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1)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关系一定要是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 的最基本的规律。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起初 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 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 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3.创立
基本标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 意识形态》的创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唯 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 生长点和立足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恩格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评价
第二讲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主要内容
一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二 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三 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科 学意识形态的出现,决不是偶然 的现象,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思想认 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 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更准确滴阐述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不仅界定了生产力的内涵、要素 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还说明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中的基 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 系,从而使唯物史观这一根本原理的表达到了理论内容 与表达形式的科学统一。另外,马克思还利用“社会机 体”这一概念阐述了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得到了对社会 形态的学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之前最为精确 的表达。
针对蒲鲁东形而上学的观点,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 法进行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揭示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客观事 物辩证运动的实质的基本观点:“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 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极为重要,其一,它深刻揭示了矛 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是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其 二,它深刻地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其三, 是否承认矛盾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
2.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著作《神圣家族》对青年黑格尔派唯 心史观的清算,向唯物史观的创立又迈进了一大步。
首先,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 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 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异化劳动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指出生产 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 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
(3)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 为马克思之后全面系统的创立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开辟了 道路,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
(1)就哲学来说——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 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 彻底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 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 中驱逐出去。
(2)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 础,使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
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1.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 理论。
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为揭露蒲鲁东经济学理论的 荒谬,着重分析批判了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同时全 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
首先,在批判蒲鲁东唯心主义观点时,阐明了唯物史观 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根据他的意见,创造历史的,正是抽象、 范畴,而不是人。”另外,蒲鲁东也根本颠倒了客观的经济 关系与经济学范畴的关系。而实际的情形则是:“人们按照 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 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经 济学的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 抽象。”经济学的观念、范畴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的。
——马克思恩格斯
(4)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 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 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 的方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唯物史观的表述: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 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 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 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 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 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 产生的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代依据理性主义原则进行 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由唯心主义世界观转 变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政治上逐步从革命民主主 义转向共产主义,认识了无产阶段之后,才探索创 新了新的世界观。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 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根本不懂得分工和交换的的历史 性,在他看来,“分工和这种分工所包含的交换都是凭空 掉下来的”。交换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因而与 物质生产方式一样,交换也有它的历史,并经历了各个不 同的阶段。马克思还指出,交换价值的产生是一个由物质 生产发展所决定的客观事实,决不取决于人们的意愿。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进一步批判
(1)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 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 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 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 的物质生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 确定。”
其次,马克思批判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滥用, 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思 想的哲学基础是被庸俗化了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被歪 曲了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蒲鲁东抛弃了黑格尔辩证 法思想的核心——“矛盾学说”,所以“蒲鲁东先生的 辩证法背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其本质上的形而上学 的。
(4)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革命性 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 观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使他们关于阶级斗争、无产 阶级革命以及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认识达到了 一个新的高度。
二.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马克思于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公开阐述的重要文献。
(4)《手稿》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 用,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初次涉及生产劳动过程 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 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5)《手稿》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 短暂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深化了阶级斗争和 共产主义的理论。
其次,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 价值”说,指出所谓“‘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
所谓“构成价值”,在蒲鲁东看来,就是指一切商品均按它 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进行交换,只有这样它们的价值才会达到“构 成状态”。马克思认为,这一错误的根本就在于混淆了商品价值 与劳动价值。“劳动的自然价格无非就是工资的最低额。”并且 这一最低额的存在使得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是两个 完全不同的量。而蒲鲁东完全忽视了这一客观的经济事实,实际 上就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根源。
“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 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 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
——马克思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蒲鲁东错误 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思想作出了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表述。
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 础
人们生产活动表现出的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的关系,即生产活动首先是改造自然的活动, 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即人们在生产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 交往关系,亦即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 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 矛盾。 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 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 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 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 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 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手稿》来自百度文库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 合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 批判,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 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种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对社
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种历史 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 解释观念的东西。
4.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
基本完成。
唯物史观的发现,“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 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 有革命意义的发现”。
——马克思
(2)揭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存在分工。起初只是自然分工。当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 的分工。”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 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
(3)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2.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蒲鲁东经济学思想的中心是他的价值理论,他认为 “价值是经济结构的基石”,并企图用其虚构的所谓“构 成价值”来综合价值与交换价值进而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首先,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 离了历史真实的客观基础的先验性虚构。
蒲鲁东认为,一切工业产品或自然产品所具有的那种 维持人类生存的性能叫使用价值,而这些产品所具有的互 相交换的性能则称为交换价值。并“建议”人们相互交换 所需产品,交换是建议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 史观的基础上的”。
——恩格斯
(3)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过程来看——马克思 对哲学和经济学的探索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就不会有唯物史观的诞生;而唯物史观的诞生又为马克思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革命变革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互 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