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善教、深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学、善教、深思

摘要:“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关键词: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打造生命课堂

陶行知的许多格言和案例都让笔者深深折服,也让我在教学的时候有了一面镜子,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教学改革下,笔者能够深刻体会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更有启发作用。

学生的学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的世界由儿童自已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解放头脑和双手。”这样,有利于注重全体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而教师呢,教学的难度增加了很多,颠覆了传统的模式,适应一种新的模式,“行是知之始”,在做了以后才知道一切真的只是开始,因为学生的实践经验毕竟不足,所学知识还少,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讲解。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接受知识才积极。再次拜读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笔者感触颇深。在陶先生简洁经典的言语中,渗透出了一个教育家的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期盼,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去学习,去研究。

所以笔者觉得教师首先是要学习,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精髓所在,然后要好好地研究,悟出适合自己的模式,然后才能去教学,在学——教——反思的过程中,笔者有了以下感悟:

1 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中指出了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在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关系不仅是平等,可能要更亲密一点。最近在班上笔者就太严肃,学生在合作的时候,笔者只是平静地去看看小组完成的情况,而且有时候语气总是很严厉,笔者感觉到学生跟笔者之间有一种距离感,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敢发言,生怕给小组拖后腿了。

于是笔者就一直在思索,也许现在这样的课堂,学生虽然是主体了,但是他们还是很注重自己的表现,还是很注重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的。所以,笔者

想要改变自己以往的心态,不能认为仅仅严厉就行了,还要温和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参加到一个小组中,去跟他们一起读,一起思考,让学生知道老师很喜欢他们的表现,这样学生才会放开自己,在课堂上释放他的思维。

2 关注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我们班上的吴小伟是一个后进生,在自己的小组内不敢发表意见,连读书都不敢读。多次接触后,笔者了解到他是怕自己读错了,大家笑话他。所以在课堂上,遇到简单的问题,笔者就请他来答,可惜他的声音太小了,笔者就跟他说:“大胆说,哪怕说错了,都要大声说出来,不说出来,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是对还是错。”在笔者的一再鼓励下,他似乎鼓足了勇气,憋足了气,大声地将答案吼出来了,那涨红的小脸让笔者直想笑,其他学生也被他的大嗓门惊呆了,过了一会儿才知道要为他鼓掌。所以,我们的内心一定要认为每一个学生一定行,这样才能想方设法去让学生能够行,最终学生才能真正行。

3 让思维的火花碰撞,课堂洋溢生命的激情

语文课堂赋予学生太多知识,情感上很多熏陶,确定学生的世界观,让生命在这样的课堂上绽放异样的光彩。

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花瓣飘香》这堂课中,学生通过自由读书,划词、圈句、交流、感悟、朗读,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小女孩的心灵美有了很深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小女孩的心思,并让小组合作展示,这样学生就在说中学,在表演中体会,在讨论中去探究小女孩的心理。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小女孩的感悟逐渐加深,学生对于这样的懂事的女孩更是喜欢。欣赏着清新的还带着露珠的花儿,飘着若有若无淡淡的花香,

感动着那个纯真的懂事的小女孩,学生似乎已经从课堂跨越到课文中去了,去看,去闻,去感受,生命在此刻似乎也像开满花的树,英姿勃发,繁花似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后获取知识。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思想的体现。我们必须通过实践,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真知。我们要鼓励学生们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比单纯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