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牌坊建筑历史性与文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中国传统牌坊建筑的历史性与文化性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出大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建筑作品,牌坊便是其中之一,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型艺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出了深远的艺术、文化及社会意义。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这一古老建筑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牌坊建筑文化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将林林总总的事物熏陶得流光异彩,折映出自己的博大精深,“牌坊”文化即是如此,它乃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地区所独有的标志性建筑。千百年来,牌坊历尽沧桑、饱经风雨,背负着一段段沉重的历史佳话,巍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它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段发人深省的哲理、一曲慷慨激昂的赞歌。它是文学、艺术的载体,以雕刻、书画、诗词为装饰,以几何形体为造型,抽象地表现建筑的艺术气氛以及结合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再现生活之情景,它的精神功能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物质功能和使用功能。

一牌坊建筑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牌坊古称“绰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门洞式建筑,长久以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它都被认为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和标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关于牌坊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汉代,有的说始建于唐代,

还有的说起于宋而盛于清……”牌坊在中国历史上始于何时,它究竟是怎样产生、演变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研究牌坊文化首先要弄清的问题。牌坊不论置于建筑群的前面,还是屹立在通衢大路,始终离不开作为大门出入的特点,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与甲骨文中的“门”字又十分相似。因此,我们可以就牌坊这一特点追溯它的起源与发展。

1 衡门之说

人类文明初建之时,可谓步履艰辛,先有古人的穴居、巢居,而后逐渐迁至地上,建立相对独立的居所形成聚落。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内守外防,随之产生了房门、院门乃至城门等各种形式的门。据史料记载,这种大门在早期称之为“衡门”。《诗经·陈风·衡门》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宋《营造法式》中对“衡门”的解释为“横一木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朱熹释:“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在古汉语中“衡”通“横”,因此衡门亦可写作横门,是指左右两根立柱上架一根横木而构成的简易的门。唐颜师古注:“衡门,谓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所居也。”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载:“寝衡门下,邈与世相绝。”出入衡门,衣着随意,寓意简朴、清贫,往往被用来渲染远避仕途的生活氛围。所以,古代将简陋的房屋亦称“衡门茅屋”。

就史书所记载的衡门之结构,显然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牌坊的原始雏形。20世纪30年代,刘敦桢先生在《牌楼算例》

中说:“牌楼之发达,自木造之衡门……”因而,从“衡门”的历史记载出发,《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衡门”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

2 里坊制

我国从春秋战国至唐代,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度。汉代称“里坊”为“闾里”,闾里制度是里坊制度的前身。闾里之制沿袭至东汉末年,北魏时期改“里”为“坊”,《魏书·世宗本纪》有“景明二年(501年)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的记载,说明此时已称坊。随着朝代的更迭,“坊”的名称也随之变化,但作为聚居基本单位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后期为避免混淆,将“里”、“坊”统称为“里坊”。唐代长安,除宫城外,城区分割为108个里坊。“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从唐代晚期开始,这种封闭式传统的里坊制度严重阻碍了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不顾里坊制度的约束,“侵街打墙,接檐造舍”,与里坊制度抗衡,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规定的“市”内进行。随着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活跃发展,“侵街”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有的城市布局被打破。到了北宋中叶,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矛盾加剧。宋太祖于乾德三年(965年)废除夜禁,宋仁宗下令拆除坊墙,里坊制度从此崩溃,宋都城汴梁开始临街设店,坊墙纷纷被拆除,但位于干道上的坊门却被保留了下来,只是门扇被拆除了,成为跨街而立的不连墙体、没有门扇结构的独立坊门。当时,

为了便于管理,城市中仍把若干街巷划为一个区域,这些区域以原先保留下来的或新增建的横跨街巷而立的坊门的名字作为本区域

的名称,称为“某某坊”。封闭的里坊制逐渐由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宅店、酒楼大量沿街兴建。这一改变标志着随着城市结构形态的重大转变,坊门在城市中确立了新的地位与功能。这种自成一体的独立牌坊既有标识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因此,除了建造于坊的干道上外,还越来越多地建造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的入口处,成为这类建筑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3 乌头门和棂星门

隋唐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就逐渐讲究起来。人们将产生于原始时代、到隋唐时已演化得雕工相当精致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即一根横梁(额枋)将两根高过门顶的华表柱连接起来,其间设门扇,形成一种新式的“门”。由于两根立柱的柱头用乌头作装饰,故称“乌头门”,以后亦称为“棂星门”。

乌头门的图形与做法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中有明确记载:“造乌头门之制,高八尺至二丈,广与高方,若高一丈五尺以上,减广不过五分之一,用双腰串,每扇各随其长于上腰,中心分作两分,腰上安子棂子,腰华以下并安障水版……”乌头门华贵庄重,气势威严,当时有权势的大户人家纷纷用作建造府第大门。此外,李诫的《营造法式》中还曾记载:“其名有三,一曰乌头大门,二曰表,三曰阀阅,今呼为棂星门。”“乌头门”既是牌坊演变过程

中的一个阶段,又作为牌坊的一个分支保存延续下来。自宋代以来,乌头门一般被用于文庙、道观、陵墓等庄重场合的正门。

清袁枚《随园随笔》指出,棂星门为“灵星门”之讹,棂星,即灵星,今称之为天田星。北宋时,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营建用于祭天的“郊台”设置了“灵星门”。宋景定年间,始移于孔庙,其意图为尊孔同尊天,故见门形如窗棂,写作“棂星”。自宋代开始,乌头门已逐渐被棂星门所代替,棂星门越来越多地建造于庙宇、衙署和园林之入口处。棂星门中作法较简单的称栅栏门,北京至今在前门地区还有“大栅栏”的地名。

4 牌坊与牌楼

牌坊又称牌楼。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屋顶,称“楼”是着眼于造型华美的飞檐瓦顶,这些瓦顶,工匠们称之为“楼”。牌楼,由于融入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中最具特色的屋顶后,变得更加精美华丽且富有变化,屋檐有单檐或重檐,有起一楼或三楼,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或悬山顶,檐下的斗拱有普通斗拱或如意斗拱,种种类型,层出不穷。

关于牌楼形制的起源,梁思成先生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一文中指出,以敦煌北魏诸窟中的阙形壁龛为论据,提出北魏时的连阙(两阙间架有屋檐的阙),是阙演变为牌楼的过渡样式,“连阙之发展,就成为后世的牌楼”。阙,最初见于春秋时代,古礼记载“帝王宫门立双阙”,即在宫门两旁高台上筑起楼观,一是显示帝王威严,二是供守卫巡视。随后演化为“天子外阙两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