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潜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潜意识
潜意识的发展和界定
提及潜意识,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弗洛伊德。

在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和著作生涯中,弗洛伊德建构了他完整的精神分析学说体系。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灵魂,也是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基础。

经过不断地发展、创新,产生了潜意识理论的三大里程碑及其提出者。

他们分别是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荣格:集体潜意识和弗洛姆:社会潜意识。

1.1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individual Unconsciousness)
弗洛伊德是第一位系统地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

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这个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忽视的课题,打破了理性主义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开创了潜意识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中,由于他是从个体出发,并基于生物个体的机制提出了潜意识理论。

所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也叫作个体潜意识。

弗洛伊德在早期按心理地形学的方法,将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有可能变为意识,虽有界限,但可突破,而个体潜意识不可能进入意识的。

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的描述中,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能变成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弗洛伊德后来修正了早期的精神结构模式,提出了新的以本我、自我、超我为心理区域的结构模式。

他认为,本我的主要特性是潜意识性,它与潜意识概念最为相应,它是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的,其中以性本能为主,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也最难以接近的部分。

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邪恶的和不道德的” 。

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趋向即时满足。

精神生活中的欲望和冲动方面大都与本我有直接的联系。

换句话说,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中,潜意识内容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理性经验的成分,但是弗洛伊德最重视的、研究得最彻底的是梦。

他认为“, 梦是通向理解心灵的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 。

在《梦的解析》一书中,他把梦看成是人的本能欲望的满足,尤其是性本能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极为鼓吹泛性论,坚持“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源泉,以及性欲观念的扩展,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学最强烈的动机”,陷入了消极被动的生物学化和机械论的漩涡中,必然会遭到批评和指正。

但是无论如何,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波林表示“: 他被看作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他借助于潜意识过程的原理建立了心理学。


1.2荣格: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荣格是弗洛伊德才华最为卓越的学生。

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主要来自于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那些备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因此,它往往是个人的、经验的,并总是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被压抑的“性欲”有关。

对于此,荣格强烈反对,他指出“, 只知道性欲的心理学是没有灵魂的心理学;同时,若赋予个人的原始动机以纯粹生物的特性,人便丧失了人之为人的精神特征” 。

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潜意识理论,即集体潜意识。

荣格对集体潜意识的发现和研究,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重大发展,是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卓绝贡献“, 是潜意识理论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荣格将人的精神由浅及深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其中荣格的个人潜意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前者相当于自我,容纳有与个人潜意识功能和自觉的个性化不协调的、不一致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曾一度成为意识的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或忽视它们很容易被意识所接受;而后者则多不为社会和道德所容纳的原始的欲望和冲动等等,不易进入意识。

另外,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主要是个体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和集合场所,因而具有个体的和后天的特性。

荣格则相反,认为“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潜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的特性,作者愿称其为‘个体潜意识’,但这种个体潜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存在的。

作者将这更深的一层定名为‘集体潜意识’,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潜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体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

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我们每一个的身上”。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种先天的、普遍一致的深层心理,不易被人们所觉察。

他的这一理论是根据对多种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考察得出的,显然比弗洛伊德的理论更吸引人。

依照荣格的理论,我们可这样理解集体潜意识,即人类自远古到现在,已有千万年的历史,每个人都是人类历史的继承者,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人类所受环境影响,所获得的经验和形象,所形成的习惯和需要,按习得性遗传的规律遗传下来,储存在个体心灵的深处,构成很大的潜意识部分。

个体潜意识来自个人的先天经验,来自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被压抑而消失的东西。

集体潜意识是个体潜意识的更深层次,它们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的因素在心理上的积淀,也就是深印于脑意识结构中的以前各代人经验的积累和反映。

这是一种超个体的共同的心理基础,有别于弗洛伊德的个体的、后天的心理特征。

荣格认为,潜意识通过梦得以实现。

但是他将梦分为“回顾的”和“展望的”,认为梦既代表过去的欲望,又倾向未来。

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又有所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他是从个人经验中去寻找梦的意义;而荣格则认为梦不只代表了欲望,而且还代表了潜意识中对未来成就的预测和期待,他不仅从个人经验,而且从种族经验中去寻找梦的意义,并且认为后者更为深层。

由此可见,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概念,超越了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狭隘的一面,前者认为潜意识充满了智慧,后者的潜意识充满了欲望,并且荣格还认为,潜意识中的智慧比意识更具洞察力。

1.3弗洛姆:社会潜意识(social Unconsciousness)
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理论把潜意识放到一个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加以研究,强调社会时代性而非遗传性,强调文化模式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把潜意识由个体
上升到社会,确是继荣格后的又一重大发展,因而被誉为潜意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弗罗姆对潜意识的发展,首先是不同意弗洛伊德对压抑的理解,而压抑是理解潜意识的关键。

弗罗姆认为压抑不能仅从个体方面来理解,压抑还须包括社会方面。

这连弗洛伊德本人也说过:文明的发展意味着压抑的增强,本能的欲望越为社会不容,社会产生的压抑就更大。

另外,从单个人说,神经病的出现带有某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原因所以弗罗姆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能决定哪些思和情感达到意识水平,哪些只能存在潜意识之中,因此社会潜意识是存在的。

且与个体潜意识有密切关系。

何为社会潜意识? 按弗罗姆的解释,它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

主要是指普遍的精神在社会中受压抑的那一部分。

这与荣格那种用来解释社会行为的集体意识有何区别呢? 弗罗姆本人也承认曾受荣格的影响,并同意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但他认为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一种普遍存在的先天的精神现象,是不能成为意识的,后者是随压抑的社会性格一起提出的,即是社会成员普遍的精神在全社会中被压抑的那一部分。

那么社会压抑是通过什么来起作用的呢? 弗罗姆使用了一个新的名词———社会过滤器(Social filter) ,正是这个过滤器使社会成员的某些思想经验不能进入意识,而压于潜意识之内。

进一步分析,他认为社会过滤器是通过三种文化要素发生作用的,这三种文化要素构成了社会潜意识的主要机制,它们是语言、逻辑和禁忌。

禁忌是构成社会潜意识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它还可以使进入意识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脱离这一领域。

因此,特定社会的不合理之处都会导致成员的压抑,而这种“不合理”愈大,社会压抑必然性越大。

就象弗洛伊德一样,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理论也是异常丰富的,一时难以述清。

但是这一理论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则很明显。

由于弗罗姆深受马克思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和启迪,使他得以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提出异议,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

按照他自己的话是“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对社会的洞见乃是认识社会潜意识的一个条件,因而也是一个人的彻底觉悟(摆脱压抑)的一个条件”。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和弗洛伊德相比,我们更能接近和理解弗罗姆的理论,这除了他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完善发展外,恐怕更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而弗罗姆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辩证科学一些。

1.4潜意识的界定
以上这三者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因此可以综合他们的观点把潜意识定义为::潜意识是由一系列的成分和过程组成,它们不能被意识到,但对心理机能造成潜在的影响。

潜意识过程是非理性的、无逻辑的,它体现在梦、口误、精神病患者的想法、艺术的象征性作品、仪式以及儿童思维的某些方面。

潜意识包含着愿望、驱力和动机,即潜意识中含有动力的成分。

因此,弗洛伊德以及当今的精神分析学家们所强调的潜意识被称为动力潜意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潜意识一直是精神分析研究的独有领域,直到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从认知领域对潜意识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定义,我们将他们称之为认知潜意识观。

认知潜意识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提出来的,。

认知潜意识这一概念是根据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来的。

现代化高速运行的计算机是理解认知过程的模型,在此,也是了解潜意识过程的模型。

根据这一观点,计算机上大量的过程可能同时运行而没有一个过程能被其它过程所“觉知”。

进而,区别常常产生于控制信息加工和自动信息加工之间。

控制信息加工是由个体灵活控制的,是发生于觉知之内的过程;而自动信息加工是不能控制的,是发生于觉知之外的过程。

控制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需要大量的贮备和注意容量;而自动认知过程只需要很少的贮备和注意容量。

控制过程与信息的意识加工有关,而自动过程与信息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加工有关。

认知潜意
识包括所有不能觉知的认知过程,而不考虑是什么原因使它们不能觉知。

这两种界定都强调不被知觉,因此潜意识有时候又被人误称为无意识。

因此我们综合这两种定义,将潜意识界定为:潜意识是由一系列的成分和过程组成,它们不能被意识到,但对心理机能造成潜在的影响。

目录
22 (1)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 1 级) (4)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
二、潜意识存在的事实
潜意识作为深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原始性、冲动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道德性以及非语言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潜意识轻易是无法察觉的。

但是,潜意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仅在实践中被人们所公认,而且也为现代实验心理学通过对脑阈限下的各种不同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诱发电位)实验所证实。

有许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存在潜意识并受其影响: 2.1、脑生理学研究证据
2.1.1、美国生理学家麦克林对大脑不同层次的结构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人脑有三层,由外而内分别是新皮层、边缘脑和原始脑,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与功能。

新皮层是猿人到智人进化的结果,主管智力、想像力、抽象力、计算力,相当于意识部分;边缘脑是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主管情感;原始脑源于爬行动物,人的本能、原始冲动都来自于此,它相当于潜意识部分。

2.1.2、日本东京大学桔梗英幸研究员和宫下保司教授2002 年9 月底发现造成“记忆暂时丢失”的大脑部位。

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神经元》杂志上。

人类有时会将记忆中的某些事物暂时遗忘,管理这种潜意识的大脑功能通常被称为“metamemory”。

研究认为这一功能区在人脑前叶的下部。

该研究为潜意识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2.1.3、约瑟夫.墨菲指出交感神经系统是属于潜意识的器官。

2.2、例证性现象
2.2.1、阈下知觉。

有充分证据表明。

刺激太弱虽不会引起有意识的知觉,但确实对知觉和其他心理过程有影响。

用于这种现象的术语叫做阈下知觉。

“阈下”指刺激的呈现低于意识的知觉阈限。

例如,以远快于知觉的速度向被试呈现一张有鸭子的图片,当要求被试画一张自然风景照,相比那些没有呈现鸭子图像的被试,他们会在风景中画出较多与鸭子有关的形象。

也就是说,虽然被试不能报告出开处屏幕上闪过的鸭子的形象,鸭子的形象确实被知觉了,并且对后来的思维过程有影响。

在听知觉上也能证明类似的效应。

如,在一项双耳分听作业中,要求被试注意一只耳朵的刺激,但同时另一只耳朵有不同的刺激呈现。

尽管被试报告没有知觉到未注意通道的刺激,然而该刺激对后继行为有影响。

2.2.2、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指对发生的事件或学过的材料被试报告“无记忆”,但却受其影响的效应。

这与显性记忆相对,这时被试有意识地回忆事件或材料。

这种隐形记忆的作用可在一些脑损伤的病人身上看到。

当然他们也从实验上得到证实。

例如学了配对单词和数字表
的被试,后来再学同样的配对,比开初没有没有学单词配对的被试学起来更家容易,即使他们报告不能回忆或再认先前学过的配对。

基尔斯特龙认为这种内隐记忆效应与阈下知觉效应类似。

两者都包含不被意识察觉的事件的心理过程。

基尔斯特龙认为“内隐知觉”术语支持阈下知觉效应。

然而,他也注意到,在内隐记忆的案例中事件最初是可以被意识觉察的,但在内隐知觉中的案例却不是这样。

2.2.3、分离现象。

分离现象指人的机能的主要方面在意识之外或不能与人的其他心理机能整合。

这种经历中度的相当普遍,诸如忘掉驾车行驶过的一长段路;严重的相对不太普遍,如忘掉最近主要的生活片段,如某人忘掉最近几天他或她去过哪儿。

极端的是多重人格案例,这种人有多重的分离的人格,即有时以另一种人格独立地行动。

有些人可能会认识到另外的自己,有些人可能不会。

据报道,曾认为稀少的多重人格现在有所增加,甚至有人认为它将是20世纪90年代的心理紊乱。

分离现象被临床心理学家看成阻止极度压力和创伤事件进入意识的努力。

这种过程在经历战争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战士可能会忘掉整场战斗的情节。

这段情节可以再次回到意识中,这是可以证明的,但要配一种药即硫喷妥纳或“真相血浆”。

一种测量个体分离倾向差异的量表已经编成。

要求被试指出经历一下事件的频率:(1)你发现自己在某个地方,不知是怎么去的;(2)听某人说话后,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听到他说的部分或全部内容;(3)发现你自己穿着不记得如何穿上的衣服;(4)感到你的身体不属于你;(5)发现你自己拥有不记得买过的东西。

2.2.4、盲视。

有些脑损伤的个体表现出不寻常的感觉机能缺陷,保留着一方面的感觉机能,却丧失了另一方面的机能。

因此,有过这样的事例,有脑损伤的病人报告他们不能看,但能对刺激正确的反应(当要求他们这样做时)。

例如,病人可能报告不能看见桌子上的笔,却能拣起它,这种现象被称为盲视。

尽管原因不同,癔症性失明案例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病人不能看,但没有生理缺陷。

文献报告了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男子失明两年,用精神病治疗、药物治疗都没有反应,通过对光刺激的正确反馈的强化却帮助他恢复了视力。

通过运用斯金纳的行为矫正原理成功地恢复他的视力表明这一问题有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的根源。

2.2.5、催眠。

催眠指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以回应另一个人的行为。

在此条件下,被催眠者可能不能经历正常状态下痛苦的体验,并遵循催眠者的指示忘掉催眠师的经历,也可能在催眠状态结束后,做出在催眠期间催眠师所暗示的行为。

在催眠后暗示的案例中,被催眠者可能意识不到所做的事和行为的起因是催眠师的暗示。

尽管对催眠现象的解释各异,但其中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确实毋容置疑的。

2.2.6、阈下听觉。

内科医生西格尔在他的畅销书《安宁、爱和康复》中报告了被他称为阈下听觉的案例。

即病人在昏迷或麻醉的状态下尽管没有意识却能听见。

他还认为尽管许多这样的病人不能回忆他们听到的,他们却会受所听的影响。

他报告了自己的以及他人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在潜意识水平听到的信息影响后继行为、态度和健康的经历。

有一些在睡眠中学习的报告,但最近一些研究对这种现象表示了怀疑。

2.2.8无知觉条件作用。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似乎已被忘记的研究中,被试在典型的没有意识觉察的刺激条件下进行实验。

在该研究中,被试在呈现单词“谷仓”时遭到电击,他们除了对“谷仓”这个词的反应表现出焦虑的症状而外,对相关的其他三个词也表现出同样的症状:(1)单词“红”,它总是呈现在单词“谷仓”之前;(2)任何一个跟在“谷仓”之后的单词;(3)所有与乡村关联的词,相反,与城市关联的词却不出现焦虑反应。

换言之,焦虑反应由与伴随电击的刺激在时间或意义上接近的刺激引发。

更让人吃惊的是,即使被试不知道谷仓是电击的信号时,焦虑也会发生。

也就是说,存在对意义相关的刺激的普遍焦虑,即使被试没有意识到最初的电刺激信号。

通过潜意识知觉,人们可以形成意识不能解释的恐惧。

后继研究证明了类似的效应。

在一个实验中将名字嵌入双耳分听作业中的费注意通道,随后给予电击。

结果证实:尽管被试没有意识到这些词后会出现电击,却对这些词以及相关刺激表现除焦虑。

再一次证明了无条件知觉作用以及这种没有觉察的、对意义相关刺激的条件作用的泛化。

2.2.9自动加工。

我们思考或做许多事情都是自动化的,其过程中我们没有花费意识的努力。

这些操作在初学时是有识的,其他的是潜意识的学会。

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中,它们都会常规化或自动化以至于成为潜意识的。

这种自动化加工的事例例如语法规则的运用、系鞋带和打字。

尽管在谈话中我们以及掌握了大多数正确的语法规则,但我们中多数人并不能说出这些语法规则,即这些语法规则是潜意识的掌握的,并保持在潜意识状态。

当我们系鞋带或打字时,虽然曾经学过规则,却很难将它们表述出来。

你能告诉别人你是如何系鞋带或打字的吗?
三、潜意识研究的两种取向
3.1精神分析的动力潜意识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精神生活可根据我们意识的程度来描绘:意识是描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意识到的现象,前意识是如果我们注意它就能意识到的现象,而潜意识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也不可能意识到的现象,在特殊的情境下例外。

弗洛伊德以及当今的分析学家们强调的潜意识被认为是动力潜意识。

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潜意识的操作过程与意识的操作过程有质的区别。

意识的认知过程通常是理性的,是按逻辑规则进行的,而我们的潜意识过程通常是无逻辑的。

根据潜意识分析理论,就潜意识的操作而言,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动力潜意识的第二个重要的方面是它包含着愿望、驱力和动机。

即潜意识内容中含有动机的成分。

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动力潜意识的内容总要寻求得到表现,只有通过一种保护屏障才能使其远离意识。

预防代表着保护屏障,它使潜意识中的内容不会进到意识中。

这些预防措施本身就是潜意识。

换言之,潜意识的内容和使这些内容处于潜意识的防御操作都是觉知不到的。

第三是潜意识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

根据这一理论,诸如两种希望间或希望与害怕间的冲突是潜意识生活的重要部分。

总之,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潜意识,并且其操作遵循不同于意识生活的原则。

不管是潜意识内部的冲突,还是来自潜意识反对防御保护屏障之间的推动力,从潜意识体现着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意义上看,潜意识过程可以看成是动力。

支持动力潜意识的三个证据:
第一个实验证据:波特茨尔是维也纳的神经心理学家,使用经典的实验法研究潜意识刺激对心理机能的影响。

受弗洛伊德的影响,波特茨尔向被试呈现低于意识水平的图画刺激。

换言之,被试不能报告图片刺激的内容。

第二天,他要求被试报告他们头一天晚上的梦,并画出主要部分。

他发现,在呈现时不能报告的图片中的内容进入了被试的梦中。

即知觉时不能报告的东西不仅被知觉到了,而且还影响了当晚的梦的内容。

波特茨尔的发现被验证并扩大到自由联想和知觉的领域,即意识不能觉知的刺激对自由联想和知觉也有影响。

作为这一研究的一部分,还发现被试似乎有做梦的需要:如果在梦中叫醒他们,他们似乎会试图补上失去的做梦时间。

尽管这些结果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但当时是用来支持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功能是通过把可能会惊醒做梦者的想法转换成象征性的意象以保护睡眠的观点。

波特茨尔的发现也影响了阈下知觉和知觉防御领域的研究。

在精神分析取向范型中,对阈下知觉的早期研究已有描述。

其中包括证明不在意识水平上被知觉的刺激可以影响后继的知觉、意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