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目的:
潮汕民俗的现状:虽说潮汕文化是在当代保持的还算不错的,但是也与其他 文化一样面临着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民俗被人们 渐渐遗忘,根本原因是这些个民俗不符合当代人们发展的观念,不能成为经济的 需要。 民俗本身更多的是创造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的,没有太多直接利益。 但是,民俗作为历史的宝贵馈赠,它也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创造让民俗符合当代需求,赋予它又一个意义和价值。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和周围的一些小地方,很多的村落 小镇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澄海冠山赛大猪、潮安磷溪钻蔗巷、盐灶 拖老爷、 饶平海山的浮任村和高堂乡都有游神赛会 (又称送香船)、陇尾抢石榴 ···· ···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这各色各样的民俗活动的举行总是伴随着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的。 以出花园为例,出花园单单只是个仪式,仪式也需要许多的贡品,器具,需要 红色木屐、红色上衣 、小红肚兜 、八个铜钱 、五样种子(龙眼干、酒饼、春菜籽、 绿豆籽、早稻谷) 、红色裤腰带 、红桃粿、韭菜、蒸鱼 ···摆放这些东西的器具也 ··· 有讲究。祭祀祖先、丧葬、婚礼的贡品、器具更是复杂多样。
8、做功德
又叫做斋、做佛事,皆是做道场,为死者超度 亡灵的仪式。又有人叫‚做旬‛、‚做七‛。 做道场的时间,简者一天半日,繁者有至百日 而后撤灵者。超度仪式,除在灵前念经外,隆重 者多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请佛教僧尼超 度者所设厂场相似佛堂,中间挂观音大士像,旁 挂佛家对联及阴间轮回报应故事彩图。观音像座 前摆香案,陈放香炉或死者画像以及三牲棵品,旁列纸囝、纸马、纸鹤、纸箱、纸 柜、纸桥、纸塔等等供死者阴间或升天使用的模拟物品。现代丧家有模拟现代化生 活用物、糊制弹力睡床、音响电器、汽车、飞机、港币、美钞陈列者。丧事不单独 设厂,而到佛堂超度者也常有。 超度的节目内容也繁简不同,程序不一,通常以诵灵前经贯串始终。佛道两家都 通过唱诵佛曲、法曲宣扬孝道和轮回报应思想。佛家的节目,除在灵前诵经外,还 有过桥、礼血盆、撒花、走贡、走五方、沐浴、追荐等。佛堂僧尼做道场所唱经文 及演奏乐曲用正宗经文、佛曲,由善社及民间组合的功德班用潮语,除唱诵佛曲外, 还唱诵了大量潮语歌文和演奏潮州弦诗曲乐。如在‚挨莲池‛和‚挨塔‛过程中唱 了《百花名》、《百戏歌》,在‚过桥‛中唱了《廿四孝歌》、《十月怀胎歌》、 《目莲救母歌》等。夜深没那么多佛曲唱,就唱潮曲、奏潮乐,灵前变成音乐会。
2、烧塔
中秋深夜,潮汕有‚烧塔‛习俗。富有经验的大人把 众人从早晨开始拾来的瓦片,砖头按‚品‛字型垒起来成 为一座空心塔,高1~3丈,里面塞满了柴火,下面还留 出塔门。燃至夜半,火势渐旺,瓦壁几近通红。人们还 不时往塔里撒食盐,以辟哩啪啦的响声为乐。也有的撒 硫磺,使瓦塔发出蓝色的火焰,煞是好看。孩子们绕着 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 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 中秋‚烧塔‛民俗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广泛 流传,但近年这习俗却越来越少。传说元朝汉人抗击统 治者胡人的残暴统治,中秋之夜以‚烧塔‛为信号而纷纷起 义。清顺治吴颖的《潮州府志》载:‚中秋玩月,剥芋食, 谓之‘剥鬼皮’。儿童烧塔为乐。‛ 同时,潮汕人中秋还用‚芋头‛祭祖,因为潮汕话里‚胡人‛ 的‚胡‛与‚芋‛发音一致。此外,在汕头金平区莲塘村,每家每户中秋都‚烧 瓦塔‛,当地人叫‚烧瓦‛,潮汕话的‚瓦‛和‚蚁‛发音一致,当地的村民说, 如果中秋‚烧瓦‛那么家里一整年都没蚂蚁。
6、拖老爷来自百度文库
相传乾隆年间盐灶村有一渔民到海边‚挨 缉‛(捕鱼虾),捞到一尊神像,心中惊异, 立即把它扔掉。但过了不久,那神像又从 他的缉里被捞上来。渔民对着神像说:‚如 果今天你能帮我捞到一箩鱼虾,我就把你 带回去。‛说也奇怪,渔民这天果然大丰收, 便把神像挑回家,安放在村里的一座庙宇。 村民们见庙宇里添了神像,相继前来祭拜。 盐灶村有一规例,抬神轿需抓阄,中阄者需设酒席请人。相传某年一渔民抓中了 阄,可他一贫如洗,没钱臵办酒席。心想一定是神像惹的祸,一怒之下,用绳子把 神像拖埋进泥滩里,连夜出走,逃到南洋去。谁知这一年,全乡五谷丰登,渔业兴 旺,那渔民也在南洋发了财,荣归故里。便把拖埋神像之事告诉乡人,乡人似乎悟 出了一个道理:一定是那神喜欢拖。人们便把神像从海滩里挖出来,拖回庙里。以 后每年游神,中阄的人用绳子将神像绑在神轿里,众乡民则来抢神像。抢到神像后 用绳子捆绑,拖到池塘边投入水里浸泡。神像常常被折磨得瘸腿折手,遍体鳞伤。 过些日子,神像再被捞起修复,重塑金身,供人祭拜 而今,从‚拖老爷‛演变至‚踩老爷‛,人们纷纷争着踩到‚老爷‛轿上,谁能 够踩在上面谁就是胜者,将带来当年好运。
潮汕话:
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州 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 闽南语系,其鼻祖是汉唐时期的 中原汉语,是汉语里语音元素最 多、发音机理最复杂的语言。 词 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 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 成份。潮汕方言反映了潮汕文化 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潮汕文化的 活化石。
特色潮语: 奴仔——小孩,走仔——女儿,老公——曾祖父,老妈——曾祖母 安——丈夫,亩——妻子,生调——长青春痘,厝——房屋,箸——筷子, 做公德——为死者超度,跋杯——卜吉凶,墨斗——乌贼,木仔——番石榴 红花——石榴花,头家——老板、经理,泵风——打气,走——跑 买咸——买菜,粿条——河粉,月娘——月亮,年脚——春节前夕 ·· ··
潮汕话: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是四个声调, 潮汕方言却有: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 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8个声调。 如:分,粉,奋,忽,云,混,份, 佛。
潮汕话声调绕口令:
帝的弟弟抵池的低地滴帝的碟
潮语十五音:
柳边求去地颇他贞 入时英文语出喜
它有十八个声母,七十九个韵母。 据统计,连同口语在内,潮州话有二千 一百六十四个音节。
3、赛大猪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是澄海 区冠山村举行一年一度传统民 俗活动———赛大猪的日子, 从前一天开始,冠山村已摆开 ‚赛猪大阵‛,全村到处张灯结彩、 鼓乐喧天,大街小巷都沉浸在喜 气洋洋之中。已有100多年历史 的‚赛大猪‛民俗活动,吸引了八 方乡邻前往观看,乡民们一起 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国泰民安。 冠山村的‚赛大猪‛民俗活动起源于清代同治三年。冠山村现有周、卢、许、 林、陈、郑、张、洪等多个姓氏,其中有8个人口比例较多的姓氏,每年由两个姓 氏人家轮流主办‚赛大猪‛活动,12年为一周期,100多年来按排列次序举行,至今 未变。每年这个时节,整个冠山村连续几天都沉浸在热闹喜庆之中。
1、出花园
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 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为孩子备 办三牲果晶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 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 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 或十二件,陈臵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 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穿红皮屐和吃公鸡 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 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 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 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 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 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 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5、七样羹 ‚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 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 (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 各人(芥蓝)‛ 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 吃,作为潮汕地区民间食俗,由来己久。相传, 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 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一个偏僻荒野,顿觉 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 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 命野菜共有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 ‚七样羹‛而食。 食‚七样羹‛,以其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首先,在蔬菜品种的选取上, 要能寓意吉祥如意,事业兴旺发达的,例如:‚大菜‛(即芥菜 ,寓意吉祥,事业 兴旺,家人健康平安;‚春菜‛寓意春风得意;‚厚合菜‛寓意做事合人,希望 得到贵人的提携栽培;‚菲菜‛寓意仕途发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七样 羹‛煮法十分随便,各种蔬菜取适量,生菜落锅,热火煮熟,便成了原汁原汤的 ‚七样羹‛。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潮汕民俗:是潮汕方言文化、信仰文化、氏族文化、生活习惯、饮食文化、 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寄托着潮汕人极为深厚的情感,也是维系人与人、 族与族、甚至人与大自然的良好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潮汕民俗保留着许多的中原传统文化,很多中原已失传的习俗潮汕地区仍然 保留着,像是:盂兰盆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这点也是潮汕人引以为豪的。 另外,潮汕地区有很多的特色习俗:婚俗六礼、出花园、游正、拜老爷、筅豚 、 食七样羹、拜老公、过纸、做功德、鬼节担西瓜、拜月娘··· ···
图形与符号课程作业 课题:方言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潮汕民俗:包括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礼仪习俗等。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
潮汕文化:
“精”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竞争的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 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 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 展的文化。具有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
7、游神赛会 潮汕民间的游神活动,一般分三个阶段 进行。首先是请老爷。接着是把老爷送到 ‚巡宫‛(祠堂)供奉。巡宫中摆着供品、 古董、字画,布臵盆景或园林小景。‚巡宫‛ 对面搭戏台,日夜演戏,供‚老爷‛和乡民观 赏、作乐。最后是把老爷重新请上轿,绕 乡村各巷路巡游。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祭品美食文化集中展示的载体。。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盛会。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 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 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庙堂音乐、潮乐、潮剧、木偶戏等等,都会在时年八节中展演。每年正月至二 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 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 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 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一个半月。
4、钻蔗巷 在正月十六夜‚钻蔗巷‛,是潮 安县磷溪镇的民俗,其寓有祈福 兼求丁的意义。 许多人手上持有一根约两人高 带有头尾的甘蔗,甘蔗的尾梢上 还系有一、两盏灯笼,灯笼上多 写有‚财丁两旺‛字样。无论是大 人还是小孩,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锣鼓齐鸣,鞭炮声响起,乡里游 行队伍经过。这时街巷两旁围观的人都高高地举起了甘蔗,宛如一条‚甘蔗巷‛, 让游行队伍从甘蔗巷下穿过。在夜幕中,挂有红灯笼的甘蔗长巷,以及抬有‚风调 雨顺‛、‚国泰民安‛等彩标的锣鼓仗阵,形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象,让观者动容。 而在大家的祈福声中,又让人深深感受到新年的希望。 兴,出丁,这是我们这里独特的乡俗。甘蔗有节并甜蜜,灯笼意为红火,‚钻 蔗巷‛寓日子红红火火,节节高升之意。‚灯‛潮汕音同‚丁‛,因此挂灯笼又有 求丁、出丁之意。
主题:潮汕民俗词汇
针对人群:
传承潮汕民俗文化需要从青年开始,很多的潮汕青年对于这些民俗越发陌生 而难以接受,所以改善民俗在其心目中的形象是当务之急。 民俗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外界的助力,非潮汕人要对其感兴趣,才会关注,才 愿意消费,才能有民俗生存的物质保障,也才有发展的可能。所以吸引非潮汕人 也是民俗发展的必要。 于是,我的作业针对人群就是:潮汕青年和非潮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