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明清
芥子园画谱明清时期绘画进一步普及于社会,作为学习范本的画谱纷纷刻板流传,《芥子园画谱》即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画谱之一。

《芥子园画谱》共分三集,初集为山水谱,二集为梅兰竹菊谱,
三集为花卉草虫翎毛谱。

因对技法皆有简要分析,便于初学者入门,故风行一时。

萝轩变古笺谱笺纸是古代文人书信或写诗时用的纸,讲求美观实用,明代后期套色水印用于笺纸的装饰,并将之辑印成集,遂有笺谱出现。

《萝轩变古笺谱》为南京吴发祥刊印,除用套色水印外,
还创造性的采用了“拱花”技术。

共182幅作品。

杨柳青和桃花坞年画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郊,又称“卫画”,杨柳青年画受到北方版画和院体画的影响,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雅致,题词讲究。

在风格上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可与彩
绘结合。

细腻鲜丽,人物形象俊秀传神。

题材包括神#、风俗、历史故事、戏曲、娃娃、美
人、风景、花卉等。

苏州桃花坞年画收到南方版画影响,严谨细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


色套印的传统形式,以粉红粉绿为主,具有明丽雅致的效果,风俗、戏曲等题材的作品更具
有南方地区特色。

泥人张泥人张是天津张姓民间彩塑艺人的称号。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题材广泛、惟妙惟肖。

艺术上雅俗
共赏。

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的第一代匠师名张长林,第二代张兆荣,第三代
张景枯
景泰蓝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以金或铜作坯,制成各种
造型,再用细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

景泰蓝造型
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
工艺品。

顾绣又称“露香园绣”。

明代顾绣多以名人书画为蓝本,配以典雅,针线平整,形象生动,又略以画笔点染补绣工不足,表现古代书画名迹能得其韵致,而无生硬造作之感。

顾绣的成就大
大促进了欣赏性刺绣艺术的发展。

嘉定竹派明代嘉定朱氏祖孙三人相继以刻竹着名,形成“嘉定竹派”,他们都擅长书画,所刻古贤、佛像、山水、花木、章法新颖,用刀如笔,意趣横生。

馆阁体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

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书法家有沈度,风格婉
丽,雍容端庄。

其弟沈¥,
吴门三家(明代书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体现着明代中期书法艺术的新成就。

他们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广泛吸收营养,彻底摆脱台阁体的流弊,各自形成独特的风貌和个性,具有相当的影响,
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吴门三家”。

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总体上属于人文画派,四人风格不同。

画风精笔墨,尚意趣。

沈周、文征明比较接近,但也有所区别,沈周山水笔墨挺健,气韵浑厚,形成了粗笔写意的新面
貌,开创一代水墨浅络山水的独特风格。

他的花卉,笔墨尚朴,风格淡逸。

文征明在融汇细润
文雅,独具一格。

唐寅运用了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

仇英
摹古的功力深厚,师法南宋院体,人物山水,多以工笔重色为主,风格浓丽典雅,兼能水墨写意,
也具有刚健秀逸之致。

他所画人物仕女,形象优美,线条流畅,形成了明代后期人物仕女画的
时代风貌,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

华山图册明代王履所画。

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千奇的佳景胜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华山图序》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其绘画主张,其中“我师心,心
师目,目师华山”的“师法造化”的见解和“以形写意”的观点,对后世山水画理论影响深
远。

庐山高图是吴门四家之首的沈周在41岁时为自己的老师祝寿所作。

沈周用庐山象征其师的崇高人格,实际上正是作者本人思想境界的体现。

作者用王蒙的笔法,以高度的思想与技巧,集中的表
现了这一雄伟瑰丽的名山景象。

真赏斋图《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征明作。

为好友而作。

此图有两卷,均以工笔设色形式表现无锡着名收藏家华夏的书斋。

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

图右画太
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


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动而准确,使整个画面完整精美。

卷后《真赏斋铭》为画家晚年楷书精品。

墨葡萄图《墨葡萄图》水墨大写意,笔墨酣畅,布局奇特,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
神似。

画面上方以行次敧斜的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
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表达了画家徐渭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传达出一位落泊怅然的
文人形象,葡萄在徐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征。

南北宗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

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

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绿”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

他将水墨渲澹的文人
画系统比作南宗,将画家青绿勾斫画法称为北宗。

从而抬高士大夫文人画的地位而贬低职业
画家的创作。

在绘画中更强调文人修养而贬低造型功力,强调笔墨情趣而忽视沟壑景物的创
造,标榜士气排斥作家气。

波臣派明代人物画流派之一,创始人曾鲸受西方油画的影响,将中国画的线条水墨和西方绘画的光影明暗相结合,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同时又兼具西方画的体积与质感。

是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最
早的完美结合。

作有《王时敏像》
南陈北崔晚明时代的画家陈洪绶与崔子忠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两人不仅均以画、尤其是人物画名世。

陈洪绶所做人物画注重神情刻画,塑造形象带有一定夸张因素,衣纹细润
圆劲,设色古艳,富有装饰趣味,作有《扑蝶仕女图》、《雅集图卷》。

崔的人物画故事布景
奇伟,经常以窄长的直幅巧妙安排人物器具,取法于晋唐之间,所画人物奇古不媚,用线、
用墨、用色的感觉与手法与当时画坛的常规画风有很大的差异,论者以为“非唐非宋”。


海博物馆所藏的《白描佛像卷》、《云中玉女图》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桐荫论道图》等都
能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水浒叶子《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

陈洪绶在这套《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至徐宁凡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

陈洪绶大量运用锐利
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

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

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
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

清初四僧“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这样的形象,正
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
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

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
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

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
完整。

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石涛,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

中国清代画家。

别号甚多,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

石涛长期游历山水,所画山水画构图新颖多变,景
象郁勃新奇,意境宏深,笔情纵恣,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充沛的活力,与充斥当时画苑千篇一
律的“八股山水”形成鲜明对比。

《苦瓜和尚语录》理论上主张“我自用我法”。

四王吴恽清代初期画坛上正统派的代表人物有被称为“四王”的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他们在艺术上严格遵循古法,加上另外两位正统派画家吴历和恽寿平,被称为“清初六家”。


时敏仿黄公望,王鉴仿董其昌、巨然,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是四人中变化较多而技巧熟
练的一个。

王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
坚人物。

四王后仿古画风弥漫一时。

恽寿平是清朝初期最享盛名的花鸟画家。

恽寿平山水取
黄公望笔法,其画作多写生,人称“写生正派”;更以徐崇嗣为宗,兼取各家之长,极大的
发展了没骨画。

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
天趣盎然。

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向造化
于笔端”。

他同时也强调画家主观情思对绘画对象的溶铸。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的南京画坛是画家云集之地。

着名的有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彼此画风不尽相同,都负有一定的时誉,世称“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在明清交
替之际萌生,他们经历了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也身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
清初,因此,金陵八家大多隐居不仕,往来江淮一带,以书画为生。

他们有时聚集一起,以
诗画自娱,在作品中发表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艺术主张。

黄山派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

代表画家为梅清、原济(石涛)、弘仁(浙江)。

三人画风各异,而都以描绘黄山的峰峦烟云之变化着称,故称“黄山派”。

世人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
得黄山之形,弘仁得黄山之质。

苦瓜和尚语录中国清代绘画理论着作。

石涛着。

该书另一版本名《画谱》。

全书18章,先讲原理,次述运腕,最终引出理论主张,构成完整有机的山水画理论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作者把画理画
法的认识提高到宇宙观的高度,穷其原委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有充分的逻辑
力量。

此书反对拟古,主张“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重视发
挥画家个性并实现创作自由,对中国18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后的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
画发生了重大影响。

新罗山人清画家华喦,花鸟画最负盛名,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

既有大局的的挥洒简逸,又有细节的精微描写,如画禽鸟,能将蓬松的羽
毛玲珑剔透地表现出来。

敷色鲜嫩不腻,时用枯笔干墨淡彩。

这种工写结合、清新俊秀的花
鸟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人物画的成就也很突出。

得益于陈洪绶、王树毂、马和
之、自成一种减笔画法。

形象有所夸张而又不变形,线条似马和之的“兰叶描”,简练柔劲,
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

山水兼法院体,吴派、董其昌诸家,不拘一格,一般比较简略率脱。

亦工书,取法钟繇、虞世南。

能诗,所着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鬼趣图罗聘,扬州八怪之一,以画鬼着称。

《鬼趣图卷》是他的存世名作,共8幅,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

红楼梦图咏《红楼梦图咏》原辑为清代李光禄,画家改琦绘图,淮浦居士重编,光绪五年(1879)刊本。

这本木版画集共绘制了通灵宝玉、绛珠仙草、警幻仙子、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惜春、
史湘云、妙玉、王熙凤、迎春……宝玉等50幅,其中共有55人。

图中林黛玉柳眉杏眼,樱
桃小口,为典型的传统古典美人形象,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刻画了“病态”身躯。

与其他
红楼梦人物图画相比,同样的一个人物,该书表现得更为隐约、含蓄,可谓有“闲静时如姣
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气质。

但其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人物的表情都差
不多,看上去缺乏个性,局限于传统人物画的技法和风格。

海上三任任熊、任熏、任伯年。

“海上画派”反映了新兴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它像一股清新之风,使沉寂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清代花坛再次活跃起来。

工商业的发展使艺术市场更加活跃,吸引
了众多画家。

他们的绘画虽然在选材上未脱离以往的范围,但画面设色、章法及风格气息完
全有新的特点。

海派绘画将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结合起来。

并融合了明清水墨大写意的技
法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劲的审美特色,使用强烈鲜明的色彩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时期
作品既能适应新时代商品社会的需求。

又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可谓雅俗共赏。

“三任”
中,任伯年的成就最高,人物花鸟均有不少创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能工能写。

共有《春
江水暖图》写有《关河一望萧索》。

人物自然传神、花鸟生机盎然。

海派晚期巨匠吴昌硕在
写意花鸟上成就颇深。

作有《松鹤延年图》。

其花鸟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立意高远,反映了
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笔墨功力。

写意花卉自明代沈周、陈淳、徐渭以来,经历朱耷、石涛、
扬州诸家,曾在各方面作出贡献,吴昌硕最后集中了他们的成就并适应当代欣赏要求,逐渐
去掉古代文人画中的颓废孤寂、乱头粗服,代之以热烈挺健的风格,重新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

他们并非都是扬州人,但都长期生活于此。

都有较好的文艺修养,兼长书法诗文。

他们之中有些人曾混迹官场,由于不甘逢
迎或不堪忍受统治阶级内部倾轧而失意潦倒,对社会现实有一些不满和牢骚,对正统文人画
也有某些抵触之处,常常以雄恣奔放或古拙的笔墨风格表达自己的个性。

扬州八怪在艺术创
作中普遍具有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修素养的特点。

金农,字寿门、
号冬心,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

好游历,"足迹半天下"。


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

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
水。

尤精墨梅。

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风格古雅拙朴,
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

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

也擅长书
法,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
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

篆刻得秦汉法。

诗文有《冬
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着》,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
题记等。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
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
就最为突出。

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工书法,
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

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
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
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

亦能治印。


《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浙派中国明代绘画流派。

因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故名之。

其主要成员还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

戴进、吴伟等也曾一度服务于宫廷。

在继承传统和艺术追求上,浙派与当时的院
派(亦称院体),同受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但不同的是,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
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

浙派作品中虽然也显露出师承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
南宋院体画家的痕迹,但构图、笔墨等表现形式均有个人风格。

他们的笔墨更为粗简放纵、
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

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

同是浙派画家,
其风格亦各有不同,如戴进之劲爽精微,于淋漓畅快中显出秀逸之致;而吴伟则以豪迈简括,
纵逸洒脱为特征;至于张路、蒋嵩、汪肇等或爽健,或恣肆,各有区别。

作为绘画流派,浙
派在明代前期与院派同为画坛主流,追随者甚众,影响颇大。

因浙派中的吴伟是江夏(今湖
北武汉)人,故画史亦称他及其追随者为江夏派。

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由于一味追求
恣肆、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画坛主流地位,而被新兴的吴门派所取代。

元代
赵孟頫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
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二是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
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是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
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
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五是他在人
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

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
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
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他们生活在元末社会动乱之际。

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
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
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
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
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
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
趣。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在元初与赵孟
頫、钱选并驱。

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
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
水画发展的主流。

五代两宋
宋瓷“五大名窑”宋瓷窑场首推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以青瓷为主;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着称于世。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
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
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
有“金丝铁线”之说。

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钧瓷两次烧
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
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这是因为在烧制过
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
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
“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定窑为民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
釉色润泽如玉。

宋四家宋四家,即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釉下彩的一种。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
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
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
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
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南宋四家“南宋四家”为李唐《采薇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夏圭《寒江独钓图》。

“早知不入世人眼,多买胭脂花牡丹——李唐”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
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
系又分割的画面。

构图和人物有聚有散,场面有动有静。

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
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
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
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

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

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
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机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
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惜墨如金李成其寒林枝杈谓为“蟹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