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北杨梅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西北杨梅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何丽娟;赵敏;李永丽;徐晗;江校尧
【摘要】根据浙西北杨梅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构建了相应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经多年示范应用实践,已取得较好的综合防效.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4页(P244-247)
【关键词】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效
【作者】何丽娟;赵敏;李永丽;徐晗;江校尧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庐311500;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
术推广中心桐庐311500;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庐311500;浙江省桐庐县城南街道农技站桐庐311500;浙江省桐庐县凤川街道农技站桐庐311508【正文语种】中文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杨梅系该县主要特产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杨梅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至2012年,全县杨梅栽培面积约667hm2,主要集中在桐君街道、城南街道、江南镇、凤川镇等9个乡镇街道。杨梅品种以本地种的
早色、迟色、水晶及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的东魁、荸荠种为主,年产量达
390余万kg,产值达2000余万元,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于杨梅病虫害发生种类不多,尤其是果期,果农习惯于不用药或不敢用药,而事
实上目前尚无登记农药可选用。但随着杨梅种植规模、病虫基数增加,一些病虫发生危害也将加重。生产上迫切需要加强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以进一步提高广大果农科学治虫防病和科学用药水平,实现杨梅提质增效之目的。为此,经多年调查与防治实践,现将浙西北桐庐杨梅区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1 杨梅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方法
1.1 杨梅癌肿病
学名为(Pseudomonas syringae pv.MyricaC.Ogimi),又名杨梅疮、溃疡病,系细菌性病害。
1.1.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以危害枝干为主,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后渐增大成肿瘤,瘤呈球形,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造成枝枯。病菌在病枝肿瘤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若湿度大,肿瘤表面溢出菌脓,借风雨、接穗和昆虫传播,从寄主伤口或叶痕处侵入,潜伏期20~30d,发病后又产生菌脓不断地进行再侵染。在5~6月雨水多的年份易发病,管理粗放、排水不良的杨梅园发病较重。1.1.2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新梢抽生前,剪除并烧毁发病枝条,应避免枝干擦伤及在病枝上剪取接穗。 (2)化学防治:需刮净病斑,在伤口涂抹“402”抗菌剂50倍液,或20%噻菌铜SC 50~100倍液等,隔15d再涂抹一次。采收后适时喷施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SC500倍液等。
1.2 杨梅褐斑病
学名为Mycosphaerealla myricac Saw.,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
1.2.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引起落叶,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
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多数病斑相互连接形成较大的斑块,致使病叶干枯脱落。病菌在叶中越冬,翌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长达 3个多月,至8月中下旬出现病斑。
1.2.2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剪除病叶、枯枝,清扫果园落叶集中烧毁,以
减少越冬病源;注意培肥、排水,多施有机肥和钾肥。(2)化学防治:喷施70%代森锰锌WP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WP800~1000倍液等。
1.3 杨梅赤衣病
学名 Corticiumsal monicolor Berk.etBr.,属真菌性病害。
1.3.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该病危害杨梅枝干,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严重的病
树几年内死亡。发病后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病菌以菌丝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树液流动时向四周蔓延扩展,在老病斑边缘或病枝干向光面产生粉状物。由风雨传播,从杨梅伤口侵入危害。该病一般从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每年在5~6月及10月为盛发期,11月后越冬。多雨时易发病,老树发病较重。
1.3.2 综合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结合修剪使杨梅园通风透光,避免杨梅园积水,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增施有机肥、钾肥。(2)化学防治:刮除病枝上的病斑或用刷
子从上到下把病菌的霉层刷掉,然后用70%代森锰锌WP600倍液等涂刷。隔20~30d涂一次,连涂3次。对未感病杨梅树需重视喷药预防病源扩散蔓延,发
病后对树冠喷施70%代森锰锌WP600倍液,或70%安泰生600倍液等。
1.4 杨梅枝腐病
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
1.4.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危害枝干皮层,致使树干腐烂枯死。发病树干先从皮
层腐烂,以后枝枯,树体提早衰败。初期树干皮层病部呈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
软,手压会下陷。病部失水干缩,变为黑色,并下凹。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并在小黑点上有很细的刺毛。发病条件与雨水多、园地潮湿和管理粗放有直接关系。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和果实也致死。老年树易发病。
1.4.2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衰老树要及时更新,促使内膛萌发新梢,复壮树势。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加强肥培管理,避免树势衰弱。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树冠破损后,暴露的枝干要及时涂白,避免受阳光或霜雪的侵害。(2)化学防治:刮除病斑后伤口涂“402”抗菌剂 50~100 倍液等。
1.5 杨梅锈病
学名Caeomamakinoi Kusano,属真菌性病害。
1.5.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冬末春初,在杨梅花期,病菌陆续侵入危害。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盛期,芽、花、叶、枝梢均会发病。受害树提早开花,花量明显减少;植株刚发病新芽着生橙黄色斑点,破裂后从中散发橙黄色粉末。花器被害时,常成叶形,且多呈肥厚的肉质片,上面生橙黄色病斑,肉质叶腐烂掉落。病树结果少或结小果,而且前期大量落花,中后期又大量落果。该病对老龄树危害较重。
1.5.2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多施有机肥以提高抗病能力。(2)化学防治:在萌芽期喷施石硫合剂等,在结果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WP600倍液等防治。1.6 杨梅根腐病
学名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MougeotetFr.)Ces&deNot,系真菌性病害。
1.6.1 发生症状及危害特点危害根系,根部腐烂,枝叶干枯。先侵入细根,后向侧根、根颈、主干扩展延蔓,使维管束变褐坏死,表现为地上枝叶急速青枯,地下根系霉烂。
1.6.2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严重病株挖除并烧毁。(2)化学防治:可在根部土壤施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可萌芽初期喷80%代森锰锌WP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