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一、常用光镜标本制备技术
1.切片标本的制备:常用的切片方法为石蜡切片,其制备程序如下:
⑴取材从动物身体割取所需的新鲜组织一小块(厚度约0.5厘米)。手术愈快愈好,以
防组织的死后变化。
⑵固定把切取的小块组织,迅速投入预先配好的固定液[如10%福尔马林、0.5%锇酸、包
氏液、岑克氏液、卡氏等固定液]中固定,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组织块硬化,以保存组织细胞原有的形态。
⑶冲洗(洗涤)组织块自固定液取出后,须经流水冲洗或乙醇洗涤,使组织中含有的固
定液全部除去,直至洗净为止。
⑷脱水脱水的目的在于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因为组织中的水分和石蜡是不相溶的,为不
使组织块在脱水时产生收缩,所以一定要经过各级浓度的脱水剂(如乙醇等)将水分脱净。
⑸透明组织块脱水后,须经既可和乙醇相混,亦可作石蜡溶剂的透明剂(如二甲苯)透
明,使组织中的乙醇被透明剂所替代,才能浸蜡包埋。
⑹浸蜡浸蜡是将包埋剂(石蜡)透入整个组织的过程。石蜡透入组织需要一定的温度(石
蜡熔点)。所以浸蜡都在恒温箱中进行。
⑺包埋制备一定形状的容器(如纸盒等),倒入熔化的石蜡,迅速夹取浸透石蜡的组织
块放入盒内,待表面石蜡凝固后立即将容器投入水中,使它凝固成蜡块。
⑻切片组织块经上述处理后,不仅变硬,且有石蜡支撑,可用切片机将包埋组织的蜡块
切成薄片,一般厚度是5~8微米。
⑼贴片把由切片机切下的蜡条,分割成小段,分别排放于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在展
片台上微热,使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正。
⑽烘片把贴有蜡片的载玻片置于45℃恒温箱中,烘烤3~4小时,使切片干燥。
⑾脱蜡与复水组织切片的脱蜡等过程是在染色缸中进行的,因此须预先准备洁净的染色缸,并分别放入二甲苯、各级浓度的乙醇及染料溶液,按顺序贴好标签。染色前须先进行脱蜡和复水,即用二甲苯溶去切片上的石蜡后再经各级浓度乙醇(自高浓度到低浓度)下行到水的过程。因为没有经过复水处理的切片不能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所以在染色前必须再度复水。脱蜡与复水的步骤如下:切片浸入二甲苯3~10分钟→二甲苯+纯乙醇(1:1)→纯乙醇→95%乙醇→80%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上每级乙醇停留的时间约2~5分钟)→蒸馏水2分钟。
⑿染色切片染色以后可增加组织细胞结构的对比度。常用的生物染料是苏木素和伊红,简称H.E.染色。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经苏木素染色的结构呈蓝紫色(如细胞核)。组织中可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结构称嗜碱性。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被伊红染色的结构呈红色或粉红色(如细胞质)。可被酸性染料着色的结构称嗜酸性。H.E.染色的程序如下:将已浸入水中的切片取出放入苏木素染液5~10分钟→自来水洗2分钟→0.5%盐酸水分色数秒种(在显微镜下检查核褪至浅红色,细胞质及结缔组织近无色)→蒸馏水1分钟→0.1%氨水(蓝化)1分钟→自来水冲洗5~10分钟→蒸馏水1分钟→5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以上每级乙醇停留的时间约2~5分钟)→0.5%伊红(95%乙醇溶液)2~5分钟→95%乙醇分色(在显微镜下检查核呈蓝紫色,细胞质及结缔组织呈粉红色)→95%乙醇轻洗(洗净玻片上剩余的伊红染液)。
⒀脱水已染色的组织切片,为了长久保存,又须再经各级浓度的乙醇脱水。即将上述已被染色的组织切片依次放入95%乙醇1分钟→纯乙醇(I)1分钟→纯乙醇(Ⅱ)2~5分钟。
⒁透明透明的目的是除去组织切片中的乙醇,因组织中的乙醇不与树胶相溶,所以必须
用透明剂除去乙醇后才能封藏。即将上述已脱水的组织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纯乙醇(1:1)2~5分钟→二甲苯(I)2~5分钟→二甲苯(Ⅱ)2~5分钟。
⒂封固在切片上滴加中性树胶,用盖玻片进行封固,保存备用。
机体内有些结构成分,需经硝酸银处理(镀银或银染)时可使硝酸银还原,形成银的微粒附着在组织结构上,呈棕黑色,称这种性质为亲银性。有些组织结构本身不能使硝酸银还原,需加还原剂使硝酸银还原,称此为嗜银性。此外,为了显示某些特殊结构成分,还可应用各种特殊染色方法,如雷锁辛品红染色液显示弹性纤维等。
在制作较硬组织(如骨组织等)或较大组织器官(如眼球)等切片,为了减轻因石蜡包埋所产生的收缩,可用火棉胶(celloidin)代替石蜡进行浸透包埋,再进行切片染色。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可选用冷冻切片。它是将组织在低温条件下快速冻结,直接切片,进行染色。
2、涂片、铺片、磨片标本的制备:血液等液体材料,可直接在玻片上涂片,干燥后再进行固定和染色。疏松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等薄层组织,可在玻片上撕开展平,制成铺片,待干燥后进行固定和染色。骨和牙等坚硬组织除用酸(如稀硝酸等)脱钙后再按常规制成切片处,还可直接研磨成薄的磨片进行染色观察。
二、大体解剖技术操作规程及其注意事项
(一)大体解剖标本的收集与防腐固定处理
1、收集标本时,须登记死者的死亡原因、性别、年龄等,办妥自愿捐献手续、家属签字等手续,免留后患。若系无主尸体亦须在公安、保卫部门办妥有关手续。
2、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染病蔓延。
3、进行固定防腐注射,配制5%—10%的甲醛溶液作颈总动脉与股动脉灌注,按照标本大小选择注射剂量。如注射溶液过浓,解剖时容易造成肌纤维及血管断裂,过淡时标本容易腐败。温度高时注射5%左右溶液,温度低时注射10%左右溶液。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在5%—10%之间浮动。
4、注射完后标本在注射台上保留一到两天,使其毛细血管中溶液渗均匀,再行放入3%—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
5、每具标本注射后必须在尸池中浸泡六个月后,方可进行大体解剖,如解剖过早则不易保存。
6、若收集标本须作铸型标本用,宜将标本即时放血,取材越新鲜越好。剩余部分作局部注射保存。若作关节韧带等标本,取材后马上将肌肉等及时剥离,以防腐败发臭。收集腐败标本后可作沙埋腐蚀后取骨架为标本。
(二)大体标本解剖
1、将收集保存六个月以上的标本捞出、冲洗后,放入尸体台即可进行解剖。
2、解剖前必须将镊、钳、剪、刀等工具准备完好,方可动手操作。视其操作部位,必须熟悉所作部位解剖层次结构,用圆刀切开皮肤并剥离之,用尖刀或剪等修洁神经、血管、肌肉等结构。大体标本制作之关键在于熟悉层次结构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否则易切断或破坏相关结构,且制作的标本不美观。若作系解教学标本宜采取两侧分别以深、浅层制作。完成后放入本院配制之保存液中待用。(三)特殊标本制作
1、铸型标本
(1)根据所取材料,按需要处理。
(2)配制好铸型剂并加不同染料(一般示红色动脉,示静脉蓝色,示胆道绿色,示神经黄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