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说课课件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工人在一条1000米长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 需要多少棵树苗?
间隔的个数:1000÷5=200(个) 树苗的棵数:200+1=201(棵)
答:一共需要201棵树苗。
-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
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略阳县东关小学
郝舒茵
-
1
植树问题说课设计
目录
一、教材分析
五、教法学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八、板书设计
-
2
一、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下
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内容。植树问题原本是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后,人教版教材把它收入课本,作为普通数学的教学内容让 所有的学生学习,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以及 环形情况。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盆 的摆放、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 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教材例题抽取比较有 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经过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 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整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运用了 教材,没有完全按书上的例题去上,而是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了收集 (习题中有),让学生不仅仅会解决单纯的植树问题,还要会解决生活中 所有的“植树问题”,如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这些问题都含有与植 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向学 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 思想,促进学生主体最大限度的发展。
-
10
-
11
-
12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植树要求:沿着小路的一边栽树,两端要
栽,树与树之间距离相等。(哪个栽法对?)
-
13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两端都栽)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 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
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1、小组内合作设计,可以画图或用学具摆一摆。 2、组内充分交流后选派1人汇报。 3、你发现间隔数和植树棵树有什么关系?
-
14
• 以上这个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究,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并呈现自 己的想法,在讲述自己的思路中,让 全体学生去辨别理解。并在思维冲突 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
15
第三环节:操作验证规律 观察下列间隔数和植树棵树各是多少?把它记录在作业纸上。
-
16
-
17
一边栽树,两端要栽
间隔数
植树棵数
-
8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 .
谜
自
语
主
导
探
入
究
,
感
发
知
现
间
规
隔
律
操 作 验 证 规 律
实运 际用 问规 题律
, 解 决
生
活
的 -
含
中 9
的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感知“间隔”的含义
通过猜 谜语和白板 的图片插入、 页面注释功 能,让学生 直观感受, 初步感知 “间隔”的 含义,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探 知欲望,导入 新课。
-
5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发现间 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
6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启 发引导法” ,通过 “在生活中找间隔——在亲历 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 用”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经历 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 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法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采用合作 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发现规律,运用规 律,体会数学思想。
-
7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本节课,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下, 我在直观演示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将数学 文字与感性材料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运用图片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攻克难点。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 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让学生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去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索、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运 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 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共有几个车站?
起点站
终点站
12千米
1千米
-
21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 丁丁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 阶,共要走72个台阶,丁丁住在 几楼?
为了帮助学生
理解每12个台阶
相当于一个间隔,
楼层相当于植树
棵数,我借助白
板的书写功能用
不同颜色的笔画
出每层完整的台
阶来区分。
-
22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 一座大桥全长1400米,在桥的两边 从头到尾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 (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
-
3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 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 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 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 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 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
4
三、教学目标分析
-
23
-
24
4
5
5
6
6
7
7
8
10
11
100
101
N
N+1
植树棵数=间 隔 数+1
-
18
• 操作验证规律的环节借助信息技术交 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经历从复杂问 题到举简单例子的思考数学问题的过 程,并发现其中的蕴含的数学规律, 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逐步放手的教学 策略。
-
19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间隔的个数:1000÷5=200(个) 树苗的棵数:200+1=201(棵)
答:一共需要201棵树苗。
-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
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略阳县东关小学
郝舒茵
-
1
植树问题说课设计
目录
一、教材分析
五、教法学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八、板书设计
-
2
一、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下
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内容。植树问题原本是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后,人教版教材把它收入课本,作为普通数学的教学内容让 所有的学生学习,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以及 环形情况。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盆 的摆放、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 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教材例题抽取比较有 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经过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 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整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运用了 教材,没有完全按书上的例题去上,而是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了收集 (习题中有),让学生不仅仅会解决单纯的植树问题,还要会解决生活中 所有的“植树问题”,如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这些问题都含有与植 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向学 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 思想,促进学生主体最大限度的发展。
-
10
-
11
-
12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植树要求:沿着小路的一边栽树,两端要
栽,树与树之间距离相等。(哪个栽法对?)
-
13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两端都栽)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 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
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1、小组内合作设计,可以画图或用学具摆一摆。 2、组内充分交流后选派1人汇报。 3、你发现间隔数和植树棵树有什么关系?
-
14
• 以上这个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究,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并呈现自 己的想法,在讲述自己的思路中,让 全体学生去辨别理解。并在思维冲突 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
15
第三环节:操作验证规律 观察下列间隔数和植树棵树各是多少?把它记录在作业纸上。
-
16
-
17
一边栽树,两端要栽
间隔数
植树棵数
-
8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 .
谜
自
语
主
导
探
入
究
,
感
发
知
现
间
规
隔
律
操 作 验 证 规 律
实运 际用 问规 题律
, 解 决
生
活
的 -
含
中 9
的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感知“间隔”的含义
通过猜 谜语和白板 的图片插入、 页面注释功 能,让学生 直观感受, 初步感知 “间隔”的 含义,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探 知欲望,导入 新课。
-
5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发现间 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
6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启 发引导法” ,通过 “在生活中找间隔——在亲历 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 用”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经历 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 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法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采用合作 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发现规律,运用规 律,体会数学思想。
-
7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本节课,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下, 我在直观演示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将数学 文字与感性材料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运用图片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攻克难点。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 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让学生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去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索、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运 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 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共有几个车站?
起点站
终点站
12千米
1千米
-
21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 丁丁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 阶,共要走72个台阶,丁丁住在 几楼?
为了帮助学生
理解每12个台阶
相当于一个间隔,
楼层相当于植树
棵数,我借助白
板的书写功能用
不同颜色的笔画
出每层完整的台
阶来区分。
-
22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 一座大桥全长1400米,在桥的两边 从头到尾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 (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
-
3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 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 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 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 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 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
4
三、教学目标分析
-
23
-
24
4
5
5
6
6
7
7
8
10
11
100
101
N
N+1
植树棵数=间 隔 数+1
-
18
• 操作验证规律的环节借助信息技术交 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经历从复杂问 题到举简单例子的思考数学问题的过 程,并发现其中的蕴含的数学规律, 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逐步放手的教学 策略。
-
19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