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学》辅导纲要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概论
主要内容:
1、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2、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3、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重点掌握:
1、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①教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②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的,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手段。
③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马克思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科学地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
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第一,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第二,现代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在其发展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都遇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问题,都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全部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
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人类增进福利的一条重要途径。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形成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可以归纳为五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等。
4、筛选理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5、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的。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同一而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经济作用以及教育与工资关系的分析不确切、不全面,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
劳动力市场主要由三种划分方法: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市场、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和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
6、社会化理论主要内容:是一种认为教育的主要经济功能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的激进理论。
社会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
7、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也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8、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方法有:(1)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他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被称为余数分析法。
(2)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也注意到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也就此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5%。
他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被称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3)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东欧学者及我国部分学者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其依据是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的理论,通过确定劳动简化系数,将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量,也就是说,将具有某一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作为标准劳动力,然后按一定的指标将高于或低于这一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折合成标准劳动力,然后,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因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二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主要内容: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重点掌握:
1、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2、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以及知识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所导致的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或者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产出量的增加。
3、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4、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5、教育程度结构也称教育级别结构,主要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
6、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超过他从事的工作实际所需要的教育年限。
7、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8、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必须依靠教育。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自然资源的作用。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9、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自然资源的作用等方面。
10、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根据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理论我们知道,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一定的劳动技术结构以及相应的教育级别结构,而一定的教育级别结构又必须与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相适应。
这是教育与经济尤其是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总体水平来看,教育级别结构与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还存在诸多失衡的现象。
特别是在劳动技术结构中,由于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被重视、发展薄弱,致使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应用性人才比较匮乏,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多的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性和应用型人才,从而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使教育能够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11、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这种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均衡;二是结构的均衡;三是地区间的均衡。
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包括:一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必须在规模和速度上相适应;二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必须在结构上相适应。
教育与经济发展必须在结构上相适应,主要是指教育的级别结构必须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教育的类别结构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教育的布局结构必须适应各地区的经济结构。
例如,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企业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又不断增长,这导致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12、教育与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原因及表现:①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经济技术结构快速变动与教育结构相对稳定的不对称;经济体制的转轨与某些制度的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决策的失误。
②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数量、结构和区域三个方面:一是在数量方面,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教育不足或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
二是在结构方面,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同时存在。
三是在区域方面,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才过于密集,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并且在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人才外流现象。
13、在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教育过度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或分为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
知识型劳动者嫌传统部门的报酬太低而不愿意俯就,而拥入现代部门求职。
但是现代部门的就业空位是有限的,不可能按照知识劳动者的供给数量,根据不同的受教育水平充分吸收各级学校的毕业生。
于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劳动者的数目就越来越多于现代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目,加上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部门对求职者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部门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做的工作。
这样,教育过度的现象就出现了。
第三章教育需求与供给
主要内容:
1、教育需求
2、教育供给
3、教育供求关系的调节
重点掌握:
1、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2、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的预期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5、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
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6、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主观因素有:精神生活需求、物质生活需求、社会地位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等。
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客观因素有:个人的天赋能力、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未来收益的预期、学校的收费标准等。
7、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教育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一是对教育供求总量进行考察,即从总体上分析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的总的教育机会是否满足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大需求主体对教育的需求;二是对教育供求的结构进行考察,即具体分析不同层次和类别教育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三是对区域之间的教育供求情况进行考察。
8、我国在教育供求不平衡方面的表现:①在教育供求总量上存在着教育需求的压力,主要体现为一是由于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大约每年新增的受教育人数2500万人,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二是个人要求教育的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和提高。
此外,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教育质量供给失衡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表现在学生择校上,一些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成为人们竞争的热点。
②教育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教育供给短缺与过剩同时并存,如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不足,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不足等。
③在区域教育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方面主要体现为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城市地区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使得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供给的区域失衡,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相对充足甚至剩余;另一方面经济落后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9、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调节教育供求关系方面的职能主要有: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导职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指导职能;政府对整个教育领域的宏观管理职能。
10、通过教育经济学中教育需求与供给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及家庭的教育需求主要基于精神生活、社会地位、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丰富,以及个人的天赋能力、家庭的经济条件、学校的收费标准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因素的考虑。
尤其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更多一些,如家长十分希望孩子做到全面发展,目的是“多学几门特长,为将来的谋生之路加上更多的砝码。
”因此,引导家庭的教育需求向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教育开支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题,值得认真思考。
第四章教育投资
主要内容:
1、教育投资的分担
2、教育投资的比例
3、教育投资的分配
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重点掌握:
1、教育投资体制是指在筹措和分配教育经费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规范
和管理方法等,是协调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
2、教育费附加是指为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补贴教师工资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而由税务机关在城乡普遍征收的专项费用。
3、教育投资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财)、城乡教育费附加(税)、学杂费(费)、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与学校的社会服务收入(产)、社会力量捐资与集资的办学经费(社)、教育专项基金(基)及融资等。
4、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5、教育投资分配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原则;补偿原则。
6、教育投资分配的特点为教育投资的重点依经济发展水平而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之间的差距越小;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7、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总体还是落后的,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在教育投资上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经费总体投不足。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有资料统计,直到2003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仅有3.28%,2004年为2.79%。
②教育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过大,对初等、中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呈现“倒三角”型,这与世界其他国三级教育投资的“金字塔”型分配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
③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显著。
从城乡比较来看,1998年城镇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4倍,城镇中学生是农村中学生的1.1倍;到了2001年,城镇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71倍,城镇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中学生的1.68倍。
可见,城乡之间教育投资的差距在不断加大。
④教育投资的法规政策不完善。
⑤教育投资的多渠道筹集不够畅通。
(每个要点要结合实际具体阐释)
8、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现阶段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
第二,继续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资总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投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投资体制。
第三,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四,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第五,完善教育经费法律法规,保障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与程序化。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9、我国目前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本知识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分析:
①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表明,社会总体教育经费和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继续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得到提高。
但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均有增长,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有所下降。
这说明《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目标(即“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在校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还没有完全实现。
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说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至今为止始终还没有实现4%的目标。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还仍然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所以,今后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②近些年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确实有所增长,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虽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强调的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既强调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应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份额,而且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要确保“三个增长”,但相对于世界上许多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而言,我国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在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辅助性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使得政府在教育经费筹措重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出来,主渠道反而成了辅助渠道。
政府的主渠道责任一方面转嫁到社会上去,以捐助集资的形式广纳财源,另一方面将责任转嫁到学生及学生家长身上,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结果家庭和社会成了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对此必须加以改进,要重新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继续加大政府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努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等。
10、我国三级教育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普遍偏向高等教育,虽然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数额在逐年减少,但是在三级教育分配中,高等教育依然占据绝大部分比例。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金字塔”型结构相比,我国教育投资结构情况恰恰相反,呈现的是“倒三角”结构。
国家财政性经费对于初等教育的投入远远少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向高等教育特别是重点大学投入,教育发展的重心在高等教育。
因此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的
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第五章教育成本
主要内容:
1、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2、教育成本核算
3、教育成本控制
重点掌握:
1、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
2、教育直接成本就是与提供的教育服务直接相关,能够经济、方便地追溯到每单位教育服务量上的成本。
3、教育间接成本就是与提供的教育服务间接相关,不能经济而又方便地追溯到每单位教育服务量上,需要通过成本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成本。
4、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5、教育成本控制是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教育管理过程施加影响和调节,使教育成本按规定的标准消耗,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消耗,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6、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有:教育成本数据是国家确定拨款数额,进行教育决策和预算管理的依据;教育成本管理是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是公众对政府、学校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凭证;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建立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7、设置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应遵循有用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8、由于目前我国学校成本核算制度未确立,所以可以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将教育成本核算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确定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第二,确定教育成本核算项目;第三,确定标准学生数。
第四、确定教育成本核算期;第五,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第六,记录、归集、分配费用;第七,核算教育成,;第八,编制教育成本报表。
9、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教育成本控制的方法有人员控制、资金控制、物资控制、制度控制。
第六章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