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主要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就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
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就是另一方面,她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
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
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就就是说,礼制就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
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
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
她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
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
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就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
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就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
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
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
《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
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就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就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就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她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老子就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
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就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就是老子。
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与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
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
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
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她的思想落后孔子。
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她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就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就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可能有的。
可见,不论就是孔子还就是墨子以及她们的“天命”与“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
老子她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与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
她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瞧待。
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与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与。
这两段话就是一个意思,但前者就是从今推古德思维方法,后者就是从古推今的思维方式。
古人要揭示宇宙起源的秘密,就必当先从现实的天地万物出发,然后推测到遥远的古代。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老子从现实存在的万物出发,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不能就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只能就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
这就就是老子思维的终极点。
老子提出这个终极点后,反过来又从这个终极点推演出万物产生的途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设想“无”生“有”就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就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与谐之气,才生养出各种万物。
这就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万物或“无”生“有”的整个过程。
对于“道”的形象与性质,老子作了如下界说:
道就是无形无象的。
“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夷、希、微三者都表示“道”就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任何行迹的东西。
道就是无为无欲的。
“道法自然”,自然者无为也。
无为即指无有目的、无有意志、无有欲望、无有作为,所以说道“常无欲、常无欲”,就是自然存在的东西。
道就是柔弱的。
“弱也者,道之用”。
道的作用就是柔弱的,然而正由于它的柔弱所以才能战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水的性质与道的性质有相类似的地方。
道就是虚静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就是虚空的,永远不会充满。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就是静止的,万物就是运动的,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但最后都要复归本原的道,复归到虚空静止的状态。
道就是无名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任何一种名都有自己特指的对象,都有一定的限制。
而道就是无限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能用有限的名来称谓,所以只能就是无名的。
如果道也有限制,有一定的规定性,那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道”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
这里老子为什么要把宇宙的本原称为“道”呢?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更高度地抽象化,使之脱离具体事物的“道”,把“道”瞧作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总则。
这样老子也就把“道”分成了两类:一就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称作“非常道”,即不就是永恒存在的道;一就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道。
非常道就是离不开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而常道就是抽象的,脱离了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因为就是无形无象的。
这样常道其实也就脱离了万物一种绝对的“理”(即法则)的存在。
那么老子的“道”究竟就是“理”还就是“物”的存在呢?当她在强调道就是“常道”,就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时,道成了一种纯理的存在,但纯理有无法生出万物,所以当她强调道能生出万物时,又把道瞧成一种物,一种混成之物。
就此来瞧,老子的哲学尚带有原始性与素朴性。
二、德论——物性论
高亨先生说:“德者万类之本性也”。
也就就是说,德论即无论性,就是讨论万物本性的。
老子讲“德”,归结起来至少包含这样几种涵义:1、宇宙本原的“道”的德性,一般称为“玄德”。
2、体现了“道”的圣人之德性,亦称之为“玄德”。
这就是由于她的德性与“道”的德性一致的缘故。
3、天地万物的德性,一般称之为德,如天之德、地之德、人之德等等。
但这些具体事物的德性,老子也把它们称之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等等。
在这里,天道与天德、人道与人德都就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德不仅有“玄德”与一般德性的差别,还有厚薄之分,上下不同,有德与无德的差异等等。
“上德不德,就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就是以无德。
”这就是说,上德的人不表白自己有德,所以她实有德;下德的人总好表白自己没有失德,所以她实无德。
玄德与一般天地万物的德,其内容又就是不一样的。
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而玄德就是道的或体现了道的圣人的德性则就是同一的。
至于玄德的内容,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谓玄德。
”这就是指“道”的德性,就是无为顺其自然的。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就是谓玄德”。
就就是说,用智慧来治理国家,这就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这就是国家的福德。
常知治国的法则,就叫“玄德”。
这里的玄德就是指圣人的德性,圣人的德性就就是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也就就是顺应自然,所以圣人的德性也体现了道的德性。
天地万物的德性,则与宇宙的本原——道的德性就是有区别的。
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然而虽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德性,但来源就是共同的,即都就是获得了宇宙的本原——道的结果。
“德者,得也”。
就就是得“道”而形成自己的本性。
违背了道,就会失去道,使自己缺失了德性。
以此可以说,道就是万物的德性。
三、主静论——以静制动的动静论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道”的存在状态就是静止的,道所产生的万物存在状态就是运动的。
道虽生养万物,却不宰制万物,随顺万物自然生长,所以道无需有所作为,永远保持着自己虚静的状态。
这就就是“道”微妙的德性。
万物则与道相反,时刻处在运动中。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也,又况与人乎?”万物处于千变万化之中,不可能永恒,所以万物就是变动不息的。
但万物的运动始终都有一个归宿的地方,“夫物芸芸同,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这就就是说,万物众多而且生长茂盛,但各自都要复归到它的最后归宿,复归到静止的状态。
复归到静止状态,就就是复归到了性命之所在,也就回到了自然的状态。
这里静就是根本,就是永恒的;动则就是非根本,不就是永恒的。
这就就是老子的主静说。
老子还讨论了动与静的关系,认为动本身不能制止动,只能静才能制止动。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热,清静可以天下正”。
用以说明,静能战胜急躁,静能战胜炎热,清静无为而治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
老子在动静关系上就是主张以静制动的。
在政治上她提出了君主无为的统治理论。
四、无为论——圣王论
无为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为就是宇宙的本原——“道”的根本法则,就是道的德性的主要内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就是指“无为”而言。
所谓“无为”就就是无目的、无意识、无作为、无欲望的,说“道”就是无为顺应自然的。
也因为道的无为,所以万物能自然生长,所以道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道的德性就是无为的,人间具有最高德性的圣人就是体现了道的德性的,因此圣人也应当就是无为的。
老子所讲的圣人,就是她理想中人间最高统治者。
所以老子讲圣人无为而治就就是讲君王的统治思想,后人常把老子的无为思想瞧作就是“君人南面之术”就是有道理的。
“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自己实行清净无为而治,不扰乱下民,老百姓才能自己安定,归于素朴纯真,从而达到社会的治理,即达到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认为老百姓的智慧多就不好治理,统治者治理百姓也不能用智慧。
不然,百姓会仿效统治者的智慧犯上作乱,只有“不以智治国”,才就是“国之福”。
“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此老子提出治理天下的最好原则莫如一个“啬”字。
“啬”即就是指爱惜精神,不用或少用智慧,实行无为而治的意思。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就是要求最高统治者什么事都不做,整日拱手静默。
首先,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针对儒、墨、法诸家所提出的“有为”政治而发的。
儒家崇尚礼治仁政;墨家重尚贤政治;法家推崇法治。
老子认为这些都就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认为政治。
“不上
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这里,老子明确瞧到了智慧与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祸害的一面,希望能反古还朴,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显然这又就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无法实现,因为社会毕竟就是前进的。
其次,老子的无为而治,还包含一个重要原则。
“江海所以能为百国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就是以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就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就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就就是要统治者表示出谦虚的态度,坚持与人无争的思想,也就就是所谓“不敢为先”而能“成其先”,“无为”而能“无不为”的道理。
对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大国就像处于水的下流,对待小国应当自表谦下,这样才能得到小国的依附。
反之,小国对待大国也只能谦逊,才能得到大国的宽容。
再次,老子的无为学说中,包含了“有为”的方面。
“图难乎其易也。
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就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其安也,易持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末有也,治之于其末乱也。
”在这里老子的思想十分深刻,充满了辩证思想。
老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这种向往,毕竟就是一种倒退的、保守的、反历史主义的空想。
五、柔弱论——以柔克刚的策略论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脆弱,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就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里就是说,不论人体还就是草木,坚强了反而会走向死亡,只有柔弱者,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的现象中,可以发现初生的婴儿,虽然柔弱,但却就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初生的花草树木,虽然幼嫩,但也就是生命力最旺盛的。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要求事物永远保持柔弱,不要发展壮大的思想,有违事物发展的规律。
但就是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则就是解决社会斗争问题的一种策略与原则。
为了实现少花或者不花力气就达到夺取与治理天下的目的,老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斗争策略。
1、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
老子主张不论在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中,都必须采取“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也就是“以守为攻”的策略。
同时老子引用古代兵家的话“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尺而退尺”,就就是主张在战争中要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坚决反对情敌盲动的做法。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的策略思想,运用在政治斗争中,她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采取“后其身”的做法。
认为圣人必须“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样才能统治好人民。
这些都就是老子为最高统治者提供的一套:君人南面之术。
这种柔道政治,对于巩固君王统治,显然就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老子要求统治者做到自谦,容人,做到“自知之明、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就是”的建议,就是十分有见地的。
2、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认为要做到“柔弱胜刚强”,必须避免与敌人作硬拼的斗争,而应采取迂回的斗争策略。
这里老子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
3、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老子主张弱者要战胜强者,还应采取以曲求全,以屈求伸的策略。
这里老子深刻表达了“物极必反”的哲理。
她认为,为防止事物向反面转化,避免走极端,须常常让自己处于虚曲的状态,有功成身退的思想准备。
六、相反相成论——辨证论
老子就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尤其她提出的治理社会国家的策略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与以柔克刚的策略,表现尤为突出。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对立双方相互转
化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命题。
首先老子认识到了相反的东西能相互转化的道理,对立的双方不就是割裂的,而就是互为存在条件的。
如老子所说:“故有无相似,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与。
前后相随恒也。
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
”等等。
其次老子还进一步认识到矛盾双方能相互作用,就是以其对立的方面存在为前提条件的。
如老子所说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埔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等等。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者之资。
”这里老子把本来相互排斥、对立的两种人相互补充吸收的关系揭示了出来。
就就是说,善人可以成为不善人的老师,善人也可以不善人的教训来借鉴自己。
“反者道之动”,老子不仅考察了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还瞧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法则。
告诫大家要“知足”,不应过度追求,否则容易走极端而适得其反。
七、涤除玄鉴——直觉认识论
与主静思想相联系,老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了静观的直觉主义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本原的道就是无形无象绝对虚静的东西,不能通过感觉与理性思维来认识,所以对道的认识必须使自己的心境保持绝对虚静的状态,达到心与道合一的境地。
而要达到虚静的心境,则要让自己处于无知无欲的境地。
要做到无知无欲,不能用已知的知识与经验来判断道,而就是要清除一切思虑,舍弃一切思维活动,也就就是所谓涤除玄鉴,让自己心保持虚静心理状态。
八、素朴、谦下论——伦理价值论
老子虽然反对儒家的礼乐仁义思想,但也宣扬“道”与“德”的伦理道德思想,即主张无为、无欲、质朴、谦下的思想。
1、主张敦厚素朴,反对浮华轻薄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
2、主张谦虚处下,反对骄傲自大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就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能骄傲,也不能居功自傲。
而就是要让自己处于谦下的地位,不表现自己,永远保持自己谦与的美德。
3、主张少私寡欲,反对自私多欲
“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的私心多了,欲望多了,就会产生社会的纷争。
所以只有少私寡欲,才能被民众的认可与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