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诗歌创作中通感辞格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诗歌创作中通感辞格的运用

摘要:诗歌创作利用通感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而往往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神灵活现、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通感与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通感是在两种或更多种感觉之间打比方。因此,它比一般的比喻表意更加痛快淋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修辞通感运用

杜牧《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两句诗:“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从字面看,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是温暖的,如同春光那样融和。”“歌声是温暖的”,这是不合生活逻辑的。声音怎么能给人以温暖的触觉感呢?这就关涉到一种修辞手法――“通感”。

按照逻辑思维,人体的五种感官各有分工,任何一种感官都不能跨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代替另一种感官进行工作。“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附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耳不能坚,手不能白”(《公孙龙子?坚白论》)。

这就是说触觉和视觉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陆机在《演连珠》中也说:“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实际上,在日常

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融,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里去。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钟子期能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列子?汤问》)。孔子鼓琴时见到一只老鼠,其弟子便从其琴声中听出杀气。这些都是生活中感觉沟通的例证。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种现象就叫“通感”,或者叫感觉挪移。

诗人们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利用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

形象思维,造出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往往又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鲜活起来,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诸如“小星闹若沸”(苏轼《夜行观星》),“山花焰火然”(庾信《奉和赵王〈隐士〉》)等。诗歌创作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一)触觉向视觉的挪移

(1)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庾信《八关斋夜赋四

城门第一赋韵》)

(2)仍怜风月太清寒。(范成大《亲邻招集?强往即归》)(3)杨花扑帐青云热。(李贺《蝴蝶飞》)

(4)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刘贺《秋夕》)

(5)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杨万里《过单竹洋径》)在上面的例句中,“热”“清寒”“冷”“寒”这些触觉中的感觉被应用于“红花”“月”“青云”“灯光”“翠”这些视觉形象中,使这些视觉中的形象给人以触觉的感受。

(二)触觉向听觉挪移

(6)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7)残照背人山影黑,干风随马竹声焦。(《永乐大典》卷3579《村》字引《冯太师集黄沙村》)

(8)已觉笙歌无暖热,仍怜风月太清寒。(范成大《亲邻招集?强往即归》)

(9)鸟抛软语丸丸落。(黎简《春游寄正夫》)

(10)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在这类句子中,“寒”“焦”“暖热”“软”“不起(重)”这些触觉中的感觉都被应用于“磬(声)”“竹声”“笙歌”“(鸟)语”“(鼓)声”这些听觉形象中,给人以听觉的感受。

(三)嗅觉向听觉的挪移

(11)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12)枝头便觉层层好,信是花相恼,觥船一醉百分宝,拼了如今醉倒闹香中。(王灼《虞美人》)

(13)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存《登螺峰四顾亭》)

(14)人皆待三嗅,余独爱以耳。(张羽《听香亭》)

在这类句子中,“馥”“香”这些嗅觉中的感觉都被应用于“哀响”“闹”“鸟声”这些听觉形象中,给人以嗅觉的感受。最后一例中以“耳”去“嗅”物,更是造意奇??。

(四)听觉向视觉的挪移

(15)色静深空里。(王维《过清溪水作》)

(16)隔竹拥珠帘,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黄景仁《醉花阴?夏夜》)

(17)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18)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如花片作红声。(杨万里《又和二绝句》)

(19)视听一归月,幽喧莫辩心。(阮大铖《秋夕平等庵》)

(20)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毛滂《浣溪沙》)

(21)寒窗穿碧疏,润础闹苍藓。(黄庭坚《奉和王室弼寄上七兄先生》)

(22)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李慈铭《叔

云为余画湖南山桃花小景》)

(23)两地发钟声,子夜挟一我;眼声才欲合,耳色忽已破。(释澹归《南韶杂诗》之二三)

(24)月下听寒钟,钟边望明月,是月和钟声?是钟和月色。(释苍雪《杂树林八百首》之五八)

在这类句子中,“静”“切切如私语”“学水声”“作红声”“听”“闹”“和钟声”这些听觉中的感觉都被用于“色”“明星”“银浦流云”“花片”“月”“梅”“苍藓”“画”“眼”这些视觉形象中,使人从这些视觉形象中获得听觉的感受。

(五)视觉向听觉的挪移

(25)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

(26)呖呖莺歌溜的圆。(汤显祖《牡丹亭?梦惊》)

(27)鸟抛软语丸丸落,两翼新风泛泛凉。(黎简《春游寄正夫》)

(28)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劳。(孟郊《秋怀》)

(29)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又和二绝句》)

(30)避人幽鸟声如剪。(《永乐大典》卷5345《潮》字引林东美《西湖亭》)

(31)柳边深院,燕语明如剪。(卢祖皋《清平乐》)

(32)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