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
代表作有: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 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
背景链接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 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 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 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 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 苍劲的风格。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
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作者
简介
背景链接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 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 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 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 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到达,登上
观沧海
表目的连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到达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多么
dàn
sǒnɡ zhì
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荡漾的样子 海水多么汹涌,波浪起伏,山岛高高地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得茂盛。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巨大的波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一阵秋风吹得树木瑟瑟作响,波澜壮阔的大海上, 大浪汹涌而起。
颔联(3-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
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风正”?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 (即北固山)的长江之
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句作铺垫。 想象船行的的图景 春潮涨满,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堤岸相平,船
这两句诗写景除了写明时令,还渲染了凄清的气 氛,衬托离愁别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 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 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 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名句分析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拟人手法。作者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象征,并且用“生”和“入”使之拟人化,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自然的哲理:新事物必 将代替旧事物(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4 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一般文 学常识。(重点) 2.反复吟诵、联想、品味,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在 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重点、难 点)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重点)
课文解读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 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是诗 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 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 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整体感知
观沧海
观海地点、“观”统领全文
海水: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描写景物 山岛
百草丰茂 海波:洪波涌起
日月出其中 奇特想象
星汉出其里
建功立业 统一中原
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李白
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 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 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 “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 《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情意绵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名片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 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 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 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 监林月清酌》。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 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 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 之情而写下的。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 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 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的名句。
诗歌 鉴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在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 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啊!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 还是托大雁捎个信儿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 一下家里人吧!
背景链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 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 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 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上诗人的视线也因之开阔。顺风中平稳而快速行驶的船上,一张 船帆高高直直地悬挂着。
因“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因“风正”帆才有高高直直 地悬空的势态,写景极为传神。此为船上所见景色,表现诗人宽 阔的胸襟。
诗歌鉴 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像
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
银河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 所见所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以古 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A、古代诗歌分类。
B、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 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 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 《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 句叫近体诗。如《次北固山下》就是律诗, 《静夜思》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 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
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呢?
结构梳理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写景 叙事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闻道:震惊,痛惜
过五溪:偏远,艰难
关切同情
抒情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随君:时刻相伴 直:不停留——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呼应首联。全篇笼罩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抒发了思亲思乡之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明主旨。
结构梳理
次北固山下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学习诗歌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读诗句,明诗意 3.品词句,悟诗情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 诗歌的声韵美。
观沧海
曹操
作者名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 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 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
潮水涨得与 岸齐平
风顺而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挂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 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从海上升起的 红日
升起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之时
进入,降临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 江面已显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书信
北归的大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文体知识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 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 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 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 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代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 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 的内容没有联系。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新年和旧年的交
替(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而诗人依旧羁旅他乡,面对此景,情何
以堪?他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呢?
所以,此两句在写景中,点明时令,并暗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品读欣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意节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剧曲(杂剧)
散曲
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 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
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 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 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 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 称为“秋思之祖”。
2、作者都观到了哪些景象?
观察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 -洪波。
3.作者在写海时又写了山岛上的草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在描写大海时,以山 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 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 多姿。
到,送到
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 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百度文库 诗歌鉴赏
首联(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
这是诗人在船上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劳 苦之意。
诗歌鉴赏
文体知识
律诗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 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 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课文解读
旅人前行的路
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5、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 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而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时 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 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代表作有: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 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
背景链接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 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 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 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 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 苍劲的风格。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
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作者
简介
背景链接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 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 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 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 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到达,登上
观沧海
表目的连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到达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多么
dàn
sǒnɡ zhì
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荡漾的样子 海水多么汹涌,波浪起伏,山岛高高地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得茂盛。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巨大的波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一阵秋风吹得树木瑟瑟作响,波澜壮阔的大海上, 大浪汹涌而起。
颔联(3-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
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风正”?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 (即北固山)的长江之
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句作铺垫。 想象船行的的图景 春潮涨满,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堤岸相平,船
这两句诗写景除了写明时令,还渲染了凄清的气 氛,衬托离愁别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 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 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 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名句分析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拟人手法。作者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象征,并且用“生”和“入”使之拟人化,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自然的哲理:新事物必 将代替旧事物(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4 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一般文 学常识。(重点) 2.反复吟诵、联想、品味,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在 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重点、难 点)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重点)
课文解读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 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是诗 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 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 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整体感知
观沧海
观海地点、“观”统领全文
海水: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描写景物 山岛
百草丰茂 海波:洪波涌起
日月出其中 奇特想象
星汉出其里
建功立业 统一中原
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李白
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 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 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 “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 《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情意绵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名片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 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 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 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 监林月清酌》。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 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 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 之情而写下的。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 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 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的名句。
诗歌 鉴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在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 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啊!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 还是托大雁捎个信儿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 一下家里人吧!
背景链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 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 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 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上诗人的视线也因之开阔。顺风中平稳而快速行驶的船上,一张 船帆高高直直地悬挂着。
因“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因“风正”帆才有高高直直 地悬空的势态,写景极为传神。此为船上所见景色,表现诗人宽 阔的胸襟。
诗歌鉴 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像
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
银河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 所见所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以古 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A、古代诗歌分类。
B、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 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 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 《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 句叫近体诗。如《次北固山下》就是律诗, 《静夜思》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 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
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呢?
结构梳理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写景 叙事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闻道:震惊,痛惜
过五溪:偏远,艰难
关切同情
抒情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随君:时刻相伴 直:不停留——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呼应首联。全篇笼罩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抒发了思亲思乡之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明主旨。
结构梳理
次北固山下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学习诗歌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读诗句,明诗意 3.品词句,悟诗情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 诗歌的声韵美。
观沧海
曹操
作者名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 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 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
潮水涨得与 岸齐平
风顺而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挂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 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从海上升起的 红日
升起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之时
进入,降临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 江面已显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书信
北归的大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文体知识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 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 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 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 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代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 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 的内容没有联系。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新年和旧年的交
替(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而诗人依旧羁旅他乡,面对此景,情何
以堪?他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呢?
所以,此两句在写景中,点明时令,并暗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品读欣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意节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剧曲(杂剧)
散曲
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 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
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 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 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 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 称为“秋思之祖”。
2、作者都观到了哪些景象?
观察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 -洪波。
3.作者在写海时又写了山岛上的草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在描写大海时,以山 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 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 多姿。
到,送到
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 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百度文库 诗歌鉴赏
首联(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
这是诗人在船上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劳 苦之意。
诗歌鉴赏
文体知识
律诗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 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 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课文解读
旅人前行的路
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5、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 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而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时 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 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