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人”的教育断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语文人”的教育断想
四
肩负着培养“语文人”重任的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准备,他的教学一定浅薄,他的人生也一定贫乏,他和他教的学生也大抵难以成就周国平所说的“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教着汉语文的中国教师,其文化准备除了汲取现代教育的新思维、磨炼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工艺外,我以为更多的还是传统中做人做学问的精华。
1.读万卷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老师郁炳隆先生在我毕业时询及他“如何才能当一名好的语文教师”时,回答我:“须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他说的,是阅读积累的重要,包括读生活这“无字的书”。
诚然,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讫,但可以改变人生的进程;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外观,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内涵;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注定,但可以改变人生的表情。尽管中华民族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崇尚阅读的民族,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视读书为生命,确是不争的事实。“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正是阅读和人性生长的关系。
教师是读书人,语文教师更应是读书人。阅读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专业的一种标志,更是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所有文化人精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和世界联系的一条通道,是文化通过人脉永葆生命的必由之径。
教师既要读专业的书,也要读专业外的书;教师既要因外物所累而不得不功利性地阅读(如要写论文,要为评职称)也要源自人性的需要,特别是自由的需要而阅读;教师既要为引领学生而阅读,也要为生长自己而阅读。
2.行万里路——胸藏山川容乃大
扩大眼界,增长见闻,是语文教师厚实自己的必由之路。一是要遍访名山大川。北宋安定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们的家乡人胡瑗说:“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⑧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倡导教师的旅行,他说“我还建议你做几次远足旅行,去看看乌拉尔、西伯利亚、阿尔泰、中亚细亚、高加索、俄罗斯北方——阿尔汗格尔斯克州和诺夫戈罗德州。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
富。”⑨二是四出取经寻宝。教师应多外出参观访问,尤其是参加教研科研和研修培训活动,看得多了,学得多了,眼界就不一样,自然会高远得多;胸襟也不一样,自然会宽广得多。
3.交天下友——切磋琢磨和不同
现代思想与学术建设的理念是:分享与共享,造就学习共同体,倡导团队精神,共生共长,互利双赢。单打独斗式的个人闯天下已为现代理念所不取。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⑩。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各各有自己的修为,是“不同”的,却能够和谐地相处;小人勾结在一起,却又各怀鬼胎,尔虞我诈。孔子很推崇诗经中说的“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与君子切磋学问、琢磨问题,共同探讨天地间的至理和人性、修炼的规律与法则,所以君子是“团队式”、“共同体式”地发展的。“交天下友”的真义就在这里。
4.成心中佛——心即是佛了无尘
除了团队的共同进步,个人的修为是万万不可缺失的。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中充满爱的人,爱语文,爱学生,爱教育,爱自然,爱世界,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既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又有旷达的处世态度的人。“得到了是因为没苛求,失去了也不必太在乎”。在做学问上(做人也一样)既坚持“当仁不让”,又秉守“从善如流”。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既对外部有批判精神,又对内心有反省态度的人。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的人。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地善良的人。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存感恩的人。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胸宽广的人,澄怀观道,器小易盈。
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
……。
佛在云端上望着世界,望着我们,大慈大悲,妙相庄严,
我们在心灵里望着佛,拈花微笑,豁然开朗。
于是,佛在我在。
所谓“佛”,就是心灵里的无尘。到这个境界,那就是“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一个人,心中修炼到没有尘埃,没有污渍,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应努力向心中“无尘”的境界向往和追寻,尽可能无限接近这人生修为的崇高目标,让心中的尘埃越来越少,直到接近于无。如是,则语文教育幸莫大焉,学生成长幸莫大焉,教师成熟幸莫大焉。要让语文教学进入化境,语文教师自身就要进入“佛”的境界。要通过你的语文教学来让学生“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正是你自己“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人性,只能靠人性来点燃,教育者,就是点燃人性的人性。
参考文献:
①周国平著《周国平论教育》所引见“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7月第一版。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③⑦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一版P97、P93。
④《孟子·离娄章句下》,原文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意为:君子和小人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⑤([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1。)
⑥《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原文指庖丁运刀解牛的技巧进入化境,甚至符合音乐舞蹈的节律。
⑧丁宝书《安定言行录》。
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北京第一版P121。
⑩语出《论语·子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