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2015
5、遇到困难坚持不懈。多数人的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 难能够坚持下去,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终身学习的意义:
终身学习对人的意义: 1.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它不是不考虑功利,如要为职业而储备知识,但更多 的时候超越了功利。这时的学习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即生 存,学习即生活。你在学习,就在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就是 保持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姿态。 2.终身学习是人不断成长的阶梯。 诗人歌德说得好:“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 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的唯一途径便是读书学习。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方可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独特 的气质、提升个人魅力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 3.终身学习是提升人的生存能力的需要。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学习也没有止境。不断地学习,就会不断地 进步。人进入社会之后,学习效率的高低和投入的时间都会影 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必须在工作中不 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意义: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 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 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 地实现自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 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 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 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 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 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 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而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 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 ,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当今时代,世界 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 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 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 ,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
生物科学第5组全体成员
终身学习是在20世纪90年代极其广泛 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中首先由美国最具影响 力的管理大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 圣 吉在其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艺术与实际》中提出的。它包括 “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 学习”、“团体学习”等。
定义:
1994年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所采纳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 念”、“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 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需要的全 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 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如果 没有掌握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生 存。”终身学习是“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 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
1、个人需要 学习可以让我们 增长见识,可以 让我们内在的天 赋发挥出来。
2、社会需要 持续学习是在不 断进步的社会文 明中立足的重要 手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 如果不终身学习,就会被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据英国 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 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 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70年代缩短为 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翻一番。与此同时,人类知识 老化程度加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5世纪为8090年、19到20世纪初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 经缩短为5年左右。信息、知识时代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迁, 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全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必须坚持不懈地 学习、终身地学习。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校教 育不代表你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也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 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更替在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 想永不落伍,就必须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充实 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跟上时 代的步伐。
相违背的案例
故事一: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位生物学家 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试验: 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 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渴望吃到鲦鱼,飞快地向 鲦鱼发起进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板上,被撞得晕头转向。 撞了十几次之后,沮丧的鲮鱼失去了信心,不再向鲦鱼那边游 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 尝试去吃鲦鱼了,放弃了本来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几天后,鲦鱼因为得到生物学家供给的鱼料依然自由自在 地在水中畅游,而鲮鱼却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死去了。 故事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同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 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很快你就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 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 在不到两分钟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之夭夭。鲮鱼和鲦鱼和 故事让我们明白:朝着自己需要的目标坚持下去,再试一次, 也许就能成功。成功秘诀在于永不放弃! 蜜蜂和苍蝇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往的经验也许就是今天失 败的原因,当我们置身新的环境、面临必须解决的新难题时, 首先应该改变思维方式、破除陈规、勇于探索、不断创造!不 然,则是死路一条。
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 播—彼得· 詹宁斯,曾一度辞 去令人艳羡的主播工作。他 毅然决定前拄新闻第一线磨 砺自己。这段期问,他从事 过普通记者工作,做过美国 电视网驭中东特派员,而后 又被派拄欧洲地区。 历练过后,当他再度回到 ABC主播台时,已由略显青 涩的“初生牛犊”,转型为 成热稳健的主播兼记者。他 受观众欢迎的程度在台内简 直无人可比,他的事业俨然 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具体怎样做呢?
1、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这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学习 的每个细节,尽量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做好自我管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所以培养 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时也需要别人的提醒和帮助。 2、对学习有如饥似渴的需要,要有随时随地只要有一 点时间就要用来学习的劲头。鲁迅说,他只是把别人喝 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 愿意挤总会有的。
1.摒弃错误观念。 一是学习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学生时光已经过去,工作和 家庭更加重要,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减退,精力越来越有限, 想学新知识也学不进去了。 二是学习的意义不大了。自己学历不低已有的知识够用了, 加上工作已经定性,学不学习无所谓了;现在是网络时代、数 字时代、办公设施现代,查阅资料相当方便,很多知识并非一 定要装进脑袋。 三是学习的作用已经弱化了。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等等。 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作怪。我们一定要 摒弃。 2.增加学习自觉。 走过学生时代,步入了社会,进入了职场,也要把学习作 为人生永恒的追求。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观,坚持活到老学到 老。 一是要培养学习的热情。真正把学习当成急需的事、自己 的事、有益的事。 二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让学习成为习惯并不困难,一个行 为重复二十次就会变成习惯 三要追求学习的乐趣。钻炼自己的专业,抓住自己的专长, 发展自己的爱好。
中外关于终身学习的案例
毛泽东主席可谓是终生学习 的典范。他在延安时,就曾 大力倡导千部们加强学习— —“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即 使我还能再活10年死,也要 学9年365天。”毛泽东一生 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 活,世所罕见,但他并没有 就此满足。他曾不止一次说 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 少奇”。这不仅是对刘少奇 同志的一种夸赞,同时也是 对于自己的一种激励。在他 看来:“学习的敌人就是自 我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儿 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中外师德比较
中国教师的职业道德 外国教师的职业道德
负责任的教师严格要求 学生,很耐心的给学生 讲解知识。 有些教师因为学生不理 解知识内容而不愿意给 学生多讲解,反而会觉 得学生笨。
3、对自己的学习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习水平在不断变化,其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 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和审视,不仅有利于保证学习的速度 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 4、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要。 现 代社会日新月异,对于新信息、新知识,我们要努力去接 受,去学习,适应社会的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终身学习。
齐白石画画
——生命不息笔不辍 周恩来总理一生坚持学习,活到老、 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座右铭. 朱德委员长临终前几个月还抱病坚 持学习,并手书“革命到底”以励后 人.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 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 在9年前的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就 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的今天,玛克司夫人 又在年近八旬的79岁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 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 伟大女性”。而前不久,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 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全国范围的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 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 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 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她披露,第一学期 的学习让她最难以适应。因为小时候上中学时,课程和课表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 定的,而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过最初的难关之后,她越学干劲越大, 而且凭借着年轻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居然在班上经 常遥遥领先。平时她和年青人一样身穿运动装或牛仔服,还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 加游戏或体育运动。她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她在入学的第三年就学会了电脑操作, 还积满了所需要的足够学分。不过她并不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 尽量抽空陪伴夫君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在她念书期间,竟然做到了学习、 家庭两不误!
有教育意义的案例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 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 再想学也太迟了吧!” 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 晋平 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 问!你不是故意在戏弄我吧?” 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 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 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 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 称是。 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 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 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 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在又打算当“博客”。不想落后于时代的 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终身学习对社会的意义: 1.终身学习是让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终身学习的进程中,促使人们能够学会认知、 学会行动、学会生存、学会尊重、学会共同生活,进 而真正有能力去学习会关心——以主动的姿态去关心 他人与家庭,国家与民族,人类与自然。 2.终身学习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号召人类要向学习型社会 迈进。学习型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不 断创新的社会。以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追求个体的 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学习和创新,从而促进 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逐 步达到人类的最高追求。
5、遇到困难坚持不懈。多数人的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 难能够坚持下去,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终身学习的意义:
终身学习对人的意义: 1.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它不是不考虑功利,如要为职业而储备知识,但更多 的时候超越了功利。这时的学习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即生 存,学习即生活。你在学习,就在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就是 保持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姿态。 2.终身学习是人不断成长的阶梯。 诗人歌德说得好:“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 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的唯一途径便是读书学习。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方可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独特 的气质、提升个人魅力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 3.终身学习是提升人的生存能力的需要。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学习也没有止境。不断地学习,就会不断地 进步。人进入社会之后,学习效率的高低和投入的时间都会影 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必须在工作中不 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意义: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 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 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 地实现自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 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 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 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 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 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 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而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 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 ,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当今时代,世界 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 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 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 ,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
生物科学第5组全体成员
终身学习是在20世纪90年代极其广泛 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中首先由美国最具影响 力的管理大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 圣 吉在其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艺术与实际》中提出的。它包括 “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 学习”、“团体学习”等。
定义:
1994年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所采纳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 念”、“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 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需要的全 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 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如果 没有掌握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生 存。”终身学习是“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 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
1、个人需要 学习可以让我们 增长见识,可以 让我们内在的天 赋发挥出来。
2、社会需要 持续学习是在不 断进步的社会文 明中立足的重要 手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 如果不终身学习,就会被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据英国 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 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 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70年代缩短为 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翻一番。与此同时,人类知识 老化程度加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5世纪为8090年、19到20世纪初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 经缩短为5年左右。信息、知识时代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迁, 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全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必须坚持不懈地 学习、终身地学习。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校教 育不代表你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也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 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更替在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 想永不落伍,就必须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充实 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跟上时 代的步伐。
相违背的案例
故事一: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位生物学家 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试验: 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 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渴望吃到鲦鱼,飞快地向 鲦鱼发起进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板上,被撞得晕头转向。 撞了十几次之后,沮丧的鲮鱼失去了信心,不再向鲦鱼那边游 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 尝试去吃鲦鱼了,放弃了本来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几天后,鲦鱼因为得到生物学家供给的鱼料依然自由自在 地在水中畅游,而鲮鱼却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死去了。 故事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同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 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很快你就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 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 在不到两分钟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之夭夭。鲮鱼和鲦鱼和 故事让我们明白:朝着自己需要的目标坚持下去,再试一次, 也许就能成功。成功秘诀在于永不放弃! 蜜蜂和苍蝇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往的经验也许就是今天失 败的原因,当我们置身新的环境、面临必须解决的新难题时, 首先应该改变思维方式、破除陈规、勇于探索、不断创造!不 然,则是死路一条。
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 播—彼得· 詹宁斯,曾一度辞 去令人艳羡的主播工作。他 毅然决定前拄新闻第一线磨 砺自己。这段期问,他从事 过普通记者工作,做过美国 电视网驭中东特派员,而后 又被派拄欧洲地区。 历练过后,当他再度回到 ABC主播台时,已由略显青 涩的“初生牛犊”,转型为 成热稳健的主播兼记者。他 受观众欢迎的程度在台内简 直无人可比,他的事业俨然 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具体怎样做呢?
1、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这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学习 的每个细节,尽量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做好自我管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所以培养 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时也需要别人的提醒和帮助。 2、对学习有如饥似渴的需要,要有随时随地只要有一 点时间就要用来学习的劲头。鲁迅说,他只是把别人喝 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 愿意挤总会有的。
1.摒弃错误观念。 一是学习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学生时光已经过去,工作和 家庭更加重要,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减退,精力越来越有限, 想学新知识也学不进去了。 二是学习的意义不大了。自己学历不低已有的知识够用了, 加上工作已经定性,学不学习无所谓了;现在是网络时代、数 字时代、办公设施现代,查阅资料相当方便,很多知识并非一 定要装进脑袋。 三是学习的作用已经弱化了。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等等。 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作怪。我们一定要 摒弃。 2.增加学习自觉。 走过学生时代,步入了社会,进入了职场,也要把学习作 为人生永恒的追求。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观,坚持活到老学到 老。 一是要培养学习的热情。真正把学习当成急需的事、自己 的事、有益的事。 二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让学习成为习惯并不困难,一个行 为重复二十次就会变成习惯 三要追求学习的乐趣。钻炼自己的专业,抓住自己的专长, 发展自己的爱好。
中外关于终身学习的案例
毛泽东主席可谓是终生学习 的典范。他在延安时,就曾 大力倡导千部们加强学习— —“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即 使我还能再活10年死,也要 学9年365天。”毛泽东一生 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 活,世所罕见,但他并没有 就此满足。他曾不止一次说 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 少奇”。这不仅是对刘少奇 同志的一种夸赞,同时也是 对于自己的一种激励。在他 看来:“学习的敌人就是自 我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儿 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中外师德比较
中国教师的职业道德 外国教师的职业道德
负责任的教师严格要求 学生,很耐心的给学生 讲解知识。 有些教师因为学生不理 解知识内容而不愿意给 学生多讲解,反而会觉 得学生笨。
3、对自己的学习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习水平在不断变化,其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 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和审视,不仅有利于保证学习的速度 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 4、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要。 现 代社会日新月异,对于新信息、新知识,我们要努力去接 受,去学习,适应社会的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终身学习。
齐白石画画
——生命不息笔不辍 周恩来总理一生坚持学习,活到老、 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座右铭. 朱德委员长临终前几个月还抱病坚 持学习,并手书“革命到底”以励后 人.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 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 在9年前的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就 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的今天,玛克司夫人 又在年近八旬的79岁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 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 伟大女性”。而前不久,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 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全国范围的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 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 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 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她披露,第一学期 的学习让她最难以适应。因为小时候上中学时,课程和课表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 定的,而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过最初的难关之后,她越学干劲越大, 而且凭借着年轻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居然在班上经 常遥遥领先。平时她和年青人一样身穿运动装或牛仔服,还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 加游戏或体育运动。她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她在入学的第三年就学会了电脑操作, 还积满了所需要的足够学分。不过她并不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 尽量抽空陪伴夫君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在她念书期间,竟然做到了学习、 家庭两不误!
有教育意义的案例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 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 再想学也太迟了吧!” 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 晋平 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 问!你不是故意在戏弄我吧?” 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 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 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 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 称是。 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 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 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 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在又打算当“博客”。不想落后于时代的 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终身学习对社会的意义: 1.终身学习是让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终身学习的进程中,促使人们能够学会认知、 学会行动、学会生存、学会尊重、学会共同生活,进 而真正有能力去学习会关心——以主动的姿态去关心 他人与家庭,国家与民族,人类与自然。 2.终身学习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号召人类要向学习型社会 迈进。学习型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不 断创新的社会。以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追求个体的 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学习和创新,从而促进 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逐 步达到人类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