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9.11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
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社会安全①。“社
会安全的本质是社会稳定,包括就业、
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
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等,这些民生息息相关领域,务必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由此可见,老百姓密切关注着与自己相关的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凡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领
域的舆情,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不仅仅是民意的简单反映,更关乎社会安全风险。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经过五年的连续跟踪调查,已经积累了全省25000个样本数据。本文以此数据为依托,
报告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现象分析
浙江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获得了大幅度的有效提升;在民生领域方面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的地区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呈现出新的需求与特点,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随之而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关注这些影响社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否则新生的社会矛盾会加剧社会的不安全性。这些矛盾在全球化舆情的影响下,同样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冲突。(一)防范高压力下的社会情绪反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众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社会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隐形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以买房压力为代表的社会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也有不断放大的趋势。2018年,浙江省压力感调查的结果为压力感77.3%(其中非常有压力感14.4%,有压力感25.1%,比较有压力感37.8%),整体处于高位。2018年与前四年相同,“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占据前三位的仍是“买不起房”(23.7%)、“收入增长缓慢”(23.7%)和“教育压力大(17%)”。2018年虽比2017年有所回落,但2014—2018年如此集中一致的统计结果,让我们不得不警惕以下倾向。1.高房价为标志的压力导致社会焦虑情绪增多在5年的数据统计中,买房压力始终处于首位。2017年甚至“买不起房”(40.8%)较前三年压力均值增幅达到92.5%,“教育压力大”(30.8%)涨幅达到29.8%,“收入低”(24.9%)的涨幅达到23.9%。这说明2017年全省房价的全
面上涨,已经导致社会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的集体性压抑情绪。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产阶级标准,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收入在8万元以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0—49岁三个维度测量的浙江省中产阶层群体中,买不起房的压力平均值依次是20.5%、22.6%、22.3%,比前四年有所增长。目前学界有不同的学者对购房压力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买不起房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
有理想居住的区域、工资收入、
购房面积以及当前的房价等,但浙江省各地均价与总价齐高,
是造成社会普遍焦虑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购房的压力与日俱增,加上绝大多数人收入增长的速度较房价上涨的速度呈反向关系,很多人单靠工资收入来负担繁重的购房压
力,生活成本高,社会焦虑情绪不断增多,
所以在维持有序的生活状况的情形下,很多人买不起房,
成为了“无产中产”一族。
2.警惕压力叠加的年轻群体集体性焦虑当前年轻群体收入来源单一,
收入增长缓慢,面临居高不下的房价、高昂的教育支出,
再加上其他生活压力以及就业困难等方面的诸多压力,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年轻群体隐性而广泛的集体焦虑情绪,
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年轻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这些焦虑情绪的堆积,导致其安全感不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警惕压力叠加的年轻群体集体性焦虑。
当下浙江省正处于长三角战略融入规划期,同样面临着抢人才的战略窗口,
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能够留下来、留得住,关键在于使人才安居乐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房既关系到人才战略的可持续
性,也关系到目前留浙人才的生活信心。政府一定要从社
会发展与安全的视野,合理设计房地产布局,
售租结合,最大限度地疏解年轻人的焦虑情绪,使浙江省真正成为宜创宜居之地,不断增强年轻人的安全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防范民生领域难点问题引发社会负面情绪
养老、教育、医疗三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
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调查数据显示,2014—2018年,
一直被诟病且经常成为舆情热点的养老、教育、医疗三大板块呈现了明显向好的趋势。2018年统计显示,满意度分
别为69.8%、68.3%、58.3%,比前四年的总均值分别提高了10.9、6.6、9.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令人欣喜,但一直介于
“及格线”上下。相较于其他指标,仍明显成为“美好生活”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评价体系中的短板
。实践与思考
当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
———以浙江省为例
阴许伟杰
付
蕾
摘要:老百姓密切关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这是民意的反映,关乎着社会安全。本文基于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2014—2018年的调查,
结合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提出对策分析。关键词: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142
1.养老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写照。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养老问题开始凸显:养老院“一床难求”成为一种社会性现象,而居家养老又面临着设施不足、照护人才缺乏的尴尬;政府在养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又往往没有很好地厘清自身的职责与边际,导致供需失衡;等等。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整体社会对养老现状的不满。因此社会急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2.教育资源失衡及社会风气导致教育成本提高
年轻群体有着学业发展以及个人技能提高的需求,不得不支出大额的教育费用;而绝大多数中国式父母总想给予孩子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除了承担正常的学校教育支出,可能还要承担高昂的课外辅导费。目前教育部门加大对校外辅导班整治的力度,政府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惠民措施,最大程度地引导老百姓理性消费,避免盲从,从而促进教学领域资源公平、均衡、有序地发展。
3.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改革深度不够
自“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以来,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智慧医疗上线后,受众在线上可通过多种方式预约挂号,一键点击,方便快捷。从受众的角度看,节省了时间成本上的投入,同时也能预约到心仪的专家就诊;从就医的医院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也节省了人力的投入,线上老百姓APP挂号,线下医院内也设置了自动预约取号机,节省了人力方面的支出,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记录和分析受众的身体状况,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分级诊疗难以完全实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看病难”问题依旧突出,政府还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规划和改革。
(三)民生领域改革与社会期望值存在落差
2014年到2018年,选择“能感觉到政府关怀”“有一点能感觉到”相加的比例分别是44.6%、51.0%、54.3%、57.2%、63.7%,呈连年上升趋势;2018年相较于2014年提升了19.1%,提升幅度非常明显。这说明浙江省公众对政府的各项民生改革举措、大计方针及后续效应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五年来,2018年的“政府关怀”感知度才第一次达到“及格线”,说明人民群众对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各级政府仍需在改善民生的各个方面继续努力,拿出让人民更满意的答卷。面对着民生领域的改革,社会对政府的期待值越来越高,期待更多政策的落地为其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2019年,浙江省政府在民生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改革方面也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就业、养老、医疗三大重点民生领域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各领域各行业蓬勃发展,正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即将进行养老金的合理调整机制正在为更多的人提高养老保障,力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医疗方面,更加注重公平对待,同时便捷异地持卡看病,让百姓体会到获得感,这是好的开始。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领域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不断落实和完善民生领域方面的改革,使其真正意义上落地。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情绪分析研判
各级政府要科学、正确地运用舆情分析手段,及时发现、疏导社会舆情,引导舆论;要充分关注社会“关键少数”与大众的不同声音,防微杜渐,防止社会撕裂;要利用政府主流媒体、民间智库、意见领袖,充分回应、表达民众的合理诉求,形成良好、健康的舆情生态。
要牢固树立“防控一把手工程”意识,党政一把手应像抓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一样,关注民生舆情,并形成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和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政府要时刻走在舆论引导的前列,主动把握舆论的话语权。政府也要提高处理民间舆情事件的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舆情事件,及时分析研判网络舆情,从而引导舆论。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受众广泛地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媒介已经成为受众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充分地利用媒体给受众生活带来的边界线,以及媒体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来引导受众的舆论方向,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受众的情绪。
(三)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应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以发展经济为龙头,以关注民生为抓手,一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为核心,切实倾听民众的呼声,树立“民生无小事”的政治意识、治理意识,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抓牢抓细,以关注“温度”“深度”“锐度”的姿态,加强政民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与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青海考察时,向党政干部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要形成政府有效管理、社会协同治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②。
注释:
①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EB/OL].新华网, 2019-01-21./politics/leaders/ 2019-01/21/c_1124021712.htm.
②习近平: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9-01-17 (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20N69)。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实践与思考
143
视听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