 癌 症 死 亡 原 因… 。在 欧
洲, 胰腺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病 因中排第 五位 , 每年 胰 腺 癌 的发 病 率接 近 9 1 /0万 , 约有 4 0 大 00 0人 死
幽 门的 Whp l 术 理 论 上保 留幽 门可 以改 善 胃 ipe手
1 胰 腺 癌 的 外 科 治 疗
目前 国 内各 主要 肝 胆 外 科 中心 均 建立 了胰 腺 外科 专业 组 , 手术 技 术 不断 提高 , 验 更加 丰 富 , 使 经 嗣 手术 期 病 死 率 明 显 下 降 ,由 2 0世 纪 7 0年代 的 2 %以上 降 至 目前 的 3 0 %以下 。另外 许 多 积极 的治 疗 手段 的采 用 ,使胰 腺 癌 的长期 生 存 率得 以提 高 ,
病人术后并发症 ( 括死亡 ) 多[ 包 增 。相 反 地 , MD
C ne i UJ — i O a ha acr7 nr UBo u O i u H
Ke r s a c e t e p a ms c mp e e sv h r p y wo d :p n r ai n o ls ; o rh n ie t e a y c
21 00年 6月
循证医学
T eJun l f ie c — ae dcn h o ra d n eB s dMe iie o Ev
Jn 2 l u.00
V 11 N . o .0 o3
第 l卷 第 3 0 期
・
述
评 ・
胰 腺 癌 综 合 治 疗 研 究进 展
胰 腺 癌术 前 是否 需要 胆 道 引流 、 么条 件 下引 什 流等 问题 , 目前 仍然 存 在争 议 。术 前 胆道 引 流 的 主 要 目的是 为 了减轻 瘙 痒 、胆 管 炎 症 状 以及 通 过 术 前 改 善肝 功 能而 降低 手 术风 险 。有 研 究表 明 , 高 在 胆 红 素状 态 下行 Whpl 术 . ipe手 围手 术期 死 亡 率 增 高 。 19 99年 M m r l l nK ur g 瘤 中心 回 e oi o .eei 肿 aSa n 顾 性 分析 了 2 0例 Whp l 的患 者 , 中有 5 % 4 ipe术 其 3 手术前 行 胆 道减 压 。研 究发 现 , 接行 手 术 治疗 的 直
胰腺癌新药临床进展

NewLink Genetics 公司(简称 NLNK)今日宣布,他们将药物 (HyperAcute(R) Pancreas) 免疫治疗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的 2 期临床实验数据已经采集完毕,并将提交给第 53 届消化外科学会年会。
详细结果将发布在“Gastrointestinal Surgery”杂志上。
”HyperAcute(R) Pancreas”是正进行评估的一个多机构的、随机的 3 期临床实验药物,该实验是在与 FDA 达成特定协议的前提下进行的。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 Dr.Jeffrey M. Hardacre 博士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医院塞德曼癌症中心和凯斯西储大学(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职员,同时也是该研究项目结果的主要提交者,他评价说:“这项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是衡量无病生存率,现在这个指标已经完成,即:一年无病生存率(DFS)为 62%,中位无病生存期为 14.1 月,我们已经成功取得了预期的疗效,除此之外,我们还很受鼓舞,一方面,药物对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具有有利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一个有趣而令人激动的的现象:三例患者在Algenpantucel-L(实验药物)治疗后胰腺癌复发,紧接着采用了多种二线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这三例患者均获得了影像学完全缓解,进一步发现,他们自获得完全缓解后的 6 至36 个月中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并没有复发”。
NewLink Genetics 公司首席医疗官 Dr. Nick Vahanian 说:“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将 HyperAcute(R) Pancreas 免疫治疗等新疗法带给胰腺癌患者,那么按照我们的使命继续前行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希望能从即将召开的美国肿瘤学会上的这项研究里找出一些胰腺癌患者提高 2-3 年生存期的数据来。
在 HyperAcute(R) Pancreas2 期临床试验的有效数据基础上,我们正热切关注着正在进行的 3 期药物临床实验进程”。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三、研究成果
近年来,胰腺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发现。在基因表达方面, 研究发现特定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病、进展和预后有关,为针对特定基因的 治疗提供了依据。在生物治疗方面,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 方法,如CAR-T细胞治疗等,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纳米技术方面, 研究发现纳米药物能够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研究的突破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新型药物 如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为 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复方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
在胰腺癌的临床实践中,一些成功案例为诊疗新进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 如,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 以实现长期生存。此外,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有望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结论: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胰腺癌的影响以及诊 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胰腺癌的发病特点和难点,从而为 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疗方案。
四、结论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前沿进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 足之处。由于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需要 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同时,也需要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和心理健康,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关怀。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才能 推动胰腺癌研究的发展,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胰腺癌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胰腺癌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差且难以根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为了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许多临床研究被广泛进行。
本文将就胰腺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技术,如胆道镜检查、组织冰冻病理学检查等,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手术治疗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
针对不同情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胰腺头部切除术、胰腺体尾切除术等。
二、放疗治疗放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放疗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
放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通常通过放射线机照射肿瘤,可以精确控制射线的方向和剂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
内部放射治疗主要通过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化疗治疗化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主要通过给予患者一些抗癌药物,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化疗的具体方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的药物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剂、DNA损伤剂等。
虽然化疗可以有效控制胰腺癌的进展,但是由于抗癌药物对健康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患者在进行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胰腺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
靶向治疗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癌细胞上特定的受体、信号转导路径或分子靶点,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
靶向药物可以更加准确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胰腺癌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 ,其 中 1 例 为边 缘 可 切 除 肿 瘤 ,2 例 为 不可 切 除 治 疗 方 案 中获 益 ,提 高 肿瘤 切 除 率 ,并 改 善 生存 时 5 4 肿 瘤 。 所有 3 例 患者 均对 该 新 辅 助 治 疗 方 案耐 受 良 间 。不 过 ,研 究 人 员也 指 出 ,鉴 于 样 本 量 的 关 系 , 9
好 。 3 例 患 者 中 ,2 例 获 得 了疾 病 控 制 。有 2 患 对这 一结 论还 有 待今后 作进 一步 的验 证 。 9 9 例
者 在 吉 西他 滨 联 合 奥 沙 利 铂 诱 导化 疗后 出现 疾 病 进 展 ,7 例患 者 在 放化 疗 后 出现 疾病 进 展 。研 究 人 员对
该 研 究 的 设 计思 路 是 ,局 部 晚 期 胰 腺 癌 患者 首 成 功切 除肿 瘤 的 患 者 和未 能 切 除 肿 瘤 患者 的 中位 总 先接 受 吉西 他滨 10 0mgm 合奥 沙利 铂 1 0mgm 生 存 时 间分 别为 3 .和 13个 月 ,差 异 有 统计学 意 义 0 / 联 / 0 1 5 2 的 诱导 化 疗 ,对于 诱 导 化 疗 后 未 出 现 疾病 进 展 的患 f P<0O 1。 .O ) 者 ,则继 续 给 予 吉 西 他滨 5 ・ 2 1 2 的 化 0 mgm . d 周 次 这 项 的研 究 结 果 证 实 了研 究 人 员的 假设 ,即 给
c n an n h mo h r p : p o e n l i f6 p o p ci etil. n e ,2 2 J l1 . o : o ti i g c e t e a y A o ld a aysso r s e tv ras Ca c r 01 u 1 d i
间的 改 善 。 由此可 见 ,在 临 床试 验 中 ,血 清 C 99 A1-
汇 总 分 析 中 ,共 纳 入2 2 胰 腺 癌 患者 ,其 中 水 平 下 降 不 是 一 个可 用 来 替 代 终 点指 标 的 有 用 标 志 1名 局部 晚期 患 者 5 例 ,转 移 性 胰 腺 癌患 者 1 2 。2 2 物 。在 临床 上 ,给 予2 周期化 疗后 ,血 清CA1 -水 0 6例 1 个 99 例胰 腺 癌 患者 化 疗 前血 清 CA1 -水 平 的 基线 值 中位 平较 基线 值升 高 ≥5 99 %是 预后 不 良的预 测 因子 。
1 .0 2c c.7 3 .E u h a f r t 10 /n r 7 4 【p ba edo i ] 0 2 pn
6 药品评价 21年第9 02 卷第2期 1
国际前沿快报
 ̄lr Gr ln ot bi ae F o
一 、古西他滨和奥沙利铀诱 化疗后 1 2 次
的患 者血 清 CA1 -水 平 作 为 基线 值 ,并 记录 了在 给 吉 西 他 滨方 案 化 疗 的 晚 期胰 腺 癌 患 者 来 说 ,化 疗 前 99 予连 续 多个 周 期 化疗 后 重 复检 测 得 到的血 清CA1 - 血 清 CA1 - 水 平 基 线 值 是 一 个 预 后 预 测 因子 。然 99 99 水平 , 目的是 为 了评估 化 疗期 间血 清CA1 — 水平 的 而 ,在 完 成 第2 周期 化 疗 后 ,血 清 C 99 平 下 99 个 A1 -水 下 降 趋 势 与 患者 预 后 之 间 的关 系 。这 项 研 究 的结 果 降并 不 能 预测 中位 总 生 存 时 间或 中位 至 疾 病 进 展时 发表 在 了2 1 年 7 0 2 月的 ( a cr ( n e) 志上 。 C )杂
接 受放 化 疗 可 显 著 提 高 疾 病 控制 率 ,并 获 得 了 1个 位 总生 存时 间为 1. 月 ,其 中边 缘 可切除 肿瘤 患者 4 6个 7 月 的 中位 生 存 时 间 。此 次 ,他们 又设 计 了一 种 新 的 为 2 .个 月 ,不可 切 除肿 瘤 患者 为 l .个 月 ,差 异也 78 33
疗 机 构 ,均 对包 含 吉 西 他 滨在 内 的化 疗 方 案 在晚 期 月 ,P 00 22 和 中位至 疾病 进 展时 间(组 分 别为75 = . ) 0 2 . 胰 腺 癌 中的疗 效 进行 了评价 。研 究 人 员对 这6 前 瞻 和35 月 ,P 00 05。 项 .个 = .0 ) 性 临 床 试 验 进 行 了 汇总 分 析 。他 们将 化 疗 前 所 检测 通 过分 析 ,研 究 者得 出结 论 ,认 为 对于 接 受 含
他滨输' ? i
联合 旧期 体外放疗的新辅助 方案 渝 k 部晚期腴腺癌 t, l
口 H
前 ,局 部晚 期胰 腺 癌患 者 的新辅 助 治疗 已 所 有患 者 均 进 行 了随 访 ,中位 随 访 时 间 为 1 个 月 , 3 成 为 该 研 究领 域 的 热 点 。 既 往 的 研 究 表 结果 显示 中位 无进 展生 存 时 间为 1 .个 月 。其 中,边 02
疗 ,并 进 行 同期 5 . 的放 疗 ,并最 终 评 估手 术 切 予局 部 晚 期 胰 腺 癌 患者 吉 西 他 滨 联 合奥 沙 利 铂 诱 导 04 Gy
除率 。
化 疗 后 继 以 放 化疗 的新 辅 助 治疗 方案 是 可 行 的 。边
这 项 临 床 研 究 共 纳 入 3 例 局 部 晚 期 胰 腺 癌 患 缘 可 切 除 肿 瘤 与不 可 切 除 肿瘤 患 者 均 能 从 该 新辅 助 9
八 所 周知 ,糖 链抗 原 1 —( A1- ) 一种 重 C 99 9 9C 99是 A1-低水 平 组( 于基 线 值 中位 数) 低 和血 清 C 99 A1- , 要 的胰 腺癌 生物 标志 物 ,目前 在临 床上 已 高水 平 组( 于 基线 值 中 位数 ) y 高 ,然 后 比 较这 2 患者 组 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不过 ,学 者 们 至 今未 能对 如 何 的生 存 情 况 。生 存分 析 结果 显 示 ,血 清 C 99 水 A1-低
国际前沿快报 I lb l rnir Go a o t F e
●
A nilaer0aec dcni lscfna C c n ehPct ve CiR a ri ae c ar n
胰 腺 癌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物 标 物 糖 链 抗 原 1 晚 期 胰 腺 癌 患 各 接 受 含 99 他 滨 办 案 化 疗 预 后 I 的预 测价 值 l l
为 此 ,美 国 俄 亥俄 州 立 大 学 癌症 综 合 中心 的 研 进 展 时 间分 别 为 5 8 37 月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和 .个
究者 们 对CA1 -在 晚期 胰 腺癌 患 者接 受 含 吉西 他 滨 (= .8 ) 个周 期化 疗后 ,血 清CA1—水 平较 基线 99 P 00 2 。2 99 方案 化 疗预 后 中 的预 测价 值进 行 探讨 。他们 选择 了6 值 最 多升 高5 %的患 者 与升 高 ≥5 %的患者 相 比 ,前者 个 前 瞻性 临 床 试 验 ,这 6 个研 究 来 自于 3 不 同 的医 具 有 更 好 的 中 位总 生 存 时 间 (组 分 别 为 1 .和 51 家 2 03 .个
解 释胰 腺 癌 患者 血 清C 99 平 的变 化达 成 共识 , A1 —水 也 未 阐明其 在胰 腺癌 患者 临床 治疗 中的 意义 。
平 组 和 高 水 平 组 的 中位 总 生 存 时 间分 别为 87 n . ., 52 个 月 ,差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 18; 中位 至 疾 病 P 00 ) 0
新 辅 助 治 疗 方 案 ,即 吉 西 他 滨 和奥 沙 利 铂 诱 导 化 疗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 .4 ) 9 P 00 5 。3 例患 者 中 ,有 1 例 患者 1 后 1 2 吉 西 他 滨 输 注 联 合 同期 体 外 放 疗 , 旨在 进 ( 中9 周 次 其 例为 边 缘 可切 除 肿瘤 患 者 ,2 为 不可 切 除肿 例
一
成 步 评 价 这 种 诱 导 化 疗后 继 以放 化 疗 的 新 辅 助 治 疗 瘤患 者 ) 功 接受 了手 术治 疗 。成 功 切除 肿 瘤 的患 者 存时 间( 别为 1 .和 76 月) 分 97 .个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方 案 在 局 部 晚 期胰 腺 癌治 疗 中 的价 值 ,这 项 研 究 的 较 未能 切 除 肿 瘤 的 患者表在 了2 1年7 的 C ne 杂 志上 。 02 月 acr
n o du a t ra n flcl d a c dp n rai a c r A s geis tt n le p r n e e aj v n e t to al a v n e a cet cn e: i l ntui a x ei c . t me o y c n i o e Ca cg2 1 u . o: 0 10 /n ̄ 7 3 .E u h a f r t n e 0 2J l d i 1 . 2c c 2 7 6 [p ba e do pi ] 6 0 n
( 云 白
翻译 整理 )
[ 英文 原文 ]L o eF Ga i Masco e 1Id cing mctbn n x l lt ea y e n , t t M, su c t .n u t e i iea do ai ai t rp a o a p nh
f lo d b wiewe ky if so fg mctbn n o c re te tr a— e m a ito o o lwe y at c — e l n u in o e i ie a d c n u rn xen l a r dain fr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