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哪个历史条件下?a) 古希腊世界的衰败b)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c) 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发展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答案: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2.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a) 价值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答案: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3.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矛盾运动规律c) 帝国主义的发展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答案: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4. 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决定性的飞跃都是?a) 从个体传统到集体传统的飞跃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c) 从割裂到统一的飞跃d)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飞跃答案: 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5. "自由的创造者"和"自由的奴隶"这两种自由的区别在于?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b)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c) 自由的创造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和方式,而"自由的奴隶"则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进行劳动d) 自由的创造者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自由自主进行交换的个体,而“自由的奴隶”则是受到剥削和压迫的工人答案: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第二部分: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揭示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民主性答案:D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自然界的规律B.人类社会的规律C.思维的规律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答案:C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答案:B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D.意识决定物质答案:C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马原期末试题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本质特征的科学,它是一种__________。
答案:世界观和方法论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和革命性相统一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答案: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4.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走向灭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框架5. “争取劳动群众的参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__________的根本原则。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6. 五四运动的主要要求是__________。
答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倡导民主和科学;发展中国文化7. "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绝不会因为她的不完善而抛弃她的"是__________的名言。
答案:鲁迅8. “民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这一论断是_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毛泽东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__________的基本任务。
答案:中国共产党11.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____。
答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3. “四个自信”是指__________。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4.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精神性D. 抽象性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A、B、D5.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人的全面发展C. 阶级和国家的消亡D. 人的自由和解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客观性D. 动态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主观决定客观D. 客观决定主观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改造答案:A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消灭阶级差别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A. 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B. 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C. 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D.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实现的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D. 人的素质极大提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13.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资本积累规律D. 利润最大化规律答案:B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消灭剥削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BC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包括()A. 发展社会生产力B. 消灭私有制C. 实行按需分配D. 提高人的素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货币流通理论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社会革命D. 科学技术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B. 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D. 封建主义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实现个人自由C. 消灭阶级差别D.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是:A. 夺取政权B.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C. 实现共产主义D. 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答案:C9.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过度C. 生产过剩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国有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批判性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上层建筑答案:B、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社会革命D. 科学技术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夺取政权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个人自由D. 消灭阶级差别答案:A、B、D5.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A. 周期性B. 普遍性C. 必然性D. 长期性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坚持住房的(),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A、居民属性B、居住需求C、居住属性D、其他正确答案:C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3.“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正确答案:D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与时俱进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吐故纳新正确答案:A5.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者的主体素质正确答案:A6.201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A、6000B、5500C、5700D、5600正确答案:C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全面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C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正确答案:C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C、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C10.“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诡辩论观点B、唯物辩证法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正确答案:A1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生产的商品的:A、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B、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C、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D、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正确答案:A1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对立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C. 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D. 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阶级性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英国古典科学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答案:正确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体现在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体现在它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的指导思想。
它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特征及其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特征体现在它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首位,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和矛盾,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法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穷尽的运动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3.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转型理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革命理论:社会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形态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包括:•人的本质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有相似之处。
•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类似的价值观。
•对自然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原则。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D.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阻力C.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消灭私有制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历史性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条件下发生。
A.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B. 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C.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国家D. 任何国家答案:C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按需分配C. 消灭阶级差别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BCD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个人崇拜C. 集体领导D. 党内民主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A. 1844年B. 1846年C. 1848年D. 1850年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经济制度D. 商品和货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基本组成部分?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它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同时,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等。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 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A. 创造性B. 异化性C. 自由性D. 平等性答案:B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治精神B. 法治理念C. 法治原则D. 法治实践答案:A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 推动文化创新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辩证法,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3)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理念B. 物质C. 精神D. 意识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价值规律C. 劳动价值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利润最大化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规律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的自我增殖C. 资本的积累D. 资本的流通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亡C. 人的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 培根、洛克B. 斯密、李嘉图C. 黑格尔、费尔巴哈D. 圣西门、傅立叶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邓小平理论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6. 下列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A.客观性 B.能动性C.对象性 D.任意性12. 下列观点属于错误理解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是()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13.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A.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 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C. 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D. 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5. 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1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17.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对这个事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是()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和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18. 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19.《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0.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21.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22.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24. 以下对发展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B.世界处于发展中,但是仍然存在发展中的复辟和倒退C.世界处于发展中,因而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处于前进和上升的过程中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2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26.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体现出来的。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B.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C.偶然性通过必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2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28.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29.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3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31.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3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休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 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33.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 是不可靠的C. 没有客观依据D. 是人的感官自生的34.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 直接性和形象性B. 间接性和抽象性C. 客观性和实在性D. 具体性和历史性3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3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37. 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A. 绝对性B.相对性C.全面性 D.客观性38.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不包括(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39.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40.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 宿命论观点4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其原因不包括()A.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 地理环境不能影响生产的发展D.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42.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43.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C.伦理道德D.物质生产44.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不认为()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B.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D. 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5.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4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47. 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48.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49.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5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51.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思想意识 B.是否具有自然属性C.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具有宗教信仰52.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53.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4.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A.生产力的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社会意识的内容D.政治制度的状况55.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发展5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下列对此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B.社会形态的发展受自然规律的支配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纯粹自发的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不受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57.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58.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A.阶级斗争B.社会改革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5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政治标准B.经济标准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6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直接动力B.根本动力C.最终动力D.唯一动力61. 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62.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6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不包括()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D: 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64.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