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文稿

我说课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将从课程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课程特色和课改思路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设置的。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阐述。教材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围绕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本校校训,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四有新人。

2、知识目标:

(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

(2)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3、能力目标:

“立志、树德、做人”,选择成才之路,做到德才兼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阐述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规划自己的人生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调适自我适应生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力求全面发展。

4、素质目标:

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善于与人协作的团队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的法律素质,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

二、教学资源

(一)教材的选用

本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二)教材及教学资源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的教师,都具备了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职称上有教授、副教授、讲师。我们的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认真备课和施教,教学能力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证。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我院各专业的大一学生,他们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新时代教育背景使他们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功利欲望心强烈而忽视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关注自身与时事,但认识片面;充满激情,但部分同学心理素质不佳,人际交往不良,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法律素质不高,种种现状亟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工作,能帮助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理念

课程组严格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原则和要求,紧紧抓住本课程所具有的严谨的理论性、鲜明的实践性、具体的针对性的特点,密切联系我院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确立了以“修德强能”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配合各个专业的课程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1、教学内容:

课程组在对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统编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使之既忠实于教材,又突出了每一个模块的培养目标。

模块一:适应转变,健康成长。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认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明确高职学习的特点,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

模块二: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价值教育。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豁达开朗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学会调适自我,积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模块三: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目的是使同学们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应当恪守的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

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要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块四:法制教育。包括法理、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旨在帮助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模块的几个部分,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和融合,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课时安排

3、内容组织:

(1)理论讲解做到

透:吃透学生,讲透知识点;俗:通过通俗的语言,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升:升华;情:带着感情讲课,讲出气势出来(2)互动环节做到

听: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问:引导学生思考;细:注重细节

3、教学重点、难点

(1)课程重点

①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③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④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2)课程难点

①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③怎样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①

④如何培养在现实中的法律思维

⑤现实中如何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教学模式

1、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教师为单一主体、“注入式”教学、理论灌输、板书(单一载体);

现代教学: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论启发与实践指导、多种教学手段和载体的运用。

2、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同时又考虑到活动经费和组织难度等因素,我们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又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

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辩论等。

课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演讲比赛、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

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有: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三下乡”或者深入农村、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道德践行能力。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主要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清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真理的力量和逻辑的魅力,把科学的理论讲清楚、讲明白。把关键词语讲深讲透,并在课件上用彩色标注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并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