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例举
互文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 我西阁门”。
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其中“见” 与“闻”互补见义。
回环
语法上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 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回环 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 语意精辟警策。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列锦
3、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马致远的《天沙净· 秋思》前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越调】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设问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 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2、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 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药,年年知为谁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反问
附: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江东子弟多才俊, 包羞忍耻是男儿。 卷土重来未可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
9、起兴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 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 由此而思及“华年”。
2、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通感"修辞手法
整认 错独 坐 独语 的情景 。是 听觉转 为 视 钱钟 书先 生认 为通 感 是 “ 在 日常 经验 里 , 视觉 、 听觉 、 触觉、 嗅觉 、 吟唱 的牵动 下愁思 无眠 , 味觉 往往 可 以彼此 打通 或交通 , 眼、 耳、 舌、 身各 个官 能 的领 域 可以 觉 。 不分界 限 。颜 色似乎会 有 温度 , 声 音 似乎会 有 体质 , 冷 暖似乎 会 有
要: 通感是 一 种形 象思维 , 在 古代 诗歌 中 得 到 广泛 的运 用 , 它通 过联 想 和想 象使 感 觉转 移 , 将各 种 感 觉相 互 沟通起 来 , 由虚到
实、 化 实为虚 、 虚 实转化 、 虚 实交错 , 渲 染和 深化 诗 意境 , 形成 独特 的 审 美体验 空间 , 把 读 者带入 各 种 各样 奇 妙 的诗 词 意境之 中 , 从 而获 得更加 清晰 、 生动 的 审 美感 受 , 让我们 的文 学表现 竞加 饱满 、 各 种感 觉 交相辉 映 , 让 作者的 感情 淋漓尽 致倾 泻而 出, 更 具感 染力 。
妙 的语境中, 感受诗句特有之韵味 , 让平常不可触摸的情状 , 触手 人胜 的新 天地 。 可及 , 从而造就出独特的诗词意境。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漠
漠 水 田飞 白鹭 , 阴阴夏 木啭 黄 鹂 , 见 白鹭“ 飞 而听 得 白鹭翅 膀 扇 参考 文 献 : 动之声 , 听黄鹂 “ 啭~ 啭 ” 叫声 而 见 黄鹂 辗 转 呜 叫的 神情 , 视 觉 与 [ 1 ] 钱钟书. 管 锥篇[ M ] . 中华书局, 1 9 7 9 . 听觉 交 错 沟 通 , 使 得 诗 歌 意 境 生 动 活泼 , 意 境 中 平 添 无 限 生趣 。 [ 2 】 徐汉华. 写作技法词典[ M 】 . 陕西人民 教育出 版社, 1 9 8 7 . 同时王 维 的诗句 中 时常 在 通 感 的 运 用 中加 入 心理 感 觉 的细 微 体 [ 3 ] 钱钟书. 钱钟书论学文选[ M ] . 花城出 版社, 1 9 9 0 .
通感修辞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借代,借代,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大、比较、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展开全文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文/郑万才笔者曾点评当代诗人王亚平先生五绝五首发到论坛。
其中有句“盏内有溪声”一句,读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有人认为,盏内盛秋色合理,盏内有溪声不合理。
秋色可以到盏内来,秋声却不会到盏内来;也有人认为,盏内有溪声,这是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
这样的句子,如杨万里的“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显然,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移情、通感、拟人、移就等修辞手法,在诗词表达中,常见妙处。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修辞手法。
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妙处了。
尤其是通感,按照常规思维去想,必然不合情理。
比如,我们常说的“秀色可餐”,按照常理,应为“秀色可看”。
看用眼睛,餐用嘴巴。
因此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那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呢?网络发达的今天,查资料十分方便。
遇到不知道的东西,往往我们会上“百度”搜索。
首先,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对通感的解注。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百度百科)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为之通感。
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可以相互沟通,不分界限。
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是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可以说“光亮”,也可以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再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百度百科)从一些资料对通感的解注来看,我认为“百度百科”的解注比较合理,也比较好懂。
但是,对通感的定义似乎有些过于复杂化了。
下面,我根据自己对通感的理解,给通感重新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表达技巧之借代、反复、通感-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31、中鼎:仕宦生涯
38、婵娟、嫦娥:月亮
32、披宫锦:考中进士
39、白丁、布衣:百姓
33、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40、提携,垂髫:小孩
34、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41、持戟、旌旗:军队
35、冠盖、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人 36、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 37、社稷、轩辕:国家
42、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 警报或军情消息
①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诗 中 的 鞍 马 代 “ 客 人 ” ③ 诗 中 以 “ 杜 康 ” 代 酒 。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
(2)描写方式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②虚实结合③动静结合 ④视听结合⑤点面结合
注意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逐一介绍
借代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 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 “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一、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双关等。
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
表
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 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比兴、用
达 典等。
技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例句: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陶渊明《杂诗》)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望湖楼醉书》)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例:1.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谈诗歌创作与鉴赏中的“通感”与“灵感”
却营营。
夜阑风静穀统平。
小舟从》匕逝,江海寄余生。
文四:《赤壁赋(节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舞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弓I导学生抓“闲人”“逐客”“诗人”“水曹郎”等能很容易感知,黄州苏轼悲观无奈,厌弃世间,退避社会,祈求彻底解脱。
这样比较真实的、立体的、黄州时期的苏轼形象便跃然纸上。
第二,在初高中古诗文教学衔接中,借助群文阅读有效丰盈容量有限的教材内容,稳步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
从初中到高中,课标对高一新生古诗文阅读量、阅读能力要求已全面尿斷。
为此,在近年的初高中古诗文衔接教学中,我着眼教材,利用群文阅读弓I导学生阅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古诗文,有效丰盈了教材的容量。
例如《定风波》中“晴”和“雨”除了指自然天气以外,还喻指什么?止泌设计群文拓展延伸,同样经历雨的诗句还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通过这个微群,牵动新生阅读中的关联、拓展意识,让课堂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丰富古诗文的阅读量,稳步提升阅读水平。
第三,搭乘群文阅读的便车,训练高一新生古诗文阅读中的高阶思维。
在衔接教学中,群文是带领高一新生古诗文阅读走向精深的一辆便车,而群文阅读则是训练新生古诗文阅读高阶思维的一条快车道。
尝试釆用群文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多元互动,这样学生思维提升速度会远超单篇古诗文教学。
比如阅读以下群文回答:文一:《核舟记(节选)》魏学淨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文二:《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冬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三:《送子由使契丹>(2017年全国巻口)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所以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和其他试题类型结合在一起。
而与诗歌鉴赏的联合,一直是一个常见题型。
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直接考查。
也就是命题方式比较直接,题干中直接涉及修辞手法。
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1、辨识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用的修辞学方法。
比如年中考全国甲卷《春行即兴》第(1)大题:这首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学方法?恳请具体内容表明。
福建卷《与夏十二尼里岳阳楼》第(2)小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还有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的第(1)小题。
2、对修辞手法抒发效果的分析。
比如年中考湖北卷《汉宫秋》第(2)大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押韵、顶上真的修辞手法,先行沃苏什卡它们各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上海卷《盼庐山瀑布》15小题: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抒发效果就是什么?二、隐性考查。
有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题干上并没有出现修辞字眼,但是在答案上却体现了修辞手法,考查的比较隐蔽,值得我们重视。
具体表现在:1、通过炼字考查修辞学。
比如年中考福建卷《秋夜》:恳请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两句中找到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详细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就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请问:“肥”字意义双关。
既写下天肥,又写下心境的孤独。
由床上之月写道天上之月,顶针精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来孤独的意境。
答案牵涉至双关和顶针修辞格。
2、通过意象考查修辞。
例如年高考诗歌鉴赏广东卷《江汉》第(1)小题:“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2019高考诗歌鉴赏(13):通感手法的分析
2019高考诗歌鉴赏(13):通感手法的分析一、通感的定义与方式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修辞手法,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比如,李贺《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3、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如,杨万里《又和二绝句》: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其中,“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就用将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
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
”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
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审美效果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诗歌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二、实例分析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15 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古典诗歌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说话时有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通感”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通 感 " 在 诗 歌 鉴 赏 中 的 运 用
王 汉 明
( 仙 游 金 石 中学 , 福建 仙 游 摘 要: 鉴 赏 诗 歌 是 一 种 积 极 的 审 美 活 动 。 作 者 尝试 引 导 学 生从 具 有 丰 富 “ 能指” 的 语 言入 手 . 运 用“ 人 生 经验 通 感 ” 和“ 文本 通 感 ” 展 开 独 特 的联 想 想 象 , 进 行深度鉴 赏, 在 体 验 生 命的同时 。 接 受 审 美教 育 。 关键 词 : 诗 歌 教 学 想 象 人 生 经 验 文 本 通 感 语 文《 课程标 准》 提出: 语文课 要“ 注重审美 体验 、 陶 冶 性 情 、 涵 养心 灵 ; 能感 受 形 象 、 品味 语 言 , 领 悟 作 品 的 丰 富 内涵 , 体 会其艺术表现力 , 有 自己 的情 感 体 验 和 思 考 ” 。 鉴 赏 诗 歌 是一 种 积极 的审 美 活 动 ,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富于跳跃性 、 包 孕 性 和 丰 富“ 能指” 功 能 的语 言 人 手 , 启 发 他 们 展 开想 象 , 与作 者 、 作 品 中 的人 物 相 会 、 交流、 撞击 , 设 身 处 地 地 感 受 他 们 的境 遇 、 真 实 的 欢 乐 与痛 苦 , 进 行 一 次感 悟 式 生 命 体 验 , 以 及 美 的 再 创 造 。在 这个 过 程 中 , 学 生 的 审美 能力 将 得 到 潜 移 默 化 的 提 高 和 升 华 。 在 长 期 的诗 歌 教 学 中 。 我 融 人 诠 释 学 的某 些 方 法 . 引 导 学 生运 用“ 人 生经验通感 ” 和“ 文本通感 ” 有 效展开联想 想象 。 进 行 深 度 鉴 赏 。“ 人 生 经验 通感 ” 利 用 学 生 常 遇 到 的 同 类 的人 生 经历 , 诱发 他们展开联想 , 用 自身 人 生 经 历 “ 泡开” 、 补 充 诗 人 创 造 的意 境 , 从 而加 深 对 作 品 的理 解 。 “ 文本通感” 则 利 用 以往 的 阅读 积 累实 现 与 “ 人 生 经验 通 感 ” 相 同 的 目标 。 在 这 里 , “ 参 与联 想 创 造 ” 与“ 深 刻 理 解 和 接受 ” 是同义的 、 成正 比的。 “ 人生经验通感” 举 隅 北 朝 民歌 《 木 兰诗》 刻 画 了女 英 雄 木 兰 的 形 象 , 讴 歌 了 劳 动 人 民热 爱 和 平 、 珍惜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 为 了帮 助 学 生 深 入理解这 一层意义 , 我在 “ 木兰还 乡” 这 一 节 上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 复 原 诗 篇 创 造 的鲜 活 的 生 活 图 景 、 情 趣 盎 然 的 细 节, 让 诗 篇 浓 郁 的乡 土 气 息 和 活跃 感 人 的 亲 情 散 发 出来 . 从 而 让他们 “ 走进 ” 木兰还 乡的情景 中, “ 触摸 ” 诗 篇 寄 托 的 劳 动 人 民纯 朴 的 感情 , 下面是他们做出的“ 复原” : ▲秋 凉 矣 , 大雁 南飞 。木 兰 见 了此景 , 心 中不 禁 一 阵 悲 凉 , 她 想 起 昔 日里 照 顾 她 的 爷 娘 , 疼爱她 的阿姊 , 调皮 的小弟 . 一 股 思 乡 的情 绪 如 海 潮 般 涌 出 , 占据 了她 的心 头 , 回 家 的 念 头 越 来 越 强烈 。她 不再 停 留 , 骑 着 良驹 , 日夜 兼 程 。 赶 赴 家 乡 。到 家 的前 一个 晚 上 , 她兴奋异 常, 辗 转难眠 , 恨 不 得 点 头 唤 出 扶 桑 日, 一 口吹散 满 天 星 。第 二天 一早 , 木 兰 就 来 到城 外 , 见 到 一 个 老爷爷 , 欲 言又 止 , 真可谓: 近 乡情 更 怯 , 不 敢 问来 人 。 ▲“ 爹, 娘, 二 姐 快 回来 了吗 ? ” 无数的岁月, 阿 弟 总 是 这 样 问父 母 。 一句疑 问, 如 一把 尖 刀 , 剖 割 着 爷娘 的心 。 总 是 在 黑 夜 里 放 纵 自 己的 眼 泪 , 在 老 泪 纵 横 的 面 孔 上 写 满 了思念 。 爷娘的 思 念 使 他 们 的 头 上 朝 如 青 丝暮 成 雪。 今 天, 在 他 们 的 有 生 之 年 还 能 看 到 女 儿 回来 , 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 ▲“ 爷, 娘, 我 就 是 木 兰 呀 !” 木兰扔掉钢盔 。 激动地欢呼 , 三 个 人 紧 紧 拥抱 在 一起 , 木 兰 的青 丝在 风 中 飞 舞 。 与爷 娘 的 白 发相交映。 如 此 鲜 活 的 想 象 不 但 具 体 准 确 地 诠 释 了 原 诗 的 主 题 思 想, 而 且 丰 富 了 原 诗 的形 象 , 激 活了学生 的人生经 验 , 令 这 次 鉴 赏 活 动 获 得 了更 丰 厚 的收 获 。这 不 仅仅 是 在 理 解 木 兰 的还 乡, 分 明 是 同学 们 一 次 纯 朴 、 古典 、 诗意的精神还乡。 二、 “ 文本通感” 举隅 江 南 逢李 龟 年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是一种很好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通感修辞的应用和发挥提供精致的参考。
首先,通感修辞是一种文化修辞。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义,把诗歌中蕴涵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表达出来。
通感修辞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如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历史传说和当代文化等,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可以把这些专业术语纳入考虑范围,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在诗歌的表达中,通感修辞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以帮助读者发掘作者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深刻哲理,从而使诗歌的艺术美感更加强烈。
此外,通感修辞也可以帮助诗人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情态,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性更加凸显出来。
此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文化术语来帮助诗人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由此可见,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把握好诗歌的含义,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艺术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只有先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来理解诗歌,才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优秀的解读诗歌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对诗歌艺术性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通感修辞的研究上,以便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杨万里是南宋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活泼生动著称。
在其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感,是一种将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相互挪移的修辞手法。
杨万里巧妙地运用通感,使读者在阅读其诗作时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细腻和新奇的感受。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通过视觉上的“碧”和“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莲叶的清凉和荷花的热烈。
这里的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仿佛能传递出触觉上的感受,让人仿佛能触摸到莲叶的光滑与凉爽,感受到荷花的炽热与娇艳。
这种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交融,让夏日西湖的美景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再看《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描绘了儿童追逐黄蝶的场景。
黄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瞬间消失不见。
这里视觉上的“黄蝶”与“菜花”的相似色彩,给人一种难以分辨的视觉错觉,仿佛让读者的眼睛也迷失在这片金黄之中。
同时,这种视觉上的混淆又仿佛让人在内心产生一种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感受,仿佛是一种心理上的迷失感。
杨万里通过这种视觉与心理感受的通感,将儿童追蝶的有趣场景和那份瞬间的失落与困惑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的酸味似乎在牙齿间留存,这是从味觉到触觉的通感。
让人不仅能想象到梅子的酸,还能感受到那种酸在齿间引起的微微刺激。
芭蕉的绿色仿佛主动“分”给了窗纱,这是视觉上的主动与被动的转化,仿佛绿色具有了生命和动作,给人一种活泼而新奇的感受。
在《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中“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这里的“野香来”,将嗅觉的感受通过“来”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仿佛香味具有了形态和方向,主动地向诗人袭来。
诗词中的通感手法
诗词中的通感手法文/深山闲云一、通感的概念与作用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二、通感的分类与举例根据人的生理感观,通感可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觉:1、以嗅觉写视觉。
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
“暗香”,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
“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
梅枝横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李符《好事近》:“依微香雨青氛氲。
”雾气、细雨充溢着沁人心脾,这是变视觉形象为嗅觉形象。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雪初无香,以香写雪,以嗅觉写视觉。
李符《好事近》:“依微香雨青氛氲”,雾气、细雨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这是变视觉形象为嗅觉形象。
王灼《虞美人》:“拼了如今醉闹中”,以及李贺《神弦》:“玉炉炭火香冬冬”,作用于嗅觉的“香”,会发出“冬冬”的响声。
这是边嗅觉边触觉。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竹初无香,但诗用嗅觉表示竹的视觉形象。
律诗的修辞手法之通感
律诗的修辞手法之通感通感(一)释义通感是生活中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的一种现象,它本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各种感觉器官互为作用、相互沟通,就可能产生通感。
也就是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外界刺激产生某种感觉时,另一感觉器官也同时产生另一种感觉。
比如,鼻塞波及耳鸣,耳鸣导致眼花,眼花造成脚乱;看到美景心欢意畅,听说葡萄口生酸水,嘴吃辣椒眼睛流泪,等等。
我们今天学习的通感就是依据人的这种生理现象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因为在诗歌的审美与创造中,诗人们已经意识到,仅以简单、直接的修辞去描摹事物是不够的,是苍白无力的,必须借鉴和继承传统继续发扬这一艺术手段。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里,其实很多词汇都是通感技法造成的,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揣摩罢了。
我们来看平常我们常说的一些通感词汇:比如:说一个小女孩长的很甜,这里“甜”是味觉感觉。
那么,小女孩不可能产生味觉感觉,长的很甜是视觉感觉。
这样,味觉与视觉相共鸣,就产生通感。
再比如最简单的:“看他咋说”。
看,是视觉;说,是听觉。
那么,听觉与视觉相通,就成了“看他咋说” 的通感。
再有一个更形象的词“瞎说”瞎,是视觉。
说,是嘴说。
那么最终的结果是耳朵的听觉,这样,视觉与听觉相通,就产生了“瞎说” 这个词的通感。
还有我们形容江南人说话是“吴侬软语”,软,是手感。
语,是语言,声音的,语言不能成为手感的软。
那么,这个就是通感。
通感的手法,并不是今人的创作,古而有之。
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
他的《通感》就是论析这一修辞手法的专文。
钱钟书指出,在各种通感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
我国《礼记·乐记》有一节文字:“歌者上如抗,下如队(通‘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乎端如贯珠。
”“上如抗”,就像把声音举起来,而举起来要用力,这就跟肌肉运用联系起来;“下如队”,声音由高变低,像从高处落下来,这就跟视觉有了联系;“曲如折”,音声回旋,感动人心,引起听众情绪的变化;“止如槁木”,声音止静,像枯木的止而不动;“累累乎端如贯珠”,声音的圆转像珠子,这个圆转的声音,一个接一个联起来,所以称“贯珠”,这也就是听觉通于视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其中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初读第四句,笔者马上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因为它们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郎士元诗中的那个“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受,不愧为神来之笔。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
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
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
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不仅说明“通感”是外在感觉器官的相互转移,也能说明外在的感觉决定于内在的审美心理感应。
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
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
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
读者如果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
“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声”明明是听觉,“绿”属
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
“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两例。
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