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药物作用
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产生作用。
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
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差,作用范围广
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密切相关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剂量与反应
剂量(dose)——一般是指药物每天的用量,是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包括:无效量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治疗量(常用量)
最小中毒量
致死量
最大有效量(极量)
反应(效应)
量反应——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用数量表示的反应,如血压、心率、血脂、平滑肌收缩或舒张程度等。
质反应——也称全或无反应,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用阳性或阴性反应率来表示的反应,如死亡、惊厥、麻醉等。
量-效曲线是以药物的效应为纵坐标,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所作的曲线图。
量反应量-效曲线
质反应量-效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有效量(E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I)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
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
首次用药很少发生;
过敏性终生不退;
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蚕豆病。
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乐定或普萘洛尔突然停药,都可引起反跳现象。
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或成瘾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
特点: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
机体已产生了某些生理生化的变化。
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或习惯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以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使用的欲望。
特点:停用药物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自制;
机体无生理生化变化。
根据国际禁毒公约规定,依赖性药物分为三大类: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
精神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致幻剂)
其他(包括烟草、酒精等)。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
吸收
吸收——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依次为:吸入>舌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消化道给药
1.口服给药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酸酸碱碱促吸收!
(面积大、时间长、血流量大、肠腔内pH 4.8~8.2)
影响吸收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等)
↘剂型(包括赋形剂)、溶出度(包括崩解度)
↘胃肠功能(蠕动功能、血流量)
↘首过消除
↘其他(如胃肠内pH、食物、肠内细菌对药物的代谢等)
首过效应(首关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明显,舌下给药)。
2.舌下给药吸收面积较小,但因血流丰富,吸收较快。药物经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首过消除。特别适合口服吸收时易于被破坏或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
3.直肠给药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因吸收表面积很小,肠腔液体量少,pH约8.0,对许多药物溶解不利,吸收反不如口服给药迅速和规则。
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是最常用的两种注射给药途径,特点是吸收迅速而完全。
与口服给药相比,注射给药具有以下特点:
适用于在胃肠中易破坏或不易吸收的药物,如青霉素G、庆大霉素。
适用于肝脏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如利多卡因。
使药物的效应产生更快。
注射给药对少数药物吸收反而比口服差。
吸入给药
吸收极其迅速。
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如吸入麻醉药及亚硝酸异戊酯等)可直接进入肺泡被迅速吸收;
液体药物及固体药物则需要经过雾化以后成极细颗粒方能有效吸收;
颗粒直径3~5μm的药物可达细支气管,小于2μm才可进入肺泡,较大雾粒的喷雾剂只能用于鼻咽部或气管的局部治疗(如抗菌、消炎、祛痰、通鼻塞等)。
分布
概念: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特点: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2.体内特殊屏障
3.组织亲和力
4.局部器官血流量
5.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特点: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如:华法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体内的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NS内环境相对稳定;
特点:致密,通透性差;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
◇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
胎盘屏障——特点:通透性高。
妊娠用药禁忌!!
血眼屏障——局部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