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历史演化及其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 苏莎莎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潘 鑫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历史演化及其启示

个层

l i e l

演化

也经

e w

(二)国外卫星城建设的成功实践

国外卫星城建设的成功案例都是从整个大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把卫星城作为整个大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单极化城市结构转变为更大区域内的多核结构,实现大都市区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的疏散。其中巴黎、东京等市的卫星城建设较为成功和典型。

法国巴黎的新城建设始于1965年的《巴黎地区战略规划》。巴黎新城建设放弃了单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代之以全新的多中心布局的规划思想,即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规划了8座人口规模介于30~100万的新城,新城距离城市中心平均约为25公里,通过良好的公共换乘系统与巴黎连接。每个新城均有自己的娱乐中心、大学城、产业基地等,就近满足居民工作和生活需求,保证了居住与就业的平衡。巴黎新城的建设较好地疏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到1990年,已建成的五座新城共吸引了超过20万的人口从巴黎迁出。

日本东京的新城建设始于1956年的《首都圈第一次基本规划》。东京新城的人口规模一般不超过40万,距离东京约25~60公里,并且规划了使新城与老城联系便捷的铁路和轨道交通。东京新城建设最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人口,后来又逐渐把一些科研、产业等功能疏散到新城中去,新城从开始的“卧城”发展成较为独立的卫星城。加上东京轨道交通和铁路的发展,新城有效地促进

了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地区的疏散。

二、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历史沿革

早在1920年代,上海市卫星城建设的规划思想就已经萌芽,其后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卫星城建设作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最直接途径,在以后的规划和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纵观

(一)卫星城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1927-1949)

1927年,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通过《大上海建设计划》,确定在江湾一带建设一个新市区,划定现在的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后由于抗日战争的原因,该计划没能得到彻底实施。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政府重新制定了《大上海都市计划》,该计划引进了有机疏散理论和卫星城理论,在上海6580平方公里范围内来规划城市布局形态。该计划提出在中心区以外建设卫星城来疏散中心城的人口和工业的规划思想,在中心区外围建设绿带来控制中心城市的蔓延,并且制定了卫星城建设以及绿带建设的具体方案。该计划设定了淞阳、蕰藻、殷江、真南、蒲虹、莘宝、曹塘、闵马、高陆、泾斯、周盛11个相对独立的新区,计划还规定在工业区附近建设住宅区,二者相配合,构成小市镇。

上面两个规划都表明了上海卫星城建设思想的萌芽,但由于历史原因,卫星城建设的规划思想没有得到彻底实施。

(二)反卫星城建设阶段(1949-1956)

1949年上海解放后,于1950年制定了《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的意见书。该意见书认为,在《大上海都市计划》中提出的建设卫星城镇的思想是根据欧美资本主义城市拟定的,认为上海不能采用这种城市布局的方法,上海最适合的建设方法,仍然是以中心市区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市区的面积来发展。但是随着上海城市中心区面积的扩展,人口向中心城区的不断转移,中心城区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生活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为解决中心城区由于人口众多引起的各种问题,1951年上海市建委编制了《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提出将市内有污染的或有危险性的工业转移到市区以外的建议,建设了一些新的工业区,向外疏散了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区人口。但是城市的发展还是以中心区为中

心向外蔓延为主,并没有减轻中心城区

(六)上海“1966”城镇规划体系建构阶段(2004年以后)

2005年,上海市提出“1966”四级城镇体系,将“大上海”的概念突破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其基本构架是: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的新市镇、600个左右的中心村。其中,1个中心城是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60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内;9个新城是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新城、崇明城桥,规划总人口540万左右,其中松江、嘉定和临港新城3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与中心城的距离上,松江为40公里,嘉定为28公里,而临港新城为75公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1966”城镇规划体系是“一城九镇”规划的延续。“一城九镇”规划中的“一城”和“九镇”和“1966”体系中的9个新城和60个左右的新市镇规划有相同的城镇。“一城九镇”规划的实施为“1966”体系主体部分的实施打下了基础,也为“1966”城镇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上海卫星城建设演化的评价

(一)卫星城功能定位日趋完善,吸引力逐渐增强

纵观上海卫星城的建设历程,上海卫星城的功能定位逐渐趋于合理化,从原来只具有居住功能的“卧城”发展到具有半独立功能的卫星城,最后到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三者为一身的相对独立的新城,吸引力逐渐增强。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地向中心城区输入的人口远远大于中心城区向卫星城输出的人口,卫星城并没有起到人口和产业互动、职住互动的作用,相反还出现了人

户分离、职住分离等问题,卫星城的

卫星城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要从长远的利益和目标出发。其功能定位要综合考虑居住、工作、商贸等功能,在数量和选址上要保持历史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快速交通系统作为联系中心城和新城的纽带,在现阶段尤其要注重大容量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形成连接中心城与新城以及新城与新城之间的“多轴”。

“反磁力中心”功能还有待加强。

巴黎卫星城在建设的初始就注意到以产业依托,就近安排居民居住和就业问题,避免了人户分离、职住分离问题的出现,因而较好地发挥了对中心城人口的疏散作用。而上海卫星城的建设仍存在功能单一,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提高其吸引力。

(二)城市框架拉大,逐渐把卫星城融入整个市域范围

从卫星城建设历程来看,卫星城建设的城市空间框架逐渐拉大。从1927年在老城区边缘建设卫星城,到后来1945年提出但并未得到实施的“在63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建设卫星城的规划,最后到“1966”四级城镇体系真正把“大上海”的概念突破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建设卫星城,把卫星城看作整个市域的一部分。卫星城与中心城的距离也由开始的相邻,逐渐扩大到20到30公里,再到后来的20到40公里,距离逐渐拉大。例如在“1966”城镇体系中重点建设的松江新城与临港新城距离中心城分别为40和75公里,把卫星城的空间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上海市域的范围。

而从巴黎和东京的新城建设来看,它们一开始就注意在全市域范围内选址建设卫星城,把卫星城看作整个大都市区的一部分,建成整个区域内的多核结构。

(三)卫星城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变化频繁,历史连续性不强

上海卫星城建设的数量和选址历史延续性都不强。在数量方面,由最初的一个新城,到后来的11个相对独立的新区,再到5座卫星城和重新规划另外的12座卫星城,再到后来的7座卫星城和重点开发金山卫和吴淞-宝山南北“两翼”,最后到“一城九镇”和“1966”体系,数量的变化较大,并且在新城选择上也存在较大的变动,看不到良好的历史延续性。其中,松江、闵行、嘉定的建设连续性较强,其发育程度也较其他卫星城完善。

(四)加速交通建设,尤其要加强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

巴黎和东京在卫星城建设之初就注重中心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并建设了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地

发挥了对中心城人口的疏散作用。可以说,新城与老城之间便捷的交通联系是新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上海在历次城市规划中,并没有很好地注重快速交通系统的建设,交通可达性不足已成为制约新城发展的瓶颈。因此,上海目前需要加快新城与老城之间快速交通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建设。

四、关于上海卫星城建设的几点启示

从上海卫星城80年的建设历史看,卫星城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要从长远的利益和目标出发。其功能定位要综合考虑居住、工作、商贸等功能,避免大规模居住组团的开发;卫星城的建设要纳入大都市的整体框架之中,在数量和选址上要保持历史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快速交通系统作为联系中心城和新城的纽带,在新城建设之初就需综合考虑,在现阶段尤其要注重大容量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形成连接中心城与新城以及新城与新城之间的“多轴”。

目前,上海还处于城市化的集聚阶段,新城建设作为缓解中心城人口、交通压力的战略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困难与矛盾,因而政府在住房、就业、户籍、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措施的出台,对于新城的建设也十分必要。参考文献:

赵学彬.巴黎新城规划建设及其发展历程[J].规划师,2006(11):95-97

金伟伟,洪铁城.西方国家大城市内城改造与新城规划案例分析[J].华中建筑,2005(3):45-47

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42—43

叶贵勋等.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18

王成超.对上海市卫星城建设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4(04):27-30

“1966”规划与上海未来[J].社会观察,2007(03)

陈伟新.上海卫星城规划建设之借鉴[J].城市空间,2002(11):31-33

■ 责任编辑:欧阳忠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