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典型的例子是成立于1960年的“欧洲自由贸易联 盟”(EFTA)和美、加、墨三国于1993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 易区”(NAFTA)。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形式
(二)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在关税同盟内,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 但对非成员国则制定统一的关税率。关税同盟相对于自由 贸易区在一体化程度上更进一步,它要求成员国协调相互 的贸易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谈判,从而开始带有 超国家的性质。最著名的要属欧洲联盟。 (三)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共同市场比关税同盟更进一步。它不仅允许商品可以 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而且生产要素也可以在成员国之 间自由流动。欧共体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共同市场 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实例。
也有的仅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把经济一体化看作“只是在参加 国之间采取歧视性地减少或取消贸易壁垒的贸易政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还有经济学家从经济运行更广阔的领域出发,把经济一体化定 义为“是指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尽管这些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对经济一体化的共 同表述都包括多个国家通过某种程度的经济联合,制定共 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区域内的自由贸易。
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因的解释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原因的理论也多种多样。 1、 西陶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的大市场理 论认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扩大市场,获 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大市场环境下,可以激化竞 争。但是该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内市场容量 很大的国家也在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列,如美加贸易 协定就是一例。并且共同市场并不是加剧竞争的必要条件, 切实有效的国内经济政策同样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再者,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激化两个目 标存在抵触的可能。因为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最终会发展 成为垄断,而其外部经济又会使产业向特定区域聚集,从 而导致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所以大市场理论对经济一体 化成因的解释不免牵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形式
根据经济联合的紧密程度不同,经济一体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 种组成形式。 (一)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 易区,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一切贸易壁垒,实行区内商 品的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对非成员国保留自己的贸易 限制。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由于现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下简称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不 一,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尚未形成共识。 有的强调一体化的制度性特征,认为“经济一体化通常指国家 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 产的某些领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 节,并向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一般根据国家间的协定建 立,有共同的机构”。
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因的解释
2、对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较好解 说的要属工业偏好理论。 该理论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优先发展工业 的偏好,由此许多国家不惜以本国消费者福利的损失为代 价而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这样,如果两个工 业偏好的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只在同盟内部取消贸易壁垒, 而将同盟外国家的进口排除在外,则同盟内成员国之间的 贸易往来得到加强,从而加快各自工业的发展。该理论还 认为关税同盟应该是在具有同等工业生产成本水平、同等 工业偏好,在世界市场上比较优势不明显的那些国家之间 缔结,欧洲经济共同体似乎是对这一说法的最好注释。
二、贸易转移
P
Sx
PA=3 PB’=2
·
a’
b’ c’ e’ Dx O S3 S2 D2 D3
PC=1.5
d’
A国将转而从价格较低的成员国C国进口 X产品,在PC价格下,A国的进口为 S3D3,A国没有关税收入。结盟前征 收关税时,A国的进口为S2D2,小于 结盟后的进口量S3D3,所以贸易转移 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贸易创造。 在S3D3进口中,原有的S2D2为贸易转 移,是生产由高效率的B国转移至低 效率的C国所导致的,新增的 S3S2+D2D3则是由于征收歧视性关税, SB+T C国的进口价低于B国而产生的贸易 创造。 SC
二、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一国的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的产品 转向成员国高成本的产品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 (trade diversion) 贸易转移。
之所以发生这一转向是由于各成员之间签订了优 惠贸易协定的缘故。就贸易转移本身而言,是减少福 利的。因为它把生产从高效率的非成员国转移到了低 效率的成员国,使国际资源配臵恶化,从而背离了基 于比较优势的生产原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从低级到高级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经济同盟
统一经济政策
协调经济政策 要素自由流动
共同市场
关税同盟 自由贸易区
共同对外关税 商品自由流动 关税优惠
优惠贸易安排
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
一、贸易创造
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福利效应的理论中,由维纳(J.Viner) 和李普塞(R.G.Lipsy)发展的关税同盟理论最为成熟。 关税同盟的两种最重要的影响效应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 是指当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一 些原来在本国国内生产的产品现在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的更低成 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从而增进了同盟内部成员国福利的贸易效 应。关税同盟的建立把基于比较优势之上的产品专业化分工从一 国范围扩展到了同盟内的多国范围,这样不但增进了同盟内部的 福利,而且也增加了非成员国的福利,因为成员国福利和实际收 入的增加将导致从世界其他国家更多的进口,从而产生福利的外 溢效应。
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因的解释
4、 除了上述理论所阐述的各种内在的经济原因以外,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形成也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世界政治经济出现了多极化的格局, 一些国家出于共同的目的走向联合,希望借此增强其在世界经济和 政治活动中的谈判力量,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并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走上一体化道路,则更多地是为了维护民族经济 权益和发展的需要,殖民经济给这些国家造成的产业结构单一、物 质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以及国内市场狭窄的缺陷,使它们难以 单靠本国力量建立起可获得规模经济的工业体系,这种状况迫使它 们通过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来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而且,战 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日益要求打破传统的国家疆界,扩大国际 分工的范围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SB 结成贸易转移的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
PB=1
Q
剩余增加了(a′+b′+c′+d′),生产者剩 余损失了a′部分,由于丧失了关税收 入,A国政府损失了(c′+e′)部分。由 此,关税同盟给A国带来的净福利影 响是(b′+d′)-e′,影响不确定。
二、贸易转移
从图可以看到,当DX与SX曲线越平坦(即供求的价格弹性越 大),且PB与PC的价格距离越小时,那么(b′+d′)-e′为正 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使参加贸易转移关税同盟的国家 也能获得福利的净增加。 综上分析,贸易创造带来福利增加,贸易转移则带来福利损 失。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只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增加福利; 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则具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双重 效应,最终对成员国福利的影响要视两者相对力量的强 弱而定。
Px
Sx
PA=3 PB’=2
·
PcBaidu Nhomakorabea1.5
PB=1
·a
b
c
d
Dx O S1 S2 D2 D1 Qx
一、贸易创造
从结盟前后福利的变化来看,结盟后,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图中 (a+b+c+d)部分,生产者剩余损失了a部分,同时由于对内取 消关税,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了c部分,这样A国整体福利的 净增长为(b+d)阴影部分,其中b代表了S1S2单位的X产品由A 国国内高成本低效率的生产者转移到成员国B国低成本高效 率的生产者而带来的效率提高;d则是由于价格降低刺激国 内消费而产生的消费效应。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贸易创造的 福利效应与关税恰好相反。
(2)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对外制定的共同贸易壁垒越低,则代价高 昂的贸易转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3)组成关税同盟的成员国越多,即关税同盟的规模越大,则低 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者越有可能在同盟内部出现,从而贸易转移的 可能性就越小。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应
(4) 关税同盟成员国经济结构之间的竞争性(competitive)大于互 补性(cplementary),这样,在同盟内部就有更多的机会实行生产 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创造。我们可以设想,当成员国之间生产的产 品种类愈相近,则产品的竞争性越强,这样在同盟内部选择更低 成本生产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贸易转移发生的几率也就相对较 小,所以,由两个资源禀赋相似,更具竞争性的工业国组成的关 税同盟要比由一个工业国和一个农业国(两者是互补性的)形成的关 税同盟更有可能创造贸易,增进福利。 (5)关税同盟成立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频繁,经济联系越紧 密,则组成同盟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社会福利水平越有可 能提高。
第三节、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应
一般而言,在下述条件下关税同盟更可能产生贸易创造,增加成员 国的福利。 (1)建成关税同盟以前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较高,这样,结成同 盟后贸易创造的效果就越有可能超过贸易转移的效果。这在图5 2中就表现为在PB、 PC既定下,t越高,P′B与PC间的距离就越 大,则(b′+d′)部分,即贸易创造的效果就越大。
一、贸易创造
A国的消费由组成同盟前的OD2增至OD1, 国内生产则由OS2缩减至OS1,进口量由结 盟前的S2D2增加至自由贸易下的S1D1。由 此可见,关税同盟的建立导致了内部贸易 量的扩大,贸易即被创造出来了。 从结盟前后福利的变化来看,结盟后,消 费者剩余增加了图中(a+b+c+d)部分,生 产者剩余损失了a部分,同时由于对内取 消关税,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了c部分, 这样A国整体福利的净增长为(b+d)阴影部 分,其中b代表了S1S2单位的X产品由A国 国内高成本低效率的生产者转移到成员国 B国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者而带来的效率 提高;d则是由于价格降低刺激国内消费 而产生的消费效应。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经济系
王洪涛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的急剧蔓延阻碍了国际 贸易的发展,降低了国际分工的协作程度和世界资源的利用效 率,使各国利益都受到损害,人们由此也认识到了保护的危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一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于 1947年成立了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为目 的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该组织的诞生成为世界经济朝着一体 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开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家为了共同的 利益走向联合,建立了各种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从而使区域经 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但促进了成员国间分工协作,通过市场 扩大实现了规模经济,带动了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 界经济的格局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这一现象也引起 了国际经济学家的关注。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形式
(四) 经济同盟 (economic union) 经济同盟是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逐步废 除经济政策上的差异,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 社会政策,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至生产、分配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欧共体已 实现了这一阶段。 (五) 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建 立起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制订统一的财政、货币和对 外经济政策,使用共同的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 欧洲货币联盟就是朝着完全经济一体化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因的解释
3、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用协议性分工原理解释了要素 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一体化内部各成员国可通过协议的形式确定差别产品的 分工模式,在彼此放弃一些利益的同时却获得了规模经济 基础上更大的好处,故发达工业国都乐意以建立共同市场 的方式降低水平分工的不确定性;由于只有“具备容易达 成协议条件的地区”才能实行协议分工,所以与发达国家 形成垂直分工的发展中国家自然很难被包括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