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导入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数学课程导入方法

【摘要】数学课能否吸引学生,课程导入是一个关键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一种内在的求知动力,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课

程导入法,创设有吸引力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入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引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可以引着学生把接下来的新内容学习好,反之,就会影响到对新课的学习情绪,甚至影响到整个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以引人入胜的导入开始美妙的数学之旅,那么必将引发学生兴趣。

一、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缺少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发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 3 x2-x-4=0的一个根为x=-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

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断定:“由于

c/a=-4/3,所以x =-4/3÷(-1)=4/3,请同窗们验算。”当学生确信答案精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心理状况,此时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阐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 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多媒体在此处的运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生活情境导入法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具体,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程的良好方法。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教学中讲“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时,先让学生观察几条腿的凳子放在地上最平稳;为什么自行车放置时要有车梯;我们出门儿时都要上锁从而将门固定等生活中大量实例,总结出课本中的公理3,使学生心领神会。如果能从实践入手,以公理的产生过程为突破口,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就可以达到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无论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比直接给出公理好得多。

三、温固知新导入法

在讲新知识之前,先简要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要以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导入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引出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如新课标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定理的证明这一难点就会很容易突破.而且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复习时间大大缩短,保证新课质量。

运用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四、学生亲手实践导入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归纳、思考、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

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引入以下实例: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ab,有人在池外取一点c,连结ac、bc,及其中点d、e,量得de的长度,便得到这个池塘的宽度。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预先做好的8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拿出来,让他们用这些小积木各自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我提出如下问题:①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②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③体积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这样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的兴趣。

五、故事导入法

在新课开始之前,不要急于提示课题,而是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故事、谜语、趣闻等来提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由此非常巧妙地导入新课。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先讲一个故事:在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1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

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先由学生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发现很复杂,然后老师再提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在两相比较下,学生很容易发现此问题用方程的办法解决比较简单。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六、类比联想导入法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类比联想导入简洁明快,同时能高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性质时,可与等式的性质进行类比:

类比法引入课题,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内容、形式、甚至方法等各方面把握所选中的两个类比对象。其次,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明确类比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两个类比的对象并非完全一样,所以应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明确:类比的结果并非完全可靠,它只是形成猜想的一种方法,学生进行类比猜想所得的结论往往还需要进行证明。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课例,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方式,使数学课变得丰富、有趣。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