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知觉(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
25
物体近,辐合角大; 物体远,辐合角小。 辐合作为距离线索只在几十米内有效,一 旦超过,双眼视轴接近平行,辐合就不再 是有效的距离线索了。
《实验心理学》
26

刺激本身所自带的某些特征也可作为感知距离的
线索,这类线索被称为物理线索。物理线索的作
用需要借助于人们的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距
《实验心理学》 42


线索综合:两个或更多的深度线索结合可以提高深
度敏感性

线索优势:当两个深度线索间发生冲突时,一个会
超越另一个占据主导地位

线索分离:每个线索都被解释成来自不同的物体。
线索互补:两种线索互相补充。
《实验心理学》
43
肌肉线索、物理线索、双眼线索 适应 辐合
遮挡 阴影 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视野高度 纹理梯度
单眼运动视差
网膜相应点 视野单像区
《实验心理学》
44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其中由主要包括 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这两方面。 只有具备时间知觉,人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

的动作或行为。
《实验心理学》
45

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 促声融合:同时向两耳呈现“嗒”声,感觉为来自 偏左“中央耳”的单一声音
《实验心理学》
41

当注视一个相对较小的物体时, 物体在每一只眼睛的中央凹分 别形成一个视像。此时我们看 到的物体是单一的,因为物体 的视像处在双眼的相同或相应 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把左眼 视网膜放在右眼视网膜上,那 么,两眼的中央凹就会重叠在 一起,在视网膜上的视像也会 重叠在一起。双眼上这样的网 膜重叠点成为网膜相应点。 视野单像区、潘弄融合范围
《实验心理学》 22
眼睛肌肉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 索叫做肌肉线索,包括适应和辐合。
(1)适应或调节
指人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对
水晶体进行调节,以保证网膜视像的清晰。
《实验心理学》
23
在没有其他深度线索时,眼睛的这种适应状态 便可以作为估计物体距离的线索,但一般来说这种 线索所提供的信息只限于距眼球 10 米范围内才是 有效的。
离线索。
◦ 遮挡
◦ 阴影
◦ 几何透视
◦ ……
《实验心理学》 27

遮挡指一个物体遮蔽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也
叫插入或重叠。对于熟悉的物体,遮挡是一种比
较有效地表示相对距离的线索,遮挡在前面的物
体被知觉为近些。
《实验心理学》
28

但我们只能通过遮挡来判断深度秩序,而不能判 断事物间的距离。
《实验心理学》
29

阴影是由不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的阻碍所引起的表
面照度的变化。通常,物体表面离光源最近的部
分最亮。当物体离开光源一定距离后,其表面变
暗,或产生阴影。
《实验心理学》
30

几何透视 是指平面上的刺激物,根据视角原理, 近处的对象面积大,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
远处的对象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

知觉到空间中的一组平行线会聚于某一消失点, 这种平行线影像的会聚被称为线条透视。

真动知觉 诱导运动


似动现象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实验心理学》
11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 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 动的知觉。
《实验心理学》
12

诱导运动(induced movement)是一种视错 觉,是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的运动,而实际 上该物体根本没有发生空间位移,只是由于其 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好像在运动。
2、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 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这种知觉特性 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 C 大小恒常性; B 亮度恒常性; D 形状恒常性。
《实验心理学》
4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 B 距离知觉; C 方位知觉; D 空间知觉。
心理学系 李想 381891219@qq.com

视适应 视敏度
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

临界闪烁融合
后效 掩蔽

图形-背景知觉 视知觉组织原则

视知觉组织


接近性
相似性 良好图形法则 同步法则
月亮错觉 运动错觉 线条错觉

视错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
《实验心理学》 2

听知觉
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好像在运
动,是一种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
《实验心理学》
15
《实验心理学》
16

似动知觉产生的原因曾有种种不同的解释。现在 的理论解释为,由于刺激所引起的感官兴奋有一 个短暂的持续时间,当第一个刺激所产生的兴奋 尚未消失时便接着出现第二个刺激,两个刺激印 象便发生融合,这样观察者便产生了似动的知觉。
《实验心理学》
51

峰值程序: 固定时程强化循环和其他没有强化出现的循环随 机出现。
《实验心理学》
52
《实验心理学》
53

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实验心理学》
54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 B 距离知觉; C 方位知觉; D 空间知觉。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 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同时”与“不同时”


左右间隔1秒,先左后右,仍被感觉为单一声音, 不过更偏左
“不同时”阈限:声音间隔达到一定程度时,被区 分为两个声音。(因人而异,因通道而异)

《实验心理学》
46
“顺序”
“顺序”阈限:声音间隔达到一定程度时,被试
能区分两个声音的前后。(不因感官通道不同而
不同)
“不同时”阈限依赖于感官的结构,而“顺序”
《实验心理学》
39
由于近处物体的视网 膜像的移动距离较大,所 以会感觉近处物体的移动 速度比远处物体的移动速 度快。
《实验心理学》
40

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立体 物体和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重要线索。

由于人的两眼相距65毫米,所以我们用双眼看东西 时,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视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 看到左边多些,右眼看到右边多些。两只眼睛视网 膜像的差异就被称为双眼视差。
阈限则依赖于大脑。
《实验心理学》
47
时距知觉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

动物时距知觉的研究
◦ 时间泛化程序
◦ 二分程序 ◦ 固定时程强化程序 ◦ 峰值程序

人类时距知觉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
48
《实验心理学》
49
《实验心理学》
50
刺激延时是实时距,即以持续方式呈现; 强化延时是空时距,即以间隔方式呈现。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是对于物体在
空间位移的知觉。

对物体运动的知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同时
在许多物种身上也能观察到。有些动物(如青蛙) 只能知觉运动的物体,它们对静止的东西没有反 应。
《实验心理学》
8

运动知觉的产生一般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而视网膜上留下轨迹; 二是观察者自身的运动(如身体运动、眼球运动 等)所提供的动觉信息。
A 似动知觉; B 动景知觉; C 真动知觉; D 自主知觉。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
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 B 真动知觉; C 似动知觉; D 错觉。
《实验心理学》 55

这种运动知觉受到被观察物体周围环境的强烈 影响。
《实验心理学》
13
一般来说,相对于较大的、不封闭的物体在运动, 较小的封闭物体容易被“诱导”运动,因为在我们的 生活经验中,发生运动的一般都是较小的物体,而较 大的物体则是相对静止的。
《实验心理学》 14

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指当某一物
《实验心理学》
9

当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或太慢时,我们都知觉不到 它的运动。 运动知觉的阈限值—我们能够觉察到的最小速度,

是随着物理或心理生理因素,而不是物体实际运
动速度在发生变化。
◦ 目标物的大小、距离、背景
◦ 目标物的视网膜定位 ◦ 照明条件 ◦ 有无参照点的存在 ◦ 知觉者的职业特点
《实验心理学》 10
《实验心理学》 36

又叫结构级差 视野中对象重复而众多的成分,
构成一种视觉表面纹理,距离越
远,纹理越细越密。
《实验心理学》
37
《实验心理学》
38

单眼运动视差是指视觉对象不动,而头部与眼睛移
动时,所给出一种强有力的深度线索。特别是当观 察者的头运动时,离观察者不同距离的物体移动后 所形成的视像差。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 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薄。 相比而言,眼睛的适应对深 度知觉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实验心理学》
24
(2)辐合

辐合指的是双眼视轴的辐合。观察一个物体时,双眼
辐合使物体影响落在两眼相对应的位置。物体距离发
生变化时,双眼辐合角的大小也随之改变,而辐合角 大小的改变依赖于眼球的六条外部肌肉的协同运动, 这些构成一种深度线索。
《实验心理学》
17

在一个漆黑的房间中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一定时间后 这个光点好像会动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
动(autokinetic movement)。

自主运动现象必须保证光点周围不能提供参照的空间 背景或固定的注视形状。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程度和 方向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会受个体经验的影响。
◦ 听觉量表:音高量表、等响曲线、等高线 ◦ 听觉的基本实验:
听觉掩蔽、听觉定位、可见言语

知觉定势

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
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实验心理学》
3
1、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
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 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实验心理学》
34

空气透视是一种远距离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
《实验心理学》
35
视野中物体的影像越接 近视平线,就容易被知觉为 更远。这是影像向中央凹移 动,视角变小的结果,这导
致在同一垂直面上,离视平
线远的物体虽然看似在高度 上有所下降,但是却向远处 后退了,这便是物体在视野 中的高度所产生的距离效应。
《实验心理学》 20

真动知觉
诱导运动
似动现象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实验心理学》
21

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
空间特性的知觉。

外界事物投射在网膜上的影像是两维的,但人们
的空间知觉却能包括原本不存在的第三维信息, 这与人们能够自动利用二维影像中隐含的深度线 索来解读世界有关。 肌肉线索、物理线索、双眼线索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 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 B 动景知觉; C 真动知觉; D 自主知觉。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
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 B 真动知觉; C 似动知觉; D 错觉。
《实验心理学》 5
《实验心理学》
7

《实验心理学》
18

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s, MAE)的产生 是由于前面知觉到的运动在运动刺激停止后仍然存在。
《实验心理学》
19
瀑 布 错 觉 ( waterfall illusion),指在注视向下运 动的刺激一段时间后,如果 再观察静止的景物,该景物 看起来向上运动。 解释 :注视向下运动的刺激 一段时间之后,对向下运动 敏感的觉察器会因疲劳或适 应而敏感性降低,此时注视 点转移到新的静止物的时候, 就会因负责感知向下运动的 觉察器活动降低而产生好像 景物向上运动的印象。
《实验心理学》
31
《实验心理学》
源自文库
32
线条透视可作为一种距离线索,通过线 条透视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深度知觉。
《实验心理学》 33

当我们观察一处场景时,远处的物体不如近处的物体 清晰,这种作用称为空气透视。

这是大气中微粒的作用,光线由于受到灰尘、水蒸气
和其他大气物质的悬浮颗粒的分散,降低了投射到视 网膜上物体视像的亮度和物体细节的清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