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05-01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当人体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呼吸衰竭。当患者出现重度呼吸衰竭症状时,经常引发患者的精神、神经、神志等出现异常症状[1]。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改善和纠正患者缺氧、co2潴留,以及代谢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加强治疗手段的研究与改善,更要加强综合护理措施的运用,以实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35.8±
2.1)岁:60例患者均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病史。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指端发绀、重度缺氧、呼吸困难等,其中神志恍惚28例,昏迷9例,心律失常5例。
1.2 方法本组60例患者均给予祛痰、抗感染、平喘、支持、对症、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其中行气管插管13例,气管切开7例.给予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8例,机械通气时间2~17 d,机械通气>5 d,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本院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治疗后,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患者呼吸困难、神经恍惚等症状明显缓解。意识逐渐清醒,并有心率减慢、尿量增加等。
3 护理
3.1 环境管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对于病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患者由于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需要及时建立严格的病房管理制度,保证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室温应保持在20~23℃,湿度保持在50%~60%[2]。另外,护理人员要定时应用循环风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并使用含氯消毒液对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擦拭,防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
3.2 生命体征观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自身抵抗力的不足,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变化较大。患者常在受凉、感染、劳累等诱因的影响下。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是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加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直接影响预后效果。
3.3 人工气道管理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人工气道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戴无菌薄膜手套。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准、快。在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声门下与气管导管气囊之间隙常有严重污染的积液存在,积
液被误吸人下呼吸道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重要来源,间断或持续的声门下吸引已被证实可成功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发生[3]。在临床护理中,除应用呼吸机的加热湿化器进行常规呼吸道湿化外,根据痰液黏稠度,每30~60 min直接向气管内滴人生理盐水l~2 ml,既解决了呼吸道干燥的问题,又有利于排痰。另外,反复灌洗可稀释病变部位支气管腔分泌物,有利于痰液引流排出。局部注入敏感抗生紊,提高了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了杀菌效果。有利于控制感染,同时能减少全身抗生素用药剂量.减轻抗生素不良反应。
3.4 心理护理对于临床治疗中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慢性呼吸衰
竭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讲解,使患者了解机械通气治疗对于身体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修改护理方案。另外,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在出现呼吸障碍症状时,通过手势,表情或书写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疑虑和要求,尽可能给予满意的回答和帮助,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
3.5 防止误吸随着机械通气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治疗困难,是导致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中,防止误吸是重要的护理项目之一。由于在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留置胃管减弱了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进而增加了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因此,为减少
胃食管反流和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采用鼻胃管喂食时,维持患者半卧位,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另外,呼吸机管路是细菌寄居的重要部化,宜采用一次性管路及细菌过滤器,每12~24 h更换1次,管路冷凝液是高污染物,集水杯应放在呼吸管路的最低位,及时顷倒,统一消毒处理。
3.6 口腔的护理在长期治疗中,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各类口腔问题。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出现真菌感染症状,如果发现患者口腔出现舌质红、口腔黏膜充血、有白色点状菌落等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治,并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另外.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口腔护理中,预防门腔菌下延至气管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定时进行口腔清洗。
3.7 加强康复护理宣传教育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宣传教育和心理护理是同步进行的。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以及相关症状对于正常生活的影响。患者常出现自卑、恐惧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通过行之有效的康复教育,可以使患者勇于面对现实和疾病,逐渐消除不切实际的想法,通过大量具体康复事例,以及现代化医学知识的教育,使患者消除自卑感、恐怖感,增强自信心。
3.8 加强营养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因受到病程长、进食少、胃肠功能弱、体能消耗大等因索的影响,导致身体出现营养缺乏,微量
元索不足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必然导致患者抗病能力降低,进而严蓖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体征变化,提醒患者家属注重增加患者的热量摄入。另外,在医院的病房配餐中,加强患者对蛋白质的摄入,患者优质蛋白质的摄人量保持在1.0 g·kg-1·d-1。
参考文献
[1]赵光云,孙伟.慢性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4(12):47-48.
[2]占宝珈.循证饮食在呼吸衰竭患者中临床护理的探讨.健康大视野,2008(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