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公开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教学设计
昌黎六中杜彦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特别喜爱的东西,会有什么想法呢?(买下、得到、占有)是的,大多数人会想据为己有。今
1
圈点批注法,诵读感知,思考讨论,鉴赏品悟。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感悟标题
大家通过题目知道了哪些内容?(记:交代文体是散文;囚:占有、囚系;绿是描写对象;囚绿是课文主体)
(要求:阅读过程中拿起笔随时勾画,生字词语、优美词句、疑
(1
讨论“绿”的性格特点。
明确:起先,“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作者发现了“生的欢喜”,写出常春藤的固
执、生命力旺盛、蓬勃;
后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作者有些不快,写出常春藤的固执、
向着阳光和自由;
最终,“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颜色“青苍--柔绿
(
朗读第
✍
✍
1
生答:“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北京情势危急,离开北平,作者提前释绿,也是释放了自己,真诚的祝福,怀念绿友等等。
2、展示作者简介、背景资料,讨论“囚人”指代什么?
总结:表面指绿,实际是向往光明、永不屈服的作者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五)归纳主题
《囚绿记》作者通过对窗前的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采用象征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六)学生质疑
大家还有什么疑惑?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解答。
(七)课后练笔
贺知章的《咏柳》大家会背吗?既然绿色这么柔美,这么蓬勃,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