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毁损肺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3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全过程。
结果 33例全部手术成功,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5例(15.1%):出血1例,急性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2例,脓胸1例。
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和减低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毁损肺;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毁损肺是指由结核、多发肺囊肿、肺化脓症等各种原因引起肺叶或一侧全肺功能完全丧失,体积缩小,已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改变称毁损肺。
毁损肺病史长,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其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1]。
现将我院1995年——2009年对33例因毁损肺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2例,女11例。
年龄19-65岁,其中结核性毁损肺24例,多发性肺囊肿6例,慢性肺囊肿3例。
均有反复咯血、脓痰、发热、气短、胸痛等。
病史2、5-4年。
右侧毁损肺12例,左侧21例。
轻到中度贫血30例,低蛋白血症21例。
x线特点:病变侧全肺毁损,多数胸膜增厚伴钙化,气管、纵隔移向病侧,病侧膈肌抬高,胸壁塌陷,健侧肺代偿肺气肿。
1.2 手术方式本组全部病例均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下后外侧切口行全肺切除术。
术中有两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
1.3 结果 33例全部手术成功,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5例(15.1%):出血1例,急性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2例,脓胸1例,均治愈,住院时间16-28d。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的观察及护理毁损肺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脓痰及气短症状,在抗结核抗炎平喘治疗的同时,指导与协助病人体位排痰,认真记录好病人的排痰量和性质,指导病人做好呼吸功能锻炼。
2.1.2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病人准确测量脉搏、心率变化,认真观察记录血压、血糖变化,遵医嘱应用心血管药物和降糖药物,仔细观察用药效果和各项检测指标。
对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营养状态差的病人积极指导病人的饮食。
2.1.3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毁损肺病人病程长,病史复杂,持续加重,给病人带来长期严重的损害,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承受巨大痛苦。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预后的信心不足。
我们向患者及家属用心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采取的措施,以及情绪不良对术后康复的不利影响等。
对5例肺内感染较重、胸闷、气短明显的患者,进行症状护理,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使患者从心理上增强康复的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指导与鼓励家属做好对患者的心理
支持。
本组33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减轻了心理压力,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毁损肺全肺切除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衰[2]。
术后要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术前合并心血管疾患,麻醉及手术持续时间超过3小时者更应引起重视。
我们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性能,正确区分干扰与异常心电图形。
对于异常心率,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全肺切除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输液速度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不能因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心律失常或心衰发生,一般全肺切除输液速度应小于40滴/分。
特殊病人要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速度,将中心静脉压维持在6-10cmh2o。
2.2.2 呼吸道的观察护理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应保证充分供养,加强雾化吸入,鼓励并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本组有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其中5例经纤支镜吸痰后缓解,2例出现呼吸衰竭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缓解。
同时气管位置的观察也非常重要,如果发现气管位置偏向健侧,应及时告知医生,术后早期气管向健肺偏移与患侧胸腔内出血有关。
48小时以后的气管位置向健侧偏移与患侧胸腔内渗液多有关,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处理。
3 小结
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创伤大,对心肺功能影响大,并发症及
死亡率高。
我们对33例病人实施合理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和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凤瑞.普通胸外科学[m].北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65-75.
[2] 石应康.胸心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