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儿茶素

合集下载

12种儿茶素单体

12种儿茶素单体

12种儿茶素单体以下是12种儿茶素单体:1. 儿茶素(Catechin):是最常见的儿茶素单体,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2. 表儿茶素(Epicatechin):与儿茶素结构相似,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3. 儿茶素-3-加醇(Catechin-3-gallate):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炎作用。

4. 表儿茶素-3-加醇(Epicatechin-3-gallate):与儿茶素-3-加醇结构相似,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5. 儿茶素-3-儿茶酰基(Catechin-3-O-gallate):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6. 表儿茶素-3-儿茶酰基(Epicatechin-3-O-gallate):与儿茶素-3-儿茶酰基结构相似,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7. 儿茶素-3'-咖啡酰基(Catechin-3'-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8. 儿茶素-4'-咖啡酰基(Catechin-4'-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9. 儿茶素-3',4'-双咖啡酰基(Catechin-3',4'-di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10. 儿茶素-3'-咖啡酰基-4'-咖啡酰基(Catechin-3'-caffeoyl-4'-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11. 表儿茶素-3'-咖啡酰基(Epicatechin-3'-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12. 表儿茶素-3',4'-双咖啡酰基(Epicatechin-3',4'-dicaffeoyl):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这些儿茶素单体在茶叶、葡萄酒、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可以找到。

它们被广泛研究,已被发现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炎和心血管保护等作用。

表儿茶素的色谱条件

表儿茶素的色谱条件

表儿茶素的色谱条件
儿茶素(catechins)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一般用于分析和测定儿茶素的含量。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HPLC色谱条件:
1. 色谱柱:常见的色谱柱包括C18柱和C8柱,一般使用5μm或3μm的粒径,柱长一般为150mm。

2. 流动相:常用的流动相是乙腈和水的混合物,可以添加0.1%的磷酸作为缓冲剂。

初始流动相的组成可以设置为85%乙腈和15%水,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乙腈的浓度。

3. 流速:常见的流速为1.0 mL/min。

4. 检测波长:儿茶素在紫外区域具有吸收峰,常见的检测波长为280nm。

5. 注射体积:一般情况下,儿茶素的样品注射体积为10μL。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条件仅供参考,具体的色谱条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取决于仪器设备和具体分析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荆门上清丸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荆门上清丸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荆门上清丸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目的:建立荆门上清丸的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荆门上清丸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总含量。

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5%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8nm。

结果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为99.04%,100.74%,RSD分别为1.63%,2.32%。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荆门上清丸的质量控制。

标签:荆门上清丸;儿茶素;表儿茶素;质量标准荆门上清丸来源于荆门李氏“老积荫堂”家传的祖传秘方,由儿茶、冰片、麝香、桔梗、荊芥等10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风火牙痛,伤风中暑,风热咳嗽,小便短赤等症。

由于该方配伍精当,疗效卓著。

该方中药味特殊,剂量相差悬殊,生产工艺独特,在早期生产时一直沿袭手工塑制成型。

为使这一古方更好得到继承和发扬,在基本尊照古方制法的基础上,现研究了荆门上清丸的生产工艺,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方法。

儿茶为方中主药,儿茶素、表儿茶素为主要有效成分,因此荆门上清丸采用儿茶素、表儿茶素作为化学对照品,用HPLC法控制质量。

报告如下。

1仪器与试药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P680HPLC;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AE100(精密为0.0001g);水为二次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试药儿茶素、表儿茶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荆门上清丸,荆门齐进药业提供。

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8nm。

理论板数儿茶素、表儿茶素计应不低于5000。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60℃减压干燥4小时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0.30mg/ml,0.13mg/ml溶液,即得。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荆门上清丸适量,研细,取粉末约0.10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甲醇:水(1:1)的溶剂8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加甲醇:水(1:1)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表儿茶素490-46-0

表儿茶素490-46-0
吸入可能有害。引起呼吸道刺激。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如服入是有害的。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老鼠 - 1,00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造成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s://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表儿茶素 CAS No.: 490-46-0 别名: 表儿茶素 141;(−)-cis-3,3',4',5,7-Pentahydroxyflavane;表儿茶精;表儿茶素;2-(3,4-羟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3,5,7-三醇;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表儿茶素

表儿茶素

与高胆固醇饮食的小鼠对照组相比,表儿茶素添加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减少27%,同时抑制了由 饮食诱导的血浆SAA和人类-CRP的形成,且对血浆脂质无影响,同时表儿茶素的抗动脉粥样化作用对严重损伤类 型是特异性的,对轻度损伤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表儿茶素倾向于减轻严重的心血管病变类型。
感谢观看
药理作用
降脂降糖和降低胰 岛素抵抗
抗氧化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当机体中出现浓度过高的自由基将增加疾病风险。表儿茶素的抗氧化活性被认为是通过在A环和B环中提供酚 氢原子捕获携带链的自由基的能力,因表儿茶素分子结构中酚羟基的存在,特别是邻苯二酚或邻苯三酚中的邻位 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成醒类结构,使其对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因而具有高效的清除自由基和脂质 自由基的功能。
肥胖个体经常诱发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BETTAIEB等发现:对高果糖膳食的成年大鼠饮食中添加20 mg/kg体重剂量的表儿茶素,可降低胰岛素信号级联 (IR、IRK-1、Akt、ERK1/2)的损伤,同时降低大鼠脂肪组 织中的负调节因子(PKC、IKK、JNK和 PTP1B)上调,并表明表儿茶素是通过其氧化还原调节机制来减轻胰岛素抵 抗。目录
02 安全信息
03 介绍
04 的结构
05 药理作用
表儿茶素 (epicatechin,EC)是一种天然植物黄烷醇化合物,化学式C15H14O6。呈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甲醇,与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酸酯 (EGCG)统称为儿茶素类化合物。与儿茶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240 °C (dec.)(lit.) 储存条件 :2-8°C 结构式Merck :13,1912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比较,包括白桃果实、黄桃果实和红桃果实。

通过对这三种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的实验测定和对比分析,发现红桃果实中的儿茶素含量最高,其次是黄桃果实,而白桃果实中的儿茶素含量最低。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于人们选择水果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还分析了影响儿茶素含量的因素,为今后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参考。

三种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的比较结果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种类桃果实的营养特性,为人们的膳食健康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桃果实、儿茶素含量、白桃、黄桃、红桃、对比分析、影响因素、人体健康、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儿茶素是一种在桃果实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对不同种类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尽管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报道了不同种类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的比较结果,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对白桃、黄桃和红桃这三种常见桃果实中的儿茶素含量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人们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和功效,为促进人们健康饮食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白桃、黄桃和红桃三种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以探讨不同品种桃果实在儿茶素含量方面的差异。

通过分析三种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比较结果,揭示不同品种桃果实在儿茶素含量方面的特点和优劣势,为消费者选择水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儿茶素在桃果实中的含量和类型,探讨桃果实中儿茶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为人们日常膳食选择提供参考。

本研究还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今后对桃果实中儿茶素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表儿茶素分子式

表儿茶素分子式

表儿茶素分子式
表儿茶素(Epicatech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茶叶、葡萄、苹果等植物中的化合物。

它的分子式为C15H14O6,分子量为290.27。

表儿茶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表儿茶素在茶叶中含量丰富,尤其是绿茶中含量较高。

研究表明,绿茶中的表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它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表儿茶素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对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茶叶,表儿茶素还存在于其他食物中。

例如,葡萄中的表儿茶素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起到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苹果中的表儿茶素则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慢性炎症性疾病。

表儿茶素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此外,表儿茶素还能够抑制植物的氧化损伤,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表儿茶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增加摄入表儿茶素的食物,如茶叶、葡萄和苹果等,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同时,研究表儿茶素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儿茶素

表儿茶素

原花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福成1黄美玲2湖南省肿瘤医院1常德市红十字会中心医院2原花青素(Oligomeic proantho cyanidins opc)是一种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类黄酮,在结构上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catechiu)或表儿茶素(epicaJlechin)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或三聚体,四聚体,直至十聚体等。

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將2~5聚体称为低聚体。

(简称opc),將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Pc)法国学者马斯魁勒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从葡萄籽中提取并证实其独特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Pvocyanidins、pc)过去是对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曾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而將其纳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花旗松,海岸松,白桦树,野草莓,板栗壳,荷叶,莲蓬,油菜子,黑土豆木樾桔和甘薯等植物中,而葡萄籽和荷叶中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在西方的飮食中,它占人们摄入酮类中的一大部份,它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在营养学中巳备受关注,Gavcia等巳证明,口服二聚体原花青素很快吸收,并在体内甲基化,在血浆和肝脏中发挥激素样效应,是最佳的生物活性物质。

原花青素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清香,味涩,济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抗氧化剂,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opc 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可达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且吸收速度完全,吸收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的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为7小时之久。

且服用无不良付作用。

OPC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原花青素抗氧化性与化学结构有关OPC是由于B环上具有相邻二酚羟基广泛的电子非定域化,使得相应的氧化形式另外获得稳定状态。

另外,在其高分子结构中,几个与O原子邻位的二羟酚基使得原花青素充分与金属离子Fe+++、Cu++、Al++及蛋白结合,络合作用的贡献在于阻止催化自由基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活性。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比较。

通过研究发现,白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最低,黄桃和红桃果实的含量相对较高。

儿茶素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的成分,有助于抗氧化、减肥、降血脂等作用。

文章对比了不同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并建议选择含量较高的果实作为摄入来源,同时提醒注意儿茶素的摄入量,以免出现副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读者们可更好地了解桃果实中儿茶素的不同含量及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饮食选择和生活健康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桃果实、儿茶素、含量比较、营养价值、健康功效、选择建议、摄入量注意事项1. 引言1.1 三种不同种类的桃果实引言:桃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常见的有白桃、黄桃和红桃三种不同种类。

每种桃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而且它们在儿茶素含量上也有所不同。

儿茶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不同种类的桃果实中,儿茶素含量的差异也会影响着其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

首先是白桃,白桃果实呈现出淡淡的白色,果肉质地脆嫩,多汁甜美。

研究表明,白桃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是一种理想的抗氧化食品。

其儿茶素含量相对较高,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

其次是黄桃,黄桃果实颜色金黄,味道香甜多汁。

黄桃中的儿茶素含量也不容忽视,虽然没有白桃高,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和促进新陈代谢。

最后是红桃,红桃果实颜色鲜艳,口感酸甜。

红桃中的儿茶素含量相对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对提升免疫力和预防疾病有一定帮助。

三种不同种类的桃果实中的儿茶素含量各有优劣,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桃果实,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健康益处。

1.2 儿茶素的作用儿茶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桃果实中,儿茶素的含量占据着重要位置,不仅对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起到关键影响,同时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儿茶中表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

儿茶中表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

儿茶中表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孙黎;周娟;徐自奥;李晓祥【摘要】目的优选儿茶中有效成分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

方法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4mol/L柠檬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5∶8)为流动相B,在phenomenex C18柱(4.6mm×250mm,5μm)上进行等度洗脱,容积比为15∶85。

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

以干膏得率和表儿茶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优选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甲基叔丁基醚,70℃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

结论优选所得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儿茶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儿茶;表儿茶素;提取工艺;优化【作者】孙黎;周娟;徐自奥;李晓祥【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2]合肥迈可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方药研究·儿茶为传统中药,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1]。

中药复方如儿茶配方颗粒[2]、复方儿茶止泻膜剂[3]、茶黄酊[4]、跌打活血散[5]等中均含有儿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儿茶中有效成分表儿茶素具有抗菌[6]、抗凋亡[7]、抗病毒[8]和抗氧化[9]等作用。

目前文献[10]主要关注于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未对儿茶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干膏得率和表儿茶素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药材中表儿茶素的含量,优选了儿茶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1.1 仪器岛津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HS10260D型超声清洗器: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BP211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RE-52CS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PHS-25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吴飞飞;张笛;周静;王富荣;何华平;徐凌云【摘要】采用HPLC测定不同时期红肉桃品种天仙红、白肉桃品种金华大白桃和黄肉桃品种锦香果实中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结果表明,红、黄、白肉桃果皮中儿茶素含量分别为66.2~170.1、64.9~169.5和18.6~146.3μg/g·FW,果肉中儿茶素含量分别为0.2~31.7、7.6~33.8和2.1~25.1μg/g·FW,果皮中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4.9~24.3、8.4~17.2和2.8~7.2μg/g·FW,果肉中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1.0~35.8、1.5~29.5和1.6~4.8μg/g·FW.桃果实果皮中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表儿茶素,果皮中儿茶素含量高于果肉,在成熟早期白肉桃、成熟中期黄肉桃和成熟后期红肉桃果实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较高.【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09【总页数】4页(P110-113)【关键词】桃;儿茶素;表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者】吴飞飞;张笛;周静;王富荣;何华平;徐凌云【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 430064;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2.1;O657.7+2儿茶素、表儿茶素广泛存在于药材和茶叶等植物和植物性食物(水果、硬果等)中,属于多酚类物质中的黄烷-3-醇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改善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1-3]。

中国是桃(Prunus persica L.)资源的发源地,有4 000多年的历史和1 000多个桃品种,占世界桃品种的 1/3[4]。

18种黄酮化合物

18种黄酮化合物

1.儿茶酸【中文名称】儿茶酸【英文名称】 Catechin【用途】:可用作抗氧化剂。

与维生素E、山梨酸、L-抗坏血酸有协同的抗氧化成效,宜配合利用。

【物化性质】:淡黄色至淡褐色非结晶粉末。

对热稳固。

分d、L两种异构体,混合熔点132℃。

溶于水、乙醇、丙二醇、甘油等强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油脂。

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

L型的熔点为175~177℃,比旋光度[α]D20为。

d型的熔点为175~177℃,比旋光度[α]D20为+。

2.表儿茶素【中文名称】表儿茶素【英文名称】Epicatechin【别名】EC, Epicatechol【分子式】C15H14O6【分子量】【化学分类】Catechins,Tannins【性状】白色粉末3.葛根素【中文名称】葛根素【英文名称】 Puerarin【别名】葛根黄素,,黄豆甙元8-C-葡萄糖甙【化学名】 8-beta-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4,7-二氢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分子式】 C21H20O9【分子量】【来源】为豆科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根,野葛 P. thunbergiana Benth.根。

【物理性质】低含量的为棕色粉末,高含量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 mp 187℃。

甲醇中溶解,乙醇中略溶,水中微溶,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若是是针剂此刻大体为要求%以上的含量,而且有要求相关物质。

4.杨梅黄素(myricetin)5.葡糖苷(glucoside)【中文名称】葡糖苷【英文名称】glucoside【简介】一种以葡萄糖作为糖成份的配糖体。

是具有各类配质与葡萄糖还原基结合的结构,这种化合物总称为葡糖苷。

作为配质的有醇(例如山萝卜叶片的甲基萄糖苷);酚(Vaccinium oxycoccus叶片的氢醌葡糖苷);异硫氰酸[例如芥(Brassica cernuaHemsl种子和山萮菜根茎的黑芥子硫苷酸钾(sinigrin)];香豆素;黄酮6.异槲皮素【中文名称】异槲皮素【英文名称】isoquercetin【物化性质】:又称异槲皮素,罗布麻甲素。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花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福成1黄美玲2湖南省肿瘤医院1常德市红十字会中心医院2原花青素(Oligomeic proantho cyanidins opc)是一种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类黄酮,在结构上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catechiu)或表儿茶素(epicaJlechin)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或三聚体,四聚体,直至十聚体等。

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將2~5聚体称为低聚体。

(简称opc),將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Pc)法国学者马斯魁勒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从葡萄籽中提取并证实其独特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Pvocyanidins、pc)过去是对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曾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而將其纳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花旗松,海岸松,白桦树,野草莓,板栗壳,荷叶,莲蓬,油菜子,黑土豆木樾桔和甘薯等植物中,而葡萄籽和荷叶中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在西方的飮食中,它占人们摄入酮类中的一大部份,它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在营养学中巳备受关注,Gavcia等巳证明,口服二聚体原花青素很快吸收,并在体内甲基化,在血浆和肝脏中发挥激素样效应,是最佳的生物活性物质。

原花青素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清香,味涩,济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抗氧化剂,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opc 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可达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且吸收速度完全,吸收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的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为7小时之久。

且服用无不良付作用。

OPC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原花青素抗氧化性与化学结构有关OPC是由于B环上具有相邻二酚羟基广泛的电子非定域化,使得相应的氧化形式另外获得稳定状态。

另外,在其高分子结构中,几个与O原子邻位的二羟酚基使得原花青素充分与金属离子Fe+++、Cu++、Al++及蛋白结合,络合作用的贡献在于阻止催化自由基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活性。

黄烷间的连接类型(C4与C6结合,C4与C8结合)对原花青素捕获自由基抗氧化有很大影响。

在水溶液中的构象不同,影响它们的亲水性,而影响它们与水相和脂质相中过氧化氢的相互作用。

在二聚体中因两个单体的构象或键结合位置不同,可派生多种异构体。

已分离鉴定的8种结构形成,分别命名为B1~B8。

其中B1~B4是由C4~C8键合,B5~B8由C4→C6键合。

Faria等通过鉴测耗氧量和测量共轭双烯的形成,评价原花青素单体,直至五聚体的抗氧化能力。

认为二聚体的作用最强,均能增加氧化作用的诱导时间来保护细胞膜对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损害。

但随结构复杂性增加,空间位阻现象存在,抗氧化作用降低。

Silva等③报导,原花青素结构与抗氧化能力,显示随着由单体构成的二聚体,三聚体的聚合度增加,抗氧化能力也增加,可能是自由羟基和氢原子数量增加提高了水相中抗氧化剂的功能,当然随聚合度增加化合物对脂质相的分配系数也增加。

原花青素抗氧化性的药理作用清除自由基作用。

(美)哈曼(Harman)1955年提出自由基导至衰老约理论。

认为人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

这些氧化基团能使蛋白质DNA损伤,细胞寿命缩短。

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Bagchi等④⑤用小鼠进行体内实验,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VC,VE琥珀酸盐(VES),β-葫萝卜素对TPA(12-O-teradecanoylphorpol-13-acetat-12-O-十四烷酸佛波醇-B-醋酸盐)诱导的肝,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在100㎎/kgBW剂量下原花青素,VC,VES,β-葫萝卜素均可降低TPA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簇,使用腹腔巨细胞发光法分析,降低率分别为70%,18%,47%,和16%,使用细胞色素还原法降低率分别为65%,15%,37%,19%。

同时还发现其抑制TPA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产生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可对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其它抗氧化剂。

体外试验也表明,原花青素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在100㎎/L 的浓度时,其抑制能力分别为78%,和81%。

均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

Simonetti等⑥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氧化应激影响。

对健康志愿者10名。

口服原花青素110㎎/日,共30天,服用药后抽静脉血测定,发现红细胞膜中α-生育酚浓度从1.8±0.1增加到2.8±0.2㎎/g,DNA被氧化的淋巴细胞数从7.23±2.47减少为2.34±0.51,并发现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构成变为高水平的不饱和脂肪酸。

实验证明,服用原花青素在体内发挥抗氧化效应,可节约脂溶性维生素E和減少淋巴细胞的DNA损伤。

Nutlall等釆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观察20名志愿者,受试者每日口服原花青素胶囊300㎎2粒,连服5天,后採血测定,血浆中维生素C维生素E水平没有变化,但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C)从408±22.9提高为453.3±453.3。

原花青素的调脂作用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基本成份,对促进脂肪酸的输送和体内激素的生成起关键作用。

但胆固醇过高对身体有很大危害。

原花青素能与维生素C组合,协同使胆固醇代谢加速,分解形成胆汁盐从肠道排出体外,花青素与维生素C协同加快有害(过多)的胆固醇分解和排除,调节脂质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闰小芳等⑦报导葡萄籽提OPC调脂作用实验证明;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脂有显著降低作用CP<0.01,其降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系对LCAT升高作用和以胆汁酸形式排洩增加相关。

原花青素的抗炎作用机体的炎症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有关,原花青素是组胺生成的抑制剂,是通过抑制产生组织胺的组胺酸脱羟酶阻止组织胺生成。

防止炎症产生和加重而起抗炎作用。

卢婷婷等⑧报导OPC对脂多糖诱导的环氧合酶—2表达有抑制作用,亦阐明部分抗炎机制。

原花青素细胞保护作用Zhu等⑨实验证明,原花青素低聚物及儿茶素,表儿茶素具有很强的细胞膜保护作用。

在体外研究发现;原花青素低聚物在2.5~40umoL/L对自由基引起的小鼠红细胞溶血,存在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其中以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表现出最强的抑制作用。

10umol/L 对溶血抑制率分别为59.4%,66.2%,70.9%;20umol/L时为84.1%,87.6%,81.0%;40umol/L 时为90.2%,88.9%,78.6%。

小鼠体内试验。

用100㎎原花青素灌胃后,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发现在灌胃后30~240mio血浆抗氧化能力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能有效地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及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而起细胞保护作用。

Roychowdhuxy等⑩,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提示;50㎎/L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处理过的神经小胶质细胞对H2O2的耐受性提高,能减低神经小胶质细胞内NO的产生,并对细胞内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有保护作用,从而提高H2O2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活性。

Lu等(11)用致癌物PMA(Phorbol-12-myristate-13-acetue-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损伤摸型,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原花青素能有效保护PMA引起的DNA损伤,抑制PMA介导的H2O2产生,并且抑制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肝线粒体SOD(超氧化岐化酶)活性及降低MDA(丙二醛)的含量。

Li等(12)用离体大鼠胸腺细胞H2O2损伤法用流式细胞计量法检测观察50㎎/L浓度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从29.53±3.8%降为8.6±1.27%)。

并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从27.24±2.27%增加为87.55±4.7%。

又报导:OPC对内皮细胞直接作用在一定浓度范,一定作用时间内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高浓度时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并有损伤作用,NO生成减少;OPC能抑制糖尿病大鼠体内非糖清酶基化反应减少肾皮质AGES,AGES会损伤内皮细胞。

OPC可抑制AGES对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OPC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糖基化损伤其作用是通过RAGE的表达和上调PPAR-r蛋白表达这一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的。

JOShi等报导;用化疗药物Idahihicin和4—HC为刺激剂证明OPC对正常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Doucr等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儿茶素,单宁原花青素的化学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发现OPC的保护作用最强,其机理是GST的表达增强而起保护作用。

原花青素有可能成为新型化学治疗药物的新一代细胞保护剂。

原花青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原花青素能调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皮细胞沉着,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使内皮细胞免受炎症损伤,并使动脉硬化粥班稳定和促进其消退。

原花青素能保护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减少脂质氧化与脂质沉积之外,还清除细胞中水溶性和脂肪性的自由基,使毛细血管的阻力减少,滲透性改善,细胞更容易吸收养份和棑除废物,及时候复。

法国波尔多大学Hehrichoussat教授曾对年龄37~85岁志愿者47人试验,每人服用100㎎原花青素,27小时后测毛细血管阻力减少40%。

原花青素有恊同维生素C合成胶原蛋白的功能,且OPC连接在胶原蛋白上,还可阻止有害酶对胶原蛋白的危害。

OPC不仅能帮助胶原蛋白纤维形成交联结构。

而且可以帮助恢复因受伤和自由基所引起的过度交联的损害(过渡交联会使结缔组织硬化)而保持血管弹性。

又报导(13)OPC是通过阻断LDL氧化修籂作用而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

因OX-LDL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OX-LDL具有细胞毒性LDL经氧化修籂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增强。

原花青素心脏保护作用OPC保护血液和血管,调节血脂降过高胆固醇以及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是其保护心脏作用。

此外OPC有耐缺氧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张曉晖等(14)报导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的大鼠摸型研究中发现OPC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另一研究证明OPC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亦有保护作用。

張小郁等(15)报导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原花青素大脑保护作用×××等(16)OPC具有大脑保护作用,是通过髓氧化物酶,一氧化氮酶以及酸敏感离子通道的机制实现的。

另报导;OPC能帮助增进记忆力,甚至在中风发生之后仍能帮助患者改善记忆力和大脑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