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与分析技术

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与分析技术近年来,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
除了正常组织中的干细胞,癌症干细胞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对象。
癌症干细胞是指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种亚群细胞,具有不受治疗影响、易扩散和产生转移、免疫逃逸等特点。
因此,研究癌症干细胞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及其分析技术,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一、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可以用于鉴定和分离癌症干细胞,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目前已经鉴定出了一些被广泛接受的癌症干细胞标志物。
1. CD133CD133(PROM1)是一种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人体组织中,也是癌症干细胞的一个标志物。
CD133阳性细胞可以从多种恶性肿瘤中分离出来,包括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等。
实验研究表明,CD133阳性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包括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2. CD44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
CD44不同的变异体在癌症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CD44v6是癌症干细胞的一种标志物。
CD44v6阳性细胞具有组织再生和肿瘤形成的能力,可以在一些肿瘤中分离出来。
3. ALDHALDH(醛脱氢酶)是一种酶家族,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ALDH在癌症干细胞中的表达与高度侵袭性、耐药性和转移性密切相关。
ALDH阳性细胞可以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等不同恶性肿瘤中分离出来。
4. NestinNestin是一种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标志物。
在癌症中,Nestin阳性细胞具有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Nestin阳性细胞可以从胶质瘤和其他神经母细胞瘤中分离出来。
以上标志物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癌症干细胞标志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可能会有新的标志物被发现。
二、癌症干细胞的分析技术鉴定和分离癌症干细胞是研究癌症干细胞的前提,而分析癌症干细胞的性质和功能则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目前,一些比较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ACS)是一种分离、分析和鉴定细胞的技术。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有 启 动和重 建肿 瘤组 织 表型能 力 的肿
大量 的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试 图解决 癌组 织 内细 仅可 以通 过促 进肿 瘤 细胞 迁移 和播 散
瘤 细胞 。在 启动 肿瘤 形成 和 生长 中起 胞 的 异 质 性 及 其 影 响 转 移 性 肿 瘤 细 胞 提高 转移性 , 同时也 通过 抑制 m i R 一 2 0 0 着决定 性 的作 用 ,而其 余 的大多 数肿 的选 择 的问题 。 L u z z i 等 追踪 B 1 6 F 1 家族 的成 员来 保持 干 细胞 表型 ,这 是 瘤细胞 , 经过 短暂 的分 化 , 最终死亡 。
常 细胞 干细胞相 比 . 两 者 的相 同点有 : 黑 色 素 瘤 细 胞 从 肝 门 内 注 入 小 鼠肝 脏 肿瘤播 散形成 的必要条 件 。 C S C s 可 能 源 于 正 常 干 细 胞 .与 正 的结局 .发 现在第 3天尽管 有 8 0 %注 3 . 3 趋化 因子 、 C S C s 与肿 瘤转 移 至
胞 的一 小 部 分 . 但 它 可通 过 其 自我 更 和致命 的步 骤 ,包括 以下 几个 基 本 的 移 能 力 …。 m i R一 3 0是 另 一 个 能 证 明 新 能 力 和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维 持 肿 瘤 的 生物 学 过程 : 癌 症 的发生 , 上皮一 间质 mi c r o R N A在 转移 性 C S C s中潜 在作 用 长 期 生 长 ,促 进 肿 瘤 的 转 移 。 目前 转化 ( E MT ) , 基底 膜屏 障 的破 坏 , 邻 近 的代表 性例 子 。在乳 腺癌 干 细胞 异种 C S C s 与 肿 瘤 转 移 的关 系及 其 机 制 已 组织 的侵袭 . 血管 内渗 . 问质 上皮 转 型 移 植 中 mi R 一 3 0过 表 达能 降低 肺 转移 ,
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免疫细胞作为人体自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对于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复杂而微妙。
本文将探讨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并讨论其对肿瘤治疗的启示。
一、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肿瘤的发展。
首先,免疫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例如,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毒素来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了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免疫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肿瘤微环境。
例如,免疫细胞中的某些类型的T细胞可以分泌干扰素γ,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同时,免疫细胞还可以通过识别和杀伤肿瘤干细胞,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二、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调控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周围的一种特殊环境,包括肿瘤细胞、间质细胞、血管、免疫细胞等多种组成。
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其对肿瘤的作用。
首先,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来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
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干扰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化,降低其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也可以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
例如,间质细胞可以分泌趋化因子来吸引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然后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分子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
三、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调节两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细胞接触来进行相互作用。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面受体与免疫细胞进行直接的接触,从而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
此外,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分泌抑制性因子来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逃脱免疫监视。
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3D培养应用研究进展

发现 细胞 基质 对肿瘤 的发 生 、 展 、 部侵入 和转 移 发 局 都起 到重 要作用 。3 D培养模 型 能够 就 T C 对 肿瘤 Ss 微环 境 的改变 和相互 作用进 行分 析和研 究 。过 去 的 药物 开发都 是直 接 针对 肿 瘤 细胞 , 是现 在 对 肿瘤 但 基质 在抗肿 瘤 中的 作用 越 来越 受 到 重 视 。在 3 D培
养没 有特 殊设 备要 求 , 该 技 术将 来 的推 广运 用 提 为 供有 利 条件 _。 4 J 3 D培养 基正 因为 能 够 模 拟 体 内 的肿 瘤 组 织 因 缺乏 氧 和营养 造成 的组织 中心坏 死及 与胞 外基质 的 相互 作用微 环境 , 而 能 客 观地 反 映 对 肿瘤 组 织诱 从
导血管增生和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现象 , 而普通 2 D培养无 法 做 到 l。在 3 5 』 D培 养 中 , 以包 含单 细 可 胞类 型 的肿 瘤细胞 或 T C , 可 以包 含 多 细胞 系 如 S s也 肿瘤 细胞 、 质 和 免 疫 细胞 _。这 样 的模 型 比普 通 基 6 J
杂 质的结 合 , 能够 为特定 的粘 附分子 、 但 生长 因子 提 供结 合位 点 , 因此 是 理 想 的 3 D培 养 支 架 物 质 。 除 了特 殊 目的的培 养模 型 , 瘤 细 胞 和 TC 肿 S s的 3 D培
种 多样形态 结构 的克 隆 , 都表 现为缺 乏组织 极化 、 但 紊乱 的结 构 和 无 限 制 的 生 长 。Tr ei u aa v it _3 s c e等 l 通 0 过3 D培养人 乳腺 上 皮 细胞 形成 极 化 的多 细 胞腺 泡
养 模型 中候选 药 物 与肿 瘤 基 质 的相 互 作 用 的研 究 , 可能会 帮助 判断影 响药 物敏感 性 和耐药性 的情 况 。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信号分子、基质以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形成对于肿瘤的奇异特性、进展和治疗响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树突状细胞(DC)。
这些细胞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抗体的分泌和细胞介导作用来消除真正的肿瘤细胞。
而巨噬细胞则通过吞噬和消化肿瘤细胞,DC则通过递呈肿瘤抗原来获取T淋巴细胞的反应力。
NK细胞则可以杀死没有适当MHC表达的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在未经治疗的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被肿瘤所解禁或抑制,由于某些免疫逃逸机制或介导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的缺失,这些免疫细胞可能被肿瘤所调节或转化并且低下其抗肿瘤反应性。
此外,肿瘤还可以通过分泌多种它们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化学信使等),这些分子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程序或者启动放大炎症程序,或者直接攻击免疫细胞,从而帮助肿瘤逃避免疫识别和生长。
然而,新兴的免疫治疗(例如肿瘤免疫疗法和传统化学疗法等)被广泛认为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体的肿瘤免疫学又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种条件下,免疫治疗的疗效会好过在另外一些条件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微环境。
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推动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和战略发展。
二、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因子浓度实验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如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terleukin-1 (IL-1), 和interleukin-6 (IL-6) 等,对于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治疗靶点研究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治疗靶点研究一、引言自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干细胞以来,对其特性和治疗靶点的研究日趋深入。
肿瘤干细胞作为一小部分具有类似于正常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群体,在肿瘤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了解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二、肿瘤干细胞的特性1. 分化能力与普通癌细胞相比,肿瘤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不受限制的分化能力。
这使得它们可以持久存在并驱动肿瘤发展。
2. 自我更新作为正常干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无限制地产生新的癌细胞,从而导致肿瘤增大和转移。
3. 抵抗创伤与耐受性肿瘤干细胞对创伤和抗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它们能够通过各种机制来逃避治疗,包括在肿瘤微环境中形成保护性结构以及通过激活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
三、治疗靶点的筛选与应用1.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了更好地识别和分离肿瘤干细胞,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如CD133、CD44、ALDH等。
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干细胞相关联,并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靶向治疗的筛选。
2. 信号通路调控许多信号通路在调控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Wnt/β-catenin、Hedgehog和Notch等通路被证实可以影响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
通过针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与扩散。
3. 微环境依赖性肿瘤干细胞与其周围的肿瘤微环境密切相连。
这种微环境可以提供营养和生存所需,并通过信号分子的释放来维持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因此,干扰肿瘤微环境也成为治疗策略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治疗靶点的实验进展1. 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药物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应用。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抑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剂量型化学药物以及针对特定信号通路和标志物的抑制剂。
2. 免疫治疗策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且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在靶向肿瘤干细胞上也表现出潜力。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与治疗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与治疗肿瘤干细胞(Tumor-initiating cells,TICs)是一类独特的癌细胞亚群,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均有表现。
它们不仅具有恶性细胞的特性,如快速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也拥有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机制,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根源,也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导因素。
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成为了补充传统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一、肿瘤干细胞的特性1.自我更新和不断增殖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殖的特性。
它们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形成新的肿瘤细胞,并且长时间地维持其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从而使得肿瘤持续存在。
2.多向分化潜能肿瘤干细胞还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它们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形成异质性的肿瘤组织。
这种异质性使得肿瘤更加适应环境,并且降低了治疗的效果。
3.抗化疗和放疗能力强肿瘤干细胞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治疗效果较差。
这是由于它们表达了多种化疗和放疗的抵抗机制。
例如,肿瘤干细胞可以使肿瘤微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减少化疗和放疗对其的杀伤作用。
4.易于形成肿瘤球肿瘤干细胞易于体外形成肿瘤球,这种肿瘤球与原发肿瘤相似,表达了多种干细胞标记物和治疗抵抗性分子,是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模型。
二、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1.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策略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策略是从肿瘤干细胞特性入手,设计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点,并研发相应的抗肿瘤药物。
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干扰肿瘤重要的细胞进程,降低肿瘤治疗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2.靶向干细胞的药物靶向癌干细胞的药物主要包括运用单抗治疗和通过Hedgehog、Notch、Wnt等途径的信号通路来治疗。
例如,靶向Bmi1和CD133的单抗,靶向Hedgehog通路的Sonic Hedgehog抗体,靶向Notch通路的抗体,靶向Wnt通路的LGR5抗体等。
这些抗肿瘤药物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够显著地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通过干扰耐药机制治疗肿瘤干细胞对传统治疗药物的抵抗机制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一大因素。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周围的复杂结构,由一系列分子组成,包括胶原蛋白、纤维蛋白、透明质酸等。
ECM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肿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肿瘤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和周围的细胞,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1. 细胞外基质对肿瘤发展的影响细胞外基质在正常组织中提供了结构支持、细胞黏附和生长调控等功能。
然而,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肿瘤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如金属蛋白酶,来破坏原有的细胞外基质结构,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此外,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来增加自身的黏附和生长能力。
2. 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和功能肿瘤微环境是由细胞外基质和周围的各种细胞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研究显示,细胞外基质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和转化等过程。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也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加剧肿瘤的进展。
3.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首先,细胞外基质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和分解酶的活性等,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
其次,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激活,从而增强免疫应答。
此外,细胞外基质还可以通过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营养供应。
4.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外基质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肿瘤的微环境研究

肿瘤的微环境研究肿瘤的微环境研究是肿瘤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深入研究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种分子信号物质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形成、发展和治疗机制。
本文将介绍肿瘤的微环境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肿瘤微环境的基本概念肿瘤微环境指的是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其他分子信号物质所组成的特殊环境。
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密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网络,这些相互作用在肿瘤的生成、进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肿瘤微环境组成复杂,包括肿瘤细胞、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
二、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与作用1.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成分。
它们通过与细胞外基质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吸引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从而形成肿瘤微环境。
2. 炎症细胞:炎症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们参与了肿瘤相关炎症的发生和维持。
炎症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和趋化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并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
3.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分子,形成肿瘤周围的纤维化环境,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和扩散的支持。
4.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是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影响肿瘤的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养分和氧气,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三、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方法研究肿瘤微环境需要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通过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可以模拟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2. 动物模型:利用小鼠、大鼠或其他动物建立肿瘤模型,可以研究肿瘤在整个生理环境中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相互作用。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则被认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复杂环境,包括浸润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等各种成分。
而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一、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逃避免疫攻击等恶性特征的形成。
同时,肿瘤微环境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提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机制肿瘤微环境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
一方面,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等,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还能够吸引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破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三、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的密切联系。
肿瘤微环境中充满了抑制性因子,使得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能力强。
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就必须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机制进行干预。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如使用PD-1/PD-L1抗体来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和细胞外基质,增加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性,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挑战和前景尽管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针对其中一个因子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免疫治疗在某些患者中并不一定有效,可能会存在耐药性。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认识,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通过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发展出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
进展
贾瑞;李袁飞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
【年(卷),期】2024(22)6
【摘要】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然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对绝大部分患者疗效仍有限。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与肿瘤转移以及免疫耐药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IME中的各种细胞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激活信号通路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而EMT也会促使TIME发生改变,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诱导免疫治疗耐药的发生。
EMT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靶向EMT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深入阐明EMT与TIME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肿瘤转移和免疫治疗耐药。
本文对结直肠癌中EMT与TIME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606-609)
【作者】贾瑞;李袁飞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相关文献】
1.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肿瘤微环境改变促进胃癌NCI-N8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2.抵挡丸加味鸡血藤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3.结直肠癌组织TBX3表达及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分子表达的相关性
4.间充质干细胞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可提高正常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并诱导上皮间质转化
5.敲低错配修复基因MSH6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其增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套路

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套路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本收集和预处理:从患者或实验动物体内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洗、分离、切片等,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
2.细胞分离和鉴定:从肿瘤组织样本中分离出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这些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3.细胞培养和激活:将分离出的免疫细胞进行培养,并给予必要的刺激信号,以激活其免疫应答功能。
4.功能实验:通过体外实验或体内实验,观察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5.基因表达分析和转录组学研究: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挖掘与免疫应答和肿瘤进展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
6.机制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深入探讨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7.临床样本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样本和数据,结合基因表达谱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估。
8.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估:利用筛选模型和体内外实验,对免疫治疗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进行筛选和评估,探究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和疗效。
9.动物模型验证:利用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的肿瘤免疫微环境,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和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0.综合分析和结论: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肿瘤免疫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细胞类型、信号分子和调控机制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活化是大多数肿瘤恶化的标志之一。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作为众多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最重要的亚群之一,在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实体肿瘤中大量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在大多数人类肿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严重影响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促肿瘤功能、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以及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促肿瘤功能: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吞噬了凋亡的肿瘤细胞之后,肿瘤细胞DNA 被并入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这些巨噬细胞会受到肿瘤细胞DNA 的影响,并转变成具有致瘤能力的类似于肿瘤干细胞的细胞,但在这类细胞的表面,仍含有巨噬细胞标记。
研究人员把这类受到肿瘤细胞DNA影响而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巨噬细胞,称之为Tumacrophage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大量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后者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血源性细胞转移过程,从而可以通过免疫和非免疫过程促进肿瘤的生长。
此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效果。
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产生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β、PGE2 等,其中 IL-10 通过抑制化疗药物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显著降低抗肿瘤治疗效果。
在前列腺癌中,较高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预测总体生存率较差,但无生化复发或无复发生存;相反,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 1 的水平升高与无复发生存率更高有关。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胰腺癌小鼠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和胚胎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型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并无相关性;损伤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并不会影响胰腺癌的进展。
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在胰腺癌进展过程中不断扩增;这种扩增是在肿瘤间质内进行的,会影响间质重塑的蛋白质,且胰腺癌组织内的 TAM 与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更为相像。
肿瘤微环境中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调控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21,43(1): 63-72DOI: 10.11844/cjcb.2021.01.0009肿瘤微环境中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朱小辉王嘉健唐磊杨帆丼申荣张继虹*(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昆明650500)摘要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样结构,具有丰富的表型和功能异质性。
不同浓度的趋 化因子、细胞因子与组成肿瘤微环境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可激活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 e s e nchymal transition,E M T)相关的信号通路及控制胖瘤 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 S C s)的生成。
E M T的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可塑性,赋予上皮细胞间充质特性,并与癌细胞获得侵袭性的特征密切相关。
C S C s是一类具有高致瘤潜能的细胞群,其能很容易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与肿瘤内其 他细胞相比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该文对肿瘤微环境中E M T与C S 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The Regulation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Cancer StemCell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Z H U Xiaohui,W A N G Jiajian,T A N G Lei,Y A N G F a n,J I N G Shenrong,Z H A N G Jihong*{Medical School, Kunming University o 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Abstract T u m o r microenvironment is a comp l e x tissue-like structure with extensive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emokines and cytokines interact with the cells that m a k e up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which can activate signaling pathways related to E M T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and control the generation of C S C s(cancer stem cells).A b n o r m a l activation of E M T can promote the plasticity of tumor cells and e n d o w epithelial cells with mesen c h y m a l characteristics,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gg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cancer cells.C S C s are a class of tumorigenic potential cells that can easily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Moreover,C S C s possess stronger drug resistance than other cells in the tumor.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E M T and C S C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related signal pathways.Keywords tumor microenvironmen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cancer stem cells;signaling pathway肿瘤微环境(tumor m i c r o e n v i r o n m e n t,T M E)还由许多基质细胞组成,包括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除了细胞外基质 内皮细胞、间质干细胞、免疫和炎性细胞等,存在(extracellular matrix,E C M)和各种细胞因子夕卜,它 显著低氧、低p H和高压等生理特点。
干细胞外泌体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3月 第42卷第2期 IntJGeriatr,March2021,Vol.42No.22021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2021bytheEditorialOfficeofInternationalJournalofGeriatrics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C2016063) 王媛媛和丁 宇为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丁克祥,电子邮箱dingkxdingyu@126 com;戴 萌,电子邮箱: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殏殏殏dm42298@126 com综 述干细胞外泌体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王媛媛1 丁 宇1 ThamSengKong2 冷 芬1 毛 娟1 朱 玲1 丁克祥3 戴 萌1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 510515;2马来西亚阿尔卑斯医学中心,吉隆坡 63000 马来西亚;3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515 [摘 要] 老年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速度快,且并发症和恶病质多见,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临床治疗具有很大难度。
目前,对老年肿瘤大多数采用姑息治疗、保守治疗、消极治疗、甚至放弃治疗,使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干细胞外泌体可以传递和运载某些治疗性核酸、蛋白和靶向药物等抗癌药物或制剂,是较为理想的肿瘤药物传递载体,且可选择性地结合肿瘤内皮细胞传递到癌组织。
另外在某些方面,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生长有不同的作用,包括改变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调控肿瘤细胞某些生物信息和遗传特性、抑制已形成肿瘤的进展、明显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他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不过,干细胞外泌体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研究阶段。
随着对干细胞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其在未来可能对于肿瘤干细胞治疗、药物递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干细胞;外泌体;老年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doi:10 3969/j issn 1674-7593 2021 02 014AdvancesinStemCellExosomesfortheTreatmentofCancerinOlderPatientsWangYuanyuan1 ,DingYu1,ThamSengKong2,LengFen1,MaoJuan1,ZhuLing1,DingKexiang3 ,DaiMeng11Nanfang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2ALPSMedicalCenterofMalaysia,KualaLumpur 58200,Malaysia;3SchoolofPublicHealth,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AuthorscontributedequallytothispaperCorrespondingauthor:DingKexiang,E-mail:dingkxdingyu@126 com;DaiMeng,E-mail:dm42298@126 com [Abstract] Cancerinolderpatientsischaracterizedbyhighmalignancy,rapidmetastasis,morecomplicationsandcachexi a,especiallywithavarietyofchronicdiseases,andishardtotreat.Atpresent,palliativetreatment,conservativetreatment,nega tivetreatmentandevengivinguptreatmentareadoptedforolderpatientswithcancer,whichmakespatientsmisstheoptimaltreatmentperiod.Stemcellexosomescandeliverandcarrytherapeuticnucleicacids,proteinsandtumor-targeteddrugs.Theyareidealcarri erforanti-tumordrugdelivery,andcanselectivelybindtotumorendothelialcellstodeliverdrugstocancertissue.Stemcellscanchangethemicroenvironmentoftumorcells,regulatesomebiologicalinformationandgeneticcharacteristicsoftumorcells,inhibittheprogressofformedtumors,andreducethesideeffectsonothernormaltissuesduringtreatment.However,theapplicationofstemcellexosomesintreatmentofcancerisstillintheresearchstage.Withthein-depthstudyofstemcellexosomes,theymayplayanim portantroleincancerstemcelltherapyanddrugdeliveryinthefuture. [Keywords] Stemcell;Exosomes;Geriatrictumor;Treatment;Researchadvance—411—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3月 第42卷第2期 IntJGeriatr,March2021,Vol.42No.2王媛媛,等.干细胞外泌体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肿瘤学是当今老年医学的重要内容,其恶性程度高、转移速度快、治疗耐受性差,而且老年肿瘤并发症和恶病质多见,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接受常规肿瘤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大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84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9 Sep. 2015
华西医学 2015, 30(9)
DOI:10.7507/1002-0179.201505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786)作者简介:喻杨(1988-),女,四川资阳人,在读硕士,Email:183932834@qq.com通讯作者:蒋明,Email:307048372@qq.com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2 11:48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356.R.20150912.1148.094.html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喻杨,王喻义,王乙钦,蒋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一病房(成都 610041)
【摘要】 肿瘤干细胞作为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耐药的根源,在近些年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慢慢发现,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进行着复杂的对话,肿瘤干细胞不仅可以适应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影响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还可以诱导正常小细胞和非肿瘤干细胞向肿瘤干细胞转变。【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微环境;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低氧
肿瘤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死性疾病,肿瘤细胞具有持续增殖信号、生长抑制缺失、抗细胞凋亡、无限自我复制、促新生血管形成、侵袭转移以及通过肿瘤微环境招募、诱变众多非肿瘤细胞成为促进肿瘤生长的因素的能力[1]。这些能力涉及许多机
制或理论,其中肿瘤干细胞理论逐渐受到重视。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慢慢发现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彼此依赖,共同促进肿瘤发展。现就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1 肿瘤干细胞理论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类或几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即肿瘤干细胞。肿瘤组织存在着分级,而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分级中位于最高级,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耐药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可以根据肿瘤微环境的不同分裂产生新的肿瘤干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具有不同生物学特点、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甚至可以分化成为肿瘤组织中的其他非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最早是在急性髓源性白血病中被发现[2],随后在多种实体瘤有发现存在肿瘤干细胞亚群,如:脑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近年有文献显示肿瘤干细胞可以转化为非肿瘤细胞[3],而非肿瘤干细胞也可以转化为肿瘤干细胞,这让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肿瘤干细胞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肿瘤干细胞与非干细胞之间的动态变化,受肿瘤微环境的调节[4]。2 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与邻近正常组织之间的部分,主要包括间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5]。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的细胞通过相互接触或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相互作用,二者之间发生了极其精细而复杂的对话[6]。并且,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在维持肿瘤干细胞的干性、肿瘤生长、转移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7-8]。肿瘤干细胞的生存需要称为干细胞龛的特定的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关系紧密,肿瘤不仅可以适应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影响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不仅可以影响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还可以诱导正常小细胞和非肿瘤干细胞向肿瘤干细胞转变[4]。近年来关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
境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3 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相互作用
3.1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说,间质干细胞可抑制肿瘤生长,但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干细胞的抗肿瘤生长能力却存在争议[9]。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间质
干细胞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0]。在肿
瘤生长过程中,间质干细胞被招募到肿瘤微环境中,它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原来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并促进肿瘤生长;通过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和(或)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
・综述・1785华西医学 2015, 30(9)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9 Sep. 2015
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11];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
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如:表皮生长因子(EGF)、FGF、PDGF、SD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转移;可以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11-12];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间质干细胞也可以调整肿瘤干细胞的增殖。Shinojima等[13]报道,神经胶质瘤肿瘤微环境中TGF-β能够介导间质干细胞向肿瘤干细胞迁移。到达肿瘤干细胞周围的间质干细胞可以调节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6,促进间质干细胞分泌大量的CXC类趋化因子配体(CXCL)7,而CXCL7又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IL-6,如此形成循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间质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包括:CXCL1、CXCL5、CXCL6、IL-8、IL-6,促进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14]。Li等[15]的研究发现,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分泌IL-1可促进间质干细胞分泌列腺素E2(PGE2),而旁分泌的间质干细胞以及自分泌的PGE2可以促进间质干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间质干细胞大量分泌的细胞因子和PGE2共同作用可以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肿瘤干细胞形成。Mclean等[16]研究显示,肿瘤相关的间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改变骨成型蛋白质(BMP)的表达影响卵巢癌干细胞的增殖,影响肿瘤干细胞的致瘤性。3.2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有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激活状态的成纤维细胞最早是在伤口愈合中被发现,有研究显示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会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从而转变为激活状态的纤维细胞[17]。肿瘤细胞可以旁分泌一些信号分子,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纤维细胞的表型,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16]。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伤口相关的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上很类似,而这些基因通常与预后不佳有关[18-19]。Vermeulen等[20]发现,在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被高度激活的肿瘤细胞在组织结构分布上常常靠近成纤维细胞,深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激活肿瘤细胞的Wnt信号通路,调节肿瘤干细胞干性。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FGF,Fillmore等[21]的研究显示,用雌激素或FGF9可以诱导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肿瘤干细胞增加,而加入雌激素抑制剂他莫昔芬或FGF受体(FGFR)的小分子抑制剂后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肿瘤干细胞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雌激素或FGF9可以通过FGF/FGFR/Tbx3信号通路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增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SDF-1可以促进表达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的肿瘤细胞增殖[22],而Jung等[23]的研究显示,CXCR4可能作为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之一。3.3 免疫抑制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免疫系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肿瘤内部的
免疫抑制细胞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调节T细胞(Treg细胞)却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3.3.1 TAM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许多实体瘤中都有发现,并且与肿瘤预后较差有关[24]。肿瘤
相关巨噬细胞主要包含抑制肿瘤生长的M1和促进肿瘤生长的M2两种亚型。在肿瘤微环境中M2型更为多见,它可以分泌大量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如:IL-10、CC类趋化因子配体(CCL)17和CCL22;还分泌促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和肿瘤组织重塑因子,如:VEGF、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25]
。目前也有数据
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也可以与肿瘤干细胞相互作用,如在胰腺癌肿瘤中,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肿瘤中肿瘤干细胞的比例[26];肿
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GF-β促进肝癌干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27];
TAM可以通过旁分泌EGF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Sox-2信号通路促进表达小鼠乙醛脱氢酶的肿瘤干细胞增殖[28];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乳腺癌细胞融合杂交
后的细胞获得乳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 CD24-/low
)
并且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亦明显增加[29];肿
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分泌乳脂肪球表面生长因子8、IL-6激活STAT3信号通路和刺猬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化疗耐药[30]。
3.3.2 Treg细胞 肿瘤微环境招募Treg细胞,被招募的Treg细胞可以通过促进VEGFA,从而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而减少Treg,VEGFA也随之降低[31]。
Treg还可以产生TGF-β通过协同白细胞抑制因子激活Janus激酶(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32];肿瘤干细胞可影响Treg细胞的招
募和功能,Wei等[33]研究发现恶性胶质瘤干细胞通
过B7-H1信号通路直接与Treg细胞细胞相互作用。
4 肿瘤血管和肿瘤干细胞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整个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4]。首先,其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