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区域性货币体系
(二)、最优货币区的综合分析法:收益—成 本分析
1、经济一体化和固定汇率区的收益:GG曲线 2、经济一体化和固定汇率区的成本:LL曲线 3、GG和LL曲线的结合分析
第五节
二、欧洲货币体系
区域性货币体系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提高欧洲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2、它反映了欧共体内把欧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市 场的经济一体化要求。 3、避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失衡。 4、推动欧洲政治联合的需要。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主要西方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 了巨大变化。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 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经过多次酝酿,美、英两国政府于1943年4月分别在 华盛顿和伦敦发表了均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的新国际货币 秩序的各自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 斯计划”。
第二节
ຫໍສະໝຸດ Baidu
国际金本位制
(二)实行由货币含金量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对货币汇率的法定平价由它们之间 的铸币平价决定,市场汇率的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 (三)黄金作为唯一的储备资产,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 段 此时的金本位制有时也被称为英镑本位制。 (四)国际金本位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 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国际收支可以通过价格—铸币 流动机制实现自动调节。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建立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 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 “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 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 体系。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货币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 展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和战后初期,除美国外,大 多数欧洲国家已无法在原汇率下恢复金本位制。战后,各 国越来越重视内部均衡目标,金本位制的可信性大大降低 了。1935年国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各种主张
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张,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 已经出现,其后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改革的主张也 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改革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创立国际商品储备体系 (二)建立国际信用储备制度 (三)IMF“替代账户” (四)加强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以稳定汇率 (五)设立汇率目标区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二)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 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制度。但这种金块本位制并 没有存在多久,在1929一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很快就崩溃了。 (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 流通金币,只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 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二)牙买加体系存在的问题 1.汇率体系不稳定,货币危机不断,加剧了国际经济 的动荡混乱。 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全球性国际收支失 衡问题日益严重。 3.国际储备多元化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导致国际 经济混乱。 4.国际金融监管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
第五节
区域性货币体系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
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可以根据汇率制度或储备资产的 形式进行划分。 (一)根据储备资产都保有形式可分为金本位制、金 汇兑本位制和信用本位制。 (二)根据汇率制度形态主要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 动汇率制度。 在实际中,上述两种分类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国家政策协调理论中货币一体化 理论的主要部分,以一国的汇率的最佳实行范围为主要研 究内容,并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时间进程对世界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一)最优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s)的含 义与标准 最优货币区是指一些通过商品与服务的贸易以及要素 的流动,使多国经济紧密相连的地区。 标准: 1、要素流动性标准 2、经济开放性标准 3、其他标准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它限制了 中央银行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固定了货币的黄金价格, 使一国的货币实际价值、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比 价保持稳定,再加上当时较为平衡的世界经济环境,极大 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 但是,它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国际货币制度 黄金双价制 “特里芬两难” 欧洲货币一体化 金币本位制 牙买加体系 特别提款权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储备 最优货币区 欧元
练习与思考:
1、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崩溃的原因。 3、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最优货币区的评价标准。 5、试用收益—成本分析法分析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后 对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6、简述欧洲货币体系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7、试分析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8、在金本位时期,新英格兰银行用11/12K的480盎司黄金 铸成1869枚1英镑的金币;法兰西银行将0.9K的1000克黄 金铸成155枚拿破仑金币,每枚为20法郎。按金衡制,1盎 司=31.1035克,问英镑对法郎的铸币平价是多少?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牙买加体系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双挂钩制度, 但保留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加 强了该组织的作用。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浮动汇率合法化 (二)黄金非货币化 (三)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四)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五)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三、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协定后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 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度。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 牙买加体系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 (一)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1.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特里芬两难”。 2.浮动汇率制度能较灵活地随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调 整。 3.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更能适应各国经济发展 水平相差悬殊、发展模式、政策目标各不相同的特点。
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
二、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前景
总的看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 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两个方面。 从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总体趋势上看,它的长远目标 是创立一种既不依赖黄金,又不依附于单一国家货币的统 一的世界货币,这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要概念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中出现的第一个 国际货币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并作为货币发行基础 而发国际金本位制度是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都实 行金铸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 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黄金作为国际支付和流通手 段被各国普遍接受。
第五节
区域性货币体系
(三)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CU) 2.建立稳定汇率机制 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
第五节
区域性货币体系
(四)、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与欧元
1.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与欧元的诞生 2.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与欧元的作用影响
(1) 对欧元区及其成员国的影响 对欧元区各成员国,欧元区贸易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劳动市场 和产品市场一体化,以及欧元区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等产生着重要的作 用与影响。 (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其一,巩固和发展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世界范围内 汇率的稳定。 其二,欧元的使用有助于改变美元作为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的 不平衡格局。 其三,区域性货币经济同盟的发展将会使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与国际游资监管的矛盾得到缓解。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政策协调,为国际问政策协调提 供了适当的场所 。 (二)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 率制。即“双挂钩”制度。 (三)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 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 布雷顿森林城(Bretton Woods)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 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 雷顿森林协定,并于1945年12月27日批准生效,从而确定 了二战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的原则运行机制。 这种以固定汇率机制为基本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被称为布 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国际货币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各国间利益与 矛盾冲突协调的结果。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的国际 货币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确定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清算手段,为稳定 汇率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运行规则。 (二)确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为实现世界经 济的稳定和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监督和执行机 构以有效维护国际货币制度。
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主要货币制度、 欧洲货币体系以及国际货币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区域性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一、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
(一)国际货币制度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为适应国际经济交往的需要,对 货币的本位、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储备资产的 构成等问题,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包括为此所确立的原则、 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确定 3、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的确定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意义 1.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会员国逐步放弃外汇管制政 策,从而促进了各国经济、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自由化 以及由此带来的繁荣。 2.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 1.“特里芬两难” 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不高 3.储备货币的供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2.第二次美元危机的拯救措施 1968年3月爆发第二次美元危机。 (1)实行黄金双价制 (2)创建特别提款权 3.第三次美元危机的拯救措施 第三次美元危机爆发于1971年5月。 8月15日,美国被迫宣布实行新的经济政策。 12月18日,10国就汇率和汇率波幅的调整以及美国应采 取的措施达成了协议,即“史密森氏协议”。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美元危机的过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过程实际上是战后美元危机的 过程。具体表现在战后初期的“美元荒”转为50年代的 “美元泛滥”,又进一步发展为60年代的“美元危机”的 演变过程中。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拯救布雷顿森林体系危机的措施
1.第一次美元危机的拯救措施 1960年10月爆发的第一次美元危机。 (1)达成稳定汇率的君子协定 (2)建立黄金总库 (3)签订货币互换协定 (4)签订借款总协定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
国际金本位制按其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分为金币本 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 型的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 国际金币本位制运行的基本特点是:黄金作为本位货 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 境等。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含金量是各国货币兑换的 基础。