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的规定解读

压力管道的规定解读
压力管道的规定解读

Q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设计院企业标准

Q/ZLZZA02—2008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2008-04-01发布 2008-04-10实施焦作华诚冶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发布

本标准于2008年4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设计院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焦作华诚冶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1.范围

2.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管理总则

3.管径选择的一般原则

4.管道敷设原则

5.管道材料和主要附件选择

6.应力计算

7.固定支架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州分公司设计院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的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应于中州分公司设计院设计资质范围内各类压力管道设计技术工作的管理。

2.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管理总则

2.1为贯彻劳动部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235号)以及有关国家标准,加强我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管理,确保设计质量,特制订本规定。本规定中凡与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不一致的,均以国家法规、标准为准。

2.2本规定所包含的压力管道为:

本公司所设计压力管道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中规定的GC2。详述如下:

GC2:

(1)输送GB2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液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液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3本规定不适用下列情况:

(1)设备本体管道。

(2)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船舶以及煤矿矿井使用的管道。

(3)其他非压力管道。

2.4压力管道设计时应遵循下列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手册:

(1)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5.燃气输配系统。

6.液化石油气供应。

7.燃气的应用。

(2)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煤气管道。

(3)GB50029-200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第九章:压缩空气管道。

(4)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

第十一章:汽水管道。

第十四章:室外热力管道。

附录二: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

(5)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6)SDGJ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7)CJJ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8)GB1047-2005《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

(9)GB1048-2005《管道元件的公称压力》

(10)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公称施工及验收规范》

(11)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2)DL-503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13)DL-5007-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14)DL/T5069-9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15)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16)GB/T700-88《碳素结构钢》

(17)GB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8)GB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9)GB3087-1999《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20)GB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焊接管》

(21)GB/T13793-1992《直缝电焊钢管》

(22)GB/T14976-1994《不锈钢无缝钢管》

(23)GB5117-95《碳钢焊条》

(24)GB5118-95《低合金钢焊条》

(25)《化工管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5压力管道的使用场所分类:

(1)站房内压力管道:生产,输送各类介质的站房内管道如热力发电厂的蒸汽、工业锅炉房的蒸汽、压缩空气站的压缩空气、氢氧站的氢气和氧气、氮氧站的氮气和氧气、煤气发生站的发生炉煤气或水煤气、液化石油气站的液化石油气等介质的压力管道。

(2)车间内压力管道:建(构)筑物内部使用和输送的各类介质压力管道。

(3)厂区压力管道:有所发生站房至各建(构)筑物各类输送介质的压力管道。

3.管径选择的一般原则

3.1压力管道管径的选择

应根据可资利用的压力降、经济流速及安全流速确定,当流速为确定管径的主要约束条件时,可通过查1.4条规定的有关图表确定管径,不再进行管道水力计算。3.2站房内压力管道

(1)当该介质的生产设备以单元制连接时,其设备间连接管道直径一般为设备本体管道的接口直径。

(2)当该介质的生产设备以母管连接时,其母管的直径应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来计算。

3.3车间内压力管道

接至每一设备的支管应按设备的最大负荷考虑,车间总管负荷应对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一般以全部设备的最大耗量乘以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并考虑一定的热损失或漏损附加系数。

3.4厂区压力管道:

以各车间入口计算负荷相加计算,对于工厂车间较多时,还可以适当考虑车间之间的同时使用系数。

3.5车间和厂区压力管道设计一般按现期负荷量设计,当近期发展量、发展位置及敷设方式已明确时,则按发展量设计,对于分期建设或远期扩建的耗量可在一次设计时适当留有余量或考虑有增设新管的可能。

3.6根据上述的压力管道负荷量和站房供出介质参数,并在满足用户对介质参数要求的前提下,按常用流速和允许压力降来选择管径。

3.7各种工作介质的常用流速见下

余压回水,按气水混合物计算。

3.8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介质的推荐流速见下表。

3.9燃油管道介质的常用流速见下表。

在推荐的介质流速范围内选择具体流速时,应注意管径大小、参数高低的影响,对于直径小、介质参数低的管道,宜采用较低值。

4.管道敷设原则

4.1管线一般采用枝状布置,管线力求短直,主干线宜接近用户密集区,并靠近负荷大的用户。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及用户性质,有些管线可环状布置或采用枝状加环状布置形式。

4.2管道布置应尽量利用管道热膨胀时的自然补偿,如采用套管补偿器、波形补偿器地沟敷设时,补偿器应布置在检查井内或补偿穴内。

4.3敷设方式

4.3.1工业企业燃气管道

4.3.1.1厂区燃气管道

(1)严禁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管道埋地敷设。(2)工业企业的其他煤气管道也架空敷设,如架空有困难,可埋地敷设。

(3)埋地敷设煤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满足GB/T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如受地形限制布置困难,而又确无法解决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表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

(4)地下煤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其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一下。

B.埋设在车行道下不得小于0.8m。

C.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当采取兴义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均可适当降低)。

(5)室外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最小交叉净距为:

铁路轨面 6m

道路路面 5m

人行道路面 2.5m

(6)液化石油气站区的室外液化石油气管道宜采用单排地支架敷设,其管底与地面净距可去0.3m。

4.3.1.2车间燃气管道

(1)工业企业的车间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等含CO较高的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与设备连接的支管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敷设在空气流通但人不能通行的地沟内,除供同一个炉子用的空气管道外,不应与其他管线在同一地沟内敷设。

(2)工业企业的车间其它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与设备连接的支管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敷设在空气流通但人不能通行或填充干啥的地沟内,管沟应设活动盖板,管沟敷设时的其他要求详见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4.3.1.3煤气管道应采取消除静电和防雷的措施。

4.3.2氢气管道

4.3.2.1厂区氢气管道

(1)架空敷设时应符合GB50177-93《氢气站设计规范》第11.0.12条的规定。

(2)埋地敷设时应符合GB50177-93《氢气站设计规范》第11.0.13条的规定。

4.3.2.2车间氢气管道

宜沿墙、柱架空敷设,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并不得穿过不使用氢气的房间。其它要求见GB50177-93《氢气站设计规范》第11.0.11条。

4.3.2.3室外架空敷设的氢气管道,应设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的接地,室内外架空敷设的氢气管道,每隔20~25m处,应设防雷电感应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10欧姆。

4.3.2.4有爆炸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氢气管道和室外氢气管道通过建筑物进出口处,在不同爆炸环境的边界、管道分支处以及管道每隔50~80m处,均应设防静电感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

防静电接地和防雷电感应接地可共同用接地装置。

4.3.2.5氢气管道当没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欧姆时,应设跨接导线。对阴极保护的管道,不应作接地。

4.3.3氨分解气管道的敷设要求同氢气管道。

4.3.4乙炔管道

4.3.4.1厂区乙炔管道

(1)架空敷设时应符合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第9.0.11条规定。

(2)埋地敷设时应符合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第9.0.12条规定。

(3)不应穿过不使用乙炔的建筑物。

4.3.4.2车间乙炔管道应沿墙、柱架空敷设,当不能架空时,可单独或与同一使用目的的氧气管道共同敷设在非燃烧体盖板的不通行地沟内,但地沟内必须全部填满沙子,并严禁与其它沟道相通。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并不应穿过不使用乙炔的房间,其它要求见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第9.0.10条。

4.3.4.3乙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厂区管道可在管道分岔处、无分支管道每隔80~100m处以及进出车间建筑物处应设接地装置,直接埋地管道可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车间乙炔管道可与本车间的静电干线相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当没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欧姆时,应设跨接导线。对阴极保护的管道,不应作接地。

4.3.4.4乙炔管道应考虑热补偿,架空乙炔管道靠近热源敷设时,宜采用隔热设施,管壁温度严禁超过70℃。

4.3.5氧气管道

4.3.

5.1厂区氧气管道

(1)宜架空敷设,当架空有困难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或直接埋地敷设。

(2)架空敷设时应符合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12条的规定。

(3)采用不通行地沟或直接埋地敷设时应符合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13条规定。

4.3.

5.2车间氧气管道

(1)厂房内氧气管道宜沿、墙或专设的支架架空敷设。

(2)当不能架空敷设时,可单独或与其他不燃气体或液体管道共同敷设在不通行地沟内,也可以和同一使用目的燃气管道通地沟敷设,并同时应符合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13的规定。

(3)车间氧气管道敷设还应满足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14条的要求。

4.3.

5.3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厂区管道可在管道分岔处、无分支管道每隔80~100m处以及接触车间建筑物处应设接地装置,直接埋地管道可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车间氧气管道可与本车间的静电干线相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欧姆时,应设跨接导线。

对阴极保护的管道,不应作接地。

4.3.

5.4氧气管道应设热补偿。

4.3.6热力管道

4.3.6.1在下列情况下时宜采用厂区架空敷设:

(1)地下水位高或年降雨量较大。

(2)土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地下管线密集。

(4)地形复杂或河沟岩层溶洞等特殊障碍。

4.3.6.2架空敷设可分为低中高支架三种,其管道(包括保温层)外壁与地面净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架空热力管道(包括保温层)外壁与地面净距表4.3.6.2

4.3.6.3在下列情况时宜采用厂区地沟敷设:

(1)管道数量少且管径小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地沟内管道宜采用单排布置。(2)管道通过不允许经常开挖的地段或管道数量较多,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的沟宽受到限制时,宜采用半通行地沟敷设。

(3)管道通过不允许经常开挖的地段或管道数量多,且任一侧管道的排列高度(包括保温层在内)大于或等于1.5m时,可采用通行地沟。

4.3.6.4半通行地沟和通行地沟的净高、通道净宽见下表

半通行地沟和通行地沟的净高、通道净宽表4.3.6.4

4.3.6.5地沟内管道(包括保温层)的外壁与沟壁、沟底、沟顶的净距见下表。

地沟内管道(包括保温层)的外壁与沟壁、沟底、沟顶的净距表4.3.6.5

4.3.6.6热力管道地沟敷设检查井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热力地沟检查井尺寸要求表4.3.6.6

4.3.6.7热力管道地沟盖板顶部埋深不宜小于0.3m。

4.3.6.8居住区的热力管道宜采用地沟敷设或直埋敷设。

4.3.6.9直埋敷设管道外壳顶部埋深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直埋敷设管道外壳顶部最小埋设深度(m)表4.3.6.9

4.3.6.10热力管道宜设有坡度,其坡度不应小于0.2%,地沟敷设时,沟内主要管道的坡向应与地沟的坡向一致。不间断运行的架空敷设蒸汽管道可不设坡度。

4.3.6.11室外热力管道敷设的其他要求可详见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第十四章室外热力管道,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

4.3.6.12车间热力管道主干线宜沿墙或柱架空敷设,当通往用其设备的管道采用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采用地沟敷设。

4.3.7压缩空气管道

4.3.7.1厂区压缩空气管道

(1)炎热地区和温暖地区的厂区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

(2)严寒地区厂区压缩空气管道,宜与热力管道共沟或埋地敷设。

(3)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厂区压缩空气管道假设敷设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4)厂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应考虑热补偿。

4.3.7.2车间压缩空气管道主干线宜沿墙或柱架空敷设,当通往用气设备的管道采用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采用地沟敷设或埋地敷设。

4.3.7.3输送饱和压缩空气的管道,应设置能排放管道系统内积存油水的装置。

4.3.8氮气、氩气和其他惰性气体

一般为干燥气体,敷设方式可参与压缩空气管道。

4.3.9氯气

应采取架空敷设方式。

4.3.10.1厂区酸碱废液及废水等腐蚀性管道

(1)采用管沟敷设方式。

(2)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3)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4.3.10.2车间内酸碱废液及废水等腐蚀性管道

(1)采用管沟敷设方式。

(2)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架空敷设的位置应保证人员安全。

4.3.11燃油管道

4.3.11.1厂区燃油管道宜埋地敷设,埋地敷设时应符合GB50156-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规定。

4.3.11.2车间内然后管道宜沿墙、柱架空敷设,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并不得穿过不使用油的房间。

4.3.11.3管道应设防静电、防雷电感应措施,具体要求见GB50156-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4.3.11.4管道每对法兰间应设跨接导线。

4.4埋地敷设的气体管道及管道附件应涂以防腐层,其防腐层的类别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防腐层的选择表4.4

地以及污水沟等地段应选用特价请绝缘层。

4.5埋地敷设管道常用外防腐绝缘层见下表。

埋地敷设管道常用外防腐层表4.5-1

石油沥青防腐层结构表表4.5-2

注:防水卷材可用聚氯乙烯(PVC)、沥青玻璃布油毡或者玻璃布。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结构表表4.5-3

5.管道材料和主要附件选择

5.1管道材料

棺材的选择首先应根据管内介质的种类、压力及文帝确定管材的技术标准号、钢种、钢号并按照管道的安装位置,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1.1热力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

5.1.1.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3092-82),仅适用于PN<1.6及以下,设计温度不大于200℃的介质。当PN≤1.0MPa时,采用普通钢管;当PN≥1.0MPa时,采用加厚钢管。

5.1.1.2压力大于1.0MPa和温度大于200℃的蒸汽管道、压力大于1.6MPa和温度小于或等于180℃的热水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压力小于1.6MPa和温度小于200℃的蒸汽管道、热水和凝结水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5.1.1.3热力管道当采用不通行地沟或直埋敷设时,应采用无缝钢管(GB8163-1999)。当采用架空、半通行或通行地沟敷设时,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并应符合5.1.1.1和5.1.1.2条要求。

5.1.1.4热力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常用无缝钢管规格与公称管径见下表。

热力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常用无缝钢管规格与公称管径表5.1.1.4

5.1.1.5净化和干燥压缩空气其常压露点为-40℃以下,尘粒小于0.5μm时,可采用不锈钢管或内衬防腐材料的符合管材。

5.1.2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

5.1.2.1管道材料

管子所用钢材应符合国家有关钢材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需要采用新钢种时,应经有

期间应加强金属监督。

5.1.2.2管道公称压力的换算

管子和管件的允许工作压力与公称压力可按下式换算:

[p]=PN×([σ]t÷[σ]S) MPa (5.1.2)

式中[p]——允许的工作压力,MPa

[σ]t——刚才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σ]S——公称压力对应的基准应力,系指钢材在指定的某一温度下的需用应力,MPa。

常用国产钢材的公称压力列于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附录

A.10~A.15.

5.1.2.3小型热电站(12000KW以下)常用幼稚碳素结构钢与合金钢无缝钢管规格与公称直径见下表。

小型热电站常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与合金钢无缝钢管规格与公称直径表5.1.2.3

5.1.3液化石油气管道

5.1.3.1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和最高工作压力在0.6MPa以上的气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应采用钢号为10、20或具有同等性能以上的无缝钢管(GB8163-1999).

5.1.3.2最高工作压力在0.6MPa以下的气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可采用钢号为Q235A的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3091-2001)。

5.1.4氢气管道管材应采用无缝钢管。

5.1.5氧气管道管材的选用,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氧气管道管材的选用表5.1.5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优选稿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 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压力管道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察活动,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压力管道定义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二)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管道; (三)前二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和工业管道,具体定义、代号、分级见附件1。 第三条(调整范围)压力管道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所使用的压力管道、矿井下使用的压力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压力管道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监察职责分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检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跨省)和中央企业所属的长输管道,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安全监察;其他长输管道,由省级质检部门负责实施安全监察。 第五条(管理责任)压力管道生产单位(含设计、元件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下同)、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管道安全质量和安全使用负责。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压力管道的安全全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XXX有限公司在用压力管道 2 目的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3 内容 3.1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3.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3.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3.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3.5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3.6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6.1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3.6.2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3.6.3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3.6.4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3.6.5注意管道的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振动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支撑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应及时采取措施; 3.6.6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3.6.7停用的压力管道应排除内部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保护。外表面应进行油漆防护,有保温的管道注意保温材料完好;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5)管道事故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 (6)其它技术资料和记录.

压力管道安全使用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了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供大家在编制本单位的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参考,各单位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完善,以确保安全.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是一项新开展的工作,希望各单位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广泛交流,在制度制订后,应由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发执行。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 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标准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XXX有限公司在用压力管道 2 目的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3 内容 3.1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3.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3.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3.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3.5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3.6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6.1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3.6.2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3.6.3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3.6.4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3.6.5注意管道的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振动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支撑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应及时采取措施; 3.6.6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3.6.7停用的压力管道应排除内部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保护。外表面应进行油漆防护,有保温的管道注意保温材料完好;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 与管理办法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压力管道设计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计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必须遵守本办法。 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l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4.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管道; 5.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 第三条本办法不适用下列情况: 1.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2.军事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3.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其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管道; 4.人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不含热力点)之后的热力管道。 第四条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l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L 6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注1)≥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300mm的管道; 3.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 DN≥150mm的管道。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L 6MPa的管道; 2.GAl(2)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3.GAl(3)范围以外的长输管道。 二、公用管道为GB类,级别划分为: GBl、燃气管道;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第一章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第二章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 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 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总则 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 1.2.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1.2.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1.2.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汇编

企业标准QB Q/AJC2U/JV-03-2012 ━━━━━━━━━━━━━━━━━━━━━━━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 管理制度汇编 2012年4月8日发布 2012年月日实施 ━━━━━━━━━━━━━━━━━━━━━━━山西省晋中建设集团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制度……………… 二、施工检验验收制度…………………………………… 三、图样资料审查制度…………………………………… 四、开箱验收制度………………………………………… 五、技术资料文件管理制度……………………………… 六、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 七、焊接评定制度………………………………………… 八、安全生产制度………………………………………… 九、质量反馈与处理制度………………………………… 十、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处理制度…………………………十一、安装质量考评制度…………………………………十二、焊接管理制度………………………………………十三、技术交底制度………………………………………十四、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制度……………………………十五、设备零件验收管理制度……………………………十六、安装人员培训制度收制度…………………………十七、材料代用制度………………………………………十八、原材料、焊材检验验收制度………………………

一、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制度 1、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组织的质量抽查工作,必须大力支持,密切配合。 2、公司经理要责成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监督检查集体合同的履行,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义务。各职能部门应将履行情况或不能履行义务的原因,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3、检查组在检查前。应拟定重点检查提纲,并提前三天送达被检单位(部门)。被检单位(部门)应按提纲要求,向检查组汇报情况。检查组采取查、听、看、问的检查方式。 4、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将结果写成书面报告。如查出违约行为,十五日内应召开会议,提出查改意见,督促及时改正。 5、公司每年将检查情况向职代会作专题报告,接受职代会的审议。 6、对在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能在当天处理的必须当天处理,不能在当天处理的要在尽快时间内处理,杜绝将问题拖延或不在乎的作法。 7、对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工作,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把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8、在检查中如发现有抵触或不配合行为的人,事后要进行严格教育, 对行为严重的要进行批评直至处罚。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第一章压力管道得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得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得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得要求办理使用登记与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得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得《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得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与救援方案)、管理与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得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得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与救援方案)、管理与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第二章压力管道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得技术档案就就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得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得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得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得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得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与出厂合格证与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 压力管道得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 管道得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与改造记录);

压力管道设计评审细则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 压力管道设计许可 评审作业指导书及评审细则 (第一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 二00七年一月 @ 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鉴定评审准备 第三章鉴定评审 第四章鉴定评审结论和鉴定评审报告 第五章换证鉴定评审 第/、、 附则 章

压力管道设计 鉴定评审细则 第一章总则 1.1.1 为使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评审工作规范化,提高设计单位水平和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的规定,特制订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的评审细则(以下简称《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包括了设计评审、取得许可证后的抽查评审以及增项和换证评审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以指导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资格评审工作。 1.1.2 本《评审细则》是申请单位和压力管道设计评审机构(即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以下简称学会)共同遵守执行的文件。 1.2.1 本《评审细则》引用下列法规和标准作为评审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 (4)相关的压力管道元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5)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的企业标准(以下简称《企标》); (6)被评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2.2 本《评审细则》引用的法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评审细则》的各方都应探讨使用引用法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3.1 设计单位的评审包括许可评审、取证后的抽查评审、增项的评审以及换证(及增项)的评审。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压力管道的管理,确保压力管道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和附属设施。压力管道的类别和级别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划分。公司其他重要金属管道参照执行。 第四条 各部门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压力管道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压力管道管理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加强压力管道的管理工作,在公司主管设备副经理的领导下,依据总部、公司有关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压力管道管理网络和管理责任制,全面履行管理职责,不断提高压力管道的运行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 公司设备管理部作为压力管道管理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司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二)组织或参与新建、改建、扩建压力管道设计、安装和重大修理改造方案的审查,组织或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竣工验收。 (三)负责或参与对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单位和压力管道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下同)制造单位资质的审查。 (四)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核各单位在用压力管道全面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六)负责组织压力管道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总结。 (七)组织推广压力管道先进技术及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交流压力管道管理工作经验。 (八)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压力管道外部检验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 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应严格执行总部《压力管道管理制度(试行)》和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确保压力管道正常运行。压力管道应定期检查时,负责从运行中退出、清空管道并作相应的处理,达到内部检查的条件。 第八条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总部《压力管道管理制度(试行)》及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组织或参与压力管道安全事故预案和防范措施编制与审定工作,确保压力管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GN204-2001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统一规定(试行) GN204-2001

目录 1 总则 2 一般规定 2.1 工艺计算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布置 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 2.4 材料选用 2.5 管道应力设计 2.6 管道和设备隔热 2.7 管道和设备涂漆 3 压力管道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附加说明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统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遵守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 2 一般规定 2.1 工艺计算 2.1.1 输油、输气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温降计算。其计算公式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1994)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1994)执行。 2.1.2 石油及天然气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计算,可选用本专业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如ASPEN、PROII、HYSIS等工艺计算软件。 2.1.3 对于特殊的管道穿跨越工程按《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0015.1(2)-1998)执行。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及管道的布置 2.2.1 设备布置 2.2.1.1 装置的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的位置以及与有关装置、罐区、主管廊、道路等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2.2.1.2 装置的竖向布置应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操作、检修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的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的合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排水,所有的雨水经过暗管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2.2.1.3 设备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便于操作、维护、检修、防爆及消防,并注意节约用。 2.2.1.4 设备布置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风向条件确定设备、建筑物与其它设施的相对位置。 2.2.1.5 设备布置应根据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和工艺与设备特殊要求,决定是否采用室内布置。 2.2.1.6 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布置在装置的一侧,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位于甲类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制度(2021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2021版)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制度(2021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第一氧化铝厂范围内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装、检验、使用、修理和改造。 2.引用的主要法规及标准定义 2.1引用的主要法规 2.1.1《第一氧化铝厂特种设备、工业建筑物、电气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2.1.2《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理办法》 2.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具体定义 2.2.1压力容器: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容器。 2.2.1.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2.2.1.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m3; 2.2.1.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60-77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压力管道输送和使用安全,防止发生各类事故,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工厂压力管道所辖生产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1、工厂压力管道所辖生产区域是指全厂管路、1#、2#纵向船台、南北船台、内船台、轮机分厂车间、制氧厂、预制数控及生产车间和露天平台、80T、100t、150t、200t龙门吊、机械分厂等管网区域及西华基地生产区域。 2、资产处负责厂区管道安装、使用前的检漏、标色和管网图的制定;负责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制定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制作压力管道布置图;压力管道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由资产处负责安环处、人保处、使用单位参与制定和演练。

2.1管道安装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2.2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管网图); 2.3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2.4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2.5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3、压力管道安装风险控制要求; 3.1压力管道严禁与电缆铺设在同一地沟内; 3.2压力管道、地沟应按规定设置循环通风口; 3.3电缆地沟与燃气管地沟之间应作相互隔离; 3.4氧气、乙炔、汇流排应装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管道分岔处应加设接地装置;氧气、乙炔、风源接头应选用不同通径,避免发生接错等不安全因素。 3.5暴露在外的压力管道应按规定设置防撞砸装置; 4、安环处负责管道投入使用后,按法规要求定期向安全监察机构申报检验;负责组织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委外学习培训

压力管道管理办法

压力管道管理办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目的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加强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发展,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MPa。 公称直径大于25mm。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燃、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3 相关文件及术语 相关文件 3.1.1《基础设备管理程序》 3.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1.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1.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1.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1.6《氧气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 3.1.7《氧气站设计规范》 3.1.8《氢氧站设计规范》 3.1.9《冶金工业动力机械技术规程》 3.1.1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3.1.11《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1.12《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3.1.13《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焊接篇) 3.1.14《冶金工业压力管道管理若干规定》 3.1.1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1.16《在用压力管道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3.1.17《在用压力管道检验规程》 术语 3.2.1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燃、有毒、有

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4职责划分 设备厂长负责 4.5.1对压力管道的作业文件组织讨论、审定。 4.5.2决定运行压力管道的检测、鉴定、缺陷处理、申请报废。 4.5.3确定压力管道的大修、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 4.5.4组织新工人上岗前培训,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 4.5.5组织事故分析,提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4.5.6贯彻执行外来文件。 机动部部长负责 4.6.1认真贯彻执行压力管道的外来文件。 4.6.2 参加压力管道的投运、试车、验收及监督。 4.6.3 组织制定压力管道作业文件,并监督实施。 4.6.4 审查本单位日常压力管道维护方案。 4.6.5 组织事故分析,写出事故报告,呈主管厂长审批后报设备机动处。 4.6.6 随时掌握本单位压力管道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发生重大问题随时向设备机动处汇报。 4.6.7 组织上岗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4.7.1 认真执行外来文件并实施作业文件。 4.7.2 参加压力管道的投运、试车、验收。 4.7.3 制定压力管道的使用、维护规程。 4.7.4 制定本单位日常维修方案。 4.7.5 组织事故分析,提出原因,总结教训,写出事故报告书。 4.7.6 绘制并随时修改压力管道变动部位的图纸。 4.7.7 每年编写压力管道自检报告并上报设备机动处。 4.7.8 建立本单位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 5管理内容和要求

压力管道使用管理制度2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压力管道的管理制度,规范压力管道的使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2范围: 公司内所有压力管道的管理。 3责任者: 设备部:负责本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审核并按本程序规定对压力管道实施全面的管理工作。 4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压力管道管理部门应对公司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 4.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压力管道管理部门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表;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2、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的安全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管理的技术档案包括: 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臵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军官团、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使用资料,包括: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维修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维修和变更记录; (5)管道事故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 (6)其他技术资料和记录。 4.3、压力管道管理人员职责 压力管道必须由专人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

2019最新范文-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压力管道管理指导思想、管理范围、管理机构;压 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检验、修理改造等各环节必须 遵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 2管理职责 2.1公司机动部负责对公司内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检验等进行监督管 理。 2.2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为本单位压力管道管理的主管部 门。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管理内容 3.1.1监督管理范围依据原化工部颁布的《化工企业压力管道管 理规定》,原劳动部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适用 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管道: a)进口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 b)公称直径Dg大于等于50mm; c)输送化工介质的工艺管道、化工生产用蒸汽管道及公用燃气管 道和热力管道。 3.1.2 对于非上述条件的压力管道由使用单位制定管理办法。

3.2 压力管道设计 3.2.1具备化工工程设计资格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方可从事其资格范围内压力管道设计。 3.2.2设计单位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负责。设计文件要明确体现出设计标准、安装施工规范、所用材料标准、计算壁厚、腐蚀裕量及腐蚀速率。 3.2.3公司机动部负责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质保体系的监督管理。 3.2.4工厂压力管道管理人员应参加工厂基建及技改、技措项目的设计审查。 3.3 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 3.3.1压力管道所用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单位应有相应的制造资格,且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3.3.2管件、管道附件等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及性能报告,使用单位必须进行验收,必要时进行复验。 3.4 压力管道制造与安装 3.4.1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具备由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并从事相应范围的压力管道安装。 3.4.2 制造单位对所制造的管子、管件、管道附件的安全质量负责;安装单位对所安装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负责。 3.4.3 制造安装单位所用的管材、焊材等要符合设计选用标准,并且有合格证书,必要时进行复验。制造安装发生材料变更时,必须由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由设计单位下达材料变更单。 3.4.5工厂压力管道管理人员需根据产品质量情况对制造单位实行产品监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