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目前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住房供应不足、管理不规范、政策执行难度大等等。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住房供应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还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解决住房问题。
2. 管理不规范: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如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平、管理松懈等问题,导致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住房保障。
3. 政策执行难度大: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比较复杂,执行难度较大。
一方面是政策的执行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另一方面是对于住房保障对象的认定也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政策执行的难度加大。
二、对策建议1. 加大住房供应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住房保障的供应量,以满足不同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还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住房建设中来,增加住房供应。
2. 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完善住房分配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透明、规范。
同时还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维护,保障住房的使用效益。
3. 简化政策执行流程:政府应该简化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流程,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在政策执行方面提供更大的便利,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4. 完善住房保障对象认定标准:对于住房保障对象的认定标准要更加公平、科学和透明,避免出现因认定标准不明确而导致的争议和纠纷,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5. 加强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6.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政策,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推动政策的更好执行。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保障性住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亟需进行深入探讨和改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供给不足的问题。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包括资金管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利用效率不高等方面的挑战。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着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居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瓶颈或滞后,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问题影响着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政府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如果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将会损害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政府的执政合法性。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如果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广大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
研究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也能够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摘要】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
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的协调,采取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并完善配套规划和服务。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问题、长效机制、城乡差距、多样化需求、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角色、市场机制、供给方式、配套规划、服务。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居民的住房困境,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这些问题包括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保障性住房发展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感,也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加强保障性住房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以及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限制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服务。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保障性住 房的选址要 符合保 障性住房 的使用 者交通 出行 方便 的要求 , 降低 通行 的费用 。客观来说 , 保障性住房是一种带
有福 利性质的住房措施 , 建设在城市主要生活区 , 成本过高 。但
如果 建设到离城市较远 的郊 区 , 又不能真正 方便 人民群众的生
活和工作 。因此 , 把握好成本与便民之间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 需
要加大保障 洼住房建设规 模 ; 同年 1 , 1月 出台了保障性住房政
策, 再次大力推行保 障l住房建设。 09 , 国出台了+项 以 生 20 年 我
扩大 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为 目标的宏观 调控政策 , 其
当前 ,我 国保障性住 房在运行 机制上实行 的是审批 核准 制, 但在 实践操作 中 , 这种 “ 申请——审批一
3 保 障性 住 房 建 设 标 准偏 高 , 构 不 合 理 , 应 总 量 严 重 、 结 供
不 足
我国从 1 9 9 8年起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 ,现在 已大体上 形成由住房公积 金制度 、 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三部分 构成的住房社会保障体 系。就武汉市来说 , 19 从 9 3年开始保障 性住房 建设 ,现已有近 1 5万户家庭住进 了经济适用房 , 万余 4 户低收入家庭享 受了廉租房保障 ,实 现了人均 月可支配收 入
完整的住房保 障体 系。
二 、 国保 障性 住 房 面 临 的 问题 我 1 住 房 保 障 法 制建 设 滞 后 , 障性 住 房 的相 关界 定 不 准确 、 保
保 障 性 住 房 建设 “ 民 区 ” 城 郊 化 等 问题 。 本 文 针 对 这 些 问 贫 和
题 , 出 了一 些 有 效 的 对 策 , 提 以促 进 我 国保 障 性 住 房 建 设 的 健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观察Һ㊀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肖志涛摘㊀要:近年来ꎬ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ꎬ我国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ꎬ虽然我国针对住房问题实行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ꎬ但是在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ꎬ导致保障性住房不能完全发挥其保障作用ꎬ因此ꎬ需要重视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ꎬ针对问题健全处理对策ꎬ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作用ꎮ关键词:保障性住房ꎻ建设ꎻ管理㊀㊀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推出低于市场价的住房ꎬ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卖或出租房屋ꎬ解决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一种政策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ꎬ应当符合当地的发展需要ꎬ坚持统筹规划㊁合理布局ꎬ政府主导㊁社会参与㊁严格监督的原则ꎮ接下来文章就针对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ꎬ提出改善对策ꎮ一㊁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保障性住房建设法制不明确当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中ꎬ由中央确定建设目标㊁制订总计划ꎬ下发文件到各个地方实施ꎬ但是地方实施计划的执行力不强ꎬ落实计划得不到保障ꎮ各个地方的可利用资源较少ꎬ大部分地方在建设和管理保障性住房时ꎬ以消极的态度对待ꎬ且以追求住房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ꎬ对一些违规行为视而不见ꎬ惩罚措施不明确ꎬ加深了保障性住房的问题ꎬ对政府的公信度有一定的影响ꎮ没有严格和统一的调查制度ꎬ对申请人的具体信息和实际㊁拥有住房数量没有准确的调查ꎬ且部分地区执行保障性住房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审查㊁建设保障性住房ꎬ导致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ꎬ使一些真正有需求的人没有分配到保障性住房ꎮ(二)建设资金不足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ꎬ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中央的财政收入增长率ꎬ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ꎬ地区需要承担住房㊁公共教育㊁卫生㊁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70%的资金支持ꎬ资金投入数量非常大ꎬ但是由于实施制度的不完善ꎬ经常出现资金使用恰当㊁浪费资源的现象ꎮ且当地政府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ꎬ除出让土地外获得的资金ꎬ另一资金来源就是公积金ꎬ但是部分当地政府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ꎬ没有考虑将出让土地的资金拿来建设保障性住房ꎮ这也是资金预算管理不明确㊁不透明的原因造成的ꎬ严重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实施ꎮ且由于中央政府很难做到一一监管各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ꎬ所以给了部分相关建设人员有机可乘ꎬ降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资金ꎬ将房屋建设在一些偏远地区ꎬ比如郊区等地ꎬ且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没有落实ꎬ导致出现部分群众在获得租住和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权利后ꎬ又因为住房建设地较远㊁交通不便利且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放弃购买和租赁ꎬ这一现象导致浪费了较多的投入资金和资源ꎬ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ꎮ(三)入住分配管理难我国经济发展㊁土地资源㊁社会发展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住房问题ꎬ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源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ꎬ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ꎮ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ꎬ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住户都搬迁到城市ꎬ提高了城市的住房问题ꎬ以及每年毕业生的人数增加ꎬ毕业生会留在不同的城市工作ꎬ这对该城市的住房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ꎬ且新加入城市的人群暂时无法负担买房和住房需求ꎬ只能通过国家政策和政府扶持解决住房问题ꎮ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远远不及住房需求量ꎬ为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ꎮ同时当地政府为了能够提高财政收入ꎬ更好的投入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ꎬ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毕后政府需要将住房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租或卖给符合条件的中低等收入人群ꎬ但是由于住房分配监管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ꎬ每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有限ꎬ申请人数较多ꎬ对审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ꎬ且存在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调查申请人家庭年收入ꎬ对当地人口的家庭收入了解不够彻底ꎬ导致部分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获得购房或租住权ꎬ使得年收入较低的人群的住房需求就无法得到解决ꎮ(四)退出机制缺乏法律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ꎬ但是保障水平与国外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和实施对比还是相对较低ꎬ对有真实住房需求的群体不能落实保障政策ꎮ没有健全㊁有效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ꎬ出现部分群众收入超过了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ꎬ但是仍然使用不法手段获得保障性住房ꎬ所以要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作用ꎬ解决群众住房需求ꎬ就要完善退出和准入机制ꎬ防止收入较高的人群使用不法手段从中谋取利益ꎮ二㊁改善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一)完善相关行政法规要想切实落实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ꎬ就要朱红完善相关行政法规ꎬ统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问题与目标ꎮ首先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范围内ꎬ使当地政府能够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ꎬ利于促进形成统一的目标ꎬ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落实ꎮ其次ꎬ要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落实程度的监管力度ꎬ改变地方政府对建设和管理保障性住房的观念ꎬ提高地方政府的责任感ꎬ进一步推动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ꎮ(二)加大资金投入要落实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制度ꎬ解决我国住房问题ꎬ就要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成本投入ꎬ不能只通过出让土地和公积金中的收益开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ꎬ中央政府73要根据当地的财政状况ꎬ提高财政支出比例ꎬ地方政府要合理分配和利用投入资金和土地资源ꎮ同时对擅自挪用资金㊁违规操作等行为制订严格的惩罚制度ꎬ从根本上杜绝灰色地带和违规行为的产生ꎮ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将出让土地所获得的其中一部分资金投入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ꎬ可制订合理政策鼓励企业加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ꎬ使资金来源多元化ꎬ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ꎮ(三)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地方政府应该合理选择保障性住房的选址ꎬ建房材料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ꎮ对保障性住房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ꎬ针对当地人口住房需求ꎬ确定建设目标和计划ꎬ将房屋建设结构㊁使用材料以及周边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等信息明确规定ꎬ从而保障房屋质量ꎬ完善保障性住房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ꎬ合理利用资源ꎬ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率ꎮ(四)完善退出㊁准入机制首先地方政府要严格调查申请人的年收入等相关信息ꎬ筛选出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ꎬ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居民实际收入情况划分居民收入阶段ꎬ确定符合条件的居民ꎮ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ꎬ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基础资料建立档案ꎬ并对社会发布公告ꎬ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ꎬ杜绝不法人群利用保障性住房获得利益情况出现ꎮ其次ꎬ建立有效的退出制度ꎬ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讲解保障性住房的使用人群㊁申请条件以及退出制度ꎮ同时建立复查制度ꎬ当复查过程中出现转卖㊁转租保障性住房的人ꎬ采取对应的惩罚ꎬ如取消住房人的资格等ꎮ对复查时年收入超过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标准时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ꎬ从而真正解决我国的住房问题ꎬ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作用ꎮ三㊁结语综上所述ꎬ要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就要注重统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ꎬ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和推出㊁准入制度ꎬ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ꎬ合理利用投入资金和土地资源ꎮ在建设中充分利用群众监管的外部力量ꎬ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作用ꎬ解决我国住房问题ꎮ参考文献:[1]邓晟.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ꎬ2019(12):73-74. [2]宫丽环.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ꎬ2019(7):72.[3]张静ꎬ张建新.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ꎬ2019ꎬ41(19):9-10.作者简介:肖志涛ꎬ南京全新城市管理维护中心ꎮ(上接第36页)度ꎮ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ꎬ使这些本应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包袱从国有企业身上卸下来ꎬ使国有企业能与其他经济性质的企业平等地竞争ꎮ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初期ꎬ财政必须为社会保障改革投放必要的启动资金ꎬ促使社会保障体制快捷有效地运转起来ꎻ二是要开征社会保障税ꎬ使我国从长期国有企业统包转到国家㊁企业㊁个人三者共同负担ꎬ以减轻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ꎮ(五)抓紧财政法制建设首先ꎬ健全规章制度ꎬ强化财税管理ꎬ规范单位㊁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ꎻ其次ꎬ要做到有法可依ꎬ加强法律约束ꎻ第三ꎬ严格执法ꎬ惩治各类犯罪活动ꎬ其中更要严肃处理一些直接领导人要敢于查大案要案ꎻ同时也要反对财经工作中的官僚主义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ꎬ保证国家税收不损失㊁不浪费ꎬ相对地增加财政能拨给国企的资本金量ꎬ缓解国企资金紧张的矛盾ꎮ四㊁结语国有企业的资金紧缺现象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而造成的ꎬ想要防止国有资金的流失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ꎬ不仅需要国有企业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ꎬ与时俱进ꎬ还需要我国财税政策的大力扶持ꎬ不断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ꎬ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ꎮ参考文献:[1]王英锋.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及管理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ꎬ2009(10).[2]王崇卿.刍议国有企业中的内部财务审计及对策[J].中国外资(下半月)ꎬ2002(3).[3]徐新兰. 营改增 对国有地勘企业的影响与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ꎬ2018(9):90-91.[4]常立静ꎬ常丽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 营改增 后的内部控制[J].今日财富ꎬ2020(1).[5]马琳.关于煤矿企业的纳税筹划研究[J].纳税ꎬ2019(30). [6]王海燕.论煤矿企业纳税筹划的科学实施[J].时代金融ꎬ2018(12).[7]田金芳.建筑安装业务混合销售纳税筹划策略与技巧[J].企业改革与管理ꎬ2020(6).[8]方菲.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以G公司为例[J].辽宁经济ꎬ2020(3).[9]苏莉.营改增条件下的热电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ꎬ2015(9).[10]张乐焕.制药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探析[J].经营与管理ꎬ2019(11).[11]韩琦.新税法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与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ꎬ2020(2).[12]樊永枝.火力发电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ꎬ2016(15).作者简介:胡群英ꎬ衢州市柯城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ꎮ83。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 国住 房保 障制度存在 的 问题 和建 议
◎文 / 霞 樊
一
、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现状
政政 策的引导下 ,提出 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 实 行住房制度分配货 币化 , 立和 完善 以经济适 用 建
近几年来 ,住房 问题成 为社 会关注的 焦点 。如何 完 善住 房保障体 系,为住房 困 难群 体解 决基本 居住 需 求 , 满足基本 生活需要 ,仍 然是 我 国今后相 当长一段 时间 内 的王要任 务。
廉 租 住 房 保 障 的资 金 作 为 廉租 住 房 资金 来 政 策层 面 ,需 要 将 其作 为一 项 长 期 规 划 来 源 的主 渠 道 。
考虑。2 1 0 0年 6月 , 建 部 、 住 国土 部 、 改 落 到 实 处 。 发 今 后 ,应 该 从 政 策 制 定 和 社 会 监督 两 3 部 分 地 区廉 租 住 房 退 出问 题 较 多 。 委 等六部委联合下发 《 . 关于做好住房保障 方面来加快个人 申报体 系的建立。 第一 , 应 已享受住房保障政策但年度 审核 不符合条 规 划 编 制 工作 的通 知》 ,要求 各 地 做 好
府投 入 了 1 6 5亿资 金用 于保 障性 住 3 37
房 建 设 ,还 有 -  ̄ 分 资 金依 靠地 方政 府 投 - I ]
资和 民间资本。因此, 完成 2 1 0 2年保障 目 标各地政府均有很大压 力 ,如何解决资金
瓶颈 是下 一 步 保 障 工作 的重 点 。 ( ) 宽 保 障 住房 资金 来 源 渠 道 三 拓
我 国住房保障的 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 , 我 国廉租住房制度存在 的问题主要有: 1仍 有许 多城 市廉租住房 制度没 有扩 .
浅析我国住宅保障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住宅保障体 系的作 用 , 最根本 的是解 决中低收入家庭 住需求及在相关社会保障体制 日益完善的前提下 , 实现社会和 谐稳定 , 并最 大限度调动 我国全体劳动 者的劳动积极 性 , 国 为 家的繁荣 富强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 但是 , 建设我国住宅保 障体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没有 引起 大家的关注 , 就是科学完善的住宅保障体制是对房地产业进行 市场调控的最佳稳定器 , 它可以有效调整房地产业发展 的巨大
国 自上世纪 9 0年代初开始在市场经 济体 制下进行房地 产市 场 体 制改 革以来 , 初始阶段对住宅具有 的社 会保障属性认 识严重 不足 , 片面认为住宅市场化就是 完全 通过市场就可 以解决全体 居民的住房问题 , 在体制建设上主 要侧重于市场化体制 建设这
一
【 键 词 】住 宅保 障体 制 住 宅 保 障 体 制 顶 层 设 计 住 宅 关
一
部分 , 直至 20 年取消福利分房。 00 而一直到 20 年才从政策 04
层面出台了 《 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 办法》 《 城 、经济适
用住房管理办法》 。但是 , 对住宅保障体制如何 建立、 实施 、 适用
对象 、 建设机制等方面均处于模糊和探索阶段 。2 0 07年国务院 分别出台了《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 《 、经济适 用住房管理办法 》 以
■■■-
诖
壬 _ 立;
【 要 】 本 文 在 明 确我 国住 宅 保 障 体 制 建 设 重 要 性 的基 础 摘 上, 阐述 了我 国住 宅保 障 体 制 应 该 发 挥 的 作 用 , 析 了 目前 住 分
宅 保 障 体 制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困难 , 提 出 了构 建 科 学住 宅 并
简述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到蓬勃发展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建设质量和管理却频频出现问题。
进入退出机制不健全、管理实施机构缺失、物业管理费用收取不公等现象层出不穷,从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因此,只有不断大力推进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本文就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保障性住房管理增加助力,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问题;解决对策引言: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建设管理不仅对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影响,也对促进发展和扩大内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家推行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以应对人民住房困难、生活质量不高的民生问题,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在经过公共租赁房屋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实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工程后,使住房困难得到相对缓解。
然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大大阻碍了保障性住房推广的进程,必须将其及时解决。
1.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进入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目前,在保障性住房实施环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保障性住房的最终效果与预想有很大差异,进入信息核实阶段时,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入住公示信息是由政府多部门联合发布,加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很多低收入家庭无法得到及时的信息,导致其出现入住滞后甚至无法入住的情况,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并且在一些家庭购买经济性适用房后,随着收入增加和人口数量的改变,不再适用标准,却依然能够领取到政府补助金,间接导致了一些保障性对象被迫成为非保障性对象,使住房保障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分配,一些真正无房困难家庭得不到及时的住房保障。
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做到及时对申请人的收入进行调查。
当今社会,在对个人资金管理和信用管理方面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掌握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一些隐藏性收入无法得到统计,还有一些从事自由职业的人员和非劳动者更是难以判断,在审核阶段仅仅依靠个人申明,以及该地区村委会出示的收入证明作为参考依据,在现实情况中,村委会难以核查其真实收入情况,仅仅只能听他一面之词。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贯彻,事关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民生举措的落实,事关全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因此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进行解决。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问题;建议按照国家提出的“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业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国家分别下达了年度建设保障性住房580万套、1000万套和700万套的任务,并分配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作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又将任务目标分配至各市县地方人民政府,并制订确保用地供应、增加政府投入、加大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快速推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1700多万套,基本建成近500万套,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分配、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一、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视程度不同、财政状况不同、建设规模不同,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位置偏远。
由于保障性住房是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约占70%),中央按完成工作量进行奖补(约占30%)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在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普遍比较紧张的状况下,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不仅要投入70%的资金,同时又要占用土地资源,而土地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
因此,地方政府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把位置优越、配套齐全的地块进行公开出让,以获得较高的财政收入,而把位置偏远的地块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加快,我国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管理不规范、保障性住房质量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
在我国,有关部门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以权谋私,私分公房等现象,导致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
这不仅严重违背了保障性住房的初衷,而且也增加了广大居民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信任感。
二是保障性住房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保障性住房管理混乱,一些保障性住房甚至变成了“商品房”,导致保障性住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三是保障性住房质量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有限,很多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存在问题,一些保障性住房小区缺乏公共设施、交通出行不便等问题。
综合以上情况,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和质量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地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防止以权谋私、私分公房等现象的发生,增加人民群众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投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体制,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标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和修缮等工作得到规范执行。
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
政府应该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标准,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套设施,改善其居住环境,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住房的品质。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引言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无法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一些人仍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质量不过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着执行不力、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面对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角色,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字数:290】1.2 问题意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需求量远远超过供给量,导致了市场上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居高不下,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
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虽然得到供给,但是居住条件却比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一些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有限,许多低收入家庭仍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住房安全隐患。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和评估标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突出,需求量大于供给能力。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依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目录:一、引言二、现状:五个方面详细介绍1.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2.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的状况3.住房保障机构与运营效率的评估4.住房保障监管与服务的现行情况5.住房保障管理与治理体系的构建三、发展方向1.制定符合市场规律、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住房保障政策2.增加住房供给,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质量3.加强住房保障机构管理能力,完善住房保障运营机制4.强化住房保障监管与服务,准确把握住房保障需求和供给5.构建住房保障治理系统,推进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四、案例解析1.北京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情况及优化建议2.天津市推行公租房制度的实效及亮点3.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的创新模式分析4.广州市开展房源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的效果评估5.深圳市“互联网+住房租赁”平台的探索实践五、结论一、引言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旨在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然而,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政策落地不到位、供需矛盾严重、机构效率低下、监管服务不力等等。
因此,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提高住房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现状:五个方面详细介绍1.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住房保障政策是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住房保障目标的保障和保障对象。
我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房住不炒”、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棚户区改造等等,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决住房问题。
此外,各地政府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房保障政策。
但是,目前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存在政策重叠、重点不突出、执行不力等问题。
2.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的状况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是体系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1. 引言1.1 当前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各种政策之间存在重叠、纠缠和矛盾之处,使得住房保障效果不够明显。
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政府在推动住房保障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存在地区间差异较大、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更加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政策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监督也存在漏洞。
一些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一些住房保障资源分配不均,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着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力、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亟需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加强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监督,促进各类住房保障主体共同参与,加速推动住房保障项目建设,以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2. 正文2.1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加强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并加大投入力度。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局面。
还要加强对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在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社会资本的参与,促进多元化的保障主体,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还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力量参与住房保障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住房保障的目标。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稳定、安全的住房条件。
【字数: 237】2.2 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是保障全民住房权益的重要举措。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在中国现阶段住房时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我国为了缓解住房问题,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是该体系在计划和实施当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所以未来更好的发挥住房保障体系,关注人民最基本的利益,政府需要解决这其中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让其真正发挥住房保障作用。
【关键词】住房保障体系问题对策房改以后,政府建立了一套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在实施当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1)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但仍有相应的问题存在:第一,建设遭遇阻力,政府以往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土地,要想保障住房保障体系,必然会使财政收入面临减小的局面,至使政府在对保障房的见者中存在问题。
第二,政策不到位。
这些年,由于商品房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二手房市场买卖的火热,由于在经济适用房的再转让上的政策的不到位,使得经济适用房成为投资性购房、炒房的工具。
(2)保障性住房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且覆盖面较小,经济适用房重购买轻租赁,“经济”而不“适用”。
主要的问题是存在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和高档住房的市场供应结构比例失衡,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严重不足。
在住房保障政策中,经济适用房是目前主要的形式,但是由于设计的不合理,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出现在买卖市场上,而不是租赁市场上,使真正需要的低收入人群得不到实惠。
(3)配套社会机制不够健全,资金来源不通畅。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支出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
在很长的时间里,廉租房制度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财政迟迟未给住房保障设立财政政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城市建立财政资金供应计划,多数城市依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售房款的余额部分作为廉租住房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了廉租房的最大的问题。
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感 谢 关 注 !
2、加大“两房”建设力度,经济适用住房 实行“租售”并举
经济适用住房要走租售并举之路,享受经济适用房者,主 体上可先租后买———租后待具备了购买的经济条件而又 仍属于享受经济适用房对象者,即可变租为购,从而使其 “置业”,也有“房产”政府在新的住宅保障体系方案中, 实行“以租代售”,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面向低收入家庭, 并在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回。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防止经济适用房“变质”,同时更为有效地保障中低收 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着配套不连贯的问题,经营性场 所多、真实景观少,消遣性休闲多、智力性休闲少。 地方政府应考虑从政策立法角度,保证城市社区发展空 间中有休闲、购物、娱乐、运动等一系列配套功能,突 破房地产粗放经营、建完房子就走人的模式,实现房地 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拥有住房的老百姓真正 “享受住房
5、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的我国应重视 “混居”和谐
法国及世界多国的实践表明,贫富分居特别是形 成“富人区”和“贫民区”是加剧社会矛盾乃至 社会动乱的“命门”;我国日益加剧的“贫富分 居”并非政府的初衷,但是“贫富分居”现象已 经存在,并且在逐步蔓延和加剧。这应引起我们 高度重视,在住房规划与建设中,注意到让富人 和穷人混居在“同一屋檐下”,这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必然要求。
配套不连贯、景观单调的高层小区
中国住宅总体质量差、寿命短。2006 年4 月在北京举行的建设部《住宅性 能评定技术标准》宣讲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有关住宅规范规定,普通 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中国建国以来建造的许多住宅,远远没有达 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 年
12
4 5
2、经济适用住房出现的问题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前言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最大难题之一,而住房保障体系作为解决这个难题的一种方式,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保障体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公屋缺口、房价高涨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住房保障体系的稳定发展。
今天,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二、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1、公屋缺口问题严重公屋作为政府对低收入家庭进行住房保障的主要手段,是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权利的重要保障措施。
但是,公屋缺口问题一直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难点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租赁住房(包括公有产权住房、公租房等)3673万套,但是需要租赁住房的人数却超过了9000万,其中租房压力最大的城市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公租房供不应求的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出现的长期公租房排队现象更是折射出了公屋缺口问题的严重性。
2、购房压力大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城市中的购房需求也在逐步加强。
但是,由于房价的高涨,普通居民的购房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中国城市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许多普通百姓需要依靠多年积蓄才能在城市中安置下路,而购房压力的不断加剧,更是让许多年轻人无法找到合适的住房,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节奏。
3、住房质量和环境问题除了公屋缺口和购房压力外,住房的质量和环境问题也成为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一些住房卫生、饮水、电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另外,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交通等,这些环境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三、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为了解决住房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对策,以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房源紧缺、管理不规范、住房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从而为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一、问题分析1.房源紧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房源紧缺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导致政府无法及时供应足够的保障性住房。
这就使得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无法及时得到保障,居住环境陷入困境。
2.管理不规范目前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一些单位在分配保障性住房时不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核,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也享受到了住房保障;一些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单位在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住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住房质量不高目前一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不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居住环境不佳的问题。
一些住房存在着漏水、渗漏、结构不稳定等问题,给住户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住房所在的小区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给住户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了解决房源紧缺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
政府还可以在土地资源、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以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
2.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为了解决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
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申请、审核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的分配机制和管理流程,确保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单位的监督和考核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自古以来,衣食行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本前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颗“定心丸”,这一识性的认识决定了实现“居者有其”是个人和政府共同力的目标,住房问题不能完全向市场化,政府应负责的承起为人民提供住房障的重任。
房改以后,府建立了一套保障中低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住房障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式:一是住房公积制度;二是面向中低收人家庭的济适用房政策;三是面向最低收入的廉租房政策。
但在具体落实过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保障作用的发挥,本文就我国住房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以其真正发挥对中低收人家庭的住保障作用。
二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题。
我国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然严峻,住房保障工作任重道远。
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住房保障度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建了严格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公积金制度,但仍有相应问题存在:第一,建遭遇“软阻力”。
让地政府拿出相当数量的建设用地和金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开建设,意味着政府突破以往“以地生财”模式,牺牲分土地收益,向保障住房“输”,对此,出现了保性住房比例不足的现实第二,政策缺位。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普遍上,商品房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经济适用房价格通过二房买卖也有大幅度提高由于在经济适用房的再转让上的政缺位,使得经济适用房成为资性购房、炒房的具。
第三,缺乏住房普查统数据,住房保障缺乏期规划。
目前,我国不仅乏城市居民收入分布的统计数据而且还缺乏住房普查数据。
因此很难准确地把握住房困难的实际况而做相应的举措。
这些制度随市场的发展仍然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在具体执行节还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套措施还不够健全。
2.障性住房的结构设计不合且覆盖面较小,经适用房重购买轻租赁,经济”而不“适用”。
主要的问题是存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和档住房的市场供应结构比失衡,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低收入庭的住房需求。
我国保障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案
我国保障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案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国民的居住环境,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政策,但效果不甚明显。
因此,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方面的方法,成为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法。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比较,结合中国国情,找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
标签:保障房制度;问题;完善方案一、保障性住房制度含义狭义的说,保障性住房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大规模投资建造的住房,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租或可买。
像欧洲各国在经济危机或者大战后建设的租住给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
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所包括的范围则还要大很多。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对保障性住房作如下的定义:保障性住房是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者以某种合作方式或者某种补贴优惠形式来建造的、并以低价销售或者低价出租给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住房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法律体系建设滞后虽然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很快,但是从事该项目工作人员数量少。
目前,还有不少市县没有设置专门的住房保障管理工作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
从事住房保障工作的人员多为身兼数职,如即负责住房保障管理,又负责房地产开发、产权产籍、物业管理等工作,导致住房保障管理工作难以到位,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够大。
同时,普遍缺少专业的住房保障咨询和研究机构,导致保障性住房研究工作不深入,影响了住房保障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同时,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才能稳步有序推进。
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出台《住房保障法》,一些省也未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立法工作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在制度建设方面一些省虽然建立了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还未全面建立。
(二)住房保障的投入比例仍然太少与我国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房地产投资规模相比,我国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远远不够,对于中央政府的投入尤其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时间:2008年10月29日9:5宋燕摘要】房改以后,虽然政府建立了一套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因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影响了保障作用的发挥,本文将就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意见,以期让其真正发挥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作用。
一、我国住房改革的历史回顾自古以来,衣食住行就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颗“定心丸”,这一常识性的认识决定了实现“居者有其屋”是个人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住房问题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政府应该负责任的承担起为人民提供住房保障的重任。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房地产业是作为福利性产品,住房是各单位通过行政手段无偿实物分配给职工的(职工只需支付非常低廉的租金)。
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单位相同条件的职工可获得的住房质量、面积差距也很大,房子分给谁往往由单位领导说了算,僧多粥少,权力寻租现象也就必然产生了,而且无偿分配导致了国家和单位的财政负担沉重,不堪其累,这种住房分配制度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不仅制约了住宅建设的发展,而且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住宅困难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9-1985年,房改探索和试点阶段。
这一时期房改主要表现为单项措施(如售房、提租补贴)或个别城市的试点,住房改革进展缓慢,在1985年之前基本没有触动旧的住房制度。
第二阶段:1986-1993年,房改全面起步阶段。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自1986年以后去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传统住房制度的核心——低租金制,提出了以大幅度提租补贴为基本环节的改革思路。
第三阶段:1994-1998年,房改的制度创新阶段。
这一阶段房改确立了新体制的框架,确立了从制度创新入手解决住宅问题的道路。
把住房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的体制;把住房实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档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市场和发展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阶段:1998年7月起,实物福利分房的终结阶段。
从1998年起,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已由打破旧体制进入到了全面建立住房新体制的房改深化阶段。
在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同时,住房供应体制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即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供应政策,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房改之后,改变了原来的实物无偿分配体制,代之以货币分配,房地产业自此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市场的力量使人们的住房质量明显提高。
房改过程中,我国也在逐步建立与之配套的住房保障体系,从而保障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
目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第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第二,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第三,面向最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政策。
但由于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没有充分承担起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责任,住房保障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保障不足影响了其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目前房价飙升的大环境下,中低收入劳动者住房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之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低廉的工资使他们无法支付哪怕是最一般的房租,而只能屈身在破旧的“贫民窟”中,成了城市中一道很不和谐的风景线。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高收入者却拥有数套房屋、别墅等豪华住宅,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现象,阻碍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计划经济时代,住房被视为一种完全的公共产品,由政府和单位提供,房改后,虽然政府建立了一些住房保障制度,然由于投入太少,受益范围太小,无异于将住房完全商品化推向市场。
笔者认为,由于土地的天然有限性,又要承载人类和经济发展的重压,决定了住房的天生稀缺性,加之住房又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且价值巨大,个人财力很难承担,因此不应将住房完全商品化,由市场来调节分配,住房至少应该是种准公共物品,政府有责任介入对老百姓的住房提供中。
住房按性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高收入者需求的高档商品房,这部分住房完全商品化,由开发商建造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分配;另一部分是针对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这部分住房不应完全商品化,政府有责任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优惠价格的此类住房。
二、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第一,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9年4月3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这标志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
现实施的条例是根据2 002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后的条例。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可见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强制单位和个人为个人未来购房进行储蓄的住房货币分配方式,其特点是直接以金融手段支持广大城镇职工购买住房,旨在帮助个人缓解购房压力。
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比普通商贷的利率低1%。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建立以来,覆盖面不断扩大,归集额和缴存额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中等收入者购买房屋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但是,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虽然住房公积金制度自建立10多年来,覆盖面不断扩大,但覆盖率仍然较低。
全国公积金覆盖率不到50%,仍有4000万左右的职工还未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2]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意识,也有些企业由于资金流转不畅任意停缴。
其次,住房公积金的运用率低,沉淀资金高。
“就全国来看,除在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福建等6省市的公积金运用率情况比较乐观,超过了60%,其中北京高达96%,而其他省市则普遍面临运用率不足的压力。
” [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多、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影响购房者贷款热情;虽然公积金贷款比商贷低1%,但是这个利率差很小,当商贷采取优惠利率时便优势不存。
而且,利用公积金贷款可贷得额度低,即使采取商贷+ 公积金贷款并行的方式,但也终因公积金贷款手续繁琐等弊端而使人们不得不放弃它的使用;公积金的使用仅限于购买、建造、翻修、大修资助房屋,不能用作租赁之用,这也限制了那些卖不起房的低收入者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对于那些直至退休都卖不起房的人来说,只能等到退休再将公积金支取出来自用,这有悖于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的原意。
再次,公积金缴存设定了最高缴存比率,不利于单位自主提高职工公积金额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这些不足都影响了其提供住房保障的力度,需要加以完善方能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首先,加强对我国劳动用工的管理,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
必须改变目前我国用工制度的无序状态,凡是企业用工必须经过当地劳动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在劳动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必须对在本市工作的人员进行跟踪,即在本市工作后,要及时办理住房公积金缴纳的有关手续。
[4]逐步推进农民工参统住房公积金的改革措施,使农民工也能从中受惠。
其次,赋予住房公积金中心稽查处罚职能,对不缴、欠缴住房公积金的单位予以相应处罚,迫使其按期及时缴纳。
再次,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吸引人们选择公积金贷款。
第四,取消最高比率限制,设定弹性比率,对于有能力且对住房公积金热情高的单位鼓励其自己确定比率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额度。
第五,拓宽公积金的使用用途,以自住为目的的租赁也可申请公积金的运用,真正保障公积金用户的住房需求。
第六,加强住房公积金中心的管理,强化对其的监督,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第二,经济适用房政策。
1998年,我国推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文件提出: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房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目的是为实现“居者有其屋”。
经济适用房是指以行政划拨土地建造,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以保本微利(开发商利润控制在3%以下)为原则,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不完全产权的普通商品房。
“从1998年至2002年,全国共完成经济适用住房投资3959.67亿元;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达71644.6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达42857.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竣工量占商品住宅竣工总量的41. 2%,也就是说,经济适用住房已经占了中国住宅的半壁江山。
” [5]按此统计数据而言,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规模已经很大,应该能够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而为什么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当时国家决定全面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并不仅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一个重要目的。
正是由于这种政策定位上的模糊性,使得经济适用房很难与商品房界分,经济适用房的房型面积如何确定,销售对象资格如何审定,经济适用房如何管理规范等问题不够明确,导致在一些地方经济适用住房被富人购买,成了富人房,偏离了它应有的目标。
[6]目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消费主体错位,由于审核不严,高收入者往往凭借其经济优势购置多套经济适用房,剥夺了本属于中低收入者的房源;房屋面积规模普遍偏大,中小户型供应量少,而中低收入者真正能够消费起的只有那些中小户型的房屋;虽然政府限定了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空间,然而,本来很低成本的经济适用房价格却也不断上涨,与普通商品房差价不大,而质量往往不如普通商品房,失却了其本来的功能。
经济适用房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关乎我国住房保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使经济适用房真正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切实保障,首先要严格审查购房者资格条件,保证收益主体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中低收入家庭,严格限制家庭购置数量;其次,严格限制经济适用房户型面积,保证90平米以下的户型占绝大多数;再次,给予中低收入家庭购经济适用房时一个低于普通商业贷款的优惠利率,帮助其购置住房;第四,对供给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要求其公开各项开发成本,严格控制其利润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