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安徽芜湖庄华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
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
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
”教师又问:
“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
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
这样的定基调,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也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
所有这些唯读为重。
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
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
)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二、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
”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
因此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得了“多动症”、“浮躁症”。
特别是在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上,大家都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为求得“活跃”而将表演、游戏、吹拉弹唱画等等手段,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于是乎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有序。
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
笔者曾听过一节片区公开课《菜园里》,执教老师在导入时,出示一大袋子各种蔬菜,并将蔬菜装在黑袋子里让学生摸,然后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自己摸出的蔬菜: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尝等等。
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这一环节足有半节课以上,学生只明白了自己早已认识的什么是茄子、什么是辣椒......而学生真正用在学习课文的时间微不足道,甚至出现将“南瓜越老皮越黄”读成“南瓜越老皮越厚”的闹剧。
目前,像这类的课还有很多。
比如: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等等。
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
也许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甚至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
以上例举的这些课看上去很美丽,过后一想,好像可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
这些也都在提醒我们,非语文的手段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支玉恒老师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语文实践’就是读书,因此读书也就成了‘解决语文的问题’的最有效的‘语文的手段’。
”“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有情趣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
而且,如果能引导学生再加上适当的想
象,体会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恰当与描述的情景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欣喜之情,那就是更好了。
当然,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手段还是适当运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
之后,再引导学生再用口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以进行口语训练,有时也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扎实有效。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
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
因此,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
而如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
最大的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
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很多的教师为课文所累,总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等。
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
使学生不由长叹:语文太难了!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
因此,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
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崔峦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就曾强调:“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执教《画杨桃》时,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渡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他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他没有搞什么“练习册搬家”式的所谓训练,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念的运用已充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整个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
我真切地感到,在支老师的课堂上,一切问题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老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画”与“评”这两个教学环节。
而这两个环节,又恰恰是在学生多读、多思、多感悟之后,才巧妙而妥善地进行。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
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
”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
11级分类:
采纳率:44%
一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包括:
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
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
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
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1、什么是“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
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
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
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
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何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的。
因此,不可丢。
丢掉了语文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素养便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现在很多语文教
师都不敢在语文课堂上讲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时都不敢归纳中心、分段。
其
实,阅读教学只有以本为本,才是根本。
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丢掉语言
文字这个本体,不能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的理解。
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位文
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内涵。
一是掌握工具性过
程中要体现人文性。
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
的陶冶。
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
处都可以学习。
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而是以语文
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什么是“人文性”?
若想更深层地理解“人文性”内涵,首先要了解“人文”的含义。
《》对“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可见,“人文”泛指人类文化。
既然是人类文化,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具体、形象、带主观色彩、主观情感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必然会引起同属人类的学生的共鸣,从而对其产生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理念时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
”这句诗说明了“人”与“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文”作用于“人”,即人类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二是“人”作用于“文”,即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接受是一种多元反应状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视界。
所谓视界,就是指受个性、喜好、知识、经验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眼光。
视界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在文化接受时的独特体验。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文化接受的体验也随着视界的变化而改变。
在对文化接受的独特体验中,有意与无意之间,人类文化便得到了承传与发展。
另外“人文”也特指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人文态度;一种指向“”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同时也是对“人之所以人”不断探索,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这些就是人文精神。
综合以上观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想象、直觉和创造性这些方面。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
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
但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
因此,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
二、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从方法论入手,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遵循“统一”的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评价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二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这是新课标的理念。
而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
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
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要解决很多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们去探究解决。
综合新课标的理念和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文化和情感”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在文化的氛围中、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在师生和谐平等的情感交流中交替进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最终使其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
下面我将《》这首描写早春二月杨柳的诗歌教学为例说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根据“接受”,不同读者的“”不同,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不同,即审美距离不同,那么接受效果也不同,我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切入点定为“感受春天”。
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搜索和春天有关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在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之后,我让学生反复认真读诗歌,看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春天?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学生各抒己见,感受各不相同。
如“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句,有的学生从“碧玉”、“绿丝绦”等词,感受到一个娇媚、苗条、啊娜的妙龄少女穿着绿色的连衣裙正款款走来……这样,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同时在情感体验中也加深了对字、词、句的理解。
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从中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春天?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已情不自禁地受到诗歌意境及语言的感染,主动提出要创作春天的诗。
其中一位学生吟道:“春天,你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家,将‘碧玉’奉献给大地。
”另一位学生吟道:“我是一支柳条,快活地挂在枝头,温情的春风将我抚摸。
”这些诗句不但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现,而且极富人文内涵,表达了学生对春天的丰富感悟和热爱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着人文的眼光去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切入点。
因为只有带着人文的眼光,才能寻找到充满人情味的切入点,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才是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课堂才能成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所。
总而言之,千里冰川非一日之寒,同样道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因此,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