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课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受沙漠化或荒漠化威胁的干旱地区,应该布局草地;
在滩涂地,为了改良土壤,对土壤进行脱盐,可以种植一些特殊草 种。 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 布局相应的牧场。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5) 农村居民点优化配置 首要任务: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和复垦 主要手段 :合理布局中心村和积极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人口 中心村的选址:应该尽量不占用耕地
考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保证耕地的数量和维持耕地总体质 量。
不宜划作基本农田的耕地 位于正在扩张的城镇周围的耕地
规划为交通、独立工矿等建设用地的耕地不应该划为基本农田。
位于较偏远地区,土地贫瘠的耕地也不要列入基本农田,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不同作物的用地配置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3) 林地的优化配置 林地布局,更多地要考虑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尽量使森林覆盖率 达到或超过30%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林地应该尽量布局在贫瘠偏远的地 方。 经济林和薪炭林的布局则要考虑交通运输的便利和接近消费地。 特殊用途林的布局主要依据其作用而定 4) 牧草地优化配置 布局需要考虑土地的适宜性,因为一些优质高产牧草对气候和土壤 的要求较高。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1 土地利用供选方案的拟定
拟定供选方案的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方面的依据、有关计划规划方面的依据、 有关土地利用需求方面的依据。 1)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 (1)供求平衡原则: (2)重点照顾原则: (3)方案可行性原则: (4) 贯彻落实上级规划意图原则: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原则: (6) 遵守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原则:
式中opti一目标函数Z取最大值或最小值;s.t —约束;g(x)——约束函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一具体的约束条件,x—主观控制变量(决策变量)。 当f(x)与g(x)均为线性函数时,上述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
(3)土宜法: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2 供选方案的评价与效益分析 1) 评价标准 (1) 土地利用方案能否满足人口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不仅需要考虑土地的适宜性,更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适应现代农业 生产方式的需要,符合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的特点。 适应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的要求配置农田
2) 园地的优化配置 土壤的适宜性外,更要考虑区域 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布局上,应靠近城镇和交通干线
特色瓜果生产基地
园地布局也要符合规模经营要求, 尽量成片布局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3 方案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中的反馈原理 在对初步方案进行评价后,根据评价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将修 改以后的方案再进行评价,如果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则需要再修改,然后再评 议,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各方面对方案的意见较小,基本满意为止。 科学选取参数值 使方程得出的最优解或满意解与真实情况相符,使方案成为切实可行的优 化方案。 修正数学意义上的最优解 根据有关的模型求出的最优解或满意解仅仅是在数学意义上的,并不—定 完全符合实际情况,需要规划者根据经验判断加以必要的修正,才能得到与实 际一致的最佳解。
期末某类用地面积 = 期初某类用地面积 + 期内某类用地用地面积-期内某类 用地面积减少量
或以公式示之:B(t)=B(o)+C—D, 式中B(t)—期末面积;B(o)—期初面积; C—期内增加量;D—期内减少量。 上述公式适用于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 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平衡计算。只是各类用地期内增加量和减少量内涵不 尽相同。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1 土地利用供选方案的拟定 (2)数学方法:是依据调查提供的基础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反映土地利用 活动与其它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获得多个可供选 择的解式,揭示土地利用活动对各项政策措施的反应,从而得到数个供选方案。 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 模型等。常用的优化数学模型有: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1 土地利用供选方案的拟定 2)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选优方法 分综合法、模型法和土宜法:
(1)常规方法:在单项用地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逐项逼近,借以达到土地面 积综合平衡,即达到面积数量平衡和空间布局平衡。
土地内部构成的平衡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增加量之和 = 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之和 各类用地面积变动情况可以下式表示: 期初某类用地面积+期内某类用地面积增加量 = 期末某类用地面积 + 期内某类用地面积减少量。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1) 耕地的优化配置
原则 耕地应该尽量布局在土壤肥沃、灌溉有保证、坡度不大于25°的 宜耕地上;
用作耕地的土地不会因为正常耕作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 盐碱化、荒漠化等土地退化后果;
耕地应该尽量靠近城镇或农村居民点,应该有较方便的交通,保 证农产品能够及时快捷地运送到消费地;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山东龙口南山村
怒江水系的村庄
因沙漠化被埋没的村庄
山西皇城村
藏族村庄
3.7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3.7.4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6) 城镇用地的优化配置 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城镇用地规模
促进城镇用地的内涵挖潜,应用差别地价调节不同行业用地在城镇内部 的分布,进行土地功能置换和旧城改造等。
(2) 土地利用方案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3) 土地利用方案能否满足生态环境改善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4) 土地利用方案能否满足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要求。 2) 效益分析 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产出率、城镇土地容积 率、农业气候潜力利用率、中低产田改造率、农地整理面积、村庄整理复垦面 积、可利用地开发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各方案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一 般而言,除土地垦殖率指标外,其他指标值越大,表明该方案对土地资源的利 用越有效 社会经济效益 : 环境改善程度: 3) 评价方法 定性的方法:依赖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主观性的评价 定量的方法:层次分折法、专家打分法和模糊数学法等
规划好城镇用地的发展方问 合理划定城镇用地范围
7) 交通用地优化配置 确定合理的交通用地规模和等级体系
采取合理的交通形式,并使各种交通形式合理组合和连接。建立快速、 便捷、畅通的内外交通网络。 在铁路、公路等选址时应该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尤其其中的优质高产农 田;机场的建设应该尽量利用未利用地或废弃地;农村道路的布局应该根 据农业生产要求和农民生活要求,结合中心村规划进行,也要尽量占用差 地,避开优质高产农地。 还要考虑铁路和公路对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的要求,也要考虑各种交通 与城镇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