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固化及资源化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万元 14万元 284万元
结论
原位固化/资源化是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处理处置的有效方法。 固化过程可以提高重金属残渣态的比例,从而得到稳定。 原位固化的优势是避免后续处理和二次污染,并可实现资源化利用。 固化/资源化利用经济成本低,处理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河道切实可行。
谢谢大家!
Thank You
固化 固化底泥两侧筑坡 种植水生植物,构筑生态湿地
原位固化
固化后底泥含水率40-50% 无侧限抗压强度≥180kPa (固化前20KPa) 固化干量约1万方,可就地构筑生态湿地1800平米。
固化底泥筑坡
固化底泥构筑生态湿地
种植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 “就地处置、化废为宝”
来自百度文库
治理前后的对比
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原位固化/资源化:一种解决重金属污染底泥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2、底泥的原位固化与资源化
原位固化
底泥 固化剂
原位混合
资源化利用
底泥原位固化技术是通过向底泥中添加高效的固化剂来改善底 泥的物化性质,使其变成形状规则、有一定强度、污染物浸出率很低 的固体。其中的重金属、营养元素、POPs等污染物可被转变成难溶解 的形态从而得到封存和固定,并兼有除臭、杀菌功能。
重金属形态变化
固化前后重金属形态分布
重金属 Cu
固化前 固化后
弱酸提取态 15% 29%
可还原态 可氧化态
40%
37%
26%
34%
固化前
63%
Zn 固化后
57%
27%
4%
14%
3%
固化前
1%
Pb
固化后
6%
78%
6%
48%
9%
固化前
1%
Cr
固化后
4%
36%
43%
19%
35%
残渣态 7% 11% 6% 26% 15% 36% 20% 43%
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估算:284万元(处理量:30000立方)
序号
名称
筑坝、抽排水及处理、 1 其他 2 固化剂
3
原位固化处理(包括设 备、人工、燃油等)
4 土方处理费用 5 税费
工程预算总计
折算到每立方淤泥 10元/m3 50元/m3 20元/m3 10元/m3 5%
合计
30万元 150万元
60万元
宁波某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河道概况
河道总长3100米,宽约30米 淤泥平均深度约0.3米 总淤泥量约3万水下方 工业园区以五金生产、加工企业为主
底泥特征
底泥含水率78% 黑色,含有大量油污和有机污染物 铁含量高:普遍在2g/kg左右 重金属含量高
工艺流程
抽排河水 水质处理 投加固化剂 均匀搅拌
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底泥 原位固化及资源化利用
目录
1、背景介绍 2、原位固化与资源化 3、案例分析
1、背景介绍
底泥的污染
底泥污染的来源:
雨水 大气沉降 废水排放 内源污染 经过一系列迁移转化而沉积到底泥中
底泥中的污染物:
N、P等营养元素; 黑臭(含N、S的物质) POPs等 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 仪表等工业生产。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一般不能分解破坏 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生物积累
血铅(≥100mg/L)事件
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物理修复:
疏浚 冲淤 曝气 掩蔽
化学修复:
淋洗 玻璃化 臭氧氧化 电动修复 原位固化
资源化利用
土壤:基质 N、P等:营养元素 部分重金属:微量元素
原位固化/资源化的优势
避免了清淤等方式需要后续处理处置的问题 不占用新的场地 施工简单,环境友好 使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固定化/稳定化,避免二次污染问题 作为土壤资源和营养元素得到合理的利用 实现了底泥的资源化利用
3、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