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屈原与楚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离骚》
一、《离骚》解题
1.题解:“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谓已遭忧作辞也。 ”(按,离同罹wk.baidu.com) 王逸《楚辞章句》:“离,剥也;骚,愁也。” 前人的说法,似乎大同小异,我们不妨集而广之,理解为因遭受祸 患而抒发忧愁愤懑之情,想不致有大错。若要选择一家之言呢,我看班 固的解释比较切合诗的内容。
1、屈原的生平 :
屈原,名平,字 原又名正则,字灵 均。战国时楚国人 。 ( 约 生 于 前 340 年 , 死 于 前 278 年 。)
屈原生年之谜
❖ 关于屈原的生卒年,众说纷纭,屈原在《离骚》中说生于寅 年寅月寅日,但先秦的历法并不很准确,且有夏历、周因混 用之乱,(学习《诗·七月》时已有所了解)故后人都是用 自己的方法推算的。
二、《离骚》的写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写作时间,历来说法不一,至今悬而未决。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任楚怀王左右时,上官 大夫“心害其能”,屡谗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嫉王听之不聪 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 作《离骚》。”但其《报任安书》又云:“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从诗的内容看,《离骚》当作于诗人晚年。其理由如下:第一 ,诗人于顷襄王时被流放东南,诗中记述的地方风物如“沅湘”, “苍梧”、“九嶷”等皆在江南。第二,古人七十称老,诗中有“ 老冉冉其将至今”、“恐年岁之不吾与”等语。第三,诗中多处流 露出屡受挫折产生的悲愤情绪和决死之辞,如“虽九死其犹来悔” ,“伏清白的死直今”、“宁溘死以流亡兮”、“吾将从彭威之所 居”种种情形和被逐江南后,痛感政坏国危而自己难近君侧的心情 是相合的。
代文献,利用考古出土资料,解千古疑案,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屈骚探幽》,赵逵夫著,巴蜀书社,深入而全面的《离骚》研究
力作,又有注译。
《楚辞诗学》,杨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挖掘楚文化背景,深入
探究诗人心灵世界,颇多理论创新。
第一节 屈原生平与楚辞来源
一、屈原和他的时代 1、屈原所处的时代 2、屈原生平
❖ 郭末若推出屈原生于前340年,卒于前278年。浦江清推出 屈原生于前339年,卒年同上。(此二说生年只差一年,卒 年相同,现在倾向性的意义是郭说。)
❖ 胡念贻推出屈原生于产前353年。卒年同上。 ❖ 林庚、吴小如认为屈原生于前335年,卒于前296年。
2、屈原的思想 忠君爱国,坚持理想。 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联齐抗秦,振 兴祖国,进而统一中国。
屈原的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载,屈原作品共25篇,但 没交代具体篇名;根据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这25篇分别是:《离骚》、《九歌》(十一篇:东 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天问》、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 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远游》、《卜居 》、《渔父》 。
“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民间祭祀时,必使巫 觋(男巫)“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充满了原始 的宗教气氛。如《楚辞》中的《九歌》,就是根据 楚国各地民间祭神的歌曲加工创作的。《离骚》中 的巫咸降神,《招魂》中巫阳下招,以及《楚辞》 中凡属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贵品质的象征,如 峨冠博带、荷衣蕙纕,乃至丰富的神话故事,都是 受巫风影响而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具体表现。
“楚辞”的含义
❖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张汤 传》: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 助俱幸。”
❖ 历来文献言“楚辞”,其义大略有三: 1、指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2、指屈宋等作家的骚体作品。 3、指诗歌总集《楚辞》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和 思想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注,中华书局版。 《楚辞校注》,闻一多校注,古籍出版社。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有
独到见解。
《楚辞注疏长编》,游国恩主编,中华书局。这套书共分《离骚
纂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五编。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楚辞入门之善本。 《屈原和他的时代》,赵逵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博采慎辨古
二、楚辞及其含义 1、楚辞的特点 2、楚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楚辞的含义
楚辞的特点
❖ “兮”字的运用。除《天问》、《卜居》、 《远游》外,楚辞作品均用“兮”字。
❖ 特殊的句式。不计语气词“兮”,楚辞的典 型句式有六字句与五字句两种,节奏分别为 “三三”和“三二”。前者主要见于《离 骚》、《九章》,后者主要见于《九歌》。
❖ 鲜明的地域特色。 ❖ 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
源头。
早在周初,江、汉、汝水之间的民歌如《诗经》中的《汉广》 (周南)、《江有汜》(召南)等都产生于楚国,其他一些文献也 保留了不少楚国的民歌,如:
《论语·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 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中国文学史》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本章重点:
❖ 楚辞的概念及特点 ❖ 屈原创作情况 ❖ 《离骚》的思想与艺术 ❖ 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般了解:
❖ 屈原生平 ❖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
影响 ❖ 宋玉等人的创作
《楚辞》参考书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先录王逸注(《楚辞章句》),又
采取晋郭璞一派方法,增加了许多新奇的材料。
四、战国晚期楚国的国内国际形势,是屈原作
品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战国后期,七雄逐鹿,秦、齐、楚呈西、东、南鼎足三 强,连横与合纵两大势力此消彼长,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 则楚王”之说。楚国内部以屈原为代表的革新派难敌亲秦的保 守贵族集团的明枪暗箭、内外夹攻而成为逐臣被挤出了国家政 治中心。这不只是屈原和以他为代表的政治集团的悲剧,也是 楚国的历史悲剧。这种情形,为成就屈原的楚辞提供了深广而 又十分残酷的社会政治背景。当时的纵横家游说诸侯,推波助 澜加速了楚国内部矛盾的分化。记录其游说活动和说辞的散文 ,汪洋恣肆,对楚辞的产生和发展不无启发。
《孟子·离娄上·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刘向《说苑·善说》载,鄂君子晳驾舟出游,水手抱桨而歌,子 晳不懂越国土语,便找人译为楚歌形式,此即《越人歌》。鄂君子 晳为楚康王(前559-前545在位)弟。若此事可信,则此歌出现在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三.楚国民间巫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