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会计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衔接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职会计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衔接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衔接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构建衔接体系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字:会计专业;中高职;递进式实践教学;衔接
本文属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1240208)随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比例逐步扩大,以会计专业为例,中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基础薄弱、高职教育阶段课程重复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解决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套适应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会计专业高职教育持续发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
一、中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衔接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重复,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复杂,既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又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到普通高中生没有专业基础,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零专业基础为起点,如此便导致了各院校在课程开发时忽视了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课程起点与中职生源的基础素质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以会计专业为例,学生在中职教育中已经具备了会计的基本技能,“零基础”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中职会计的教育教学体系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教学与实践脱节
中高职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脱节主要表现在教材和专任教师两个
方面。
中高职的教育实践应遵从“任务驱动型”原则,即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课程知识运用于实践,而现行的教材“理论性”较强,设计的实践内容基本上都是理想状态下甚至是虚拟的常规业务,很多会计业务不能做到以原始凭证代替文字说明,难以全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目前高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未从事过实际财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授课风格偏理论化,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指导与解释问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会受到严重的挑战。高校教师属于事业编制,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学校很难选聘校外人员,对于偏重实践的会计专业而言,由于缺少专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大部分课程只能由会计专业的理论课教师来讲授,既有会计从业经验又有理论教学经验的真正“双师型”教师仍然匮乏。
3.中职学生专业基础及职业技能薄弱,学习后劲不足
由于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大量的专业课,必然挤掉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很难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出现学习后劲不足的状况。随着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深入,就会暴露中职学生专业基础和技能不牢的问题,反而普高生通过努力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扎实。
二、实践教学衔接体系的构建原则
1.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强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点,就在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解决中高职发展的断层问题。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构建能够合理衔接中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本着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的高端引领作用。
2.统筹规划、强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中职教育不同,更不是简单的职业短训班,绝不忽视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做什么,怎样做,还要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递进式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1.合理定位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同一教育类型的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都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的。前者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后者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财会专业为例,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型民营企业单位的收银、出纳、仓管、统计、辅助会计等偏重动手能力的岗位,专业水平要求低。高职生的就业岗位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非营利机构、民营企业和会计事务所的
现金出纳、财务管理、税务、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岗位。
2.构建面向市场需求的课程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为要务,考虑到中高职学生差异化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应面向现实岗位,按层级分解岗位技能所对应的课程,遵循市场规律,确定学习内容。针对生源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基本职业素养有待提升中职学生,本着够用为原则,灵活调配,实现综合素质基础教育效果的有力提升。
3.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兼顾中职生源及普高生源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注重促进两类生源在实际操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会计岗位的层次递进非常明显,实践教学按照技能的递进性分为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综合技能的三阶段培养过程,以校内实训为基础,以校外实训为补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阶段通过独立开设的实践课程教学,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如:点钞、翻打传票、小键盘录入等,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首先,课内实训。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其次,利用出纳业务操作、成本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等会计软件配合课程教学进行实训,利用纳税人端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网上报税和增值税开票系统的实训;再次,分岗位(会
计主管岗、出纳岗、制单会计岗、记账会计岗等)综合实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实行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双轨”运行机制,企业和学校对实习学生共同管理。
参考文献:
【1】吕敏.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11):118-120.
【2】舒岳.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衔接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2(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