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3AG020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学
课题负责人:张世英 (长沙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主要成员:谷建春、肖雄、蔡炎斌、阳海燕、祝磊、杨建宏、王新辉、
林涛、谢立辉、夏尊凤、肖志伟、张颖华、吴庆华谭镜星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论为基础,充分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围绕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力求在科学性、理论性、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分析并把握专科学校与本科学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不同特点,探索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其二,将“做事”的教育与“做人”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
(一)研究内容
1.我国专科学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现状的研究
此项研究的目标是要明确我国专科学校目前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具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问题?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有何必要性。
2.国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状况与借鉴价值的研究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找出我国专科学校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论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3.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
通过从学理上深入探讨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合理性,进一步对课程整合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评价、运行机制等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以指导建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此部分是本课题的基础部分,也是关键点和难点。
4.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建构科学的新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为着力点开展研究和实践,寻找最佳整合途径。
(二)研究方法
1.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合理性,历史经验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分析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相关理论及思想,同时对国内外高校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
2.运用调查研究法走访国内高校,对我国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3.运用实验研究法,在国内选择2-3所专科学校,每所高校选择2-3个专业进行建构通专整合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研究成果,扩大影响面。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自项目研究实施以来,历经专题研究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本课题于2007年结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高等教育研究》和《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13篇,并在多所高校试点推广。
(一)理论成果
1.论证了建构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对美国通识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新要求,革除专科学校单一专业教育的弊病,培养通专结合人才,我们提出了专科学校应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的论点。比较分析了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演变和设置,其借鉴意义在于,一是理念先行,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模式灵活,将通识教育融入学校的培养体系,探索不同的模式、风格和特色。三是规则配套,除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候选课程,还应提出明确的课程组合配套原则。
2.研究提出了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内涵和课程目标。建构通专整合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内涵和目标,内涵和目标确立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于建立课程体系的原则、机制、内容、结构、实施乃至课程评价具有指向性的意义。专科学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专业知识较为深厚,专业技能强,具备高尚品德、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级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即实现专业与人文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结合,理智训练与专业技能训练统一,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统一。
3.围绕培养通专结合的人才,提出了专科学校课程整合的原则、机制。整合原则包括指导自由选择原则、综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个性原则。指导自由选择原则是指保障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由,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综合性原则是指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知识和多方面素养的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层次性原则是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应由浅入深,将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个性原则即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校、因专业来安排组合课程,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体系。整合的机制包括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注重融合,提倡开放等。
4.提出了专科学校课程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途径。建构通专整合的课程体系,关键问题之一是处理好各类课程的比例和关系,实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优化组合。为此,我们提出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实现针对性与适应性、系统性与综合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目标。专科学校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理论课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识教育课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应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知识的综合应体现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还应体现人文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合理比例和融会贯通,处理好基础与应用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几对矛盾。课程与课程之间不应完全割裂,各个专业的课程应自成体系,才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提出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课程的行动准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否有机结合,关键在于教师“专而且通”,教师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水平,提升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学校重视通识教育,聘请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兼职教授,培养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是通专整合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研究提出,实施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选课提供配套规则都有利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6.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课程考核的要求。提出课堂教学应在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目标,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自由创新的教学氛围等四个方面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培育宽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针对现行考试形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不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现状,提出对专科学校考试观念、考试制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在考试时间上,实行分散的课堂提问、平时测评、阶段考试与集中的期末考试相结合;在考试形式上,笔试、口试和操演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实践技能与兼顾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测评标准上,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7.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为目标,提出了专科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和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作为高校拓展通识教育实施空间的隐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营造整洁、清新、优美、和谐、有浓郁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通过对图书馆功能和结构的研究,提出图书馆馆藏建设在实现通专整合教育中发挥着资源保障的重要作用,要实现这一职能,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文献所属的学科专业性质重组机构;二是建立联系各学科专业的保障机制,重视各学科专业的书目采访工作,建立具有本校通专整合特色的馆藏内容体系;三是优化藏书载体结构;四是加强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五是配合校园文化建设,丰富馆藏。
(二)实践成果
为培养通专结合的高素质人才,试点单位长沙学院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学校于2004年、2006年全面修订了专科专业教学计划。新计划进一步削减了课堂教学时间,加强了实践教学,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并在专科学生中全面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讲座和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受到学生热情欢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过级率逐年增高,学生参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