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
“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
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
“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关于《清净法行经》,北周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篇》载:
《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按,指中国)教化,儒童菩萨。
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广弘明集》卷八)
它把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渊、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都说成是佛的弟子,这实际是说儒释道三教同源于佛教。
以上两部著作是三教斗争较为激烈的产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教不再局限于互相争夺,开始互相吸收、互相不成和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统治和人民大众的生活,这也是南北朝近三百年来思想发展的总趋势。
二、反映三教融合趋势加强的几部著作
1、南朝宗炳《明佛论》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人,晋末宋初的隐士。
其所著的《明佛论》受到慧远的影响。
《明佛论》的主要内容是讲精神不灭,人皆可以成佛。
他在论证的过程中,把佛教大乘的教义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尽可能地协调起来,集中谈神不依附于形体,认为儒释道三者皆为教善之教。
他认为“世蕲乎乱,洙泗(指儒家)所弘,应治道也;纯风弥调,二篇(指《老子》)乃作,以息动也”。
是说儒家讲治国安邦之道,道家讲寡欲少动之教。
同时他认为佛经“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高言实埋,肃焉感神,其映如
日,其清如风,非圣谁说乎”。
是说佛教也是圣人之教,也包含了儒道二教的中心内容。
所以他认为儒、释、道“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对封建统治都是有利的。
宗炳还向最高统治者建议:
“金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则生为明后,没为明神而常王矣。
”
是要皇帝以儒家治国,同时信封佛教以养精神,就可以生为明君,死后灵魂超升,经过轮回世代为王。
2、南朝宋释慧琳《均善论》
慧琳,住建康冶城寺,曾师事道渊,善诸及老庄,注《孝敬》及《庄子·逍遥篇》。
宋初和谢灵运、颜延之同与庐陵王刘义真密切交往。
著《均善论》(《白黑论》),为问答体,设“白学生”代表儒者,“黑学道士”代表僧人,论儒、佛二教的异同和优劣。
在其著作中,借“白学先生”的话对佛教的教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如批评佛教讲“空”,脱离实际;宣传人生无常,使人渴望佛的保佑;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的说法玄幻无实等。
但他也认为佛教讲“慈悲”,“爱物去杀,尚施周人”,劝人济世行善,虽然有不实之处但与儒教“殊途而同归”,“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悲齐立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逐渐自我反省,吸收儒教思想文化的趋向。
3、南朝齐张融《门律》
张融(444-----497)。
吴郡吴(今苏州)人,南齐武帝时官至司徒右长史。
其家世代信佛,舅家信道教,本人又善玄言。
永明年间(483-----493年)得病,著《门律》论文章学问,其中一章名“通源二道”,论儒、道二教一致,此文大意有两点:
一是“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寂然不动,致本则同,感而穗通,达迹成导”。
逗,意为留,住,“逗极”,可释为归结的终点。
是说道教与佛教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它们都以追求永恒静寂的本体作为修行目标,二教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对象而从事教化,采取的传教、修行的方式是不同的。
这实际是说,道教与佛教在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差别只是枝节上的。
一是“殊时故不同其风,异世故不一其义,安可辄驾庸愚。
诬誷神极”。
是说道教与佛教由于产生和流行的时代、社会不同,所以在风格、教义上存在差异,但二者所本相同,可同时信封,而不应站在一方攻击另一方。
以上著作都体现了三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我不断完善,同时积极消融不同教派之间的纷争而走向合一的趋向。
儒释道三教虽然曾有三大争议------沙门敬王之争、白黑论之争以及夷夏论之争,但它们之间完全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排斥异教还是少数。
三教冲突的过程其实也是三教融合的过程。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三大理论------本末内外论、均善均圣论、殊途同归论也为三教融合的实践以及隋唐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其实,三教中佛教在哲学理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它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宇宙论之宏阔、物性论之玄妙、人生论之超脱,不仅高于古代儒学,较之儒道合流的玄学亦高出一筹。
所以在东晋玄学衰微之后,佛教便成了哲学世界关注的中心,般若学与佛性论代表了当时哲学的最高水平。
但是由于佛教史是来自外国的文化体系,在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俗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矛盾,所以佛教在反击儒、道两家的攻击时,一方面在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在逐渐对自身的理论加以修正,使之适应中国的社会。
参考文献: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②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